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威斯康星思想

 LZHF1086 2014-09-10
           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在范海斯校长的领导 年威斯康星大学在范海斯校长的领导 下提出了“威斯康星计划” 下提出了“威斯康星计划”。这项计划赋 予威斯康星大学两项重大使命——帮助州 予威斯康星大学两项重大使命 帮助州 政府在全州各个领域开展技术推广和函授 政府在全州各个领域开展技术推广和 技术推广 教育以帮助本州公民 以帮助本州公民。 教育以帮助本州公民。1909年,斯迪芬撰 年 把这项计划描绘成“ 文,把这项计划描绘成“把整个州交给大 学”,“大学对本州人民的作用就如同人 的头脑对人的手、脚和眼的作用” 的头脑对人的手、脚和眼的作用”, 即 大学要给人民以信息、 光明和指示。 “大学要给人民以信息、 光明和指示。 ” (Arthur Levine,1978) , )
          威斯康星大学把整个州作为大学校园, 威斯康星大学把整个州作为大学校园, 威斯康星计划”使之成为“ “威斯康星计划”使之成为“任何人可以 学习任何东西的地方” 学习任何东西的地方”。随着威斯康星大 学不断完善其为本州服务的职能, 学不断完善其为本州服务的职能,它在诸 如畜牧科学、 如畜牧科学、生物科学和细菌科学等学科 方面迅速处于全美领先地位。 方面迅速处于全美领先地位。1908年,哈 年 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指出, 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指出,“威斯康星大学 是一所优秀的州立大学, 是一所优秀的州立大学,它之所以取得这 样的地位, 样的地位,是由于它向州部门提供了专门 知识,向大众提供了讲座, 知识,向大众提供了讲座,把大学送到了 人民当中。 人民当中。”
          目前, 目前,威斯康星大学仍排在美国最优 秀的10所大学之内 所大学之内, 秀的 所大学之内,其技术推广教育 和函授教育仍极具规模, 和函授教育仍极具规模,每年暑假都 要开设1300多个各种短期班和短期课 要开设 多个各种短期班和短期课 总之, 威斯康星计划” 程。总之,“威斯康星计划”使得根 土地赠与法》 据《土地赠与法》创办的高等学校 服务职能”更趋完善。 “服务职能”更趋完善。
        191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史密斯——来沃法》,拨 年 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史密斯 来沃法》 来沃法 款支持高等学校在人民中传播有关农业和家庭的实用信息, 款支持高等学校在人民中传播有关农业和家庭的实用信息, 并且鼓励对这些信息的利用。据伊利诺伊大学的统计, 并且鼓励对这些信息的利用。据伊利诺伊大学的统计,该 大学每年都要发出10万封信 万封信, 大学每年都要发出 万封信,回答农民的各种问题 )。此后 (Frederick Rudolph,1962)。此后, 美国高等学校 , )。此后, 的服务又逐渐延伸到其他方面,从制造业到服务业, 的服务又逐渐延伸到其他方面,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涵盖 了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创造了许多新的服务形式。例如: 了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创造了许多新的服务形式。例如: 建立技术推广服务计划,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1 )建立技术推广服务计划,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促 进知识的传播和转让;( ;(2 建立科学(或工业)园区, 进知识的传播和转让;( )建立科学(或工业)园区, 50年代初斯坦福大学首开建立科学园区的先河,至今已围 年代初斯坦福大学首开建立科学园区的先河, 年代初斯坦福大学首开建立科学园区的先河 绕大学建立了近60个园区 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创新;( 个园区, ;(3) 绕大学建立了近 个园区,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创新;( ) 与企业签定科研合同;( ;(4)建立大学——企业联合研究 与企业签定科研合同;( )建立大学 企业联合研究 中心。 中心。
          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职能
         美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互动
         20 世纪 年代建立的斯坦福科学园,到80 年代 世纪50 年代建立的斯坦福科学园, 已成为闻名全球的“硅谷” 已成为闻名全球的“硅谷”。在650 英亩的工业 区内, 汇集了近百家微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 区内, 汇集了近百家微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 化工和制药方面的高科技公司,集中了近8000 家 化工和制药方面的高科技公司,集中了近 大大小小的企业, 大大小小的企业, 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 [,斯坦福大学同其中的公司密切合作 相互促进。 [,斯坦福大学同其中的公司密切合作,相互促进。 斯坦福大学同其中的公司密切合作,相互促进 斯坦福教学和科研的成就一方面提供了技术和人 硅谷”迅猛发展起来, 另一方面“硅谷” 才, 使“硅谷”迅猛发展起来 另一方面“硅谷” 的发展又为斯坦福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更加 优越的条件, 优越的条件 吸引来知名教授和优秀的学生以及外 界的投资, 界的投资 使斯坦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流大学 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亚洲四小龙的高等教育发展为经济腾飞 奠定了基础
       60 -80 年代,韩国围绕着出口导向型的经 年代, 济开发战略, 济开发战略,自1962 年起连续实施了几个 五年计划,国民生产总值从27亿美元提高 五年计划,国民生产总值从 亿美元提高 亿美元以上,年平均增长率达12.7 到2 000 亿美元以上,年平均增长率达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韩国高等教育也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年的14 万在校大学生增长到1990 从1960 年的 万在校大学生增长到 年的149 万多人,平均增长率 万多人,平均增长率8.2 % ,满足 年的 满足 了韩国经济全面腾飞对各种高级人才的需 求
     60 年代,台湾经济以 年代,台湾经济以11.1 %的年均增长速度率先 的年均增长速度率先 全面腾飞。 全面腾飞。为配合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总量的巨 大需求,原来不足 万人的高等教育规模便在60 原来不足3 大需求 原来不足 万人的高等教育规模便在 年 代以年均19.4 %的速度增长到 的速度增长到1969 年的 年的28.4 万 代以年均 的速度增长到 人的规模水平。 人的规模水平。高等教育规模之所以如此高速扩 主要是由于原有人力资本供求的巨大缺口所致。 张,主要是由于原有人力资本供求的巨大缺口所致。 主要是由于原有人力资本供求的巨大缺口所致 进入七八十年代,台湾经济依然以超过 台湾经济依然以超过10 以上的 进入七八十年代 台湾经济依然以超过 %以上的 速度高速增长,而高等教育则在一定规模基础上 而高等教育则在一定规模基础上, 速度高速增长 而高等教育则在一定规模基础上 以近5 的速度伴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 的速度伴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其增长的 以近 %的速度伴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 其增长的 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一时期的重点 不是追求量的增长,而是调整内部结构,提高教 不是追求量的增长,而是调整内部结构, 育质量为主, 育质量为主,适度发展规模
     香港与新加坡经济的起飞也始于60年代, 香港与新加坡经济的起飞也始于 年代, 年代 其经济以年均11 左右的速度增长 左右的速度增长,但高等 其经济以年均 %左右的速度增长 但高等 教育的发展则起步较晚,香港年均增长率约 教育的发展则起步较晚 香港年均增长率约 为9 %,新加坡为 %。不过,其经济发 ,新加坡为19 。不过, 展对高等教育的人力需求同其经济国际化 特色一样, 特色一样,有很大一部分高级人才也是借 助于国际高等教育的供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