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麒麟太极拳一句话:一松俱松在会阴!

 昵称1029245 2014-09-06

练拳有三年了吧,想法多多,但不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老师说话很玄妙:你觉得对了,那就是错了,你觉得错了,才是对了。
还有师兄说,“我们这个地位,练什么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练吧,想多了没用。”
还有大师讲,“太极拳不是练出来的,是悟出来的”。
老师又说,“太极拳,口授之拳”。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想想这些,死的心都有了。
好了:先请教诸位明人大师兄。盼指教:
一、到底什么是松?
二、松有什么用?
三、松要到什么地步才对?
四、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松下来?
诚心请教。

=============================

(1)答:

1松就是人为地不使以肌肉意识为感觉的劲力来做动作。
2松就是为了炼心意气血神经筋腱韧带类身体组织的功能。
3松到不用以肌肉力量就能完成武术动作的运行又要符合拳学要求。
4能做到身体内外从心里到肢体都能【放下】不执著的程度就是真松了。

==============

2、答:松就是从意识到身体各关节放松,练的上下肢动作配合一致,不起僵劲,能柔顺就行。松 ;八卦的一个形容就是 人提着一串葡萄的。太极真正的松。我个人认为,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打通人之肢体的的关系。最终 意 灌全身,周身一家。身体各处都能听话,可柔可刚。全身都有听劲后。其用处可感知天地万物细微的变化(包括实战对手的阴阳虚实)其技击作用不言而喻。至于这么做到,这么练,只有一个字,那就是 意 你练的是拳,谈松之前先问问自己紧过吗,这个紧不是指你的本力,先要紧到家了再谈松。太极要求腰不能软,要敛臀,你明白吗?!中正平园 轻灵自然 柔中求刚    这12个字 是和兆元总结的。

======

3、答:麒麟太极拳一句话:一松俱松在会阴!

==============

4、答

一、到底什么是松?
二、松有什么用?
三、松要到什么地步才对?
四、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松下来?


首先说,我不是明师,也不敢说我说的就是对的。自己的体悟和师父的教导,让我在这个问题上有自己的判断,我说出来大家交流不敢说指教。

首先,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太极拳是武术,是拳法,太极拳的一切要求都是为了实战的。

那么第一个问题不是什么是松,而是为什么要松。

我的回答是,松是身体适应激烈对抗时的一种高级状态,你松了,一方面能让你打出威力巨大的拳(脚),另一方面,在别人攻击你的时候,你能从容化解。在对抗的时候松是种非常高级的技术。

第二个问题就应该是到底什么是松。对抗时,你像半袋子大米一样松,那是挨打的材料。松不是要讲松到腰还是松到脚,关键是松到对手身上去。一次我在英国时,一个空手道练习者听说我也练习武术,立刻很高兴的邀我切磋。谈到太极拳如何实战时,我拍拍肚子说你来打这里。他以为我练硬功的,没有用全力也至少用了7分力打过来,我只是一松,一收,就空了他一下,令我意外的是他居然向前一个踉跄,扒跟了。我都没想到会有这个效果。松有各种层次的松,躺在床上松最简单,但是最容易挨打。激烈对抗时松最困难,但是最有威力。我们追求的是后者。松不是半袋大米般的懈,而是一个弹簧般能收能发。

松到什么地步才算对呢?只要你不绷着劲,这就算松了。但是你如果不能在对抗中松下来就算功夫未到。但是松到什么层次,就有什么功夫。不能完全松下来也不是不能对抗。我练拳第一天都去推手,真的想赢师兄。开始用猛劲,人家一空一带,摔得7荤8素,还敢用猛劲吗?不敢了。现在我推手,只要发现对手瘪了,一样用猛劲发他出去。得机得势可以,但是创造机会就需要松,沉,等等一系列技术。太极拳博大精深,技术非常丰富,松仅仅是一个要素,绝不是全部。你在目前松的基础上,把八门劲劲别摸透,就会有对抗能力。八门劲的基础是弸劲,八门劲是弸劲的不同表现形式。

在激烈对抗中还能松下来,才是我们训练的目的。

要真松下来,就要保持弸劲不断,节节贯穿,当然力从地起是必须地。

模仿弹簧是一个好的方法。


--------------------------

5、答:

我觉得他们说的对。
“练吧,想多了没用。”
“太极拳不是练出来的,是悟出来的”。
“太极拳,身传口授之拳“
我觉得你做的不对。
”想想这些,死的心都有了。“
我的一位师弟,和他推手时每一下他都要停下来我这不对、我那不对,或者问你我那不对。好像他很认真,但实际他的收获很少。我认为他的问题就在于想的太多,练得太少。在他的水平上,用他自己的智慧总结出来的对错,往往都是错误的。真正对的东西,在他现有的水平上是不能理解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练,慢慢领悟,不能急于求成,不可能急急就成。
学不会就急得要死,哪有那么容易的事,那不都成大师了吗,你才练三年,即使没有其它问题水平也高不到那去,要有坚韧不拔精神,这比练拳更重要,”悟出来“,悟的什么,”要有坚韧不拔精神“,我想这是你当下应该悟出来的东西,不急不躁,塌下心来打拳,不心浮气躁,这样才能有体悟,才会有收获。悟在拳里,在拳外。
有师傅使你的福分,因为太极拳是需要口传身授的。丢掉所谓的对错,一心照着师傅讲的练,反复练,经常让师傅检查,这样反复下去,就会离成功不远。
季羡林大师这样讲过”聪明人,下本功夫“,希望你是聪明人,而不是自以为是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