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4,CHARING CROSS ROAD

 真友书屋 2014-08-28

(上图是1987年,英国导演戴维.休.琼斯指导,由安妮.班克劳夫特与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电影版《查令十字街84号》,图片来自网络)


前言:

昨晚读完奎因的《罗马帽子》,望着一堆堆排着队等着我的我亲爱的书们,不知道为什么,顺手抽出了被压在好几本书之下的《查令十字街84号》。就在刚刚,当无知的我得知,海莲.汉芙曾担任过《埃勒里.奎因的冒险》的电视剧集脚本的编写者时,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你看,缘分就是这样,指引你往下一个方向进发。

手里的这本,是薄薄的(而且皱巴巴的)一本中译本《查令十字街》。之前,在网上看书评,有些人在抱怨说书太薄,全是通信记录什么的没意思,翻译也不到位。今天,刚看到一半,心里涌出各种感叹却能写出一本词典了。这书确实薄,但是这里面的每一封信中所承载的无法言表的感情,即使横跨了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也依旧能引起无数爱书人,以及那些体会过或正在体会某些东西的人们的共鸣。


海莲.汉芙(Helene Hanff),1916年出生于费城。直到1997年离世,都是孤身一人,终身未嫁。或许,你还可以加上一句:一生穷困潦倒。她喝咖啡、抽烟,写信的时候总是有什么说什么,喜欢真实讨厌故事,几乎不在没看过一本书的情况下购书(大部分情况下,她会在图书馆先看,然后再买)。她为电视、舞台剧撰写剧本。在1970年出版《查令十字街》后也陆续出版了《布鲁姆斯伯里的女伯爵》、《Q的遗产》等书籍。但是,最令世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她与那间那被她称之为“我的书店”的“Marks&Co”书店的情缘。是她,让84号,与著名的221号B座齐名。即使,现如今书店早已不在,变成了酒吧一间,但还是抵挡不住全世界的爱书人前往朝圣,只为了看一眼墙上那不起眼的铜铸圆牌。


汉芙爱书,她爱旧书,甚至因为得到的旧书扉页上前主人写下的一句“我讨厌读新书”而内心欢呼雀跃。她对于在所住之地无法得到合心意的书籍而懊恼咒骂,1949年10月5日,她的一封寄往大西洋另一端的信,开启了长达20年的奇缘。


以下内容,摘自译林出版社的《查令十字街84号》,译者:陈建铭

诸位先生:

我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看到你们刊登的广告,上头说你们“专营绝版书”。另一个字眼“古书商”总是令我望之却步,因为我总认为:既然“古”,一定也很“贵”吧。而我只不过是一名对书本有着“古老”胃口的穷作家罢了。在我住的地方,总买不到我想读的书,要不就是索价奇昂的珍本,要不就是巴诺书店里头那些被小鬼涂得乱七八糟的邋遢书。

随信附上一份清单,上面列出我目前最想读而又遍寻不着的书。如果贵店有符合该书单所列的书,而每本又不高于五美元的话,可否径将此函视为订购单,并将书寄给我?


您忠实的

海莲.汉芙(小姐



弗兰克.德尔(F.P.D.),具体出生年月不详,书中的信表明,他于1968年12月22日病逝。并在Marks&Co书店工作了40余年。这样看来,他应该比汉芙年长几岁。

从写信的言辞来看,德尔先生似乎是一位严谨刻板的英国绅士,但是据他自己解释,那些礼数全是因为这些信件需要在书店备份。1952年2月14日,不管他注没注意到这个日期的含义,他终于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以及汉芙的“刺激”下,将一直以来的“汉芙小姐”改成了“亲爱的海莲”。

在他的妻子诺拉以及众多受到过他热心帮助的书友眼中,他是严谨而又不失幽默的人,他对古书业的贡献以及丰富的学识和不吝与他人分享的精神令人深深被他吸引。在我看来,也必须要是这样一位人,才做得了这样一份工作。


49年-69年这20年间,这些零零散散的信,估计不爱书的人(失礼)读起来,会是乏味无趣的,因为信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个调子。不是汉芙“威逼”德尔为她快点儿找书,就是德尔或是他的妻子和书店的工作人员在感谢汉芙邮寄给他们的食品包裹。

但是,但凡是爱书的人、经历过的人,我以为,都会在这些看似平常的语句中找到自己的映射。对于书籍精美装帧的痴迷、对于翻译水准的偏执、对于想买书却缺金少银状况的抓狂。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对于同样爱书之人,帮助自己得到好书的人们的爱与珍惜。尽管自己也过得不富裕,但是从一开始,当汉芙得知英国战后人们生活艰难,物资食物短缺的时,她便经常在节日前邮寄诸如鸡蛋、肉等食物给德尔他们。我能感觉得到,这样做的一切,都只是源于汉芙她希望这些人在收到惊喜时能够展露笑容。


在1961年3月10日,汉芙写给德尔的信中,她这样说道:


...我对金(我的编辑)谈起这段轶闻,她问我:“兰多到底是何方神圣啊?”我不厌其烦地为她细说从头——正当我苦心孤诣一头热滔滔不绝时,她竟不耐烦地插嘴说:“你还真是中毒不轻啊。”,这下你该明白了吧,弗兰克,这个世界上了解我的只剩你一个了。



这一句“这个世界上了解我的只剩你一个”就像刺一样扎在人的心头。当汉芙得知德尔的死讯后,泪流尽之后的那种内心的空洞,想想这世界上仅存的一个如此了解你的人就这样永远离去,这种被挖空的恐惧,让人胆战心惊。从此,没有人再帮你寻找你想要的那一本书,没有人再为你讲解各个版本的长短,你想说的话再没有人愿意聆听。回望这个世界,你又是孤身一人。


1969年1月8日,在书店秘书给汉芙的信中,告知了德尔因病去世的消息。那一天纽约很冷,汉芙六点才从图书馆回到家中,那一晚,她究竟会是怎样的心情,我们无从知晓。


我们活在一个诡异的世界——这么漂亮,又能终生厮守的书,只需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上医院做一副牙套却要50倍于此。


...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而终。


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数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不在人间。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看到这里,已近终章。读到诺拉在最后写给汉芙的信中真诚地说自己曾经嫉妒她,因为她与自己的丈夫有如此多的共同之处时,我再次感到,这个世界上,书籍与精神之爱的力量也许是最至高的,因为它可以无所谓距离、国家、性别、年龄...以及一切阻碍之力。它与两个人的时间同在,而之后便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与全宇宙同在。


你们就是彼此的精神伴侣,这一点,不会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