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大家谈】融会贯通 自成风范 ■徐利明 2014-08-01 书法报 徐利明 1954年2月出生于南京,文学博士。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致公画院副院长,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南京印社社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徐利明 篆书对联 每学古人自知不足 既生今世安可无为 融会贯通 自成风范
■徐利明 我认为学习篆书有两层意义:一是作为我们学习书法的总的基础,当然这是从专业学习书法的角度而论。作为最基础的书法学习,第一步就应学习篆书;二是将篆书作为一种独立的书体来学,它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与创作方法。 把它作为学习书法的总的基础的话,是很有战略意义的。将篆书作为书法的基本笔法练习,如逆入平出、藏头护尾这些藏锋、中锋用笔的基础打扎实了,对学习其他书体会有很长远的好处。把篆书作为一种独立的书体来学习,也需要这样打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面进一步对篆书的多种变体、风格作广泛地学习。 作为范本选择,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从甲骨文入手,这是根据书体演变和文字形态变化发展的历史程序来学的。从甲骨文和商周早期金文学起,再往后学到先秦的石鼓文,再到小篆,按照这个路子来学,它的用笔越来越圆浑稳健,结字越来越工整,从变化丰富自然、象形意味很重的结字逐步演变为规范的、整齐划一的书法形态。当然,这种书法形态随着它的演化,象形意味在日趋减弱,符号意味在日趋加强。按照文字学的说法,它是从象形文字逐步走向注音文字。 具体的范本选择,我的看法一是从甲骨文开始学,比如那些典型的“武丁大字”,可以作为基础范本来学。进而临习金文,如周代的《墙盘》、《毛公鼎》,可以作为基础练习的范本。还可以学比较有天趣的《散氏盘》,再往后可学《秦公簋》、《石鼓文》,这些都是很好的范本。继续往下学就到秦小篆,像《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最后走到汉篆,走到缪篆上来。 另外一条路,就是从《石鼓文》开始学。由此可上溯商周金文、甲骨文,往下可到小篆、汉篆。清代篆书(包括元、明的篆书)我们可以作为参考,有所取舍地汲取来充实自己,但是不宜作为基础学习的线路来安排。 这样学习就能对它的源、流、正、变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学习篆书不能够单打一地去学其中某一两种碑帖,应该把它打通,把它形态的变化、用笔的变化、历史的演变接续起来。通过实践,既锻炼了形式技巧表现能力,又对它的历史有了清晰地把握,这样有助于我们学习篆书向纵深发展。 学习篆书的工具书分两大类:一种是古文字学的工具书,一种是篆体书法的工具书。学篆书的人要结合学习古文字学,要对此有基本的了解。在这方面如段注《说文》,也是参考书。其他诸如唐兰的《中国文字学》,启功先生的《古代字体论稿》,都应该有所了解。还有像于省吾、裘锡圭、徐中舒等老前辈的一些古文字学著作。当然,如果有时间,了解越多越好,把古文字学吃得比较透,对写篆书有好处。我们要懂得“六书”。在篆书(尤其是大篆)作品的创作中常会遇到有某些字在古文字资料中找不到现成的可用,这时就需要运用假借、转注的手法,用变通的手法去合理解决,而不是简单地套用楷书的偏旁构造作篆形处理。 徐利明 篆书庖丁解牛中堂 另外还有各种字书,如《古文字类编》、《甲骨文字典》、《金文编》、《甲金篆隶大字典》,都是可以用的。又如《汉印分韵合编》,它将汉印里用字的各种写法汇集成书,是汉篆的工具书,很宝贵,很值得看。 从具体的字帖来讲,甲骨文没有出版专门的字帖,有一些零散的资料,可以找来用。《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石鼓文》等都有单帖可作为基础练习的范本。 关于篆书与其他书体的关系,从文字及其书法的演变来讲,它都是源,是祖宗,篆生隶,隶生真、行、草。如果再细分,篆有大、小篆。篆书解体出现了隶书,最初是带有浓厚篆书意味的古隶,再逐步地变化。分为两个系统在演变,一个是手写体,日常使用的文字,变化比较快,按照启功先生的说法,从新体到正体再到古体。另一个系统就是刻铸铭文,大多应庄重用途需要而生,变化比较慢。书体的演化都是从手写体,从日常用途的、草率急就的写法里面出来的。庄重用途的刻铸铭文,如《毛公鼎》、《散氏盘》、《石鼓文》到秦小篆、汉碑等,是往规整的、庄重的、端正的方向发展的。 篆书,不但作为一种书体有它独特的美和艺术价值,同时,学习篆书对真、行、草书的学习具有建设性的、正能量的作用。你有篆书的功底,会使你的真、行、草书具备古拙的内质和厚度而耐人寻味,不至于产生浮华、轻佻的弊端。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他们篆书写得好,他们的行草书也使人感觉到里面有古质,线条不浮华,很细的线条、很流畅的牵丝,都感觉到很扎实。王铎提倡学篆隶,董其昌谈到王羲之的草书《行穰帖》,赞其里面有篆意。所以我建议,热衷于行草书的人,一定要重视篆隶,尤其是从篆书里面,吸取它的古拙、稳健,使我们的行草能够具备很好的线质,有比较深的、比较丰富的内涵,耐人寻味才好。 入古出新要因人而异,根据个人的知识构成、审美兴趣,各有各的追求。郑板桥讲“各有灵苗各自探”。有什么样的兴趣,有什么样的追求,你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功力基础,它对你的创新方向是有直接导向作用的。如果你学过甲骨文、商周金文,又学过石鼓、小篆,学过汉金文,既学过刻铸铭文系统的很多书迹,同时又从很多简帛书迹中,从各种手写体的遗迹中学习,你的胃口很好,学得很宽泛,涉猎很多,当然你能得到的启发、可供参考变通的天地就开阔。如果你学的东西很有限,变化就很有限。所以创新不能刻意而为,而要顺势而为。顺势,顺你的基础之势,顺你的性情之势,顺你的审美趣向之势,顺你的知识构成之势。风格是要“养”出来的,不能刻意地去制造,忌讳生拼硬凑故意矫揉造作。它和制造物质性的产品不一样,这是一种精神的东西,它必须通过“养”,通过自然地发挥,性情的流露表现出来。现在很多人的创新都是刻意地去加点什么成分,在用笔上起笔收笔搞一点什么花样,附加一些外在的成分,这不可取。创新的优劣、雅俗,体现审美的高度,还有学养的高度。如果你发挥得很自然,格调很文雅,就说明你学养高,学东西善变通。古人强调“通变”,通则变,现在的某些创新是不通,死变、硬变、强变,这是愚人所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