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清音”,源于梁昭明太子萧统的“山水有清音,何必丝与竹”,参见上集《【镇江行】南山招隐,城市山林(7)——招隐坊前话“招隐”》。
上游的桃花涧水经假山石自南侧注入——
轩正面额书“高情胜气”,两侧楹联:“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轩南的连廊也有一联:“清风两窗竹,明月一池莲”。
侧面的连廊还有一联:“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的诗句。
池中筑一小岛,将池水分隔成南北两块。岛上建有轩、亭,两侧有两座风格各异的石桥与两岸相连。
岛上建“和畅轩”。一副楹联:“寿颂南山瑶池瑞,樽闻北海蓬岛春。”趸来的,乃梁启超为云南鸡足山题。 - 轩背后额书“蓬莱绿屿”,这座小岛也叫“蓬莱”?两侧楹联:“客中客入画中画,亭外亭看山外山。”像是由杭州西湖楼外楼楹联“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看山外山”改制的。 - “和畅轩”后有一座四方亭。 - 曰“友于亭”。“友于”在这里代指“兄弟”? - 两侧楹联:“涤烦除俗寻真乐,临水登山得至情”,道的正是“驴友”们的追求。很有名的一副对联,不知出于何处? -
亭北水域遍植睡莲。大清早,“睡莲”们大多还在梦中,只有几朵赶来上早班的。 - - 清水桥东侧竖一“山水清音池记”石碑,言明建池的初衷,以及名称的来历。 - 其中,对景色的描写言简意赅,相当到位。转录于后:
镇江南郊诸峰,招隐尤佳。然,水唯虎跑、鹿跑二泉,诚美中不足。公元二零零六年,乃建池于北麓,汇水来注,澄澈一泓。池之中,天光岛影,鯈鱼自乐其上。亭榭轩廊,黄鸟娇鸣。竹树花草,错落有致。 为老百姓做了这么点好事,大可不必树碑立传。不就是用纳税人的钞票,建了这么一处景点?
- - 有一井,井栏上镌“东坡井”。据说这口井在镇江南山志中有过记载。只是换上水泥砌筑的新井栏,全然没有了岁月的痕迹,给人以“山寨”的感觉。羞于见人,干脆盖上铁板。不如从何处找来个旧井栏安上,“山寨”得稍微像点样——思泉的馊主意。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上的有关介绍)
|
|
来自: 昵称18892371 >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