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迹东坡,贫富之间

 君心已老 2014-08-11
 宋元丰三年苏轼谪居黄州,这是第几次被贬,宦海沉浮之中怕是纠缠不清了。偏僻乡间,一穷二白,挂着黄州团练副使的空衔却还不能领取俸禄,物质贫穷的东坡向知州借了几万钱加上弟弟子由的接济总算买了一块地安置了家眷。 -

-

    对于一心经世济时,发挥政治才能施展抱负的苏轼,被贬是痛苦的。乌台诗案的捕风捉影,至交朋友的出卖,莫须有的罪名都令东坡颠沛流离,身心疲惫。从位及人臣,腰缠万贯到无情贬谪,一文不名,东坡经历了人生的巨大落差。万般惆怅无奈化作肺腑之言飞鸿友人,苏轼可曾想到政治灾难中的明哲保身,微弱的呼喊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贫穷的东坡罹难一场精神危机。 -

-

    然而东坡自是东坡,富有的人自有挥霍钱财和权势的快感,却难获得精神上的丰盈。智者如东坡却会从一花一世界中体会到世界的广博,摆脱物质上的匮乏,得到人生意义的升华,享受真正的富有。 -

-

    于是乎,黄州城贫瘠的陌上,临皋亭开始扬名,雪堂建起来了,东坡开辟出来了,整齐的菜地上重新播种生活的希望。贫穷的苏轼在简单的播种和收获中体会生活的乐趣,邻人可口的点心,微酸的酒水被他戏称为“为甚酥”和“著错水”,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感受生活,在贫穷中催生美丽的生命之花。 -

-

    “出无友”,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悲田院乞儿的东坡凭借其人格魅力汇集了大量人气。他与僧人参禅悟道,与文人谈诗论文,与农夫愉快交谈。胸无城府,超迈潇洒的东坡使贫富的界限模糊,他无门户之见,以正直之心行正直之事。 -

-

    短衣打扮的东坡走在黄州泥泞的小路上,每每不被认出和恭维而自喜。他甘愿似贫贱的农夫一样扎根穷乡僻壤,而朴实无华的黄州生活也给了他无尽的艺术给养。 -

-

    谁又能说这样的东坡是不富有的?他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他有弥弥浅浪,隐隐层霄;他有翻空白鸟,照水红蕖;他有天涯行脚,父老乡情。雄伟的黄州赤壁更是催生了光照千古的《前后赤壁赋》。在黄州的贬谪生活中苏轼深刻地思索了生命的意义。 -

-

    苏轼看淡了人世得失,宦海沉浮,身处逆境之中依然保持有随遇而安的达观胸怀。他不在乎物质贫困,但他必定追求精神富足。因为他明白并以实际行动告诉世人:物质贫困消退不了热情和信心,精神匮乏才是命运沦落的致命伤。他这样思考并如此饯行,用独特的智慧将人生百年演绎地惊心动魄,将一个高贵自由的灵魂装点地浓墨重彩。 -

-

千年之前,黄州陌上,浪迹东坡,贫富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