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 凯 实习记者 毕路加 古人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一语道中我们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五千年来,北方的中原文化是黄河流域的主流文化,南方的楚文化是长江流域的主流文化,东南的吴越文化则是最有影响的地域文化。这些多元文化在秦汉时已开始融合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而在保持这统一、深沉、稳固的中庸思想基调的同时,不同地域又各自展现着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 图为清乾隆时期信阳州城 申城记忆 申城信阳,一个位于我国南北地理、文化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的小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原之中的小城,无论是北方的中原文化,还是南方的楚文化,以及东南的吴越文化,都对信阳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信阳也因此在自身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兼收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为一体的区域文化特征。在精神和哲学层面上,既有中原文化的豪气、谨守原则和循规蹈矩的孔孟之说,又有楚文化的随意、与时俱进和多思多辩的老庄之道;在行为方式上,既有中原文化的大度和吃苦耐劳,又有楚文化的执著和开拓进取;在物质产品上,既有北方的青铜玉器,厚重正圆;又有南方丝竹漆器,飘逸曲线。于是,信阳人把这种地理上处于中原、荆楚和吴越之间,受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影响的现象,形象地比喻为“豫风楚韵”。 在北上广深等占尽风头的繁华都市背后,小城信阳品味自身,在时间的洪流中,兀自意味深长,并默默等待钟情者前来梳理其潜藏的温柔敦厚的历史。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适时地放慢脚步,触摸一段历史,再现小城信阳的古朴风韵。 “申城”其由来 申,原为西戎的一支,最初在甘陕之间。申国为姜姓,为远古炎帝神农氏后裔,“姜”字由“羊”、“女”组成,可知是以农牧为业的母系氏族。炎帝子孙四岳部落活动在今河南嵩山地区,后来又发展为四个分支:齐、吕、申、许。《诗经·大雅·嵩高》曰:“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甫(即吕)是与申有近亲关系的两支部落,逐步向南迁徙,发展成为两个小国。 申这个部落,以申为名,是对雷雨时天空的闪电的崇拜。在甲骨文、金文中,“申”字都像闪电的回曲闪烁之形。古人缺乏科学知识,对自然界的现象怀有神秘感,看到闪电于天,即认为乃神所为,便当作天神崇拜,并作为自己的图腾、骄傲和部族称号。古“神”、“申”谐音互通,称“申”,内含神义。由于信阳是古东申伯国的所在地,信阳自汉代后就简称“申”。且古代,“申”、“信”通用,可知今天信阳的“信”,在从义阳的“义”改为“信”时,就因考虑到信阳作为申国故址这些历史因素的。 西周末年,即周宣王时(公元前827-前782年),身为王卿士的申伯,因辅佐周宣王有功,加之是周宣王的舅舅,周宣王为了表达“宣王中兴”之德,同时也为了抵御南方日益强大的楚国,遂增封申伯为侯爵,加封“谢”地建申国,又命召伯随同申侯前往新邑谢城(今信阳市平桥区平昌关北的古城),以示不忘旧恩。此新封申国相对南阳的西申而为东申,也称“古东申国”或“古东申伯国”,申国原为伯爵,国居称为申伯。从此古东申伯国广有疆土,其地理位置,北起陈郑,南迫疆楚,东属息黄,西临“汉阳诸姬”,兼有东西两申,处于唐、邓、随、道、江(今息县西南)、息、黄、弦等国之间,辖区从今河南信阳向西直到今南阳。《尚书·禹贡》记载:申“介荆豫之间,芒芒四境,长淮绕于后,严关峙于前”。 至今信阳境内平桥区自高梁店乡的申阳台至平昌关镇古城沿淮河一带仍然留有古东申伯国人活动印迹的申伯碑、申伯墓、申伯祠、申伯盘、申伯读书台、申塔等遗址、遗物,表明古东申伯国的极大影响力和巨大的历史积淀性。 信阳太子城 信阳西北 “楚韵”之缘起 地处河南南部的信阳,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城市建筑,抑或饮食风俗,都受楚文化浸染极深,不仅因其曾是楚国极短期的临时国都,更因为自春秋中期,它已纳入楚国版图,为楚所治并一直延续到楚被秦所灭。自春秋战国开始,各个诸侯国在挥戈跃马、争霸称雄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并凭借着扩张和占领将不同的文化传入到自己控制的区域。信阳在战国以前主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随着楚国的崛起,楚文化对信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阳战略地位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楚文化影响数百年,信阳于楚国极为重要。吴楚争锋时,位于楚东北境的信阳是御敌前哨,北御晋郑、东南防吴。有诗为证: 楚塞三关隘,云峰入望重。 何年戎马地,空有昔人踪。 积水成秋堞,长烟带古烽。 乾坤当失据,饕餮任群凶。 ——明·何景明《三关》 图为何景明雕像 丰富的文物遗存,也佐证了这一史实。譬如1957年,在信阳长台关发掘的一、二号楚墓,被誉为“我国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共出土了300余件彩绘漆器,其图案展现了春秋时期贵族狩猎、宴饮、伎乐、歌舞、征战及平时生活的历史画卷。与20世纪60年代发掘的江陵望山楚墓、70年代发掘的随县曾侯乙墓相比,虽有所不及,但在当时却实为罕见。这两座楚墓和固始的白狮子地、潢川的高稻场等一起,掀起了信阳楚文化的绚丽面纱。 与此文化特征相对应的文物现象,就是我们上文所述的信阳长台关楚墓中大量乐器的出土。 实际上,楚国拥有当时中国最发达、最先进的演奏乐器。楚的文化产业如此发达,以至于浸染到北方。楚的歌舞也深刻地影响到了后来的汉代,汉代的乐器与歌曲多是楚文化的延续。那套战国编钟共18枚,其中钮钟9枚、镈钟9枚,2004年出土于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9号墓,现已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此套编钟的出土又一次轰动考古界,其不论数量还是纹饰的精美程度都超过第一套,尤其是精妙绝伦的木质编钟架的同时出土,引起各方专家的赞叹。由它演奏的乐曲,不仅回荡在两千多年前的信阳楚王城某个楚贵族的夜宴中,在两千多年后的
楚王城:心中永远矗立的都城 说起信阳的楚王城,大多市民都是知道的,但具体到隶属于哪里却鲜有人知。据了解,楚王城这个以行政干预而起的开发区的名字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其为县级信阳市所管辖的一个开发区,就是今天的南京大道附近区域。估计当时起这个名字就是为了弘扬信阳文化底蕴。儿时,总以为那里应该有什么类似古墓的东西在附近,后来才知道真正的楚王城并非在此。 其实真正的楚王城位于今平桥区长台关乡的城阳城文物管理区境内,是中国现存的5座楚王城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座。战国末年城阳城曾经是楚顷襄王的临时国都,故名为“楚王城”。地名的规范、复古不仅宣传了地域文化,也彰显了时代精神。 目前发现的楚王城遗址有5座。其中包括宜城楚王城、秭归楚王城、云梦楚王城、荥阳楚王城以及信阳楚王城。信阳楚王城位于信阳市平桥区长台关境内,又名“城阳城”。从信阳北去的列车,越过丘陵起伏的彭家湾乡,便来到长台关淮河大桥。昔日“临涯呼野渡”,苇草、波光、艄公、村姑……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如今“古渡变通衢”,倏忽之间,列车呼啸而过,信阳八景之一的“长台古渡”,也就融化于时代列车的轰鸣声中。长台关西北 站在楚王城向北远眺,一马平川,天地合璧。楚王城犹如大海中的一艘战舰,翘首起锚,虎视中原。回首南望,只见群峰叠翠,雾海茫茫。险峻的义阳三关,宛如一首雄浑的交响乐。慷慨激昂三关曲,唱尽多少兴亡事?古往今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楚王城进可攻中原,退可守三关。反之,三关失守,大军越过淮河,便能一泻千里,饮马黄河。两千多年来,楚王城下战事纷纭、血火交融。古诗曰:“楚关申戍忧茫茫,野草春沙更断肠。山头僧住何年寨,山下人耕古战场。” 楚王城东北4里许,是传说中的太子城。我国先秦史上一桩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里:西周末年,昏庸无道的周幽王迷恋女色,宠爱褒姒,想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是申伯的女儿),失宠的宜臼逃到申国,申伯筑此城供宜臼居住。申伯与宜臼密谋策划,联合西北犬戎部族(就是战国以后的匈奴),攻下西周都城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宜臼)靠诸侯的帮助迁都洛邑,开始了东周诸侯兼并的历史。 楚王城为楚武王破申时所筑。当时称“城阳”,是楚国的军事重镇。魏晋以后,才改称楚王城。为什么叫楚王城呢?因为,战国末年城阳曾经是楚顷襄王的临时国都。公元前278年,帮国派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楚顷襄王逃至城阳。大批楚国的奴隶主贵族也群集于此。号称百万大军的楚国兵败如山倒,楚王城里的贵族老爷们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面对惨败的局面,楚王想起了被自己放逐到赵国的谋臣庄辛,派人把他请到楚王城。“亡羊补牢”的典故,就出在此时此地: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参见《战国策·楚四》) 庄辛以“亡羊而补牢”之精神,力挽败局,驻守楚王城。凭借三关与淮河天险,楚军挡住了秦兵的进犯,这才使楚顷襄王有喘息的机会,在陈(今淮阳县)重建郢都。为此,楚国的历史又延续了55年。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僻处西北、文化落后的秦国,任用商鞅变法,成为七国中的第一强国,最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国土最大、人口最多、军国最强的楚国,天起变法受阻,屈原忠谏被逐,江山断送在一群昏君佞臣手中。楚国人民爱憎分明。他们纪念屈原,赞美庄辛。“亡羊补牢”也就变成家喻户晓的成语,一直流传到今天。 据民国《续修信阳县志》记载:“楚王城在县北六十里,东临平汉线,相传楚王春秋屯兵处。城东西约四十丈许。”经我们现场勘察,楚王城比县志记载要大得多。东城墙长 1957年春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楚王城西南一里许的山坡上,发掘了一座震惊中外的战国大墓,墓中出土的300余件彩绘木漆器,体现了战国时代民间画师的高超技艺。他们用石黄、赭红、深红和银灰色构成了各种各样富丽堂皇的图案。山鹿、苍龙、猎犬、犀牛、青蛙、爬虫,较之敦煌壁画中的动物图案更为逼真。巫神的主冠在似欧洲古希腊人的装束。写实的风俗画,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年楚王在狩猎、宴饮、伎乐、歌舞和征战的历史画卷。 墓中发现的毛笔,推翻了秦代蒙恬造笔的说法。墓中陪葬的两个木俑没倒,证明了信阳地区两千多年来没有五级以上的地震。该墓的主人,与楚王城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故宫博物院顾铁符先生对编钟铭文的研究,墓主人就是《左传》中提到的楚国左司马目反 信阳一带“控据三关,为全楚之襟要,北接陈汝,襟带陈洛,南连襄郢,肘腋安黄”。连年干戈不息,这一带成了楚国的兵源重地,从而锻炼出千千万万世代相传的勇士。《左传》记载的楚国重要战争,几乎都有“申、息之师”参加。难怪乎今天信阳、息县一带,还有两千多年前勇士的传统和遗风。长台关下楚王城,像一座奴隶英雄们的丰碑,高踞于淮河彼岸,屹立在人民心中。 传说楚王城名称由来有这么几个版本: ◆ 版本一 ◆ 版本二 ◆ 版本三 义阳三关:雄关要隘护信阳 信阳地处大别山、桐柏山两大山脉会合处,自然形成三个险要隘口。东为九里关,西为平靖关,中为武胜关。又由三关为豫楚分界,与信阳互为首尾,东西呼应,三关均为南北来往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因信阳在南北朝时为义阳郡治,故有“义阳三关”之称。 自古以来,南北争衡,北上中原,南下湖广,“三关”都是必争之关隘。三关两侧,崇山峻岭,逶迤连绵,犹如一道千里屏障。其后,三关之名各有变化。三关均有古代箭楼、炮台和近代碉堡、战壕。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关已布满松杉林、果树园、竹园和茶园。 平靖关又名行者关、恨这关,在今信阳市西南,为天下九塞之一。有大小石头门,凿山通道,形势险要。武胜关又名武阳关,处三关之中,为关中之关,在今沁阳县南与湖北省交界处,是京广铁路通过,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九里关又名百雁管、冠岘关、黄岘关,在今罗山县西南。三关地当南北要冲,南襟江南,北蔽中原,与郡城势如首尾,自古为南北兵争的首夺要隘。 三关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又是古代南北抗衡的军事关隘。古代的箭楼、炮台和近代的碉堡、战壕,记载着千百年来的战火烽烟。周围的松杉林、果树园、竹园和茶园遍布,郁郁葱葱,景色非常壮丽。 三关相峙,使人有一种“苍茫云海间”的感觉。两侧巍峨峻岭,峰峦耸峙,林木荫翳,怪石嶙峋,怪石嶙峋,车不弓轴,马不并行,最为险要,是豫南之天然屏障,古今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古时黄帝和蚩尤,曾争夺三关。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借此以霸中原,楚襄王以险关为屏障,抵御了秦兵进犯,才得以建立郢都。历代有史书记载的大小战争,在这里发生过六十多次。 雄关天险,战争连绵。“义阳三关”记载着不少的战争冲突。武胜关东南边的“将军寨”,曾是穆桂英屯兵点将处,至今尚有遗迹。大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大将军牛皋镇守过三关,抗击金兵入侵。公元876年至880年,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黄巢曾两次过三关,夺取义阳。明末义军将领李自成、张献忠会合后,星夜破关,进军鄂州,吓得明将左良玉拔营逃窜。 到了近代,“义阳三关”的军事意义分毫未减。一九二七年八月,地处武胜关、平靖关交界的四望山地区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工农革命军。一九三八年八月,日寇为避开武汉会战背腹受敌的局势,曾以主力从安徽出兵沿淮河攻柳林,侵占武胜关,从而得以“迅速沿京汉线南下”,侵占武汉后,第五战区曾以一部东击武胜关,为一九三九年五月初进犯随州、枣阳、桐柏、唐河、新野创造了条件。一九四七年下半年,刘邓大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为实现战略展开,千里跃进大别山,第十纵队为掩护我军,企图沿关西进,造成进军桐柏山之势,从而调动了敌军四个整编师,成功地完成了牵制任务,我军得以依托大别山发动若干战役,为全军南下渡汉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勤劳、勇敢的信阳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乡。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就盛产这一带;栽培的板栗树满山遍野,武胜关下的李家寨镇被称为“板栗之乡”,出产的板栗畅销全国,出口十几个国家。 “季汉屯田处,雄藩又此关,孤城青峰抱,连栈白云环。”清朝郭鉴庚这首诗道出了“义阳三关”特有的壮丽景色。紧靠三关的鸡公山,报晓峰以雄鸡傲立,昂首啼鸣,被人们称为“云中公园”。平靖关下的南湾湖,云腾漫漫,天水相连,碧波荡漾,是国家级森林保护区,国道107线,京深高速公路,信应公路,京广铁路,宁西铁路,穿三关而过,火车、汽车贯穿大江南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古老的“义阳三关”,将以崭新的雄姿,展现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前,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热点。 相关链接: 图为历史上的武胜关 武胜关 武胜关位于鸡公山下,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武胜关居三关之中,有“关中之关”的美誉。古人留下:“雄关高抱楚峰稠,峡树溪泉气色幽,地展平坦分两界,天留铁锁壮中州”的诗句。三关之中,武胜关居中,地位尤为重要,所以又称关中之关。武功胜关又名武阳关,为两山夹峙,关隘雄伟。 春秋时期称直辕,礼山,秦朝统一中国后,更名武胜关,南宋时期易名武胜关,三关之中,它是关中之关,居中支撑,左右相顾,地势尤为重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名武阳关,南宋时易为武胜关。两山之间筑有城垣,是商旅行人必经之路。关城南北长
平靖关 平靖关居三关之西。春秋时称为冥扼关,宋朝时称为行者坡,行者关。相传三国时关羽率兵破曹,经此遇阻,恨此隘口,后来称为“恨这关”。平靖关在《吕氏春秋·有始览》和《淮南子·坠形训》中都列为“天下九寨,冥扼其一也”。它南襟全楚,北屏中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古人称为“淮汉兵争要害”。古人有诗叹曰“楚关申戊郁茫茫,野草春沙更断肠,山头僧居何年寨,山下人耕古战场。”平靖关又名行着关、恨这关,位于信阳县南、桐柏山脉与大别山脉的衔接处、因在武胜关、九里关之西,所以也称“西关”。平靖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著名的古战场。春秋战国时,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冬,吴国曾联合蔡、唐两国攻打楚国,就是从“义阳三关”通过的。吴将孙武等出其不意,连续进攻,最终占领了楚都郢城。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及捻军、太平军都曾在这里进行过激烈的战斗。平靖关有大小关门,凿山而开的 图为今高速公路上的九里关 九里关 九里关居三关之东,又称黄岘关、百雁管、冠岘关,春秋时称大隧塞,宋以后始称九里关,在信阳市罗山县西南,是因关隘幽深绵长而得名。九里关与武胜关、平靖关成犄角之势,在历史上也是战事频繁。关南擂鼓台、关东观阵山,相传为杨八姐悬羊击鼓、作战观阵之处。1970年后,在九里关筑坝建水库,这里便成为一座面积为8000公顷的人工湖。 (责任编辑:熊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