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科门诊首诊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及心理干预

 杏林脉香 2014-08-05

精神科门诊首诊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及心理干预

关键词:精神科门诊首诊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门诊首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对门诊首诊青少年120例进行SCL-90心理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测定结果显示9个因子的阳性率均超过50%,其中强迫症状最多,104例,占86.67%。女性阳性均分/恐怖均分与男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精神科门诊首诊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可促进儿童健康教育;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其面临的成长,减少自毁行为的发生。

20051-12月,我们对门诊首诊青少年12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15-18岁。文化程度:小学17例,初中79例,高中24例。

1.2方法测定

由经过专门系统训练的专业评定人员。对前来我院就诊的首诊青少年采用惠诚儿童青少年心理测验软件按操作要求在计算机上完成,结果由计算机分析并打印报告单。量表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含90条项目,每一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即12345分别代表没有、轻度、中度、偏重和严重。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2.结果

2.1本组采用SCL90测定结果.

3.讨论

青少年期是一个在身体、性格、智力、情感及心理等方面都面临快速发展的时期,其生理上急剧变化对其心理发展的冲击容易使青少年身心发展失去平衡,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精神障碍及类神经症样表现川。有研究表明:5%以上的成人患者首次发病于15岁以前[2]。因此,首诊青少年心理健康测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能反映精神病门诊首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精神症状,为儿童精神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对促进儿童健康教育提供帮助,还可以发现首诊青少年的住院率的情况,便于及早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国内有调查发现青少年的起病是以慢性起病为主,发病年龄较小,可能是就诊年龄高于发病年龄。据统计,儿童精神病患者中,15岁前发病者占4%10岁前发病者占0.5%-1.0%}Z}。有调查发现16.79%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初中生13.76%,高中生为18.79%,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问题有上升趋势。本测定结果显示精神科门诊首诊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异常情绪,其程度中度以上为抑郁症状58例,占48.33%,其次为强迫状态、焦虑和敌对,与临床观察结果也一致。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在快速成长期比较重视自我身份的确认,在不能确认自我中就会出现焦虑和恐惧感。我们的测定结果中偏重和严重程度的精神症状也是以焦虑为主要症状。

青少年期作为向成年的过渡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同时又有许多的心理冲突,易出现自卑、抑郁、焦虑和孤独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青少年认知的不协调、不一致和认知冲突是产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抑郁的素质一压力模型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即当面临一贯的、易产生抑郁反应的压力源时,具有易产生内部问题素质的个体可能产生抑郁情绪冈。因此,对于精神科门诊首诊青少年患者首先要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对于轻度患者指导其掌握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和生活技巧,如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等。对于中度以上的患者应采用认知治疗,纠正其对自我的错误认识,同时配合适量的抗抑郁药物;而焦虑情绪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模式,它可能含有恐惧、厌恶、内疚、羞怯和痛苦的成分。高焦虑状态的产生对于青少年来说可能与环境适应困难和频繁的考试有关。要克服焦虑,首先要很快适应新环境,提高社会应对技巧,提高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可减轻紧张情绪。学习焦虑者,要正确认识人脑的活动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避免持续的疲劳状态,分散对自身状况的过分关注。

从不同性别首诊青少年SCL90因子得分的情况来看,不同性别首诊青少年的阳性症状、恐怖和偏执均分女性高于男性(P<O.OSP<0.01)。具体到各个因子,在躯体化、强迫状态、抑郁、焦虑等方面女性也不同程度上都高于男性。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sl,与我们的调查结果有相同之处。因此,对女性在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家属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人际敏感方面差异不明显,这可能与青少年学生还处在童年阶段、处在校园一家庭较封闭的环境以及学习压力大有关。

由于调查对象为精神科门诊首诊并进行心理测定的青少年,他们的测定结果很容易被父母所忽视,也有部分因青少年的掩饰和隐瞒而仅以青春期的情绪反应进行调节被耽误,最后住院治疗。由此可见,精神科心理评估门诊首诊青少年心理健康测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提示患者心理疾病的程度,同时对其早诊断、早治疗,促进儿童健康教育有帮助,及时的心理干预还可以促进融洽的亲子关系和谐的发展,缓解青少年面临的成长压力,减少自毁性行为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