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 《留侯论》及其赏析

 黄建伟882 2014-08-22

    有老师推荐此文,便认真学习了一遍。文章确实不错,不仅教人以为人处事之道,而且也能从古代大家那里学习文章写作的艺术。推荐!

 

作品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作品解读

  留侯,即我们常说的张良,是刘邦的谋士,辅佐刘邦成就汉业。张良一生为刘邦设计良谋无数,从历史角度看,这是张良成功所在,但苏轼在《留侯论》中不以此为重点,而是论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原因在于他放弃了以一击刺秦王的匹夫之勇,而接受了圯上老人的试探、警诫,小忍而就大谋

    《留侯论》的开篇高度概括了何谓豪杰,也是全篇的精华。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意思是说,古代所说的豪杰人物,必定有超过一般人的节操,有一般人在感情上不能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便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不能称为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堪称大勇的人,突然祸难临头并不惊慌,无故加以侮辱也不动怒,这是因为他的抱负很大,他的志向非常高远啊!

    我想,苏轼的意思是说豪杰要有大忍之心,历史上的韩信,能忍跨下之辱,胯下之辱对一个男人来讲可以说是奇耻大辱,而韩信又是一个士,士可杀而不可辱,可韩信真就从那个人的跨下钻了过去。可后人谁也没有说韩信是一个懦夫,谁也不曾瞧他不起,相反,都承认韩信是一个英雄,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和志向的英雄。司马迁,也是我们熟知的人物,他遭到宫刑,这也是一个男人的奇耻大辱,可是,司马迁也忍下来了,选择了他的一生,完成了《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又有谁会说司马迁是懦夫?

    紧接着,苏轼的文章里继续讲述张良的成长的历程。张良年轻时桥上遇老人得兵书一事,说世上的人不明白,认为那老人是鬼怪,这已经是错误的了。当韩国灭亡,秦国正强盛的时候,秦国用刀锯鼎镬等残酷的刑具来对待天下的读书人,那些平时居家却无故遭到杀戮的人,多得不计其数,当时虽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执法太严峻的国家,它的锋芒是不能触犯的,而且时势也尚未出现可乘之机。张良忍不住忿怒的心情,想以个人的力量,在一次伏击达到目的。又说张良凭他盖世的才干,不效法伊尹、太公,却采用荆轲、聂政那种刺杀个人的小计,虽侥幸不死,桥上老人也为之深感惋惜。老人用傲慢无礼,使他深受屈辱,但张良忍住了,所以后来老人说:这个青年人还可以教育

    苏轼又在文章里举例说了楚庄王攻伐郑国,郑襄公袒衣露体牵羊迎接,庄王说这个国家的君主,能够屈已下人,忍耐谦恭,必定能够信任他的臣民,遂退兵。越王勾践归降吴国,如同臣妾,三年都不敢怠慢。胸有报仇之志,却又不能屈已下人的人,不过是匹夫之刚罢了。桥上老人看出张良才能有余,但是度量不足,才那样对张良,张良也自然接受了,这正是后来秦始皇不能把张良吓倒,楚霸王不能把张良激怒的原因了。

苏轼看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是忍耐和不忍耐的区别。汉高祖能够忍耐,也正是张良教他这样做的。最后,苏轼很有趣的写到司马迁猜测张良一定是身材魁梧,相貌奇伟之人,但他的相貌却象妇人女子一样,和他的志向气节很不相称,苏轼感叹说,这大概是他所以成为张良的缘故吧。这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该部分转自新浪博主“麻辣妹妹”博文《苏轼眼中的张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321840100cd05.html

 

作品赏析

该文系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论策中的一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

 孺子可教的典故即源于张良圯上受兵书之事。这个故事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以司马迁的才华慧识,以神怪入史且于篇末加以评注,常令后人对太史公秉笔直录产生怀疑。其实,早在宋代就有苏轼写了一篇《留侯论》,对此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释和发挥。

苏轼在文中独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依苏轼之意,圯上老人并非司马迁之所谓鬼物,而是秦代有远见卓识的隐君子,他的出现其意也不在授书,而是有意试一试张良的隐忍度的。张良曾在博浪沙行刺秦皇。事败之后隐姓埋名逃至下邳,圯上老人对此深为惋惜,特意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地挫折他。结果他能够忍耐,说明还是有可能成就大事的,所以圯上老人称他孺子可教矣。经苏轼这么解释,此事就具有了可信性。相比之下,司马迁对这段轶闻也是十分厚爱的,但他没有破除其封建迷信的神秘光环。苏轼之高明,终于使这段佳话点石成金。

这篇散文是苏轼早年所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博闻才识和独具匠心。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项羽、刘邦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发挥。作者引证史实层层递进,流转变化,不离其宗,抓住留侯能忍这一主线,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大业。这篇文章能开能合,气势俊逸奔放,虽只有短短七百字,但言简意赅,分析透彻,鞭辟入里,显示了青年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千百年来成为立论文章的典范。

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尤其是立论文章,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即亮出了文眼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句话凝结了青年苏轼对世事人生波折的经验,有意无意之中为以后的奋斗撰写了座右铭。苏轼当年,屡遭贬谪,正是以忍为大德,才造就一个词、文、诗、书、画多方面的全才;也正由于此,才为宋代文坛上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豪放派。因此可以说,作者明写留侯之忍,实际上是以古喻今,告诫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复杂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业。

苏轼这篇论文还给读者一个启示,好的素材还要善于运用,即使是文学大家也不能等闲视之,也需要有一个深入分析反复提炼的过程。

本文来自网络,下载于百度文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