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老虎的步骤与方法㈠·周辅仁

 草木之人66 2014-08-02

画老虎的步骤与方法㈠·周辅仁

画老虎大致可分为简笔虎(写意)、繁笔虎(工笔)、兼工带写虎(简繁)三种方法。现在,我介绍的主要是第三种方法,即简繁结合,取二者之长,即工细又豪放的风格,雅俗共赏。

画虎一般分八个步骤:

一、构图(起稿);二、落墨(上墨);三、上色(敷色);四,撕毛(丝毛);五、配景(背景、補景);六、写须眉;七、调整;八,提款、印章。

简要介绍八个步骤:

一、构图(起稿)

就是立意,首先构思画面上所要表现的主题内容和虎的动势形象。要设计周密,主次分明,以求一个有新意的统一完整的构图。虎的位置、动态、背景······。

二、上墨(落墨)

画老虎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虎体中主要表现笔墨效果的地方——斑纹。斑纹是表现老虎的骨骼结构和肌肉起伏的,绝对不能马虎了,随便描几笔是不行的。那样必然导致刻板,没有笔墨情趣,势必失去艺术感染力。怎么办?在第一课我就说过,书法在画虎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表现,再简单重复一下,就是:中、侧、顺(拖)、逆、描、点、散;浓、淡、干(留白)、湿、皴、擦、染。至于如何执笔、用笔、用水、用墨以及如何在纸上运行力度,疾徐和角度等种种方法。由于你们学画的时间比我长,经验比我丰富。我就不啰嗦了。但是,这里有一个要求,就是如何运用这些笔法配合得当,才能把老虎千变万化的斑纹画得形神兼备,稳健苍润,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象真虎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对这几种运笔方法在多次的反复实践中,才能逐步掌握,运用自如。慢慢体会吧。

   三、上色(敷色)

老虎一般是全身黄色,详细观察,颜色变化多端,极其微妙。例如:自脊椎至足跟由褐色、橘黄、淡黄、白等数种颜色交织在一体,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故在上色时,应采用接染的方法,即趁上色未干时,接染下色。为虎上色要见笔触,根据形体的结构,考虑运笔的走势方向和面积。而在上色时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空白和缝隙,那是极为宝贵的“活眼”,是各个部位结构的界限,万万不可把它们轻易的涂掉,上墨时也有可能发生此类情况,也不要轻易涂掉。否则浑然一体,不但失去了笔意,各部位结构关系也会迷糊不清了。

在上色过程中,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上色时,要以墨为主,以色为辅,随类赋彩,墨色兼施,力求沉着厚重,不宜用对比强烈的颜色。

1.虎头上色:

(1)染虎鼻:从虎鼻开始,用藤黄、朱磦加少许淡墨,横笔竖下染出鼻梁。以赭墨染鼻孔和左右鼻翼边沿。接着以曙红加淡墨染全部鼻端,中间略淡,下端重于上端,这样鼻端自然圆润高突;然后,卧式执笔以淡赭黄顺染额顶,眉宇处留白;染内眼角塌陷处,要用浓重的赭墨横笔皴染。

(2)染眼睛:先于眼的两角,用淡赭墨或墨绿渲染,趁其未干,速以藤黄染内部,使其相互融化。在黄色尚湿润,可用淡赭墨或绿色沿上眼球的边沿,着一笔,眼球自然晶莹透明,瞳孔可以淡赭色润之,也可点白粉。

(3)染腮部:用大笔羊毫(含水量大)笔腹含橘黄,笔尖含赭墨,从内眼角横卧势行笔,笔尖、笔腹、笔根全笔着纸。行至腮边,颜色自然上重下浅,内浓外淡,一笔数色,最淡处与腮边白毛相衔接。起笔时,要空出下眼睑的白毛处,白色的内眼睑要宽,呈三角形,外眼睑窄,呈线形。

(4)染上唇:以淡赭墨从鼻端中央开始,沿墨线下倾入口,再用枯笔于两侧擦染,以示唇沟两侧肌肉隆起,最后以赭墨点出胡须根部的斑点。

(5)染牙齿:于牙齿之边沿,以极其轻淡的赭墨或淡墨略加勾染。中间空出白线即可。

(6)染口腔:以深红加淡赭墨全部罩染。舌根部以朱磦为主,稍加淡墨和曙红润染。为使舌头不平,染时舌尖端空出白线,舌尖自会突起。

(7)染口角及下唇:先以淡赭墨加少许藤黄,由上唇沿,顺染到下唇沿。下唇边沿留一白线,以示白色毛纹,与白毛相连处,点上几颗赭墨点。唇边内部及齿脚处,一律用朱磦与曙红调合渲染。

(8)染耳朵:耳壳不染色,只染耳内绒毛,先以花青加淡墨渲染耳孔,再以清水润湿全耳,润时最好留出飞白,于耳孔深处用狼毫笔蘸白粉,勾出两三根长毛,则虎耳自然茸茸可观。

1:颈部上色:颈部上色不宜过重,以赭墨加桔黄顺染到脖底,以藤黄加淡墨染之,最底部留白,以示白毛。

2:躯干上色:双肩是躯干上色的主要部位,要重染。以赭墨加朱磦沿双肩起伏顺势行笔,最凸处留白,以示隆起的受光部。到腹部褐墨变赭墨,加少许藤黄染之。染臀部和尾部,以淡墨为主色,稍加藤黄。胸腹部,以藤黄为主色,略加淡墨调合晕染。

总的要求是,整个躯干要染出前重后淡,上重下淡的色阶。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