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许文骏,王萍
【摘要】:中国有“瓷国”之称,而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精美绝伦的宋瓷开创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其中又以汝官窑青瓷最负盛名,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首先阐述了宋代汝官窑青瓷的价值及其釉的艺术特色,然后从釉的成分、开片和烧制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一些独特的心得见解,力求为汝官窑青瓷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汝官窑青瓷釉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汝、钧、官、哥、定”当时并称五大名窑,其中以汝窑的成就最为突出,声名最为卓著,被誉为“宋时窑器第一”。汝窑遗址主要分布在现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所辖的汝州、宝丰、鲁山、郏县及洛阳的汝阳南北150多公里的范围内。汝窑在北宋初期即开始烧造,断断续续一直维持到元末。为了区分汝官窑与汝窑的概念,特把专为宫廷烧制的御用瓷称为“汝官窑”。关于汝官窑的迄止时间,陈万里先生根据成书于宣和五年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等有关文献分析,推断是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至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间,前后大约只有20年(1)。其间专为宫廷烧造贡器,是汝瓷艺术的顶峰,也是现今汝瓷研究的核心内容。后来北宋灭亡,社会动荡,汝官窑的辉煌很快便湮灭于战火之中,很多关键工艺从此失传。
据元代陶宗仪的《辍耕录》卷29“窑器”条引南宋叶寘的《垣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烧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2)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也说“古都时,定窑不入禁中,惟用汝器”(3)。北宋出现弃定用汝,可能与宋徽宗赵佶信奉道教有关。青是“天”的本色,也是“道”的本色。《老子·第三十九章》曰:“天得一以清。”所谓“得一”即“得道”。宋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青色的玄幽以“一色纯净”取胜,正合他的心意。作为皇帝和艺术家,他对汝官瓷的审美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也决定了汝官窑瓷器必须符合“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纹,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的艺术标准。汝官窑瓷器扣声如,视之如玉,那古朴端庄、高逸恬淡的艺术丰韵,简直如神工相助。汝官窑瓷器是宋瓷中传世最少的,目前全世界不足百件,每一件都堪称稀世珍宝。据宋人记载,汝官瓷在南宋初就已“近尤难得”。南宋权贵张俊把汝官瓷作为稀珍异宝贡奉给宋高宗,南宋的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专门记载了此事。在《汝州志》里,还刊载着孙灏的一首诗:“青磁上选无雕饰,不是元家始砖埴。名王作贡绍兴年,瓶盏炉毬动颜色。官哥配汝非汝俦,声价当时压定州。(4)
汝官窑青瓷通体施釉,釉料清莹澄净,色泽温润,明而不艳,柔而不暗,如春水般柔静典雅。汝瓷釉色最难模仿,我国从明代到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仿烧宋瓷,官、哥、定、钧四大名窑都重放光彩,唯独汝瓷没有成功,因而发出“造青天釉难,难于上青天”之叹息。正如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先生所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耀等窑难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
汝官窑的釉色细分有天蓝、天青、粉青、卵青、艾青、豆青、虾青、梅子青、蟹青、葱绿、月白、卵白、紫红、棕红等十多种。青色(包括相近的蓝色和绿色)是汝官瓷釉的主色系,90%的传世以及出土的文物都属青釉系。汝窑之所以被推为五大名窑之首,正是因为它把青瓷的烧造工艺水平推向极致。其中,“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釉色较深似蔚蓝色天空者为“天蓝”,较淡似雨后初晴的万里碧空者称“天青”,更淡的似夏夜的一轮皓月者叫“月白”。粉青则有如倒映在清澈湖水中的苍穹,在淡青中微闪绿色,呈现出一种青绿粉翠交融的迷人光泽。虾青中往往还略带黄色。同时,汝官窑青瓷釉还是一种复色釉,这种釉对光极为敏感,在不同的光线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釉色会随光变幻。在暗光下出现清澈湖水般的翠绿色,在明亮时则会看到如雨过放晴的湛蓝天空,并泛着点点星光,显得流光四溢。
2、汝官窑青瓷釉的成分
汝官窑青瓷釉是一种极其独特的结晶釉,其釉质稠如凝脂,溶而不流,含水欲滴,器表有玉石般的质感,被誉为“似玉、非玉、而胜玉”。根据研究,汝官窑青瓷的烧成温度为1200℃左右,偏于熔融范围的下限温度,釉在此温度下处于正烧状态,而胎却属于生烧,气孔率处于10%~20%,胎中的气泡和釉中钙长石析出的微晶体结合形成主要散射源,使汝官窑青瓷具有很强的玉质感。(5)由于釉面呈色是由于它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釉配方确定的情况下,釉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釉层的厚度。就像单块玻璃呈白色或无色,多层玻璃叠放时呈现绿色一样。从呈色讲,釉层越厚越好,至佳者甚至超过胎体的厚度。但限于工艺诸多因素的制约,这并非易事。
汝官窑为了满足皇室需要,在生产时精雕细琢,不惜工本。南宋周辉的《清波杂志》卷五中写道:“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卷八“水晶”条云:“京畿转运司奏:‘……汝州产玛瑙二万五千斤,一块重二十一斤五两。’并宣付史馆。时政和四年也。”《宋史·食货志·下七·院冶》也有记载:“盖自政和初(政和七年),……提辖京西院冶王景文奏,汝州青岭镇(今河南省临汝市宝丰县大营镇,即宝丰县汝窑窑址所在地)界产玛瑙。”《云林石谱》亦云:“汝州玛瑙石出沙土或水中,色多青白粉红莹澈,少有纹理如刷丝。其质颇大,堪治为盘、盒、酒器等,十余年来方用之。”考古学家果然在大营镇清凉寺窑址附近发现了蕴藏丰富的玛瑙矿,并留有古代人工开掘的遗迹,这就印证了文献记载的可靠性。
玛瑙是一种隐晶质石英,属于硅质化学沉积岩,常呈结核状或层状,硬度高。釉料中加入玛瑙,增加了游离态的石英,可以提高液相高温黏度,增加釉的机械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化学侵蚀性,其中含有的铁等着色元素,能使釉面莹润,光色多变。在30倍显微镜下观察汝官窑青瓷的釉,可见其中如油滴状的稀疏气泡。气泡周围则布有玛瑙结晶体的光点,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晨日出海,有似彩虹悬挂,有如春光大地,又像夕阳晚霞。汝官窑瓷的釉色不同,其釉下气泡分布的状况也不同。这些气泡分布不均匀,是玛瑙釉的典型特征。早期的汝官窑青瓷器,如粉青、虾青、月白等色,其釉下气泡似银星闪烁,用寥若晨星来形容较为确切。而后期纯正的天青色釉和天蓝色釉,其釉下气泡较大,也相对密集。从总体上来看,汝官窑釉的气泡是稀疏的,明朗如珠,而气泡密集的多是后世仿品,特别是清代官窑所仿的,但清官窑的仿品釉更透明,呈玻璃态,现代仿品的气泡则如“繁星密布”。
另外,汝官瓷釉与我国北方主要窑口瓷土的主要化学成分最大的区别就是高硅(SiO2)低铝(Al2O3),SiO2的含量一般在64%左右,Al2O3的含量只有14%左右。而且釉中氧化钾(K2O)、氧化钠(Na2O)的含量大大提高,总含量多在5%以上。在汝官窑之前的釉中,主要是有含有氧化钙(CaO)的石灰釉作为助溶剂,含量一般在15%左右,最高可达20%以上。它可以降低高温时釉的黏度和熔融温度,但易垂流,故只能施得较薄,这种釉一般因气泡的逸出而显得较透明,玻璃感强。而汝官窑采用石灰碱釉作为助溶剂,氧化钙的含量多低于10%。从而使釉具有较高的高温黏度,使釉面不易流动,因此可施得很厚。当然也会使气泡被密封后,在高温下破裂而出现棕眼。青瓷釉的助溶剂从石灰釉演变为石灰碱釉,是一种质的变化。
3、汝官窑青瓷釉的开片
在高倍放大镜下可发现,汝官窑青瓷的釉面有斜开片,并且在光照下似蝉翼或苍蝇翅般闪现白色。这种斜开片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立体感很强。这是汝官瓷开片的独特之处,也是后人难以仿制的。正如前文所述,汝官窑釉中氧化钙的含量减少,氧化钾、氧化钠的含量增多。由于氧化钾、氧化钠的膨胀系数比氧化钙大,并会降低釉面抗张强度,故汝官窑青瓷釉往往形成密密的开片。汝官窑青瓷的开片主要是釉体本身的成分造成的,研磨调和再精细也难免开裂,这和哥窑那种利用胎釉膨胀系数差异而有意产生开片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汝官窑青瓷釉以细小开片为主,但同一器物上常常大小开片皆有。釉层被开片一分为二,一半形成锐角,另一半形成钝角,当光线以合适的角度照射到斜开片上时,这种色调反差会产生一种奇妙的视觉效果,时现时隐,变化无穷。斜开片的形成是一系列工艺因素和外部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例如釉层中存在的气泡和内部应力会干扰裂纹的前进方向,使其发生偏离。釉层厚度直接影响裂纹的分布情况。釉薄时,裂纹纵横交错,裂片小而密;釉厚时,裂片大而方整,稀疏规则。要想改变裂纹的分布状况,可从胎釉配方和釉层厚度等方面掌握,不过前者因受到制约因素太多,一般是不能轻易改变的。(6)
汝官窑青瓷开片的名称多种多样,如“鱼鳞纹”、“冰裂纹”、“蟹爪纹”、“蝉翼纹”和“鱼子纹”等,即使专家学者也难以统一。在笔者看来,所谓“鱼鳞纹”、“冰裂纹”是指纹片间的断面为一个斜面,首尾相叠。纹痕比较清晰,并有亮斑,明显有外突感、立体感,惟有厚釉才有。这种开片多出现在后期的豆青釉汝瓷上,这种釉色是青中发绿,仅占汝官窑瓷的5%左右。所谓“蟹爪纹”是形容开片犹如螃蟹爬过后留下的纤细痕迹,比“鱼鳞纹”或“冰裂纹”更细碎,是汝窑青瓷所特有的。关于这一点,目前尚有争论。一种说法是指开片呈不规则状交错,长短无序,线条较直,折角较多。这类似于中国画中创始于宋初的一种枯树画法,即蟹爪技法。另一种说法是源于明代高谦的《遵生八笺》、清代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谷应泰的《博物要览》(7)以及《清秘藏》(8)等书中“汁中棕眼隐若蟹爪”的记载。螃蟹是立行而不是趴行,在松软的沙滩上走过,会留下一个个若隐若现的小洞。汝官窑青瓷釉中或多或少都有棕眼存在,这是气泡破裂后留下的痕迹。其实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于汝官窑青瓷的开片上,只谈任何一点都是片面的。而“蝉翼纹”相对来说更浅、更淡、更细小,用来命名浅色釉十分适合,对于深色釉就不确切了。
“鱼子纹”历来争议最多,很多文献认为是在釉面上泛起的块状红、黄色斑而非开片,好像鱼子漂浮在水面上。其实这是釉内珍珠状的玛瑙结晶体的细密开片,有的文献也称之为“珍珠沫”。鱼子纹多见于天青、天蓝釉色的汝瓷,这种现象在其它各窑很少存在。“鱼子纹”最大的特点是外形较圆,常以团状、片状呈现,分布并不均匀,因为与棕眼有些相似,所以容易混淆。因此有些人就把两者混为一谈了。其实棕眼是气泡破裂后,显现出的浅胎色的点,而“鱼子纹”是釉的特殊成分所产生的,二者有明显区别。
4、汝官窑青瓷釉的烧制工艺
汝官窑的烧制工艺师是非常难的,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汝官窑采用两次烧成,釉色既与气氛有关,又与温度有关。同一种釉料,由于烧成条件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釉色。天青釉是在重还原气氛中和高温条件下烧成的;粉青釉是在中等还原气氛和稍低温度下烧成的;豆绿釉是在轻还原气氛和较低温度下烧成的。当烧成温度在1050℃~1100℃时,釉处于玻化初始阶段,釉料中的含铁矿物未能充分溶解于釉层的玻璃态物质中,而形成大量钙长石晶簇,所以釉层高度失透,釉色呈月白色。当烧成温度提高到1150℃~1200℃时,釉料进一步熔融,釉色就从月白逐步变成淡粉青、粉青和卵青色。当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到1220℃左右时,釉料已经完全融化或接近完全玻化,此时的釉色有天青、豆青、虾青等好几种,最终效果主要决定于烧成气氛。如果还原恰到好处,就得到天青色;如果还原不足,釉中青中带黄,就得到豆青色;如果还原过度,釉中有游离碳存在,就得到灰青或虾青。(9)由上可知,汝窑青瓷的烧成温度普遍较低,汝官窑釉烧成温度不能超过1220℃,如超过这个温度,就不会得到玉质感,同时还要流釉。(10)倘若将火候提高到1230℃以上,那不但其釉面透明度会提高,而且釉色也将会由青中闪蓝转成青中闪灰,变成灰青或油青诸色调,一如火候较高的越窑等常见之青黄色(即艾青色)。
汝青瓷和所有青瓷一样,呈色的主要原理是三价铁在还原过程中变成二价铁。同样厚的釉层,釉色的深浅决定于铁含量的多少,汝官窑青瓷釉含铁量一般在1.5%~2.5%之间,过多则变成黑色。当然其它辅助原料和烧制工艺对釉色也是有影响的。因此,汝官窑青瓷釉能否烧制成功,除了釉料配方、烧成温度、窑内气氛等方面外,冷却阶段的工艺是特别重要的。汝官瓷美丽的天青色和温润如玉的质感与冷却速度关系密切。缓慢降温可以使短针状的钙长石晶体有时间大量析出,而且晶粒的大小及数量也与降温速度有关。由于釉层的颜色主要源自析晶对光线的作用,因此,控制降温速度比控制烧制气氛更为重要。降温过快,釉层因来不及结晶而过冷却为玻璃釉,既不能形成乳浊感,也不能产生天蓝色;倘若降温过慢,析晶因个体太大,就会降低乳浊感,玉石感又会受到影响。理想的过程是:先将熔融态的釉温降至晶体的析出温度,在保温状态下产生众多的结晶中心(晶核和雏晶),再快速降温将熔体全部固化,使得雏晶无法再继续长大。这样,既能生成与光线作用的微粒,又能控制住微粒的尺寸,使釉层产生温润感极强的天蓝色。但是由于还原气氛只能控制到止火以前,进入冷却阶段窑内则变为氧化气氛,被还原的呈色金属离子有可能重新氧化成原始的存在状态,因此在釉面硬化之前,冷却速度越快越好。至1100℃以下时,可以适当加快冷却速度。烧制时,当最后一个火照挑出后,急速冷却,观察火照釉面,如果光滑就可以止火了。但是这个火照不是天青色,而是豆青色。窑炉内的产品在慢冷却后取出时才是天青色。
汝窑瓷是在北方常用的马蹄形倒焰式馒头窑中烧成的,烧制过程中会有上下温差与水平温差,温度分布不均匀,一般上部温度较高,底部温度较低。用倒焰窑烧制时,操作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气氛变化很难控制到理想的程度,同一窑中不同位置上的产品所处的高温环境不尽相同,有时差别很明显,不同窑次的差别就更大了。但是,古代对于这种现象一贯很重视,窑工们经常会借用窑室不同部位所形成的递次温差,见缝插针,使一个窑炉内可同时烧成不相同温度和气氛要求的瓷器。这不仅是因为一个窑内的不同温差、火候和多种气氛区域各有各的妙用,更因为利用好各部位的温差和气氛,不仅可节省燃料、提高效率,还可以烧制出一些美轮美奂的瓷品。瓷器烧制是一门“泥与火”的艺术,不存在一个永恒的或绝对的固定模式。倘若都像当今那些用气窑烧成的瓷品,尽管炉内的温度能用电脑精确控制,可出窑的器物几乎都千遍一律,虽然不至于让人挑出太大毛病,却个个都没了特性,很难再现汝官窑青瓷的翩翩风采了。汝官窑之所以能烧出天青釉色,关键就是因为灵活地降低了烧成温度,由此才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10条)
(1)陈万里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汝窑的我见(1997)
(2)叶寘 垣斋笔衡 (1988)
(3)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1979)
(4)陈万里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汝窑的我见(1997)
(5)李国桢﹒郭演仪 中国名瓷工艺基础(1988)
(6)张福康﹒陶光仪﹒袁海清 汝官窑的釉色、质感及鱼鳞纹 (2001)
(7)丛书集成初编
(8)张应文 清秘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986)
(9)张福康﹒陶光仪﹒袁海清 汝官窑的釉色、质感及鱼鳞纹 (2001)
(10)张福康﹒陶光仪﹒阮美玲﹒袁海清 汝官窑的釉色、质感、斜开片及蚀斑的形成原因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