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教材分析】 《邮票齿孔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发明的故事。一个发明家阿切尔从身边小事引发的发明齿孔打印机的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学情分析】 邮票与人们的生活相关,但现在科技的发展,人们大多不寄信了,学生可能会对有票不太了解,课前可以让学生先搜集资料了解一下邮票。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邮票的图片、邮票的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邮票吗?现在我们来看两张图片,观察一下在样式上有什么不同? 2.图片比较过去的邮票和现在的邮票的区别?生答有无齿孔。 3.这节课我们就去学习一篇关于邮票齿孔的课文。(书写题目)伸出手跟我一块写。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接下来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那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呢?以填空的形式回答。 (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在酒馆喝酒时,看到一位先生用(一枚别针)在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很容易地(撕开)了邮票。他受到启发,研制出了(邮票打孔机)。 三、学习生字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的字词。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先自由读,再找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再齐读。 正式齿孔一枚 邮票 小刀 阿切尔 裁开 英国 伦敦 喝酒 求助 别针 方便 撕开而且研究 整张
使用邮政仍然 注意:“齿”是翘舌音,三声。 “政”和“是翘舌音,后鼻韵母。 “裁”和“撕”是平舌音。 2.师:读得真好!去掉拼音还认识吗?现在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同桌之间先互相认读。 3.那去掉熟字,你们还认识吗?自由读,齐读,开火车读。 刀 尔 求仍使 便 研 英 票 整式而 且 究 齿 枚 裁敦酒 撕 政 4.那这些字你们是怎样记住的呢?小组讨论。 5.哪个小组的同学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a. 借助汉字表意的特点记“裁”“撕” b. 形声字:究政 c. 结合生活,记住:刀、酒、票、齿、便。英国的首都伦敦。 d. 谜语记字:“借一半,扔一半”(仍)。九个洞(究)。 四、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刀、尔、求、仍、使、便、英、票、整、式、而、且 2.师:生字我们很快地认识了,相信写字会写得更好。下面我们再来写几个生字。谁来说一下写这些字,我们要注意什么呢?生答。 注意:“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便、使”右边十分相似,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要写美观。 “英”这个字的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 “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3.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认真,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点。现在让我们把刚才学习的生字写在书上。 4.展示评价。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同学们学得很好,下节课我们就具体说说打孔机的来历。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找小老师领读,开火车。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本的字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看看它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一段,找同学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从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抓住“正式”让学生明白邮票最先是在英国发行。知道早期邮票没有齿孔,使用不方便,现在的邮票有齿孔。) (2)齐读。 2.学习第二——四段 (1)有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请默读一下二三四段,画出相关语句。(学生自学) 反馈交流: (2)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邮票打孔机是谁发明的?(板书:阿切尔)那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生答第二段。 a.那位先生是怎么求助的呢?找生读,找生评价,应用礼貌的语气读。 b.谁能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两个人的对话吗?找位同学起来读,并找学生评价。男女生分角色齐读。 c.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对人有礼貌) (3)没有小刀,课文中的那位先生是怎么裁邮票的?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生答第三段。 a.你觉得这一段是什么描写呢?生答动作 b.那你能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吗?(想了想取下刺上) c.从这个“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呢?(那个人遇到难题后很善于思考) d.师:对,我们都要学习这位先生,碰到事情不要随便放弃,要多动脑筋多思考。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一下第三段,学习一下他的爱动脑筋的优秀品质。 (4)那位先生的一举一动,都被阿切尔看在眼里,(板书:看到)出示: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a.指名读 b.吸引是什么意思?学生解答,吸引指把事物或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方面来。 c.阿切尔被他的什么举动吸引住了?(在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把邮票撕的很整齐。) d.课件出示插图,看插图体会当时阿切尔的动作和神情。谁能表演一下啊? d.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5)此时此刻,他想到了什么?(板书:想到) 出示: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6)他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说,(板书:研究,邮票打孔机) a.出示: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 b.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阿切尔不仅爱动脑筋思考,而且善于动手,付诸行动。) (7)他研制的邮票打孔机使用起来怎么样?(方便)从哪儿看出来的? a.出示:用它打过孔的整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 b.老师演示撕无孔白纸和有空白纸,让学生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3.既然邮票打孔机在人们使用邮票时带来了方便,那人们是怎么做的呢? (1)出示: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2)“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马上、立刻)通过这个词你能知道什么?(邮票打孔机确实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是可行的方法) (3)从“仍然”一词你又能体会到什么?(阿切尔发明打孔机的伟大,给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那谁能再用敬佩的语气读第4段中的后两句?(读得很好) 指名读,学生评价。 4.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 (1)学生交流: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2)看图加深印象。 三、明理导行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先生,一位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位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为他遇事能动脑想办法,说话彬彬有礼;喜欢阿切尔:因为他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给更多的人带来方便。) 2.小结:那个用别针刺邮票孔的人非常聪明,遇到问题善于动脑思考。但阿切尔更了不起,他善于观察、能动脑思考,还能把生活中的创意加以提炼、实践、研究。他们一个反应灵敏、聪明手巧,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思考,要创造发明,二者都需要。看来发明家离我们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有机会,大家愿不愿意做生活中的小发明家啊?(愿意)那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要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就都能成为小发明家了。 四、积累拓展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如一大张邮票、一枚别针、一台机器、一家小酒馆、一位先生) 2.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 3.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4.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 五、作业布置 1.课下收集一些不同的邮票。 2.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板书设计: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看到 阿切尔 想到 邮票打孔机 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