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发扬钉钉子精神”

 无车马喧 2014-08-28

要强化标杆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改实改彻底改,打好整改攻坚战。这是省委书记赵正永在礼泉县调研并参加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时强调的一句话。细思钉钉子一语,感悟颇多。
   
钉钉子是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一种平常活。但要把钉子钉好,钉进去,钉准钉牢,还需要费一番工夫,不是随意落几锤就能行的,也不能设想一锤子就钉牢。践行群众路线,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按真改实改彻底改的标准搞好整改,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扎扎实实找准方向,一个钉子一个眼,一以贯之地将钉子钉下去,把问题解决好。
   
发扬钉钉子精神,首先就是要找准位置再落锤。要找准存在问题的症结和靶子,把握好钉子的方向,确保钉对位置、不偏向、不脱靶。搞整改也是这样,要按照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认真思考,找准病灶,看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逐一梳理,摸清底数,使批评不跑虚、不跑空、不跑偏。如此才能找到整改的落脚点,后面钉起钉子来才能有效率。
   
发扬钉钉子精神,还要保证持续的力度。要始终保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颗接着一颗钉的韧劲,按照既定的整改方案和推进表,有计划有步骤地一条一条剖析原因、一项一项制定措施,对已经纠治的问题要防反弹,对承诺解决的问题要兑现,对深层次矛盾敢触及,对新出现的问题不放过,让全社会感受到干部作风在一天天好转,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看到新变化、新气象。要切忌唱高调、喊口号,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会上一阵风,会下没动静。认识明确了,整改目标清晰了,就要按敲定时间表落实责任人,确保步步不虚。只有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每一锤都做足实功,才能取得实效,取信于民。
   
发扬钉钉子精神,还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钉钉子钉牢一颗并不够,还要一颗一颗往下钉,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改作风也一样。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问题整改也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追求短期效应,缺乏整改思路和规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整改效果就难免打折扣。加强作风建设,为的是让优良作风在养成之后能够保持发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从建立制度抓起、从执行制度严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只有以钉钉子的精神,通过整改落实,立足建立长效机制,才能通过体制产生持续的力量,巩固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
   
发扬钉钉子精神,贵在有恒心、重实干。钉钉子时一旦触及到坚硬的东西,钉子就可能反弹反跳;此时只有找准方向,一锤一锤不停地敲,钉子才能钉进去。抓整改也是如此。整改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阶段,也是对改作风决心和智慧的重要考验。搞好整改只有以钉钉子的精神,坚持持之以恒,沉稳用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用韧劲啃硬骨头;坚持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小步并着快步走,不停步;抓好建章立制,清除四风滋生的腐土,打赢改作风的持久战,才能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达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目标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