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华旧梦(二)港台流行歌曲的源头

 jeola 2014-08-18

 

(2006-10-22 17:14:31)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由于各种原因,上海一批影星与流行歌星相断离沪,南下香港,使原来流行曲一潭死水的英帝殖民地香港的歌坛突然热闹起来,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征服全港以及东南亚各地。

  当年南下的影星歌星中,有周璇、姚莉、白光、龚秋霞、张露,后来还有吴莺音、秦燕,作曲中即有陈歌辛、姚敏、李厚襄等等,这批影星和歌星及作曲家到香港后,为那里的永华长城等电影公司工作,拍摄了一批片内有插曲的影片,把海派流行曲吹到了香港。其时,世界电视业兴起,香港也建设了电视台,这批上海南下歌星于是英雄有用武之地在电视台上非常活跃,极大地影响了香港人传统的娱乐生活。

  香港五十年代以前,海派流行歌曲并没有多少地位,仅有一些从大陆流浪过来的低级歌舞团偶尔在低级的场所里演唱,当年香港人的娱乐生活主要是粤剧,茶楼酒肆均有粤剧清唱表演,而且非常盛行,深受港人喜爱,香港人日常习惯饮茶消遣。茶楼遍布于各条街头角落,而且高朋满座。粤剧清唱一般安排在下午时间内,茶楼大厅内设一舞台,由粤剧女伶轮流清唱,由广东民间乐队伴奏。

  当年香港的著名粤剧女伶月儿、小明星等艺人,晚间在剧场演粤剧,下午经常出现在这些茶楼上表演女伶清唱节目,很受当地港人欢迎,其盛况几十年不衰。

  但自四五十年代之交,大量的上海歌星南下香港,没日没夜在电台电视台传播上海流行歌曲,一时间夜来香夜上海何日君再来等歌曲在香港满天飞。受此冲击,传统的粤剧女伶清唱开始衰落,不几年就完全消失。香港歌坛被上海流行歌曲所替代,并从此发展壮大。

  没多久,在海派流行歌曲的基础上,有香港歌手自创自唱的粤语流行歌曲出现,而且使用当时欧美乐坛电声乐器伴奏,产生了气象一新的感觉,极受人欢迎。这种流行曲很快就风靡全港,并流行到东南亚各地。(补:这段音乐发生的标志是许冠杰和《铁塔凌云》)

   当年涌现出的这种粤语流行歌星就有罗文、汪明荃,后来又出现了谭咏麟、陈百强、张学友、梅艳芳、叶倩文等多人,歌曲有:万水千山总是情漫步人生路一见你就笑你知我知上海滩等。

  后来又发展了香港风格的国语流行曲(即普通话),特别是台北出现了一颗杰出的新星邓丽君,迷住了港台及东南亚的华裔族人,普通话流行曲小城的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绿岛小夜曲大批出现,尤其是立体声盒式磁带的出现,粤语和国语的流行曲更是打入了港台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使流行歌曲在港台及东南亚人口众多的地区遍地开花,蓬勃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