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而不僵才男孩

 闻至 2014-08-31
2014-08-28 21:20阅读(?)评论(8)

老男孩,其实古已有之,所谓”赤子之心”是也。所谓赤子之心,在中国男人身上,尤其宝贵。

我特别喜欢老而不死但是也不僵尸的家伙们。中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少年老成,好似一颗果子,还没到秋天来,就严肃地僵死在枝头上了,从来就没活泼过 没当过男孩,那就更难以老男孩了。能当成老男孩的人,通常生命力活跃,从小就有各种出人意料不拘世俗的行径。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老男孩,表演过这么一个行为艺术而被载入孝史。70岁的老莱子,为了哄自己爹妈开心,穿上童子的彩衣(估计得定制 没那么大号),摇着拨浪鼓,躺在地上啼哭撒娇,大约是让暮年老爹老娘回忆起了久违的青春育儿往事,于是大大一乐。在一堆割肉剜创惊心动魄的故事里,老莱子同学表现得更有亲和力,就因为他童心未泯,行事有趣。

童心童趣的老男孩,艺术总能有大成。齐白石,孩子气得紧,润格都开到40个银元一尺了,买点糖果还牢牢地锁在柜子里,钥匙挂在自己腰带上,碰到自己喜欢的人来拜访,眉花眼笑地开柜子、翻箱子,拿出一块糖糕出来,巴巴儿给人家吃。他的天真直落纸面,风格返璞归真,好多画儿今天看来,真有卡通的个性。又比如郑板桥,不羁浪荡了一辈子,独创的板桥体,跌宕起伏,像一堆碎石头儿七歪八扭,自成一家,也被人说成最早的儿童体。再说起老舍,会趴在地上和孩子们一起斗蟋蟀儿,据说输了还面红脖子粗。钱钟书更逗,自己家养的猫发春,出去和别家猫打斗,屡屡打输,老钱备好竹竿,半夜听到凄厉叫声,急急起床,拿竹竿赶将出去助阵。老舍和汪曾祺都是孩子气的,文字干净、拙直,儿童画一样直接而漂亮。还有个丰子恺,他的画和配诗,狗尾巴草那么美。

老男孩们都是些妙人,少年时能率性,年长了又通透。妙就妙在率性和通透两则上。年少时若不率性,年老时是万万无法通透的。正如杰斐逊所言:“年轻时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年长后才能成为现实主义者。”趁着年轻,该历练的都历练了,见山历山,见水过水,渐渐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几纪春秋轮回,终于又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了。

老了还能男孩起来的,都不是一般人。囊中羞涩,除非有个养着他的华莱士夫人,否则万万不男孩,变成了一油头粉面打秋风的清客。

年轻时率性,老了未必通透。就像很多天才,少年时火花四射,却很快未老先衰。多少追风少年,一转眼,变身肚腩滚滚、形容猥琐的鼠目寸光男。也不是他们非要变得蠢钝,而是形势逼人。有女人抱怨,社交场面上,男女同事一起聚餐,餐后买单的女人居多,男人的手,插进了口袋就掏不出来 这个照实怪不得他们,到了一定年岁,家里管家脸色难看、柴米油盐吃紧,体面二字,就实在顾不上了,那还能顾得上少年般的风流倜傥。

彼得潘是最著名的一个老男孩了,坚决不长大,那是因为他缩在童话里。倘若活在现实中,恐怕由不得他。我见过一个老了却一事无成,仍然以卖萌为业的,卖起萌来直教人替他心酸。年轻时长得帅,在女孩子身边很吃得开,于是兜兜转了好些年,一晃四十岁了,还戴个棒球帽、穿破烂牛仔裤、背黄书包,却渐渐地觉得吃力,尴尬,甚至狼狈。喝多了,就开始抱怨现在的女孩子现实,“哪像以前,一首诗、一把吉他,妞就到手。”他两眼放光地回忆。可是 我告诉他残酷的现实:男孩子的青春比女孩子更不值钱,20岁前或因为长得帅,卖萌有市场,到了成家立业的当口,哪个女孩敢将未来、孩子、家庭交给一个彼得潘?他只顾着卖萌做梦了,责任义务一概不承担,除非女孩子就准备养一生的大儿子,否则谁敢嫁这样的小男孩?这就和齐白石老而铿吝一样,因为他画的好,种种不堪鄙吝,大家只做趣谈,写进文章也是佳话掌故,换个普通糟老头子,那可不是老男孩气了,完全就一老而不死为贼的混账。

始发于《风度》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