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怀瑾老师:王阳明的四句教(王阳明的转世故事)

 真友书屋 2014-09-09

提到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我今天清楚明瞭的提出一位与我们本题有关的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这位很有学问的大儒是浙江馀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阳明学说”,影响非常深远。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功业很大,也很了不起。他的学说影响到后来日本的文化革命——明治维新,建立了这一百多年来的新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採用的完全是阳明哲学,这在日本史及国际史上都很有名。明治维新採用了阳明哲学的什么观点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人的知识跟行为常常配合不起来,知是知道,行却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难的。

讲到知行的问题,在一百年前推动革命的孙中山,也有他的哲学理论,你们没有看过,叫“孙文学说”,里面提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个方面。譬如现在科学昌明,到今天我们都晓得电灯一按开关就行了,很容易,这是行易,但是电的来历、电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难行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难”,理论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这里讨论人性问题,人性怎么来的?人怎么会投胎变成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天堂或地狱?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未来有没有一个生命?每个人心里都有感觉,但是“行难”,永远不知道。这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一,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王阳明的著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传习录》。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现在岔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在行为上一定要向好的方面去作人做事,“为善”的为是行为的为。“去恶”,坏的事情绝对不干。“格物”是引用孔子的学生曾子作的《大学》里的辞。这个问题就大了,《大学》里讲“致知在格物”,人能够不受物质世界的影响,自心不跟外物转,甚至转变了外物的功能,这个叫格物。我对七十岁的人说“你好年轻”,大家就笑,其实我讲的是真话,你们只有七十岁,太可贵了,我想回到七十是做不到了,所以我看你们都是年轻人。我们小的时候受的教育,这些书都要会背的。那个时候把自然科学翻译叫“格致之学”,就是根据《大学》这个格物来的。格致之学就是自然科学,换句话说我们要利用科学,不要被科学麻醉了;我们要利用物质文明,不要被物质文明所蒙蔽。王阳明四句教中提到格物,在这个名辞上先做一个解说。

我们回过来看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性之体”,你们这个题目要讲人性,人性本来无善无恶吗?这个影响很大,尤其当年干革命的时候,黄埔军校或者各个大学,统统在讲这个问题,我就讲讲自己本身的故事,也等于宣传自己。当年国家政府的领导人蒋介石先生,也是黄埔军校校长,他对王学的研究很深。我正好担任政治教官,讲政治课就碰到这个问题了。那个时候我年纪很轻,二十几岁,胆子很大,一上台我就说王阳明这四句教错了。

先解释这个,“无善无恶性之体”,譬如这一张白纸,上头没有红色,也没有黑色,本体嘛!就是这一张纸。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你王阳明讲“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说已经不对了。

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可以做的,叫做“知”。我们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只一个了。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

第四句话不批评了,“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句是对的,不管西方的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是要人为善去恶,这个没有错。关于这四句教,我就这样公开讲了几十年。

明朝中期,历史上写王阳明归越国。我们江苏这里是吴国,隔一条马路过去,那一边就是浙江越国了。王阳明回到浙江,全国很多学者都跟着过来。他晚年讨论四句教,有个学生批评老师,另一个学生赞成,两个人分成两派辩论。王阳明听到了就说,你们两个都对,我讲的也对,我这四句偈对很有智慧的人,一悟便知;若要教育智慧程度比较低的人,就必须走为善去恶这一条路线。这个辩论我们暂时不讲。

王阳明的四句教是根据什么来的呢?我再给大家介绍。中国古代几千年来一直在讨论人性是善是恶,现在在座诸位又提出这个问题。所以我常常讲,东西方文化都说人为万物之灵,我说那是人类自己吹牛的,人类一点都不灵,这些人性的问题、生命意义的问题,不管东西方所有宗教、哲学,到现在还没有解答出来,拿不出一个结论。人怎么会生来的?一男一女在一起,精虫卵脏相结合,一下就变出人来,而且变出来的人个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性到现在也没有结论啊!人类现在可以上天了,可是最基本的生命与人生的道理还没有得到结论,还没有脚踏实地呢!

讲的王阳明这个问题,用唐宋来做一个界限,其实唐宋以前一直都在追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刚才我们提到春秋战国时,中国文化的中心是儒墨道三家,到唐宋以后演变成儒佛道三家,这三家的文化都在追寻这个东西。什么是这三家文化主要的中心?佛家提出以“明心见性”为宗旨。学佛的人为什么要剃光头出家?不是去玩的,是要潜心追究这个生命以及人的本性的问题。这个学问走的路线,就是怎么样明心见性。

什么叫明心呢?就是找出我们人的感觉、知觉、情绪、思想是怎么来的。现在西方文化从生理、医学来看,认为是脑的问题,可是这个科学理论也快要走到尽头,走不下去了。现在研究脑的科学,正尝试与认知科学、生命科学接轨,但还没有接上,所以这个问题很大。佛家提出了明心见性。道家提的是什么呢?修心炼性。儒家提的呢?存心养性。这都是心跟性的问题。

那么中国文化讲明心见性,心跟性怎么去知道呢?刚才提到王阳明四句教里的这个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有这么一个知觉,而这个知觉又从哪里来?现在西方的科学、医学说是脑的问题,不过最近新的资料出来了,并不是脑。那么这个知性究竟是什么东西?人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前生后世?回到王阳明这四句教,这个在中国哲学,是属于明心见性的问题。所以你不要看到庙子就拜拜烧香,那是宗教形式,在宗教背后,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的学问,追寻的都是人性的问题。

心怎么去明,性怎么去见?中国禅宗文化里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你们大概都听过。唐朝的时候,禅宗刚开始兴盛发展,不谈庙子里和尚唸经吃素这些形式,我们谈它的内容中心。禅宗的文化在中国叫“教外别传”四个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学理以外,另闢了一条路子,直接明心见性,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换句话说,是印度文化跟中国文化的接轨,产生了新的东方文明,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目标。

禅宗都讲传承,传到了第五代弘忍禅师,在湖北黄梅。后来禅宗又分南北两派。北宗讲渐悟,慢慢做功夫、做学问,一步一步达到明心见性,见到人性的本来。南宗讲顿悟,立刻明心见性、立地成佛,不分男女老幼,每个人都可以是圣人、都可以得道,众生平等的。

当时广东出了一个人,就是有名的禅宗六祖惠能禅师。 五祖年纪大了,想把这个心要传下去,于是吩咐弟子们,每人写个偈子报告。五祖有位大弟子神秀,学问很好,修持、工夫也很高,他就写了一个偈子,题在迴廊牆壁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为什么引用这个呢?你们诸位问到怎么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绪、思想,尤其做老板的,动不动发脾气骂部下,动不动认为自己资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这个心理要赶快改掉,看看神秀师父这个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是智慧,此心要平静,没有杂念妄想,没有情绪。但是人的思想、情绪、感觉随时会发生,忧闷、痛苦、烦恼、自卑、傲慢各种情绪,多得不得了,所以要随时拿掉自己心里的情绪、思想、感觉,这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修养,无论做一个普通人,或者做一个领导人,都需要这个修养。

“时时勤拂拭”,心境像玻璃镜子,镜子上的渣子要时时擦干净,“勿使惹尘埃”,永远保持清明,像每天早晨刚睡醒一样;每天早晨将醒未醒,那个有知性没有情绪的刹那,保持那个心境,就是最高的修养,像镜子一样干净,不可以使情绪、心理感觉落到上面。你们诸位问修养问题,这个偈子是很好的答案。

这位大师兄写了这个偈子以后,传到正在做劳动春米的六祖那里,六祖说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识字。旁边有位江州别驾,就替他在牆上题下这首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与万物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什么东西都没有,很空灵自在的,“何处惹尘埃”!。我们提到六祖的偈子,回到刚才王阳明的“无善无恶性之体”,就是根据六祖这首偈子来的。六祖的故事很有趣,后来他被称为禅门南宗六祖。现在到广东南华寺,他当时的肉身还保存到现在。

讲到这个心性的本体,提到王阳明,再讲到中国文化禅宗所标榜的明心见性。刚才提过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修心炼性,都是人性的问题,可见人性问题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可是现在中国文化却把这个东西丢掉了,这样能和现在科学接轨吗?中国要恢复这个文化,才可以跟西方新的科学文化接轨。西方新兴的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就是在研究生命自性,究竟有没有前生后世?生命以什么为本?又从何而来?研究自性的问题,就否定了一切宗教,也否定了一切科学,自己有个本体,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心性问题。至于心性产生行为的善恶,这就讲不完了,中国几千年到现在,就是讲人要怎么把自己善恶的思想、感觉,烦恼的行为,心理的状态,统统研究清楚。这也是中国文化教育最高的目的,很可惜现在被忽视了。


整理自《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

一定要注意,日本的明治维新,是靠中国什么学问呢?王阳明的学问。王阳明是明朝儒家里头的禅宗,是最了不起的,中国文化叫“王学”。日本当时也推翻了旧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他们之所以有今天,用的是“王学”起家的。

现在讲到王阳明,中间岔过来是要大家注意。王阳明年轻时也学佛,也学道家的。他静坐得比我们一般出家的好多了,坐得有了眼通;他的朋友要来看他,半个月以前他就知道了。时候一到,他就去几里外等这个朋友。

“哎,你在这里干什么?”

“我来接你啊。”

“你怎么知道我会来?”

“我早就知道你今天会来。”

他常玩这个本事,道家、禅都玩得很好。最后忽然不玩了,他说,玩这些本事,只是自己“玩弄精神”而已。他是走禅宗明心见性的路线开始,最后他用儒家的话,讲心性之学。

这个事情你们要特别注意,直到现在王学还影响中国,影响东方也非常大。所以到了明朝末年,很多和尚是跟着王阳明学禅的,就是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王阳明学问的重点是“即知即行,知行合一”,意思是说,我们能知之性,有个思想,有个知道,见闻觉知就是心。知道那个对的就该去做,不需要有分别去考虑,即知即行。日本人采用了他知行合一这个原则,融合了西方、东方文化,才有了明治维新,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王学还有个道理的,你们这几位大师们,要特别注意啊!你听了这个王学,将来接引知识分子、学者,你们就有本事啦!不然你讲到禅宗,一提王学,什么都不知道,那不行的啊!尤其你们年轻学白话教育出来的,这些都不知道,那是不可以的。

你们学禅,要参考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第三句话:“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良知良能,是《孟子》里头提出来的。譬如我们的知性,大家今天坐在这里盘腿,自己知道在盘腿,现在听到了记录,是自己的知性。第四句话:“为善去恶是格物”,作人是为善去恶,是戒律。这四句教是王阳明学说的主旨,你看他学过禅没有?当然学过禅!对禅很清楚啊。

可是后来我在教这个课的时候,反对王阳明,批评他了:我说他没有大彻大悟,没有见道。他参禅破了第六意识,分别心不起了,第七识影子都没摸到,第八识更谈不上。换句话说,参禅他破了初关了,什么是重关也不懂,更谈不上破末后牢关。

我当年公开批评他时,那是很严重很危险的,因为当时蒋介石委员长,他提倡的是王学,他是校长,我是教官,我上课公开讲王阳明不对,讲他没有彻底悟道,但我讲出了理由: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根据六祖慧能来的,你们都知道那句话吧?慧能大师不是拿着衣钵回到广东岭南吗?当时六祖接引惠明禅师。惠明看到六祖,六祖说,“你为了衣钵,你拿啊!”他拿不动,这一下他就傻了。“师父啊,我不是为衣钵而来,是为法而来。”哦!既然为法而来,那就说法接引他。你们都看过《六祖坛经》吗?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现在你什么都不要想,好的不想,坏的不想,一切都不想。六祖教他这样做,当然惠明照这样做了一下,他真的办到了。“正与么时”,就是这个时候,正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了,这个时候,“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哪一个是你的本来面目?因此惠明禅师开悟了。这个“哪个”就是疑情,是问号;可是一般后世学禅的看了《坛经》,都看成是肯定的句子。以为六祖说,你不思善,不思恶,正这个时候,“那个”就是你本来面目。那是错了!以为修到最后没有分别心,没有妄想,不思善不思恶,达到这样就悟道了,完全错了。

王阳明第一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我说他错了,他没有彻底的开悟,只见到一点清净,你们打坐的时候都碰到过的;就是坐得好的时候,没有妄想,也没有想什么,可是都明白,清清楚楚的,好像这个是对了,不过你们不敢承认而已,对不对?好像那个稀饭煮得很稀,一端来“嘘嘘”一吹,米浆吹开了,看到里头有几颗米,这比方叫做“吹汤见米”,好像把分别心吹开了,很清净,这是第六意识分别妄想不起了,可是那个清净也只是心的一面啊!大家看《六祖坛经》学禅的,同王阳明一样,认清净心就是本体心,都走了这个错路,所以我说王阳明错了。“无善无恶心之体”,认为心性的本体,就是无善无恶,这个是什么佛啊?只能叫糊涂佛!

你们注意!这叫做参禅,不是思想噢!你们学禅要晓得参,参就是追问,叫起疑情。再看第二句,他说“有善有恶意之动”,我们心性是无善无恶的,这个念头一动就有善有恶,对不对啊?对,他讲的也对。那我就要问了,请问:那个本体既然无善无恶,这个一动念有善有恶,这个有,这个作用,是不是从体上来的啊?是啊,那可见体上有善有恶了,“用”离不开“体”的,“有善有恶意之动”,用一动就有善恶。你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本来空的,“有善有恶意之动”,那体岂不是两个了吗?一个是不动的,一个动的,对不对?

第三句“知善知恶为良知”,这是第三个了,这个像是包子里有三个馅了,有青菜萝卜,还有牛肉呢!“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一动就是体上来的,可见体本来有善有恶,一动它就能分别啊。你另外加上这个良知,还有个知道,当我意动的时候,我们想一个事情善恶的时候,我们心里知道不知道?知道这一知,是不是本体来的?是啊!所以说,把它分成三个了。

“为善去恶是格物”,第四句话不管,是行为上的,都对。修行,是修正自己心理行为,每天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善去恶,行为上都是对的。儒家也好,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所有的宗教都是教人不做恶,向善方面走。

可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这一套在日本,却起了这样大的作用,成就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影响全世界文化思想;所以日本当年王学同佛学一样,都非常流行。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

明朝的大儒王阳明了,他同朱熹对中国文化影响都非常之大。不过他同朱熹的路线相反,是走陆象山这个学派的路线,而且佛道两家他都学过。王阳明也学过佛,学过道,打坐工夫很好。在他的传记里记载,当时有一个道人叫蔡蓬头,蓬头是外号。因为修道的人把名利巳经看得不值钱了,所以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没有关系。这人道行很高,王阳明曾经专门去山中的道观拜访他。蔡蓬头站在道观的山门外面,王阳明老远就跪下向他磕头。这个蔡蓬头居然拂袖而去,袖子一甩进山门去了,王阳明赶快站起来,跟他走进道观大殿。

道家的大殿供的是“三清”,三清是“上清、太清、玉清”,这个蔡蓬头当时走进大殿,在“三清”前面一站,不理这个王阳明。王阳明一上大殿,又跪下来磕头,蔡蓬头又拂袖而去,向后面上了一个假山上的亭子,王阳明跟到亭子上,又磕头。蔡蓬头回头看看他,对他说,你呀!前庭后堂拜了我三次,“礼虽隆”,你这个礼貌很隆重了,“终不离官气”,他说你不能修道,功名还有份,将来官做得大,事业好。

我们读书看道书,看到这个地方不要轻易放过去。一个人的习气是很难变的,修道的人自然有修道人的习气。这一点我们讲两句古人的诗,大家听了不要灰心。古人说“此身未有神仙骨”,这个身体上没有神仙的骨格,“纵遇真仙莫浪求”,就是看到神仙你也不必拜了,方法懂了也不能成功。可见仙佛是生来就有种子的。“莫浪求”就是不要乱求,你求了有什么用?王阳明虽前庭后堂三拜紧跟,蔡蓬头接着掉头又走,王阳明又在后面跟,但却找不到人了。

在王阳明的学案中,他也玩弄过神通的,但最后都丢弃了。王阳明的朋友从很远要来看他,他已经早知道了。到了那一天,他就出门在几里外等了。朋友说,你怎么在这里?他说,我来接你的。朋友奇怪:你怎么知道我来?他说,我早就知道了。可是,王阳明后来放弃这个了。他说,“此乃玩弄精神也!”所以,你看王阳明的学案,他是走儒家路线的。

王阳明当年很有意思的,出将入相。日本人明治维新是受他的学问影响,这叫王学。蒋介石也是研究王学的。王阳明曾在江西做巡抚,那个时候的巡抚,等于现在的党政军一把抓,比省长还有权。有个故事,在王阳明另外一个传记上,说王阳明到江西一个庙子去,他看这个庙子非常好,但是有个房间锁着;他问和尚,你这个房间为什么锁?和尚说,过去有个老和尚闭关,涅槃了,死在里头,吩咐锁着不准打开。王阳明一听,有问题啊!他是地方最高的首长,这个庙子有怪事,说不定里头是什么特务,或是和尚做什么坏事骗人。他说打开!我看看,那和尚说,绝不能打开,我们两三代的祖师都吩咐过,不能打开这间房。

王阳明的个性,越听越奇怪,非打开不可,马上给我打开!他那个威严一发,一下命令,和尚没有办法,打开了。打开一看,一个骷髅打坐在那里,前面桌子上有个条子,写着“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王阳明的名字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他一下傻了,哦,原来他就是我!前身在这里涅槃,工夫到这一步,他预知自己转世再来时,会打开这个门。但是儒家呢,这一段公案不采用,不记载。儒家把很多真的故事拿掉,认为太迷信了,怕人家批评。

整理自《我说参同契》《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