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鲁木齐蔬菜直销点用行动打通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wyk1014 2014-08-29

    日前,乌鲁木齐444家蔬菜直销点中的17家在联合检查中因存在超限价、蔬菜断档、菜品腐烂等严重问题被撤销经营权,114家卫生不过关、菜品种类少的被限期三天整改。

    作为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从2009年开始力推的重点民生工程,目前已形成了涵盖全市的蔬菜副食品直销网络体系,尤其在2014年各区县相继关停早夜市后,蔬菜直销点更是在应对市民“买菜难、买菜贵”难题,平抑物价、方便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乌鲁木齐蔬菜直销点的蔬菜价格,严格控制在一级批发价格基础上加价30%以内,明码标价,并在LED显示屏滚动公示当日统一菜价,直销点的布局也是根据社区面积大小、人口密度合理选址,充分体现“便民、利民、为民”。同时,还要确保直销点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蔬菜直销点惠民、利民、便民形象已深入人心,到社区蔬菜直销点买便宜、实惠和放心的菜品,已成为大多数乌鲁木齐市民的不二选择。

    作为乌鲁木齐重要的惠民便民措施,建成蔬菜直销点不难,难在平时经营中真正发挥便民惠民作用。从市委、市政府到各区、县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蔬菜直销点的运营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和监督措施,但在运营中还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项便民惠民措施的声誉。

    古人说的好,“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事愈接近完成愈困难,就愈要认真对待、加倍努力,方能善始善终。

    蔬菜直销点这项民生工程真正赢得民心,体现惠民的关键在服务,难也难在服务,服务包括菜价的高低、菜品的好坏,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等,服务是长期的,难免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让惠民政策总是“走在路上”,就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需要打通的“最后一公里”。

    打通这“最后一公里”,需相关各方认真理解各项惠民措施,做到“规定动作”在执行时不打折、不走样,积极主动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市委、市政府“便民、利民、为民”的宗旨,为社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把有关蔬菜直销点的各项惠民措施变成老百姓真正的实惠。 (马少宾)

分享到: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