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蕙籣留香 2014-08-31

国际电影节之父

  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将于2014年8月27日至9月6日期间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王小帅新片《闯入者》入围主竞赛单元,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压轴成为电影节闭幕电影。作为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它有着怎样独特的传统;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它对亚洲电影、华语电影意义何在,本期悦博带您了解。

百科

VISION BAIKE

走近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国际电影节之父”名号由来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每年8月至9月间于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举办,它与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狮奖。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历届威尼斯电影节资料]

电影节的定位

  威尼斯电影节最大特点是崇尚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冒险精神,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评判标准为“艺术性”。戛纳电影节兼顾商业性艺术性,柏林电影节则注重意识形态。

威尼斯电影节的另类解读

  这是一场电影的节日,但是离各大电影奖项的揭晓越近,电影本身离我们却反而越远。在威尼斯,一切华丽都变得顺理成章。各路明星你方唱罢我登场。对于很多普通的影迷而言,其所看到的一切,仍然是完全形式化的渐变过程,对于电影而言,这一切没有改变。[博客全文]

本届闭幕片许鞍华的《黄金时代》

关注

VISION FOCUS

聚焦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王小帅的《闯入者》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看片攻略

  开幕片《鸟人》(Birdman):《21克》《巴别塔》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的新片,讲述了一位曾经扮演过超级英雄的过气演员(迈克尔·基顿饰),希望通过出演一部舞台剧来挽救事业的故事。由原来的“蝙蝠侠”迈克尔·基顿来演这个角色太合适了。据说该片也是由几段长镜头组成的,摄影师是长镜头狂人阿方索·卡隆的御用艾曼努尔·卢贝兹基。
  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闯入者》:王小帅导演新片。他是第六代导演中首位集齐三大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人。故事是他最留恋的老三线题材。有朋友看了说是王小帅最好的一部电影。讲述女主角老邓(吕中饰)在青年时代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贵阳支援建设,定格关于理想与情感的美好时光的同时,也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和怅然。离开贵阳的多年以后,一系列意外出现的人和事打破了老邓一家的平静,似乎将有场翻云覆雨的风暴正向老邓和她的家人们袭来……[博客全文]

展映单元陈可辛的《亲爱的》

主竞赛单元片单

  《伤口》(The Cut) 费斯-阿金;《帕索里尼》(Pasolini) 阿贝尔-费拉拉;《鸟人》(Birdman)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寒枝雀静》(A Pigeon Sat on a Branch Reflecting on Existence) 罗伊-安德森;《破碎之角》(Manglehorn) 大卫-戈登-格林;《善意杀戮》(Good Kill)安德鲁-尼科尔……[博客全文]

展映单元片单

  《与众神对话》(Words With God) 吉尔默-阿里加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巴赫曼-戈巴迪、中田秀夫等;《她就是这么有趣》(She’s Funny That Way)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亲爱的》(Dearest) 陈可辛;《奥利芙-基特里奇》(Olive Kitteridge) 丽莎-克罗登普……[博客全文]

思考

INFLUENCE

西方国际电影节对华语电影的影响

资深影人带你游历全球电影节

亚洲电影与威尼斯电影节的渊源

  亚洲电影与威尼斯有着很悠久的渊源,1951年,黑泽明的《罗生门》夺得金狮奖,威尼斯电影节从此为亚洲电影打开了大门。1952年,沟口健二凭着《西鹤一代女》获得最佳导演;1954年,黑泽明的《七武士》获得银狮。一时间,亚洲电影的魅力让西方人倾倒,东方的进入使得威尼斯电影节成为真正意义的世界性电影节。[博客全文]

梳理中国电影捧回金狮银狮的脉络

  威尼斯是中国电影的福地,张艺谋凭借《大红灯笼高高挂》得过一个银狮奖,后来又借《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拿过两个金狮奖。“第六代导演”的贾樟柯去年也在水城借助《三峡好人》捧回金狮……[博客全文]

柏林电影节为何离华语电影越来越远

国际电影节的中国气象

  虽然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渔光曲》就曾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但中国电影真正进入国际电影节的竞技场,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八十年代。1987年,张艺谋凭借吴天明导演的《老井》中旺泉一角,在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捧获最佳男演员奖,成为我国首位国际A级电影节影帝。1988年,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金熊奖,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影正式登上国际影坛的金色舞台……[博客全文]

国际电影节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如今,中国电影面临着“中国走向世界”,同时也是“世界走进中国”的局面。每年好莱坞大片进口配额的增加,外资合资影院的兴起等皆为国际资本强势登陆的表现,而西方国际电影节则通过选片和颁奖“神秘地”影响了新老导演在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方面的取向……[博客全文]

  回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崛起于国际电影节。一方面导演们通过冲击国际奖项扬名立腕,另一方面西方也通过给中国电影及电影人颁发奖项完成文化意识输入。历经时间的淘洗,从早期国人对国际电影大奖的盲目崇拜,到今天中国电影创作者与观众都能够更为冷静地看待获奖影片,这是中国人在文化实力与观念上的巨大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