捻线始于何时 最初人类祖先的生活状态是怎么个样子,现代人只能从他们遗留下来的以石头、兽骨、动物角、蚌壳等不易腐烂的材料制作的工具去猜想,因为遗留物以石头居多,所以称之为石器时代。纺织是何时开始的,因为纺织物易于腐烂,现在找不到了,所以就以现在能找到的石纺轮作为纺织出现的标志。事实上纺织的出现应该比石纺轮更早,至今尚存的亚马逊原始部落用野生棉花做成兜婴儿用的布兜,她们就没有使用纺轮,而是直接用手在大腿上把棉花搓捻成线。有了纺轮,捻线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石纺轮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纺织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直接用手捻线跟手工搓绳的要领差不多,但比起搓绳来是更精细的活儿,想来捻线是受搓绳的启发而产生的。 人类进入渔猎社会后即已学会搓绳子,这是纺纱的前奏。山西大同许家窑10万年前文化遗址出土了1000多个石球。投石索是用绳索做成网兜,在狩猎时可以投掷石球打击野兽。可以推断,那时人们已经学会使用绳索了。绳索最初由整根植物茎条制成。后来发现了劈搓技术,也是将植物茎皮劈细(即松解)为缕,再用许多缕搓合(即集合)在一起,利用扭转(加拈)以后各缕之间的摩擦力接成很长的绳索。为了加大绳索的强力,后来还学会用几股拈合。浙江河姆渡公元前4900年遗址出土的绳子,就是两股合成的。其中纤维束经过分劈,单股加有S向拈回,合股则加有Z向拈回,直径达1厘米。 [河姆渡出土绳子] 先是单纯用手捻,后来才用专业的捻线工具——纺轮,这点应该是错不了的罢。 捻线的工具一般叫作纺锤、纺坠,民间也有称作捻线砣的。 关于纺缍的具体出现时间,现在已无从查考。不过在河北磁山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已有纺锤的主要部分——纺轮的出现,说明至迟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已有了纺锤。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处,都有大量石制或陶制纺轮出土,更表明纺锤已成为当时主要的纺纱工具了。 线的用途除了织布缝衣外,还有钓鱼、套鸟、织网、绑扎箭头、缝缀兽皮衣树皮衣等等,捻线的历史比5000年的纺轮历史久远得多。北京山顶洞人的缝衣针有18000年历史,说明至少在18000年前北京山顶洞人就懂得穿针引线了。1981年,考古人员在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中又出土了制作精良的三枚骨针。经鉴定,其年代为距今约45000年前。骨针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穿针引线用的是未经纺合的天然纤维还是动物毛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有了穿针引线对线的需求,人们根据搓绳的经验,发明手工捻线就应该为时不远了。 人们发现用弓弦振荡可使羽毛松解,用水沤麻可以析出极细的纤维,用热水浸泡可从茧中抽出丝纤维。先把纤维松解,再把多根拈合成纱,这就是捻线,最初的手工纺纱。开始是用手搓合,跟搓绳相似,效率可想而知。 纺锤的出现对于纯用手掌捻线来说是一次革命,纺锤的大量出现,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对纱线的大量需求,这种需求应该就是织布。陕西半坡村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面有布纹的印痕,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最古老的纺纱工具——纺锤 从古代这些遗物看,纺锤有单面插杆和串心插杆两种形式。它们都是由纺轮和锤杆两部分组成。锤杆一般用木、竹或骨制成。比较早的只是一根直杆,战国以后,出现了顶端增置铁制屈钩的锤杆。纺轮一般是用石片插杆纺锤或陶片经简单打磨而成。早期的纺轮其形式有扁圆形、鼓形、算珠形、梯形等,直径大都在五六厘米,重量在50—150克之间。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对纱线细度要求逐渐提高。稍晚的,大都是用黏土专门烧制而成的,其形式趋于轻薄,侧面呈偏平状或梭子状,直径略有缩小,重量在15—60克之间,有的还加以纹饰和彩绘。 串心插杆和单面插杆纺锤 搓绳时是草茎或麻类在手掌的搓动下旋转绞合成为绳子,捻线是较细的少量纤维在手掌间旋转绞合成为纱线,每手搓一下,纤维旋转数周,效率不高。如果在纤维束的端头上系上一个适当的重物悬垂着带动纤维束转动,那么旋转绞合的效率就高多了。这个重物后来就叫做纺锤。纺轮的外径和厚重,是决定成纱细度的关键。外径和重量较大,转动惯量也比较大,纺成的纱较粗;外径适中,重量较小,厚度较薄的,转动惯量虽小,可转动延续时间较长,因而成纱较细且比较均匀。这也是早期的纺轮较之晚期厚重的原因之一。 纺锤的使用方法 纺锤的使用方法有掉锭法和转锭法两种。 掉锭法所用的纺锤是单面插杆式,纺纱时先将要纺的散乱纤维放在高处或用左手握住,再从其中抽捻出一段缠在锤杆上端,然后用右手拇指、食指捻动锤杆,使纺锤不停地在空中向左或向右旋转,同时不断地从手中释放纤维。就这样,纤维在纺锤的旋转和下降过程中得到了牵伸和加捻,待纺到一定程度,把已纺的纱缠在锤杆上。如此反复,直到纱缠满锤杆为止。 转锭法所用的纺锤是串心插杆式,因它的锤杆较之前者要长得多。使用时,纺锤不是悬吊在空中,而是倾斜地倚放在腿上,用手在腿上搓捻锤杆,使纺锤转动。由于转动空间的局限性,所纺的纱均为S捻。近代山西个别地方、云南白族、西藏藏族还保留了这种纺纱方法。 纺锤的出现,给原始社会的生产带来了巨大变革,是我国纺纱工具发展的起点。 纺锤的升级版——纺车 纺锤的工作由手指捻动锤杆提供动力,捻动的间歇性决定了纺锤转动的速度不均匀性和运动间歇性,导致纱线的不均匀和纺纱效率的低下。要克服上述缺点,进一步提高纺纱的质量和效率,就得给纺锤提供均匀、连续、稳定的动力。于是手摇式纺车应运而生了,它由一个锭、一个绳轮和手柄组成,轻轻摇动绳轮,由绳子以几十倍的传动比带动锭子高速而均匀稳定地转动。这大概是带传动的最早应用实例。纺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和质量,并根据织物的要求,纺制粗细不同的纱线。经过不断的改进,单锭改为多锭,手摇改为脚踏,脚踏纺车是我国古代纺织机械史上的重要发明。元代出现了脚踏五锭麻纺车,每昼夜能纺二斤纱。还有以人力、畜力或水力引动的大纺车,有三十二枚纱锭,一昼夜能纺一百斤纱,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械。在西方,直到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才制出“水车纺机”,比中国的水转大纺车晚了几个世纪。 脚踏纺车结构 古代棉花加工技术 棉花纺织需要经过轧棉、弹棉、纺纱、浆纱、绕纱、走纱、染纱、织布等繁琐工序。 古代轧棉弹棉技术主要有三个阶段: 在中国古代宋代时期许多著作中提到福建、广东等南方一带是用铁筋或铁杖碾去棉籽的。到了元代一些文献记载了北方轧棉的方法:“用铁杖一条长二尺,粗如指、两端渐细,如赶饼杖样;用梨木板长三尺、阔五寸、厚二寸,做成床子,遂用铁杖旋转赶出籽粒,即为净棉”这种赶搓法所用工具简单,生产效率虽低,但适应一家一户之用,所以一直沿用到清代。 说到轧花机不得不提一下我国古代杰出的女纺织家黄道婆,黄道婆生活在七百多年前。她出生贫苦,曾流落到海南岛崖洲。在那里,她向黎族人民学到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后来在元朝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6年)她回到故乡,把棉纺织技术传给了家乡的妇女,并改革棉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从而提高了纺织水平,进一步促进了棉花种植大面积的推广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西方1793年才由伊莱·惠特尼发明类似的轧花机,他们的轧花机主要由两个滚筒组成:一个滚筒上面布满了铁制的尖钉,抓住棉花,将其跟棉籽分开;第二个滚筒上布满了短而硬的毛,将第一个滚筒上的棉花刷下来,使其不致堵塞。所以,毫无疑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棉纺织业都是遥遥领先于世界。 原始腰机(具备手提式综杆) 生产的发展,原来全靠两只手反复交替提综穿梭进行织布的踞织机,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于是对织机进行了改革,在原始腰机的基础上,使用了机架、综框、辘轳和踏板,形成了脚踏提综的斜织机。从《列子·汤问》记载“纪昌学射”的故事,说明春秋时代我国已出现脚踏织机。斜织机的经面与水平的机座成50度—60度的倾角,坐着操作斜织机,斜织机改用脚踏提综,腾出的双手就可以更快地引纬、打纬 ,织布速度和质量都有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