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馨,又名馨子,1926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擅长花鸟画,19岁始拜著名画家、“吴门画派” 嫡系传人张辛稼先生为师。现为中国美协会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苏州美协名誉主席等。
从艺以来,先后在国内外举办展览60余次,许多代表作被私人和机构所收藏。并获得苏州首届文学艺术奖,两次日本国外务大臣奖,中央电视台于壬午(马)年拍摄其专题片《花鸟名世 匠心鉴人》,谓其乃“江苏花鸟画继陈大羽之后‘扛旗人’”。 张继馨后拜张辛稼为师,更致力写生,长期坚持深入生活,观察细致入微,做到形神兼备,得心应手。山水画看气韵,花鸟画看神韵,自然界花鸟虫鱼,都有自身的情感,画家要用自己的感受通过画笔表现出自然的生动情趣。张继馨做到了这一点。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更强调了画家要从自生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画自己的感受。张继馨先生是艺术画坛的多面手,工笔写意,山水,书法,诗文无所不能,出手又快,这是他长期努力积累下来的,他的画形式多样,变化多端,他编的《草虫画谱》《鱼类画谱》《树石画法》等也是初学者入门的范本。 张继馨打破了吴门画派这种温婉恬秀的艺术程式,他在创作中将北方艺术的豪放与厚重糅入吴门画派典雅秀气风格之中,吸取汉画石的雄浑与粗犷,徐渭、石涛的恣肆与灵动,吴昌硕、任伯年的滋润与浑厚,取纳虚谷丹青的方侧笔笔触,使吴门画派在秀丽中显出挺拔,妩媚中透出力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之感。在谈及自已这一创新时,他说:“吴门画派的风格往往是秀气、典雅的。我画画时吸收了北方的风格,我是南北融合起来。苏州的绘画缺少一些大气、力度,太秀气了,但它有它的特点,我不能丢掉吴门画派的传统,这个雅是很重要的,看画就是品味。苏州绘画是很讲究的。我说要保留吴门画派的笔墨韵味,典雅秀气,又要吸收北方的气魄、力度,南北融合,这也是创新。” 绘画是内容题材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用题材内容带动表现形式的创新”这是张继馨的一个重要创作思想。他说:“创新是全方位的,创作必须深入生活,用题材内容带动表现形式的创新。生活中发现了新的事物,用老的表现形式去表现往往也是不行的,新题材要有新的形式去表现才是新。所以真正到生活中去,会创造新的形式的。”张继馨很善于从平时生活中不为人所重视的小景小物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其作品常以鱼虾蛙蟹与水芹、茭白、芡实、莼菜、莲藕、鲜菱、芦苇、水杨、蓼花及农家四季作物等进行组合、建构与表现,且常画常新。他笔下的蟋蟀、纺织娘、蚱蜢等,或与春花作伴,或与秋菊为伍,或嬉游荷间,情趣盎然。他还将吴门老房子上的瓦花、花格围墙上的狗尾巴草、残壁上的爬山虎、水巷船梢上的盆花等融入笔端,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他说“我平时创作,尽量避免别人常表现的题材和内容。我的视角不断关注人家不注意、不表现的平平常常的小景物,如墙头上的狗尾草、石板上的花纹、屋顶上的瓦松、野渚间的枯苇、老干上的藓苔、融化的冰层、水中隐现的石块、岩石缝流淌的涧水、太湖的波涛、天空的流云等。” 除了对传统吴门画派风格进行变法外,在花鸟画创作手段上,张继馨也有自已独特之处,他以书画用笔作画,将书法与绘画结合起来,笔中见墨,墨中见笔,行笔如疾风暴,随机应变,笔墨纵横,醉厚华滋,设色明丽庄重。他说:“我的变法就是用书法入画,以书为法,中国画是‘线条艺术’,那么我就走向极端,艺术的东西全部以线条来造型,使有书法味道。色彩是传统的东西,不是很强烈的,是辅助的,不像装饰画,色彩用的很强烈。我墨为主,色彩为辅,一切以线为造型,像草书似的。中国书画同源,功底都是一样的,书画往往是结合的,那就要有书法的基础,所以我现在八十多岁了还在拼搏,在练书法。” 除了以书法入画,将书法与绘画结合外,张继馨还将山水和花鸟结合,写意和工笔结合,他的这种“三结合”创作技艺为传统花鸟画创作注入了新的元素,其作品笔墨纯熟,刚柔并济,构图多变,格调清新,给人以别样之感。著名花鸟画家喻继高先生对此评论道:“继馨先生既是绘画艺术的多面手,工笔、写意、山水、书法、诗文无所不能。又是快手,他一天能画数张双勾构图,熟能生巧,是他长期中国中锻炼出来的。他的画有时全为工笔,有时工写结合,有时纯为写意,表现形式上可谓变化多端。内容也是花鸟鱼无所不涉,更有表现江南水乡特色的作品。结合山水画的手法来描绘,虽常见的花卉不见了,多了水、云、树、石、雾、风、雷和粉墙黛瓦、花窗石径、但并未脱离花鸟画的范畴,不过是在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所拓展和新的创意。” 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看张继馨创作,一气呵成,浑然天成,创新在他笔下似乎是一种不经意间的偶然。实际上,张继馨的这种笔墨功夫也是来自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探索。他在谈到自已创作时说:“创新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生活本身不是艺术,仅是给人们一种启示,如何把生活现实升华到艺术效果,这不是一桩轻而易举的事。我在这方面有深刻的体会。经常在试探创作中是十有九废,偶尔得到一张自以为称心之作时,突然精神一振,促使我在创新上有更高的要求,有种以苦为乐的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