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饵,是直接引鱼上钩的物质。饵若不对鱼的口味,鱼不爱吃,自然钓不到鱼。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钓鱼十分注重鱼饵的选用和制作。 上溯远古,在鱼钩还没有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钓鱼,是用兽皮和动物的肠子,它既是钓饵,又是钩和线。后来,人们学会了利用植物的纤维搓制成线,利用兽骨磨制鱼钩,钓饵才和钩线分开,以后才算是真正有了鱼饵。《文子》云:“鱼不可无饵而钓”,就说明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饵在钓鱼过程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物质了。 漫长的历史长河,经过钓鱼实践,使古人逐渐认识到“芳其饵”的道理。《说苑》记载:姜太公在磻溪钓鱼,三天三夜没有钓到鱼。这位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也着急了,脱掉衣服,摘下帽子,不钓了。有一位农人对他说:“你再钓时,‘必芳其饵’。”姜太公照他的话去做了,把饵做得香香的,刚下钩便钓上了鲫鱼,再下钩又钓上了鲤鱼。《吕氏春秋》也说:“善钓者出鱼于千仞之下,饵香也。”《淮南子·祝山》谓“钓鱼者务在芳其饵。”这些古书都强调要使用有香味的饵,钓鱼才会有收获。 为什么饵香鱼爱上钩呢?这是因为,水里的鱼儿发现食物,主要不是靠视觉,而是靠嗅觉。鱼在很远的地方闻到食物的香味,就会寻味而来。 怎样使饵有香味呢?古代很重视利用芳香的花朵制作钓饵。春秋战国时期,一个鲁国人钓鱼,“以桂为饵”,就是以桂花为香料来制作香饵钓鱼。桂花芳香馥郁,古人用桂花酿制的桂花酒更是享誉古今,现代南方人还喜用糖腌的桂花制作糕点、年糕。用桂花制作鱼饵,芳香味美,对鱼有很强的吸引力,鱼当然爱吃了。 香喷喷的鱼饵 古人并不是对钓所有的鱼都主张用芳饵,而是强调钓不同的鱼用不同的钓饵。《淮南子·人间》说:“天临河而钓,日入而未能得一鱼者,非江河鱼不食也,饵非鱼所欲也。”这就明确指出,要因鱼施饵,否则饵非鱼所欲,是钓不到它的。《吕氏春秋》说:“鱼有大小,饵有适宜。”又进一步提出:要根据鱼的大小,施用适宜的饵料。换句话说:用钓小鱼的钓饵去钓大鱼,或用钓大鱼的钓饵去钓小鱼,也是钓不到鱼的。曾有古书记载了卫国人钓鳡鱼的故事:一个卫国人在河边钓鱼,钓到了一条大鳡鱼,其鱼之大,可装一车。子思见了问他道:“鳡鱼是很难得到的啊,你是怎么钓上来的呢?”答道:“我刚下钩时,用一条小鲂鱼做钓饵,鳡鱼从饵边游过,连看都不看一眼。我换了半只小猪的肉作钓饵,鳡鱼便吞食了”。现在,河南人钓鳡鱼,虽然不用半只小猪的肉做钓饵,但用三四斤重的大活鲤鱼做钓饵,钓上一百多斤重的大鳡鱼,已不算是新闻了。 古代常用的钓饵,大体上和现代钓饵相仿,有植物质钓饵和动物质钓饵两大类。植物质钓饵就是利用各种谷物籽实经过加工制成的钓饵。例如:《列子·汤问》篇记载詹何钓鱼“剖粒为饵”,就是把粮食做成米饭,用米饭粒做钓饵。直到现在,江苏、浙江一带南方人钓鲫鱼和鲤鱼,还爱把这种颜色洁白、既有黏性又有韧性的大米饭粒视为钓有鳞鱼的上乘钓饵。动物质钓饵。古人钓鱼,爱用蚯蚓或蛆为饵,宋玉在《钓赋》中提到的“饵以蛆蟟”之句,“蛆蟟”就是蝇类的幼虫。在此书中宋玉还提到以“螾”为饵。“螾”就是蚯蚓,《尔雅》称“螾衍或作衍蚓,今曲蟮也。”螾衍、曲蟮,都是蚯蚓。说明在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蚯蚓已是我们祖先钓鱼有代表性的钓饵了。直到今天,蚯蚓仍然是中外钓鱼爱好者常用的钓饵。因为不论杂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都爱吃蚯蚓,有的草食性鱼类也吃蚯蚓,所以蚯蚓被誉为“万能钓饵”而盛行不衰。 |
|
来自: Seven_Five > 《钓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