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喋血天线双雄之二:硕贝德 AND信维通信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8-19


作者
狙击手淮峰  2014-4-19

近年来,我国通信天线领域的国产品牌已经迅速成长壮大,但从总体上来看,国产通信天线在技术指标、研发能力、设计水平、工艺制造、测试手段、生产规模等方面,特别是在一些技术含量高的新型通信天线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样的局面存在于中兴通讯、华为通信之通信设备行业,存在于欧菲光、莱宝高科之LED行业,存在于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之医药行业,在这样的行业格局下,国内细分行业公司利基在哪里?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能否在国际寡头技术、资本和品牌的强大实力之下分得一杯羹?成长的空间在哪里,有多大?这是首先要梳理清楚的问题。

 

1、天线行业基本情况

通信天线按照天线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可分为基站天线和终端天线。

基站天线是载有各种信息的电磁波能量转换器,作为空间电磁信号与移动基站收发信息间的接口,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终端天线即无线通信终端天线(Mobile and Portable Antenna),主要包括手机天线、手机电视天线、笔记本电脑天线、数据卡天线、AP 天线、GPS 天线等。

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及上网本、GPS等无线终端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

通信天线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最早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民用移动通信市场迅猛发展,通信天线产业快速成长。2000 年后,通信天线技术逐渐由欧美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带动这些国家通信天线行业的发展。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拥有通信天线行业的先进技术,欧美国家除从事研发和部分高端通信天线生产外,大部分制造能力已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承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目前已成为世界通信天线的主要生产国。

2、国内外竞争格局

从规模看,全球移动终端天线供应商排名前几位的都是国外天线厂商。目前,Laird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天线系统供应商,PulseAmphenolMolexaltronics

Skycross 都是目前全球主要的移动终端天线供应商。在国内移动终端天线厂

商中,实力和规模靠前的主要有信维通信、硕贝德、杰盛康和昆山耀登等。

目前,全球移动终端天线行业呈现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但由于国外企业进

入该行业较早,发展至今已占据全球较高比例的市场份额。2008 年,全球前六

位的移动终端天线厂商都是国外企业,合计占据了全球57.61%的市场份额;2009年,受全球手机出货量、手机整机市场竞争格局的调整、手机整机厂商供应商体系的调整、产品价格的调整以及国内天线厂商成长壮大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前六位移动终端天线厂商占据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下降至53.56%2008年、2009年全球主要移动终端天线厂商的市场份额见下表:

排名

公司名称

2008年全球

市场份额

 2009年全球

市场份额

1

Laird(莱尔德)

26.10%

25.87%

2

pulse (普尔思)

11.75%

7.76%

3

amphenol(安费诺)

6.41%

6.61%

4

galtronics (加利电子)

5.87%

4.41%

5

molex(莫仕)

5.34%

5.73%

6

skycross(斯凯科斯)

2.14%

3.17%

7

其他

42.39%

46.45%

2.1、国际主要厂商介绍

1Laird(莱尔德)

Laird是专业设计与制造电磁屏蔽材料、导热界面材料和天线等多种产品的世界著名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全球前五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和LG2000年,Laird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已拥有8家生产制造企业,其中位于北京的英资莱尔德无线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移动终端天线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2Pulse(普尔思)

Pulse 是美国Pulse 集团的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脑网络、通讯设备及各类电子元器件设计与制造的国际知名公司,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等。Pulse(芬兰)是其旗下的、定位于提供手机天线产品以及无线通信解决方案。20051 月,Pulse(芬兰)在中国苏州设立了亚太地区的研发与制造基地。

3Molex (莫仕)

Molex 是电子、电气及光纤连接产品与系统的全球第二大制造商,拥有先进的铸造造型、冲压、电镀和组装工艺,在LDS 天线工艺生产天线方面投资较大,其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和RIM 等。

4Amphenol(安费诺)

Amphenol 是一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主要从事射频连接器、移动终端天线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蓝牙、无线局域网、GPS、远程信息处理等无线通信系统,其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等。安费诺永亿是Amphenol 在中国投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5Skycross(斯凯科斯)

Skycross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专业从事移动终端天线业务,主要产品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PDARFID 读卡机和条形码阅读器等。Skycross 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是Skycross 在大中华区的研发与生产基地。20075 月,Skycross

在中国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

6Galtronics (加利电子)

Galtronics 位于以色列太巴列市(Tiberias),主要从事移动终端天线产品

的设计、研发、生产、测试及检验服务,主要客户为三星。目前,Galtronics

在韩国、中国以及北美设有设计中心。

2.2、国内主要厂商介绍

目前,国内从事终端天线制造企业中形成批量供货能力的企业数量较多,但具备较强设计、研发、测试能力的厂家较少。

1)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维通信的经营范围为无线通信终端天线的设计、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

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终端,客户主要包括步步高、金立等。2010 年全年该公

司各类手机天线的销售收入达到14,011 万元。

2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无线通信终端天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无线通讯产品及无线IT 产品。

3)上海杰盛康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杰盛康从事手机天线、及其它无线终端天线研发、生产与销售。该公司服务

于国内手机公司,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行业。

4)耀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耀登是一家专业生产手机天线为主的国内企业,致力于客户终端导向的天线

一体化解决方案,主要针对广域的无线设备,其中包括手机电话、GPSWLAN

蓝牙、基站和天线处理装置,主要客户为台资手机制造商。

5)上海德门电子

上海德门电子主要从事移动终端所用天线类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主要

产品手机电视天线。上海德门电子在上海的工厂占地6000 余平方米,拥有自主

的生产线和生产设备。主要客户有联想、宇龙、海信、中兴通讯等。

6)上海倚天泰克电子

上海倚天泰克电子主要天线产品应用于手机,PDA, 笔记本电脑, 网卡等,

在上海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组装生产工厂。国内主要客户有联想、比亚迪、TCL

等。

7)北京斯凯威科技

北京斯凯威科技主要从事移动通信终端内置天线及拉杆式天线的研发、设

计、生产、销售、服务,主要客户有天宇朗通、CECT 等。

3、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

3.1、产业转移大背景:全球终端制造、天线制造向中国转移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全球的手机产能也在迅速向中国转移。我国移动用户总数排名全球第一,比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国家用户之和还高出10%以上。巨大的市场为中国本土终端厂商带来机遇,中兴、华为、TCL、联想、酷派等,出货量在近年猛增,中兴、华为、TCL 已经跻身全球前十位的手机厂商。同时,中国已成成为全球手机生产中心,全球著名手机厂商如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等纷纷在国内建立了生产基地,2011 年中国国内手机产量已经占到全球出货量的70%以上。

终端天线方面,由于天线与终端的密不可分,厂商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美国、韩国,上述区域的合计出货量约占全球总出货量的80%以上,其中中国占比50%以上。国际终端天线厂商如LairdAmphenol 等已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中国,而中国内资移动终端天线厂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也已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企业。

3.2、订单式生产模式:天线企业参与整机同步设计

 

天线设计需要与整机设计同步进行。由于手机天线需要与手机其他部件结合,共同发挥射频功能,所以有“整只手机就是手机天线”的说法。基于同样原因,手机天线的设计必须与整机设计相结合,共同研发,天线厂商通常都需要与终端厂商的设计部门高度配合共同研发。

生产转移带动设计转移,国际一线厂商纷纷在中国设研发中心。随着整个手机制造产业向中国转移,三星、摩托罗拉等国际一线厂商在把生产制造环节转移至中国的同时,也开始把部分手机设计环节转移至中国。早在1998 年,摩托罗拉在北京成立移动电话部中国研发中心,负责进行手机的设计与研发,2008 年,三星在广州建立了三星通信研究院,负责手机设计开发。

国内天线厂商成长后,正不断进入国际手机厂商的供应体系。以硕贝德、信维通信为代表的国内终端天线厂商,伴随着TCL、中兴通讯、金立、OPPO、步步高等终端厂商的成长而成长,技术、生产、管理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终端厂商制造、设计环节纷纷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借助本地化的资源配合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正逐步将自己的领地由单纯的国内手机厂商扩张至国际巨头,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4、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优质客户资源、快速响应能力

 

通信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提升了技术门槛。天线竞争的核心在于天线设计,新厂商进入存在技术壁垒。移动天线具有定制化非标准化的特点是由移动终端的外观设计、网络制式和多种射频功能决定的,因此天线设计测试更重要的是工程经验积累。4GNFC和无线充电等对天线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技术门槛提高,小企业难以跟上行业升级步伐。天线具有较高的客户认证壁垒,终端品牌客户的出货量直接决定了天线厂商的出货量。

同时由于终端认证门槛高周期长,进入知名品牌客户的认证体系后,天线厂商与其可以形成长期的稳定合作关系。天线在终端成品占比较小,且认证期长达1~2年,终端品牌不会随意更换天线供应商,以确保供应和性能稳定。在iPhone4“天线门”事件后,国际厂商更加注重天线性能,以确保良好的客户体验。产品升级固定资产投入增加,从而提高了行业资金壁垒。天线产品正由FPCLDS升级换代,LDS是由LPKF公司开发的专利技术,由于LPKF设备年产量仅40台,原料和设备垄断,产品供不应求。目前,仅高端手机才会使用LDS天线。目前,由LPKF生产的LDS设备合计仅150台,拥有较大规模的LDS设备,就具备了承接高端机型天线订单的产能。因此,LDS是短期高端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之一。即使LDS原料和设备最终国产化,但由于专利、良率、精度等问题,中短期内难以得到国际客户的认可。

快速响应:已成为终端天线厂商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方面。由于无线通信终端天线具有定制化与非标准化的特点,客户每研发一款终端产品,天线厂商的研发就必须从ID 设计开始就与客户的研发人员一起评估、制定天线及整机的布局方案,相互配合进行天线分析、调试、测试,双方研发人员之间需要大量面对面的互动与沟通。在目前通信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状况下,客户要求天线厂商能提供更快速的响应,快速响应能力已成为竞争力高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