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精选:围城的那些事

 昵称535749 2014-08-21

有人把婚姻比作围城,在外面的人想进来,进来的人想出去。以前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总觉得从恋爱到结婚,在外面的人想进来,进来的人想出去。以前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总觉得从恋爱到结婚,就像是瓜熟蒂落,是最正常的事情,可就是这最平常的事,却是最难把握的事。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很美好的向往,到最后却让人发出这样的抱怨?

身边不乏有离婚的朋友,听到他们诉说的在婚姻中的血泪史,不免有些同情和无奈,不知道为什么好好的两个人,会让彼此走得越来越远,难道爱情,真的已经被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腌制的已经没有了幸福和甜蜜的味道?“细节打败爱情”,这是裸婚里的一句经典的台词,之所以是经典,还是因为这句话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现在大多数的婚姻中已经不存在爱情了,只是因为有孩子有责任,所以就愿意一直凑合下去,不知道这样的生活对人生是不是一种折磨?

恋爱时,展现给爱人的都是最美好的最优秀的一面,可当结婚后,觉得不用再伪装了,于是所有的缺点都暴露了出来,婚前婚后都像变了的人似的,两个人要想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就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各自学着克服自己的缺点,说着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于是因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矛盾多了,争吵多了,当家事和纷争成了婚姻的枷锁,爱情就会面临崩溃,家庭也有可能瓦解,有多少家庭的离散,不是因为生活中的琐事,积攒太多矛盾,最终一天爆发而无法挽回。也许时间长了,不再有争吵,不是不吵,而是懒得去吵,于是学会了冷战,不愿意再去沟通,不愿意做无谓的解释,于是不解越来越多,压抑的越来越多,对爱人越来越冷漠,慢慢真的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对于爱情,我们总是充满了想象,常常把对方想的太完美,,所以一旦对方没有按我们想的那样去表现的话,我们潜意识里就会要求他非得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而对方又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难以改变,于是矛盾就产生了,很多人对爱情和婚姻不满意,就是因为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

婚姻有“七年之痒”,而据调查已经提前到了“五年之痒”,这个时期是夫妻感情生活出现矛盾最多的时候,婚姻中总有一段时期来适应来磨合的。有的夫妻过着过着就烦了,有的人也许会寻找激情,为的不一定是什么浪漫,而是想找回被爱情遗弃的自己,寻找恋爱时的甜蜜,寻找不熟悉的新鲜,于是现在流行了网恋,有多少人乐此不疲,网恋既可以不破坏对方的家庭,又能得到各自所需。用情浅了,是拿感情当游戏,用情深了,是拿婚姻当儿戏。其实早晚会明白的,距离产生了美,和谁生活在一起,都要经历这些枯燥的琐事,都会有摩擦有矛盾有争吵,如果学不会怎样经营婚姻,就永远不会有幸福的生活。

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当爱情走进了婚姻,也许爱情就淡化成了亲情,不再有激情和浪漫,只有相濡以沫和相互扶持了。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的事,生活中的矛盾不少是因为双方家庭的事而产生的,偏偏这样的烦恼又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只有学会怎么在婚姻中宽容,也许过的会好一些。

我们会发现,我们对待陌生的人会很客气,对待朋友会友好,即使有什么让我们不满的,有时也会一笑置之,可是对于家人就不一样了,不管大事小事都会大吵大闹,不会掩饰心中的怨气,只要心中不顺就怒形于色,不会顾虑家人的感受,这是因为,家人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是会无限度宽容我们的人,因为知道他们不会离开,所以才会有持无恐,家庭的之间关系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讲究相处的方法,凡事不能过于太过计较,宽容大度一些,糊涂一些会更好。生活也是一门学问,要不断不断的学习才会有满意的成绩。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们要学会珍惜一起迈入婚姻的那个人,只要认识到人生是不圆满的,爱也是不完美的,我们就不会苛求自己,苛求他人。人无完人,爱一个人要爱对方的优点,也要爱对方的缺点,只有相互适应,相互忍让,相互尊重,才能让家真正成为一个休憩的港湾,才能在所谓的围城里有幸福的生活。如果对爱情对婚姻对生活期望值小一些,知足一些,也许我们会快乐。

当我们在婚姻中,感觉倦了,烦了,不妨回头想想,当初是为什么会和他(她)一起步入了这座围城,恋爱时为什么心甘情愿的包容而现在却不愿去原谅呢?难道面对生活的琐事和不愉快的口角,就能割舍曾经的爱恋和抛弃信誓旦旦的诺言?如果两个人真的想相约黄昏看人生的夕阳,那就要记得,爱是责任,情是宽容。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文/最后一片花瓣)

推荐阅读散文:时光静好,品味孤独的唯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