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挖掘播放器的最大潜力 随身耳放选购指南

 alayavijnana 2014-09-12
回到顶部阅读

购买耳放的条件

  对于很多发烧友和向往优秀音质的朋友来说,随身耳放一定都是一个耳熟能详的东西。对于很多一直YY这样产品的朋友来说,却依然有很多朋友不了解如何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随身耳放,或者说不知道如何选购一款随身耳放。


挖掘播放器的最大潜力 随身耳放选购指南
随身耳放如何选?

  曾经笔者也折腾过不少的随身耳放,也是个“捆绑党”的忠实粉丝,喜爱随身耳放的大推力、通过耳放改变各种听音的口味、通过线材的折腾感受到整个系统的一点点变化、不同的电池带来的不同声音。也许说得这么多您看的有点迷茫,好吧,那就来说说选择和使用随身耳放应该注意的地方吧。

购买耳放的条件

  首先,购买一款随身耳放肯定是有着一定的原因所以才会有人想要购买随身耳放,而其实对于很多已经购买了随身耳放的人来说,他们却并不知道为了什么,或者不知道为了他们所想的原因购买一款随身耳放是否值得。下面就来告诉各位网友,当你面对什么样的情况时需要一款随身耳放来帮你的系统解难。

1.播放器有LINE OUT模拟输出功能

挖掘播放器的最大潜力 随身耳放选购指南
LINE OUT接口是必备的

  这也是想要购买随身耳放必须具备的条件,LINE OUT才是链接耳放的正确接口。也许有很多网友使用播放器的耳机接口链接随身耳放,这也不是不可行,但是也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LINE OUT模拟信号输出是一个没有经过运放电路处理,直接由DAC芯片输出的模拟信号,没有经过放大电路的“污染”,也是相对于播放器内最为纯净的模拟输出信号。如果播放器是在没有模拟输出的话,那么使用耳机接口建议将音量开到最大输出给随身耳放。

2.手中的扬声器(耳机/耳塞)对于前端来说非常难于驱动

挖掘播放器的最大潜力 随身耳放选购指南
PK1这样的“另类”产品还是需要耳放来驱动的

  虽然很多耳机或者耳塞外形看起来比较便携,但是想要很好的驱动这些设备或者说发挥他们100%的实力,一些播放器还是很难得,比如YUIN的PK1、森海塞尔的HD238等等,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那么随身耳放就变得很必然。

3.购买耳放的投入可以大于升级音源或者耳机的提升

挖掘播放器的最大潜力 随身耳放选购指南
合适的耳放以及线材才是正确的选择

  最后也是很多朋友并不容易想明白的事情,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发烧友,手里的器材也许并不算多么的出众,就想要购买一款随身耳放,而其实对于这笔投入来说,不如不买随身耳放而去升级一下耳机或者播放器。比如很多朋友手里拿着一款500元左右的耳塞,想想再花1500元买一个随身耳放期待能有更加出色的声音,但是其实不如把这1500用来买一款易于驱动的耳塞,这样的升级是更好的选择。

回到顶部阅读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随身耳放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随身耳放

  很多朋友决定了要购买随身耳放之后,又对于市面上大量不同品牌、售价、品质的随身耳放非常迷茫,但是毕竟对于不同的耳机和耳塞有着不同的适应面,下面就来说说如何选择和搭配随身耳放。


挖掘播放器的最大潜力 随身耳放选购指南
这样的体积,带出门还是算了吧

  首先是是随身耳放的体积,虽说一般来说体积越大,随身耳放的功率越大,如著名的lisa3,巨大的体积和数节电池的容量也为其带来了让其他随身耳放难以比拟的巨大功率。但是作为随身耳放,功率并不是唯一,毕竟HD600那种大家伙不是用来出门当随身设备的耳机,往往耳塞可能对于播放器本身来说不好驱动,但是对于一般的耳放来说还都是轻而易举的,用户没有必要太纠结与功率,而选择和自己播放器体积大小差不太多的随身耳放才是关键。

  耳放首要的作用是帮助用户驱动没有它出现之前播放器无法完全发挥水平的耳机,但是另外一个也是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于播放器风格的弥补和互补,耳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对于播放器本身风格或者某个频段风格不满意时的一种弥补方法,所以购买耳放最好还是要实地试听后再做决定。

挖掘播放器的最大潜力 随身耳放选购指南
不要让整个系统成为耳放的瓶颈

  而最重要的环节,当然也就是价格了,一分价钱一分话这句话确实没错,越贵的耳放,往往素质等等各方面也越强大,但是也要明白有了随身耳放之后你手中的随身设备就不仅仅是耳机+播放器这么简单了,它更像一套系统组合,那么只要选择一个适合耳机以及播放器级别的耳放就够了,比如很多朋友用一个1000元左右的播放器搭配600左右的耳塞,然后入手了一款3000多元的随身耳放,也许提升确实挺明显,但是其实这套设备中播放器和耳机对于耳放来说已经都是瓶颈,慢慢变成了一个无止境的循环投入,其实用户需要的只是一个与播放器、耳机搭配适中的产品,而往往是看售价的。

回到顶部阅读

关于随身耳放附件的选择

关于随身耳放附件的选择

  随身耳放的附件主要包括线材和电池,很多网友认为线材和电池的更换带来声音的变化类似于一种玄学,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铜线和银线的声音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铜线声音相对偏重低频,低频质量出色,三频比较顺滑。而银线的声音比较紧,低频量小速度快,并且解析高。


挖掘播放器的最大潜力 随身耳放选购指南
ALO优秀的素质不可否认,但是价格也如同抢钱

  线材的好坏也有不同的售价,普通的无氧铜对录线价格比较低廉,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银线的售价也比较平易近人,如果是铜银混编以及单晶铜线材可能售价稍高一些,但是相对而言也有着更好的声音,但是线材的选择和选择耳放、耳机、播放器是一样的,并不一定越贵的就越好,只要自己喜欢就好。对于售价1000余元的ALO超低温处理单晶铜对录线而言,确实有着非常出色的素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

挖掘播放器的最大潜力 随身耳放选购指南
磷酸铁锂电池有着最为“漂亮”的放电曲线

  其次要说的就是耳放的电池了,电池的选择也确实对于音源的声音有着一定的影响,因为锂电池的放电过程也是一个电压下降的过程,而音源电压的改变也直接影响这声音的好坏,尤其体现在高频和低频。所以选择一款放电过程中相对电压稳定的电池也是保证音质的重要部件,如果您不怕风险的话,几乎是恒定电压的磷酸铁锂电池也是不错的选择......

写在最后

  写在最后要说的,其实很多朋友买回耳放之后接上自己播放器的LINE OUT接口后被提升明显的音质感动的一塌糊涂,但是其实这种提升大部分的差距来自于播放器LINE OUT口和耳机接口本身的巨大素质差距,如果把耳放接到耳机接口上也许素质并不能得到多少的提升,这也是为什么不推荐把耳放连接到耳机接口的原因。

  如果您打算购买随身耳放的话,最好还是量力而行,首先不要让耳放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更不要让系统成为了拖累耳放的状态,总之:少走弯路。

原文地址:http://mp3.zol.com.cn/228/2283160_all.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