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长大以后反而不容易快乐? |

 pgl147258 2014-08-05

【程毅南的回答(102票)】:

屁啦,我越长大越觉得有意思的事情特别多,每天都能遇到很有趣的观点可以把玩,每天都能听到有意思的见闻值得品味,我所从事的工作中也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值得思考和体会。我从不觉得我全知全能,因此我觉得每活一天我都能遇到新东西,不管他是有意义还是有意思,都会让我成长,提升我鉴赏生活的能力,这又让我获得更多快乐

我觉得,快乐不快乐,关键是看你有没有用心去生活,去工作。

听说程序员的工作很枯燥,但我有个朋友却很热爱这份工作。他周围人对他的评价是“看他的代码像是在看艺术品”。逻辑清晰,代码简洁,构思精巧。他在把玩代码的过程中享受着无穷的乐趣。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觉得做完就完了,交差了事;而有的人一定要做好,而且还要从中学会一些新东西,体会一些新乐趣,把工作当成艺术品,精雕细琢,乐在其中。

这就是态度问题。你的心态变得功利了,你自然体会不到生活中那些精巧的乐趣。如果你怀着一点点娱乐的心态去用心做你所做的任何事,你会发现,你不仅变得快乐了,而且变得牛逼了。

p.s. 我是一个看教科书都会笑出来的人。

【林小柴的回答(75票)】:

我想说的是:放眼望去,所有答案都一样。正如一个TED著名演讲中所讨论的内容:

Dan Gilbert: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appiness

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改为「为什么我们快乐」,不是「我们为什么快乐」,也不是「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可以假定每个人都是快乐的呢?以下的理论框架和数据支持均来自于Dan Gilbert的这篇英文演讲,网上只有视频格式,暂无中文文本。我在Gilbert的理论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和解读,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戳上面的链接观看TED原版演讲。

首先要从人脑的进化谈起。自人类进化以来,人脑的体积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体积的增加是因为结构发生了变化,多了一个叫额叶(Frontal Lobe)的部分,是大脑发育中最高级的部分。而额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脑前额叶外皮,具有一种「创造模拟经验」的功能。它赋予了人类可以在大脑中体验未曾真实经历过的事物这种能力,与情景记忆、工作记忆、自我抑制能力都有关系。

随着近年来行为决策研究表明,人们的绝大部分决策都离不开这种「经验模拟器」,也就是对未来事件情感的估计,而这里的情感指的是广义上的幸福感。所谓的「经验模拟」,也就是一种「幸福感预测」。幸福感预测的重要性就在于:我们所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都是建立在对事件情感结果的内隐或外显性预测的基础上。我们之所以这么决策,是因为我们深深地相信,这项决策会比其他决策带给我们更强烈的幸福感体验。

然而,我们虽然可以通过幸福感预测得知什么事情让我们快乐或不快乐,但无法准确预测这种情感体验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一种可能是低估,比如酒瘾者经常会低估自己被夺走酒杯时对酒的渴望程度;另一种是高估,而这种情况比低估要普遍的多,通常将这种高估情况称为「影响偏差(Impact Bias)」。数据表明,多数截瘫的事故幸存者在事故发生的几周后正向情感便占据了主导,而那些失去爱人的人们在丧侣一年内正向情感便恢复了正常水平。

这些结果,和你想的一样吗?换句话说,不管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或挫折,一年以后,你并不会发现这件事对你产生什么影响(具体持续时间有待考证,但只为说明是一定时间内),或者,没你想的那么严重,甚至一点都不严重。

还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有两幅图,一幅是中了价值3.14亿美元的彩票大奖,一幅是事故后截瘫送入医院。研究人员让问卷回答者去幻想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看看他们更喜欢哪一种人生,哪一种人生更快乐。大多数人都选了中大奖,然而数据表明,事实上那些中了彩票的人一年后和截瘫一年后的人的快乐程度居然几乎相同。

对,这就是影响偏差。往俗了说,你想太多了,因为人脑也会犯错误:「经验模拟器」往往会夸大事物的不同结果,而这些结果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未必有那么大。工作的起伏、伴侣的得失、家庭的兴衰、升学考试的成败等等,对于我们的影响以及影响时间的长度和强度都比我们想的要小。三个月前的任何创伤,对于今天的你来说,除了极个别例子外,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为什么呢?因为快乐分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快乐(Natural Happiness),一种是人工合成的快乐(Synthetic Happiness),而后者,保证了你是个时刻快乐的人。这两种快乐有何区别?天然的快乐是「你得到了你渴望的东西」,而人工合成的快乐是「你得不到你渴望的东西时,自己制造出来的」,且绝大多数人深信,人工合成的快乐是永远也比不上天然的快乐的。

什么是天然的快乐?你喜欢的人恰好也喜欢你,这叫天然的快乐。

什么是人工合成的快乐?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但你偏要说,「不喜欢我,是他的损失,是他没眼光」,这叫人工合成的快乐。

绝大多数人会对此说什么?「你个女屌丝。」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就连你自己可能也默默地觉得,「什么他没眼光,其实是自己还不够好,如果他能主动来喜欢我,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你看,你自己也不相信,对吧,所以你不快乐。

但是,与难得的「天然的快乐」相比,「人工合成的快乐」则更为真实与持久。按照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当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无限的需求时,市场是如何维持运转的呢?其实是靠那些「人工合成的快乐」,那些「人工合成的供应」,来实现「自给自足」。然而,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合成快乐的能力呢?是我们的自由——做决策和改变决策的能力。

如果一件事定死了,再无回头的可能,那么你为你想要的东西所付出的成本(时间、金钱等)都成为了沉没成本(Sunk Costs),再也回不来了,所以你的任何念想都只是意淫,只是毫无意义的垂死挣扎;但是,一旦有一丝翻盘的可能性,你一定会竭尽所能,为你臆想中的另一个选择找到一种意义——

你会想,

「如果我当时出国就好了」

「如果我当时选文科就好了」

「如果我多花点时间陪爸妈就好了」

而类似于「如果我当时ABC就XYZ了」这种句式,则是人工合成快乐的第一天敌。你的所有不快乐,其实就是源于此,就是因为你自己切断了所有「人工合成快乐」的路。你为什么要切?因为你觉得车道山前必有路,哪怕是剑走偏锋,那也是路,也是一个可能性,而且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更强烈的幸福感。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所美国大学开设了一个Photography的课程,结课时要求学生拍两张照,然后把自己比较满意的那张交上去。研究人员对一半的学生说,「你可得想好了啊,这张照片交上来以后我可就马上寄给XX美术馆了,五分钟以内就发,一秒都不耽搁」,然后对另一半学生说,「你们可以慢慢选,就算是交上来之后,若觉得自己手里的那张比较好,还是可以在三天内找我换的,我就在办公室里等着你们,你不交我都不发给XX美术馆的,放心好了」。实验的结果是,那些被迫迅速选择了呈交作品的学生在一段时间以后依然觉得自己呈交上去的是两张中比较好的那张,很是得意;而另一半则为了到底他妈要交哪张照片比较好而辗转反侧,部分学生纠结得睡不着觉,和研究人员换了好几次,最后仍然觉得自己手里留下的那张明显比较好,很不开心。

实验证明,有了自由,有了决策和随时修改决策的能力,有了这种可逆转的选择权,人们往往无法人工合成快乐。其实,人工合成快乐的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按理说,这种能力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因为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但这往往也不一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时候你妈不给你买玩具,你能有什么办法?我反正是不信一个三岁的小孩能自我洗脑,不哭不闹就不错了。但等你长大了,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便具有了解决「想要的玩具妈妈不给买,怎么破!」这个问题的能力。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想,小时候因为没有经济独立,可以看成是没有「可逆转的选择权」,你只能认命,满心欢喜地等着长大成人,挣好多好多的钱,买好多自己想要的东西,意淫着「天然的快乐」。然而有一天,你终于长大了,有了钱,终于能买得起玩具,有了「可逆转的选择权」,可是你又面对着世界的万千诱惑,玩具只不过是隔靴搔痒——你想要的越来越多,直到连「可逆转的选择权」都成为一种奢侈。

这篇答案要献给我的男朋友,感谢他教给我沉没成本的道理。我在写下这篇答案的时候,脑子里都是过去这半年里经历过的无数个「可逆转的选择权」。我曾为许多个最终证明为「不可得」的东西伤心、难过,尽管他早早地就告诉过我,「这东西不可得」。像所有人一样,我曾设想过人生中许多个「有意义」的事情,并坚信它们终有一天有所回报,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也并非不快乐。:)

【Eurica的回答(9票)】: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小的时候,生活的世界,是受过保护的,信息存在过滤的,接触的是最原生态的,生活圈是狭小的,懂得也是简单的。

小时候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比如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打雷为什么会下雨等等,我们认知世界,除了观察, 最初还是来自家庭,这个时候有的问题家长会告诉我们,有的涉及到哲学或者其他学科的知识,家长自己也搞不清,可能就会搪塞我们,有的也许会丢些书让我们自己寻找答案,有些可能会因为这些而把孩子暴打一顿。

而通过动画片认识的世界,是简单的,比如好人好的离谱,坏人坏的又太明显。另外动画片都是比较夸张的,有小动物,又接近自然,满足小孩子心理的,这些都会给人们带来快乐。还有天真美好的童话,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再加上一般中国的小孩子,都不用操心生机,一般也不会被逼做童工,不需要为生存发愁,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压力,没有外界负面的信息的刺激,自然也容易保持快乐。

还有对于孩纸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了好奇心,当好奇心被满足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到快乐。

另外,小的时候,家人很少带出去旅行的话,生活圈就那么大,认识的人也就那么些,有相似的生态环境,因为熟悉,就没有未知和恐惧感,没有这些感受,也容易感到快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家长和社会的推动下,我们年纪增长了,年级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心态的成熟。可能会把孩童时期的心态带到成年。而成人的世界,就不像儿童世界那么简单纯粹,有竞争,有比较,有不公,有艰辛,有生存的压力,有对未来的迷茫,有对人生的思考,在如此之多难以消化的情绪,以及庞大的未知面前,想要快乐,还是有点难度的。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拥有的越多,没有的也越多。小时候的世界是个圈,长大的世界个无限大的球。用旧的心理模式和知识结构,处事方式,外在形象去面对新的环境的时候,就会力不从心。再加上中国发展的不均衡,存在一些不公平,和社会阴暗面,当不能以一个比较客观的态度去认识这些负能量的时候,就容易被负能量吞噬。攀比,嫉妒,贪婪,自私,残酷,傲慢,暴怒,懒惰,虚荣,这些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而如何不被这些所控制,还是要看每个人。当这些处于上风的时候,快乐和幸福就会很少出现。

还有一点,就是现代生活,比较远离自然,缺乏运动。有氧运动,能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这些物质都会让人觉得幸福和快乐。而运动的缺乏,加上社会的分级,长期生活在钢筋混泥土的废墟,这些物质就不会不足,有的时候,吸烟喝酒吸毒等精神麻醉,也会产生这些物质,但一旦不能自控自拔,就会陷入药物依赖的漩涡,这个时候想要得到快乐也是不容易的。

此外,不能很好的处理好情感,理想控制不了情感,情感绝提,淹没在情绪的海洋,想要获得快乐也是不容易的。不仅如此,社会的规范,和不良的人文环境,也会让情绪得到很好的疏泄,想哭的时候,告诉你要坚强,想笑的时候告诉你要隐忍,愤怒的时候告诉你要克制,这些情绪的压抑,虽然一时是克制了,可是还是会留在潜意识,挥之不去,在显意识不起作用的时候,影响着一个人的决策判断等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过了会伤害身体,有情绪得不到正确多样的途径去疏泄也会导致身体出问题,身体不好,想要心情好,感到快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最后,每个人不得不面对,也是让人觉得悲伤的一点就是死亡。活着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死亡是什么,可是每个人都要经历死亡,不仅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会送走很多熟悉的人。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可有的时候,一个人就是另一个人的信仰。当至亲至爱的去世的时候,也许自己意识不到,可实际上可能精神支柱已经倒塌了。如果之前就害怕面对死亡,当死亡真的出现在周围的时候,人很入陷入无限的悲伤和困惑。若是再加上社会上一些故事的影响,三观再一倒塌,人就变成了只有肉体没有灵魂,行尸走肉了。活着没有意义,没有自我意识,没有信仰,没有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精神的世界是一片荒漠,信仰的大楼已经倒塌,还怎么指望能从这篇废墟和没有生机的地方获得如甘霖的快乐感受呢。灵魂是指道德和情感的特性,以及情感和智能的能量的强度。而快乐的灵魂一定是丰富的灵魂。Enrich your life.

所以,并不是长大了就一定不快乐,也不是童年就一定会是快乐的,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体,多做运动,多看看一些岁月沉淀下来让人平静的书,而不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的快餐书,畅销书,或者是坚深难懂的教科书,多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学会和自己和平相处,接受自己的不足,对未来抱有希望,对自然充满爱,多去一些地方,了解世界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多认识一些朋友,了解另一种存在,多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为自己和他人构建一个幸福的栖息地。想不快乐,快乐都会找你上门的。

最后推荐你看一个视频,一本书。

美妙生活的三个秘诀 纪伯伦的《先知》

祝你快乐,幸福,有爱,充满希望,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

【Fan的回答(7票)】:

这个问题我也曾想过,就用我奇葩的理解来作为一个有趣的答案吧。

  • 假设小时候可以令我们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事是差不多的

  • 假设长大后可以令我们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事是差不多的
如图,
  • 小时候和长大后比,与自己有关的事会变得越来越多。

  • 长大后事情增多,当有一件开心的事的时候,很大几率会有另一件不开心的事阻碍总开心程度的增加

  • 那么当每一件事情的开心度(能令你开心的程度,好吧是我编的)叠加之后,随着成长的过程,总的开心程度就会趋于稳定(其实这就是成熟的特点不是吗)。

  • 而我们人有一个开心与不开心的阀值,随着成长阀值会逐渐增大

    (意思就是,同样的事情以前开心现在可能感觉不到了,需要更大的刺激才会感到开心)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图。
  • 开心阀值以上的部分,可以理解为时间长度或者困难程度,故开心随着成长而越来越难感觉到
这就是我的分析(,,???,,)

为什么长大以后反而不容易快乐?

【黄冶陶的回答(2票)】:

因为小时候我们很单纯,只追求我们真正需要的,当我们获得时,我们便感到快乐;长大后,受到周遭的影响,我们追求的,可能更多是那些符合社会审美的,并常常忘却了真正能带给我们快乐的。

记得找到自己,找到那些能真正带给自己快乐的东西,而不是符合他人眼光的“快乐”。

【黄婷婷的回答(1票)】:

小的时候的认知是狭窄的 生活圈子的范围是固定的 想要得到不是那么难的 长大后认知变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圈子 想要的越来越多也不那么容易得到 自然会不容易快乐

【程浩的回答(2票)】:

人活着,总是不快乐的。

快乐的时间再长,也是短暂的;痛苦的时间再短,也是漫长的。

快乐就像空气,你无时无刻不在吮吸,却很少意识到它的真正存在;痛苦就像沙粒,一旦吹进了眼睛,即使再微小也足以让你泪流满面。

小时候,我们生活在乡下。快乐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脚下那些漂亮的石头,只要发现了就会开心,捡起来就会高兴,揣进了口袋就会满足。

我们会发现,原来快乐就是一颗沉甸甸的石头,被自己牢牢地攥在手里。

长大后,我们奔波在都市。快乐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夜色中那些妖娆的灯火,渴望被光芒笼罩,渴望将光芒占有,渴望自己是光芒的中心。可是我们离得太近会被炫目的灯火烫伤,离得太远又会被冷漠的人群排挤。

我们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快乐,其实掌握在别人的手上。

因为简单,所以快乐;因为欲望,所以痛苦。

我们应该感谢上帝,因为这个世界上对人类最重要的快乐,都是免费的:阳光、空气、水源、人与人之间的爱。

如果你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那你就学会忍受痛苦吧,因为你正在被欲望奴役。

(PS:不好意思,不小心给写成散文了)

【刘佳的回答(0票)】:

原來我非不快樂 只我一人未發覺

【Yuki的回答(0票)】:

生活变得功利了,小时候做一件事都是想做就做 不用考虑其他,而现在做一件事、说什么话往往要考虑很多东西,很多已经不是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了。

【interjc的回答(0票)】:

我觉得小时候才没意思呢 ,谁都想管我,真烦,小时候就想长大了谁都别管我。长大了想干嘛自己的事。

【沿辉君的回答(0票)】:

明天,你好

--牛奶咖啡

【王旭秦的回答(0票)】: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就能阐述的问题,因为人与人的经历不同,有些人幼时境况比较糟糕,可能长大后获得快乐更多,那除去这部分人,基于问题中提到的这部分人我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长大后代表你的心智和思维都更加成熟,所以在生活中考虑的也就更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思考结果都是快乐的,我们小时候可能不想写作业也不会去考虑后果,现在长大了必然不会如此,我们如果不去工作会想到一系列的后果比如减薪,炒鱿鱼,老板责问,请假麻烦等一系列后果,谁想到这些会快乐呢,而像这样的假设性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比比皆是,生活中的各种琐事都有可能成为烦恼的根源

其次,我们小时候对于物质的选择性肯定不如当我们经济有一定独立性的时候丰富,但选择多了并非一定是好的,关于这个观点,可以看TED上的一个视频巴里 施瓦次的选择的困惑,所以造成我们不开心的因素是复合型的

但这个关键还看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若是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我们就可以减少很多这种思考的麻烦?

【EricHu的回答(0票)】:

现在我才明白我怀旧儿时的游戏,可能并不是因为儿时的游戏有多么好玩,而是儿时我们的欲望是单一的,欲望单一的时候反而不会迷茫,只有那个时候做的事情才能真正的因开心而铭记。

【谭海波的回答(0票)】:

第一次回答问题,我说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就从你说的问题一个一个回答吧

首先兴趣爱好,我觉得是随着时间转变会跟着转变的,爱好也可以随时换的嘛。如果说原因的话,我想是因为在这些时间里你的经历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导致你对待一个事物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拿我自己来说,我中学的时候特喜欢打篮球,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几乎就不会去了。我自己觉得是因为中学的时候学习紧张,而且考虑的东西也相对来说会少很多,所以打篮球这类体育活动对我是非常非常有吸引力的,只要赢了别人就很快乐。现在不太喜欢去打篮球,其实可能也是对待篮球这个体育活动的态度不同了吧,一个是竞技一个是锻炼或者娱乐。

但是就算现在不喜欢篮球,也会有其他的爱好,比如看到知乎上的一些问题,感觉学到了很多很愉快,而以前就不会。

总之我觉得不是找到了就能“一劳永逸”的东西,它是一直都应该去问自己,去寻找的一个东西。

再说工作的话,如果要用功利和目的态度去面对,可能是会很累吧。那我觉得就不用功利和目的的态度去面对就好啦,我自己的性格就是做一件事,如果我要去做的话,在我做的过程中,我不太会考虑这件事到底对我有没有用,我享受那个过程,我想完成他,或者就是对自己的挑战吧,我喜欢那种感觉。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想起我的很多朋友对我说的,当你体会到生存的压力的时候,你就不会这么觉得了,你就会知道挣钱的辛苦了。我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的确,大多数人是这样的,也许以后我也会被迫成这样的感觉,但是我现在觉得我不会彻底变成那样,因为价值观不同吧。因为我还没工作,所以只能明白你说的,还不能体会。

其实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有自己的“三观”,有自己对这个世界属于自己的认识。这样在外面有许多乱七八糟的信息的时候,也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这就很快乐了。

好吧,再补充一点……

其实并不一定要快乐的,我觉得快乐也好,不快乐也好,都是属于自己的,欣然接受就好了。我看过一部电影《阳光小美女》,里面有一段对白:

Marcel Proust. French writer. Total loser. Never had a real job. Unrequited love affairs. Gay. Spent 20 years writing a book almost no one reads. But he’s also probably the greatest writer since Shakespeare. Anyway, he, uh… he gets down to the end of is life and he looks back and decides that all those years he suffered… Those were the best years of his life, ‘cause they made him who he was. All the years he was happy? You know, total waste. Didn’t learn a thing.

好像还有些励志,哈哈。

希望能对你有用。 ^ ^

【陆陈红的回答(0票)】:

可能有点像人体的免疫系统

【欧阳国栋的回答(0票)】:

最近买了辆自行车,450块,远没有初中的时候求了家长好久买来的300多的飞鸽变速车那么兴奋。然后想了挺多。

不是长大了欲望变强了,而是现在的生活水准使自行车唾手可得。我就想阿,如果我失明了重新看见东西就能让我快乐非常久,我如果被查出绝症复查是误诊就会狂喜,我如果租隔断间住突然有套房子送给我我可以高兴的不能再高兴,我如果骑车上班有一辆捷达就会特别开心,我如果有一辆二十万的车突然可以买200万的车了我会有极大的满足感。但我想像不到住别墅开豪车的生活,因为还没达到那个标准。

现在不容易快乐只是因为想要再提升一个生活层次比小时候难太多了,小时候受到诸多限制,每天多吃块糖多一件玩具多一个小女朋友就能快乐一天一个月一年。但长大后提升生活层次获得的愉悦要比小时应该会大很多。

【王荣的回答(0票)】:

小时候一颗糖能够抵消掉所有的不快乐而快乐起来。

长大了一堆狗屎都能够将你所有的快乐给抹杀掉。

【陈阳宁的回答(0票)】:

欲望越小越容易快乐

原文地址: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79368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