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十四大建筑引领未来十年潮流趋势

 奔四的男人 2014-08-13

全球十四大建筑引领未来十年潮流趋势

当你畅想未来,你希望会有什么样的建筑呢?本篇文章最早见于某国外知名媒体,题为“未来的建筑超乎你的想象”,未来的建筑会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以下的十四个建筑项目会让你领略到未来建筑的潮流。

建筑,趋势

“每个伟大的建筑师一定也是位伟大的诗人。因为他必须对所处的时代有深刻的认识和感知。”这句名言出自伟大的建筑师Frank Lloyd Wright,他的设计很有影响力,并创建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他不仅对所处的时代有深刻的认识,还对未来时代的需求有独到的见解,预见未来的趋势。

以下是十四个最受欢迎的当代建筑设计,能让大家对未来世界的发展潮流有所了解。

1. 长沙龙王港河大桥

这座大桥采用波浪起伏的设计,蔚为壮观,相当于一座人行天桥,横跨龙王港河之上。大桥由NEXT 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共有三个起伏的桥面,非常新颖,位于风景如画的长沙市。这座大桥和该地区一座新建的公园曾获得去年国际建筑比赛的大奖。目前,大桥还在施工。Michel Schreinemachers在事务所网站上表示,大桥起伏的设计源于莫比乌斯环。John van de Water又做了补充,他表示大桥象征着中国结,中国结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

建筑,趋势

 

2. 旋转的摩天大楼

这栋迪拜的摩天大楼有80层,是由Dynamic Architecture事务所的David Fisher与2008年设计的。这栋大楼很适合迪拜的富人和名人居住。大楼可以每90分钟完成一次360度旋转,楼内的套房可以面向东西南北所有方位。大楼还配备了一些巨型风力涡轮机,能为住户供电,顶层公寓的住户还能借助电梯把车停在公寓内。虽然我们并不确定这栋大楼能否建成,按计划是在2010年就开工了,无论如何,这栋摩天楼的确很值得期待,会为人们带来建筑的视觉盛宴。

建筑,趋势

 

3. 室内公园

2013年11月,Strelka研究所宣布了国际建筑设计比赛的赢家,并让获胜者设计Zaryadye公园。Zaryadye公园是莫斯科50多年来第一个新建的公共公园。比赛的赢家就是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和 Hargreaves Associates 、Citymakers进行了合作),该事务所根据“野外都市生活”和“混合景观”的理念进行公园的设计。

公园里有苔原、草原、森林和湿地,这四大类型的景观形成该地区的小气候,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可来此参观。室内花园有温度调节机制,可控制风力,光线充足,为人们提供一个全天候、全年开放的观光场所。公园不仅让人们感受过去,还能展望未来。

建筑,趋势

 

4. 隐形的建筑

隐形的建筑貌似只有出现在科幻小说里,如今,这种建筑也成为可能。韩国就在设计这种建筑,用LED材料建造大楼。2013年,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就对此进行报道,这种隐形建筑使用高科技的LED材料建造外观,同时使用一系列的摄像头,把实时的图像传送到建筑表面。

纽约建筑设计公司stpmj也在设计类似的建筑,采用木材和透明薄膜建造,造价为5000美元。这种设计可以将建筑的边界进行模糊处理,《赫芬顿邮报》在今年早些时候对此做过报道,隐形的建筑将成为可能。

建筑,趋势

 

5. 天然防灾堡垒

艺术家Dionisio González设计了“多芬岛”系列,很有未来主义风格,采用铁和混凝土建造房子,这位艺术家同时也是建筑师、工程师和城市规划者。这栋海滨房子造型奇特,可作为堡垒,外观上也像是宇宙飞船,是为多芬岛的居民建造的。多芬岛位于阿拉巴马州的海岸边,地处墨西哥湾,这里多发飓风。岛上约有1200人,飓风袭来时,会冲走的海岸线,迫使人们一次又一次地重建家园,这种住房设计能有效应对灾害,降低居民的损失。

González已经规划了建造蓝图,混凝土结构很适合当地的环境。想了解项目的更多信息,可以浏览他的主页。虽然还未建成,但是为人们描绘了小岛住房的发展前景。

建筑,趋势

 

6 . 摩天大楼的套管

迪拜的哈利法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在高达2716.5英尺(约815米),共有160层,整体的结构非常迷人。但是,现在要用反光材料为大楼建造巨大的套管。

据了解,该项目被称为“EXO-BURJ”,看上去就是给大楼添加了护套,从上到下包住大楼。使用的材料质地很轻,属于半透明织物材料。这种设计让迪拜高楼看着很像一个巨大的镜子。

建筑,趋势

 

7. 绿色的发电厂

如何处理一个过时的发电厂呢?不妨来个改头换面,建造绿色的电厂,既有美化的效果,又能有效处理二氧化碳的排放。

AZPA(Alejandro Zaera-Polo Arquitectura) 建筑公司计划将现有的德国Wedel Vattenfall发电厂改建成新的工业园区。在之前的设施上开展工程,并在四周种满匍匐植物。这样的话,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排放。建筑公司在2013年就提出了这种设想,能够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