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因性失忆,是种自我保护

 tuzididie 2014-08-01

  近期,由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归来》热映,讲述了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在大时代际遇下的情感故事,也让心因性失忆这种心理疾病走进人们的视线。影片中,陆焉识劳改释放后,与妻团聚却对面不识,正是因为冯婉瑜得了心因性失忆,唯独忘记了本该记忆最深的他。

  心因性失忆是指当事人经历过重大心理创伤事件之后,因为不能忍受其带来的痛苦,而对相关的人或事出现的暂时性遗忘。失忆的内容可以是事件发生前后数小时的经历,也可能是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记忆。这种失忆完全是由心理因素导致,不涉及器质性病变。心因性失忆是一种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以保证内在的精神世界不至于被悲痛敲击得支离破碎。

  相当一部分人经过时间的疗愈,无意识中对创伤经历得以逐渐接纳,而渐渐恢复了记忆。但也有些人的症状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此时,亲属的理解和耐心对待非常重要。失忆对于患者自己而言已经很痛苦了,若周围人不能理解,就会加重其心理负担,可能进一步出现自责、烦躁等感受,适得其反。

  治疗心因性失忆,逐渐接纳创伤性经历是关键。患者可以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帮助,擅长创伤治疗和催眠的咨询师更加胜任。患者本身也应该把日常注意力和生活重心从努力追忆过往,更多地转移到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之中,逐渐接纳记忆的不完整,珍惜和感受到当下生活的快乐及希望,更有助于疾病康复。



广东省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 马健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