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到西溪湿地(15)

 昵称18892371 2014-09-10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2013-01-09 05:08:01)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

继续观赏雕楼画栋、青瓦灰墙的古建筑群。如果时间充分的话,在这“明清古建筑博物馆”里流连,慢慢地欣赏、领略明清古建的文化,还是很有看头的。

再上几幢随拍的古建。

移自浙江淳安县的七号两层民居。这种样式不多见。介绍上是这样描述它的特色,合院布局、五花山墙,穿斗结构、冬瓜月梁,花拱牛腿、雀替猫梁,规整对称的形制。——同样是懂非懂。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

移自浙江武义县的六号民居,为明代花厅。据介绍这类花厅居民的居住活动遵循了越人的传统,住宅是干栏式,通常在上层活动。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

移自浙江淳安县的三十二号民居,为清代花厅。据介绍建筑装饰以木雕为主,集中在檐下。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

移自浙江淳安县的十三号民居。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

据介绍,它属于新安亚文化圈建筑,但在构架、装饰上与浙中亚文化圈有很深的渊源,在审美取向上又受太湖流域建筑的影响。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

以下几幢没拍下介绍牌,来龙去脉没弄清,希望有了解内情的博友能补充之。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

特别是这一幢,其木雕尤其精美。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秋到西溪湿地(15)——“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下)

总之,思泉以为,将废弃的江南明清古建筑迁建到这里,移入西溪作整体保护,建起“博物馆”,是创新之举,为后人留下一笔建筑文化遗产。这得感谢那位有眼光的文化商人。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上的资料和景点介绍,特此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