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库全书中的湘人著述

 百城主人 2014-09-14

18世纪30年代,杰出的清代帝王——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在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十全武功”之后,为显示其“超越汉唐”之文治,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月,下令组织编写《四库全书》。这在当时无疑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为此,清政府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组织了当时各学科领域最有成就的学者数百人,以纪昀等任总纂官,历时10年,编纂成了堪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百科性丛书《四库全书》。它汇集了至乾隆以前的历代重要著作,基本上涵括了到那时为止各学科领域的优秀典籍,可以说,这是后世学人了解和研究先秦至清代前期2000多年中国学术、思想、历史、文化的最重要的文献宝库。在《四库全书》中,也汇聚了历史上湖南学者的大量著述,这是研究湖湘文化的源流和发展历史的宝贵的史料。为了便于湖湘文化的研究,特爬疏、整理出本文,以飨读者。

一、经部

1、易类

周易总义》二十卷

宋易祓撰。祓字彦章。潭州宁乡人。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历官著作郎、江州知州、左司谏、翰林院直学土等,晋礼部尚书,封宁乡县开国男。后遭贬谪,闲居30余载,自号山斋居士,著述自娱。此书前有其门人陈章序云:“《》以总义名著,总卦爻之义而为之说也。”

周易象义》十六卷

宋丁易东撰。易东字汉臣,武陵龙阳(今汉寿)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进士。历官至朝奉大夫、太府寺簿兼枢密院编修官。宋亡,元廷屡征不仕,筑石坛精舍于乡里,教授生徒,并捐四千亩以养诸生。是书系《四库全书》据散见《永乐大典》之文辑成。因其著作主旨系据《易》象以明义,故名“象义”。

周易稗疏》四卷附《考异》一卷

清王夫之(1619—1692)撰。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清兵南下后,于顺治五年(1648)与管嗣裘、夏汝弼等在南岳举兵抗清,战败退肇庆,任南明桂王政权行人司行人。后以明廷臣寮互相倾轧,国是日非,遂回乡隐居授徒、著述。晚年隐居衡阳金兰乡(今曲兰乡)之石船山附近,人称船山先生。《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为汉阳人,误也。

附:易类存目

易测》十卷

明曾朝节(1525--1604)撰。朝节字直卿,号直斋。临武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举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太子侍讲、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格。

周易辨正》一卷

明喻国人(1611—?)撰。国人字大受,号春山。郴州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两年后,遭受明亡之变,遂放弃举业,绝意仕途,隐居家乡,专心著书。后卒于清康熙年间,终年80余岁。

周易本义拾遗》六卷

清李文炤(1672—1735)撰。文炤字元朗,号恒斋。善化(今属长沙市)人。13岁为县学生员。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授谷城教谕,末赴任,从此潜心程朱之学,任岳麓书院山长。平生著述颇丰,通经史百家、舆地象纬,被目为继王夫之之后的大学者。

易深》八卷

清许伯政(1700--1784)撰。伯政字惠棠,号石云。巴陵珠港(今属岳阳县)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十二年授四川彭县知县,在任内筹办军需有方,又兴建学校,捐俸五百余金创办“九峰书院”,题其门曰“彭城义学”。后任成都知府,累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二十一年,致仕归,足不履市,闭门从事著述26年,后卒于家。

易义便览》三卷

清向德星撰。德星字云路。溆浦人。廪生出身。以积学能文为时所推重。

易解拾遗》七卷附《周易句读读棚》二卷

清周世金撰。世金字仲兰。生年约当康熙、乾隆年间。衡山人。生员出身,学贯经史子集。尝主讲衡山江东之白山书院,生徒云集,因才施教以成就之。

易经辨疑》四卷

清郑国器撰。国器字用斋。湘乡人。诸生出身。生平事迹难以详考。

周易剩义》四卷

清黄磷撰。磷字肠谷。《四库全书总目》云其湘潭人,误也。据同治《湘乡县志》,当为湘乡人,诸生出身,性刚介,且乐善好施,所济甚广。

易经告蒙》四卷(《图注》三卷)

清赵世迥撰。世迥字铎锋。湘潭人。诸生出身。乾隆年间在世。

2、书类

书传会选》六卷

明刘三吾(1313-1400)撰。三吾初名昆,后改如步,以字行,自号坦坦翁。茶陵人。仕元为广西静江路副提举。入明后,于洪武十八年(1385)以荐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刊定三科取士法,为御制《大诰》、《洪范注》作序。三十年主考会试,以会试多中南人,坐罪戍边。建文初召还.不久即卒。

书经稗疏》四卷

清王夫之撰。夫之有《周易稗疏》,已著录。

附:书类存目

尚书引义》六卷

清王夫之撰。夫之有《尚书稗疏》等,已著录。

尚书剩义》四卷

清黄磷撰。磷有《周易剩义》,已著录。

3、诗类

《诗经稗疏》四卷

清王夫之撰。夫之有《周易稗疏》等,已著录。

附:诗类存目

《读风臆评》无卷数

明戴君恩撰。据《四库全书总目》载,“君恩字仲甫,长沙人。嘉靖癸丑进士,官巴县知县。”查嘉靖三十二年癸丑陈谨榜,无戴君恩之名;但据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周延儒榜,戴君恩列新科进士之列。又据光绪《湖南通志》引《明一统志》,君恩字紫宸,澧州(今澧县)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西充知县,调任巴县知县,历迁工部佥事、四川佥事,晋浙江参议,以被谤辞官归。后复出为山东参政,调陕西。崇祯七年(1634),以都御史衔巡抚山西,后以诬致仕。因此,疑(《四库全书总目》于戴君恩之字;籍贯及登进士时间均有误。又《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存目》于《剩言》载:“君恩字忠甫,澧州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四川兵备副使。”与此大同而小异。

《诗深》二十六卷

清许伯政撰。伯政有《易深》,已著录。

4、礼类

《周官总义》三十卷

宋易祓撰。有《周易总义》,已著录。

附:礼类存目

《周礼集传》六卷

清李文炤撰。文炤有《周易本义拾遗》,已著录。

《周礼会要》六卷

清王文清(1688—1779)撰。文清字廷鉴,号九溪。宁乡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授九溪卫学正,转岳州府教授。举博学鸿词,改中书舍人,迁宗人府主事。乾隆中,再举经学,以父丧未赴,遂绝意仕进,闭门著述。乾隆十三年(1748)后,先后两次出任岳麓书院山长,执教岳麓10余年。

5、春秋类

《春秋四传质》二卷

明王介之(1606-1686)撰。介之字石崖。衡阳人。王夫之之兄。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明亡后,隐居深山,布衣蔬食,以著述为业。

《春秋稗疏》二卷

清王夫之撰。夫之有《周易稗疏》等,已著录。

附:春秋类存目

《春秋家说》三卷

清王夫之撰。夫之有《周易稗疏》等,已著录。

《春秋集传》十卷

清李文炤撰。文炤有《周易本义拾遗》,已著录。

《春秋深》十九卷

清许伯政撰,伯政有《易深》、《诗深》等,已著录。

6、五经总义类

附录:

《古微书》三十六卷

明孙瑴撰。瑴字子双。华容人。父羽侯,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刑科给事中;兄榖,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副都御史,巡抚辽东;父子兄弟,并有文名。

7、乐类

附:乐类存目

《大乐元音》七卷

清潘士权撰。士权号龙庵;黔阳荆坪(今属中方县)人。附贡生出身,乾隆六年(1741)考补天文生,署太常博士。卒年72岁。

《律吕新书笺义》二卷附《八音考略》一卷

清罗登选撰。登选号谦斋。衡山人。生年当清朝前期,平生博学深思,于天文地理、经史子集、音乐、医学乃至佛学、卜筮之术均有研究。

8、小学类

附:小学类存目

《字学元元》十卷

明袁子让撰。子让字仔肩。郴州人。万历十三年(1585)举于乡,二十九年(1601)赐进士及第。历任嘉定知州、兵部员外郎。

《青郊杂著》一卷《文韵考衷六声会编》十二卷

明桑绍良撰。绍良又作绍梁,字遂叔。零陵(今永州市)人。生年当明朝中期。精于文字学,善为乐府。

二、史部

1、正史类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元欧阳玄等撰。玄字原功,号圭斋。浏阳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累官芜湖县尹、武冈县尹。召为国子监博士,升国子监丞,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天历初,授艺文少监,纂修《经世大典》。至正初,以学士告归。诏修《宋》、《辽》、《金》三史,起为总裁官,拜翰林学士承旨。卒后追赠大司徒、柱国,封楚国公,谥曰文。学识渊博,文章为一代宗师。

《辽史》一百六十卷

元欧阳玄等撰,玄奉诏修《宋史》等,已著录。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

元欧阳玄等撰,玄奉诏修《宋史》等,已著录。

2、编年类

附:编年类存目

《明大政纂要》六十卷

明谭希思撰。希思字子诚,号岳南。茶陵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历任万安、永丰知县。入为南京御史,以抗疏忤帝谪外任。明年,迁主事,升郎中,历任尚宝司丞、大理寺丞、顺天府丞。擢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后致仕归乡。

3、别史类

附:别史类存目

《唐纪》无卷数

明孙悫撰。悫字士先。华容人。撰《古微书》之孙瑴,即其弟也。

4、杂史类

《五代史补》五卷

宋陶岳(?-1022)撰。岳字舜咨,又字介立。《四库全书总目》以其为浔阳(今江西九江)人,非也。据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三云:“岳字舜咨,湖南祁阳人,(陶)侃之后,署浔阳者著族望,非浔阳人也。”岳于雍熙二年(985)登进士,累官太常博士、尚书职方员外郎、端州知州、道州知州、宾州知州,后卒于官,赠刑部待郎。

附:杂史类存目

《靖康纪闻拾遗》一卷

不著撰人姓名。案《文献通考》载“《靖康拾遗录》一卷,何烈撰。”又名《靖康小史》,又名《草史》,或即是书也。何烈,湘乡人:北宋末靖康时太学生。

《燕对录》一卷

明李东阳(1441-1516)撰。东阳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间,历任太常寺少卿、礼部右侍郎兼侍谈学士,又以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典机衡。武宗即位,受顾命,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后致仕。卒,谥文正:诗文典雅流丽,为“茶陵诗派”之首领。

《治世余闻》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据《明史·艺文志》有陈洪漠《治世余闻》四卷。此书止分上下两卷,卷上标目又缺,亦即陈洪漠之书。洪漠字宗禹,武陵(今常德市)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正德年间,历任漳州知府、云南按察使。嘉靖初,巡抚江西,重建腾王阁,迁兵部右侍郎。为人庄重,节财爱民,多有惠政。后致仕归乡,居高吾山下,筑亭山中,榜曰“静芳”,又自称吾子。

《继世纪闻》五卷

不著撰人名氏。据《明史·艺文志》,亦陈洪漠所撰。洪漠有《治世余闻》,已著录。

《革除编年》无卷数

不著撰人名氏。《浙江通志》作嘉善袁仁撰,清代学者朱彝尊称明陈洪漠有《革除编年》一书。《明史·艺文志》不载,未知孰是,以此存疑。

《衡湘稽古》五卷

清王万澍撰。万澍字霍霖,别号勉亭,常宁人。生年约当乾隆年间。诸生出身,少即酷爱《尚书》,遂绝意仕进,潜心于经史百家。常叹湖以南文献湮没,乃遍游列郡故迹,孜孜以讲求之。

5、诏令奏议类

《何文简疏议》十卷

明何孟春(1474-1536)撰。孟春字子元,别号燕泉先生。郴县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初授兵部主事,累官吏部左侍郎。正德年间,出为河南布政使司参议,升太仆寺卿,后以右都御史巡抚云南。嘉靖初,迁吏部左侍郎,署尚书事。因“议礼”事忤帝意,被夺俸一月,出为南京工部左侍郎,旋又削籍回乡,后卒于家。隆庆初,赠尚书,谥文简。此书为孟春殁后,巡抚湖广佥都御史赵贤辑刊。

附:诏令奏议类存目

《谏坦疏稿》四卷

明姚学闵撰。学闵字汝孝,一字顺山。武陵(今常德市)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知歙县,历官礼、刑、兵三科给事中。后官至河南布政使,加太常寺卿。

《治河奏疏》二卷

明周堪赓(1590-1653)撰。堪赓字仲声,号五峰。宁乡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历任永春知县、福清知县、陕西道监察御史、光禄寺卿、顺天府尹。崇祯十五年(1642),李白成农民军围攻开封,福王决河,淹没军民数十万人。事后,明廷恐皇陵被毁,命堪赓以工部侍郎兼副都御史往治河。《治河奏疏》即是时所上。工成,升南京户部尚书。尝密致书史可法,请奏诛马士英,不可,乃辞官归乡,在沩山寺为僧。南明桂王立(1647),任为内阁大学士,以病未赴。后卒于家。

6、传记类

附:传记类存目

《孔圣全书》三十五卷

明蔡复赏编。复赏,巴陵(今岳阳市)人。恩贡出身,历任照磨、南京吏部修职郎等职。

《夏忠靖遗事》一卷

明夏崇文撰。崇文,字廷章,夏瑄之子,夏元吉之孙。湘阴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迁通政司,官至太仆寺少卿。

《濂溪志》九卷

明李桢撰。桢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高平知县,征授御史。万历初,以事谪长芦盐运司知事,迁归德推官、礼部主事、顺天府尹。十八年(1590),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后历任兵部左侍郎,南京刑部尚书。

《薛文清年谱》一卷

旧本题明杨鹤(?—1635)撰。鹤字修龄,号无山。武陵(今常德市)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授雒南知县。崇祯初年,累官至兵部尚书,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据是书杨鹤自跋,此本虽题鹤名,实出于其子杨嗣昌之手。嗣昌(1588—1641)字子微,号文弱,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崇祯初,累官兵备副使。七年(1634),晋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九年,升兵部尚书,为镇压张献忠、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制定“四正、六隅”及“十面张网”之策。十二年,奉命督师。十四年,因农民军连克洛阳、襄阳,杀福王、襄王等,乃畏罪自缢。

《莆阳科第录》二卷

明吴爵编。爵,宁乡人。贡生出身,嘉靖中,官福建兴化府训导。

《明十六种小传》四卷

明江盈科撰。盈科字进之,号绿萝山人。桃源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授长洲知县,迁吏部主事,累官至四川提学副使。与公安袁宏道为同年友,均工诗,力复“七子体”,世称“江袁”,名闻于时。

《国殡殇纪略》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以书中自叙考之,作者当姓郭,湘乡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也。

《东祀录》)一卷

明李东阳撰。东阳有《燕对录》等,已著录。

《念贻剩纪》一卷

清周宣智编。宣智自号镜亭老人,长沙人。明末张献忠农民军转战湖广时,宣智曾祖继圣聚乡勇,献忠以官招授,继圣不从。湖广总督何腾蛟上其功,授教授。乾隆二十七年(1762),宣智裒其行状墓铭之类共为一卷,而以继圣遗诗几首附之。

7、载记类

附:载记类存目

《十六国年表》》二十二卷

清孔尚质撰。尚质,字元长。武陵(令常德市)人。生平事迹难以详考。此书取明人伪撰后魏崔鸣《十六国春秋》改为编年体。

8、地理类

附:地理类存目

《万历衡州府志》十五卷

明伍让撰。让字子谦,号益斋。衡阳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累官刑部员外郎,又升云南佥事、贵州提学道,皆有政声。转河南参议,迁江西赣南道副使。后以疾归,卒于家。

《湖南通志》一百十四卷:

清陈弘谋监修,范咸,欧阳正焕撰。陈弘谋(1696-1771),广西桂林人。进士。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二年任湖南巡抚。范咸,浙江归安人。进士。官御史。欧阳正焕,字尧章,号竹淦。衡山人。乾隆十年(1745)进士。历官编修、御史。典试浙江,号称得人。母丧后不再出仕。后主讲岳麓书院。建自卑亭,重修贾太傅祠。

《九边考》十卷

明魏焕编。焕字原德,又名东洲,长沙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嘉兴府推官,历兵部职方司主事,升员外郎,于嘉靖四十年作是书,再升四川佥事。后以疾归,卒于家。

《京口三山续志》四卷

明徐邦佐、陈朝用、朱文山同撰。文山,号仰泉,常宁人。与浦城徐邦佐、宁都陈朝用皆镇江府训导。是书成于隆庆中,以补史宗道《三山志》之缺,故以《续志》名之。

《四川土夷考》四卷

明谭希思撰。希思有《明大政纂要》,已著录。

9、政书类

《明会典》一百八十卷

明弘治十年(1497)奉敕撰,十五年书成。正德四年(1509)重校刊行。其总裁官为李东阳、焦芳、杨廷和。李东阳,茶陵人,有《燕对录》等,已著录。

附:政书类存目

《学宫备考》十卷

清彭其位撰。其位字素君,号俟叟。平江人。诸生出身。历游邹鲁闽洛,访前贤圣迹。《四库全书总目》称彭为吴县人,误也。李元度《平江县志·例言》云:“吾平彭其位撰《学官备考》,《四库》存目误书吴县人。盖苏州旧为平江路。”

《拓荒事略》一卷

旧本题元欧阳玄(1273—1357)撰。玄奉诏修《宋史》、《元史》、《金史》等,已著录。《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此书殆亦托名于玄也。”

《至正条格》二十三卷

元至元四年(1338)敕修,至正五年(1345)书成。欧阳玄等撰。玄有《宋史》、《元史》、《金史》等,已著录。

10、目录类

《法帖释文》十卷

宋刘次庄撰。次庄字忠叟,长沙人。宋开梅山时,他入峒晓喻得官。熙宁六年(1073),赐同进士出身。后官至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又谪居江西新淦。性嗜书帖,收藏名家墨迹甚多,所居门窗墙壁皆有题写,几无虚处。

11、史评类

附:史评类存目

《新旧唐书杂论》一卷

明李东阳撰。东阳有《燕对录》等,已著录。

《史取》十二卷

明贺祥撰。祥号长白,长沙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举人。

三、子部

1、儒家类

附:儒家类存目

《孔子家语注》八卷

明何孟春撰。孟春有《何文简疏议》,已著录。

《太极解拾遗》一卷《通书解拾遗》一卷后录一卷《西铭解拾遗》

一卷后录一卷

清李文炤撰。文炤有《周易本传拾遗》等,已著录。

《正蒙集解》九卷

清李文炤撰。文炤有《周易本义拾遗》等,已著录。

《近思录集解》十四卷

清李文炤撰。文炤有《周易本传拾遗》等,已著录。

《道林诸集》

明蒋信撰。信字卿实,武陵(今常德市)人。王守仁谪龙场过其地,往师事之。嘉靖初,贡入京师,复师事湛若水。嘉靖十一年(1532)登进士。累官四川水利佥事,迁贵州提学副使。后以擅离职守被除名。其学注重实践,湖南学者宗其教,称之为“正学先生”。

《此庵语录》十卷

清胡统虞(1604--1652)撰。统虞字孝绪,武陵(今常德市)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李白成农民军人北京,他被捕,自杀未遂。清军人关后,逃匿至固安。清顺治二年(1645),清廷以原官起用,历任会试同考官、顺天府乡试正考官、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九年,任会试正总裁,以不徇私情得罪权贵,降职,后再补秘书院学士,卒于官。

2、兵家类

《守城录》四卷

宋陈规、汤王寿 撰。陈规,字元则。密州安丘人。历官德安、顺昌知府,庐州知州兼淮西安抚使。汤踌,字君保。浏阳人。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历官德安教授、国子博士、礼部、兵部郎官。后出知常州,入为大理寺卿,进直徽猷阁。

3、医家类

附:医家类存目

《伤寒心要》一卷

宋镏洪撰。洪号瑞泉野叟。都梁(今武冈市)人。精医术,大旨秉刘完素之说。是书约成于南宋端平元年(1234),后人又有修补。

4、天文算法类

《全史日至源流》三十二卷

清许伯政撰。伯政有《易深》等,已著录。

5、术数类

附:术数类存目

《洪范补注》五卷

清潘士权撰。,士权有《大乐元音》,已著录。

《洪范图说》四卷

清舒俊鲲撰。俊鲲字潜夫,溆浦人。

6、杂家类

《学林》十卷

宋王观国撰。观国字彦宾,长沙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宋室南渡后,于绍兴间以左承务郎知汀州宁化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兵马监押。

《鼠璞》二卷

宋戴埴撰。埴字仲培,桃源人。仕履无考,但从书中“楮券源流”一条,历陈庆元、开禧、嘉定之弊,可知其当为南宋末人。

附:杂家类存目

《闲适剧谈》五卷

明邓球撰。球字应鸣,祁阳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历官宜兴知县、弋阳知县。入为户部主事,升郎中。时同乡某官都御史,兼为张居正私人掌选事,邓薄其行,遂求外任,出补铜仁府知府。不数月辞归。静心读书,怡情山水,于理学尤有心得。晚年自号三吾寄漫子,人称来溪先生。

《剩言》十四卷

明戴君恩撰。君恩有《读风臆评》,已著录。

《余冬序录》六十五卷

明何孟春撰。孟春有《何文简疏议》,已著录。

《雅俗稽言》四十卷

明张存绅撰。存绅字叔行,号见其。华容人。贡生出身。天启中曾官蒲圻县训导。

《遁言》十卷

明孙宜撰。宜字仲可,华容人。嘉靖七年(1528)举人。以父丧过哀伤目,遂不与会试。自号洞庭渔人,构建一亭,著书其中,远近士子从学者甚众。病卒,门生故人不远千里来吊。所作诗奇逸飞扬,旧志称其著述达三四百卷。

《榴园管测》五卷

清王元复撰。元复字能愚,号醒斋。邵阳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贡生。经学深邃,文行纯粹,为一时理学之冠,以授徒著述终其一生。

《水云录》二卷

明杨溥撰。溥,自号水云居士,长沙人。洪武、永乐年间在世,曾经任过武职。

《言行汇纂》十卷

清王之鈇撰。字佐仗,号朗川。约当康熙、雍正年间在世,湘阴人。县学生员。治经史之学,晚年采集宋明诸儒言论编为《入德津梁》,书成而卒。

7、类书类

《艺文类聚》一百卷

唐欧阳询(557—641)撰。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长沙市)人。陈广州刺史欧阳纥之子,父以谋反罪被杀,以幼获免,为江总收养。及长,博览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入唐后历任给事中、银青光禄大夫、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武德五年(622)应诏主修《艺文类聚》。酷爱书法,初学王羲之书,后自成一家,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

《分类字锦》六十四卷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御定,何焯、陈鹏年等撰。何焯,字屺瞻,号茶仙。江南长洲人。官翰林院编修。陈鹏年(1662-1723),字北螟,号沧州。湘潭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历官浙江西安知县、山阳知县,迁江宁知府。总督阿山有贿名,鹏年多次顶撞,遂被夺职下狱。江宁商民因此罢市,句容生童亦自焚试卷散去。清廷诏免罪,调入内廷修书。出为苏州知府,升江苏布政使。得罪总督噶礼,再次被诬下狱。镇江百姓奔走呼号,情同江宁。康熙帝下旨特为昭雪。再命为武英殿修书总裁。后官至河道总督,兼摄总漕。所至皆有政声,后卒于任所。谥为恪勤。

附:类书类存目

《考古略》八卷

清王文清撰。文清有《周礼会要》等,已著录。

《考古原始》六卷

清王文清编。文清有《周礼会要》、《考古略》等,已著录。

8、小说家类

附:小说家类存目

《明逸编》十卷

清邹统鲁撰。是书本名《明世说补》,会统鲁之友江有溶先著《逸编》一书,乃次第补入,仍名《逸编》。自序说“示弗自专也”。统鲁字大系,衡阳人,寄籍酃县(今炎陵县),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张献忠农民军克衡州,统鲁不愿受职,单骑走粤,入总制沈犹龙幕,寻以亲丧归,隐栖于祁、邵山中。有溶字谷尚,长沙人,明崇祯十七年(1644)举人。

四、集部

1、别集类

《文泉子集》六卷

唐刘蜕撰。蜕字复愚,长沙人。大中四年(850)进士及第。前此50年长沙无得进士者,因此人称其为“破天荒”。屡官至左拾遗。咸通四年(863),蜕上书指责淮南节度使令狐绹之子令狐滈以“布衣行卿相之权”,遭倾陷,贬出为华阴令。后不知所终,一说卒于四川射洪。

《李群玉集》三卷《后集》五卷

唐李群玉(813一?)撰。群玉字文山,澧州(今澧县)人。喜吟诗吹笙,旷达不乐仕进。亲友强之应试,一试而止。大中八年(854),以仆射令狐绹、同平章事裴休荐,进诗300篇,赐锦彩器物,后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即去官归,50岁左右卒。光化三年(900),追授进士及第。

《咏史诗》二卷

唐胡曾(839一?)撰。曾,邵阳秋田(今邵阳县梽木山乡秋田)人,又称秋田先生。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受命掌书记。乾符初高骈镇蜀,又被辟入幕府,后察觉高有异志,遂决然辞去。一度任延唐(今宁远县)令,作《九疑图经》。

《白莲集》十卷

唐释齐已(860—940)撰。俗姓胡,名得生,字迩伪,自号衡岳沙门。益阳人。家贫,父母早逝,幼即为大沩山寺牧牛度日,后出家为僧,居大沩山同庆寺,移衡山东林。后梁龙德元年(921),应蜀僧之约赴剑南,中遇兵乱,过江陵时以荆南王高从诲挽留,任龙兴寺僧正,后卒于江陵。一说卒于豫章西山金鼓寺。

《邕州小集》一卷

宋陶弼(1016—1077)撰。弼字商翁。祁阳人。陶岳之子。庆历中,从杨畋攻打湖南瑶,授阳朔主簿。又从杨畋南征侬智高。皇祐四年(1052),杨军大将蒋偕战死于贺州太平场,弼收集散亡士卒甚众,升阳朔令。历知宾、容、钦三州。迁知邕州,时邕州经战乱荒芜,弼招集流亡,令就地耕食。后知辰州,历迁皇城使、忠州刺史、康州团练使,复知邕州。熙宁十年(1077),知顺州,卒于佳。诏赠东上阁门使。

《周元公集》九卷

宋周敦颐撰。敦颐原名敦实,避宋英宗旧讳改,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今道县)人。历官分宁县主簿,南安州司理参军、郴县令、桂阳令、虞州通判等,有治绩。颐宁六年,卒于南康军任。喜谈名理,精于《易》学,程颢、程颐从之受业。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理、气、心、性、命等,以及立诚、主静学说等,对后世理学有很大影响,被尊为道学创始人。

《邓绅伯集》十卷

宋邓深撰。深字资道,一字绅伯。湘阴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进士。官太府丞,以奏对称旨,知衡州。有政绩,擢潼川路转运使。时盐酒税虚额甚多,久为民害,邓为民申述,得以减免。又不畏强权,劾奏贪酷守令。后以朝散大夫致仕。晚年于东湖之旁建明秀阁,读书其中,自号大隐居士。

《省斋集》十卷

宋廖行之撰。行之字天民,南宋淳熙十二年(1184)进士,官岳州巴陵尉。以亲老丐养而归,改授宁乡县主簿,未赴任。生平内行修饬,留心经济之学,入仕多著政绩,但由于名位不高,故姓名不见于史传。是集乃其子谦所刊行,原本十卷,四库本系从《永乐大典》采掇而辑。

《雪矶丛稿》五卷

宋乐雷发撰。雷发字声远,宁远人。博览群书,尤长诗赋,而累举不第,南宋宝祐元年(1253),其门人姚勉登科,上疏请以让雷发。理宗召亲试时务八事,条对切直,赐特科第一人。后因数议时政,未经采纳,竟不仕,归隐雪矶,人称雪矶先生。

《圭斋集》十五卷附录一卷

元欧阳玄撰。玄有《拯荒事录》,已著录。

《所安遗集》一卷补录一卷附录一卷

元陈泰撰。泰字志同,号所安。茶陵人。元延祐二年(1315)进士。任龙泉县主簿,淡于仕宦,惟以吟咏自适,竟终于是官。其著作初由其曾孙陈朴汇辑成写本,至六世孙陈铨始于明成化间刊行。

《俟庵集》三十卷

元末李存撰。存字明远,又字仲公,安仁人。少博涉典籍,喜为文章,后从上饶陈立太传陆九渊之学,遂尽焚所著书。入明后,洪武年间三次获荐举,皆不出仕。

《傲轩吟稿》一卷

元胡天游(1288—1368)撰。天游名乘龙,以字行,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岳州平江人。七岁能诗,当元末之乱,隐居不仕,养晦于岩谷之间。晚年生活困顿,下田耕种,忍饥劳作。其诗多苍凉悲壮,少修饰,论者以为可与虞集等人之作媲美。

《一山文集》九卷

元李继本撰。继本本名延兴,又名守成,以字行。东安人。寓居北平。至正十七年(1357)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亡后隐居不仕。此书为其子方曙、方煦及孙伸相继编次。

《云阳集》十卷

元李祁撰。祁字一初,别号希蘧翁,又号危行翁。茶陵人。元统元年(1333)登左榜进士第二名。授应奉翰林文学,历官婺源州同知、江西儒学副提举。值元末大乱,归隐家乡云阳,后又避居江西永新山中。明洪武初年征聘,力辞不出,自号“不二心老人”。年70余乃卒。祁殁之后,其子茂为刻其遗集十卷。至弘治年间,其五世从孙东阳搜辑遗稿,属吉安守顾天锡重刊。

《夏忠靖集》六卷附录一卷

明夏原吉(1366--1430)撰。原吉字维喆。湘阴人。洪武中以乡荐入太学,擢授户部主事。建文初,升户部右侍郎。成祖即位,转左侍郎,进尚书。永乐初,奉命治理浙西水患,疏浚吴淞下游,苏、松农田颇获其利。成祖北征,辅太孙留守北京,兼理行在各部及都察院事。十九年(1421),因边储不足,反对北征,被囚下狱。仁宗即位,复原官,加太子少傅,又进少保。宣德三年(1428)帝命辍部务,侍左右,备咨询。卒谥忠靖。后附《遗事》一卷系其孙廷章所辑,刊板久佚,清康熙时潘宗洛提督湖广学政时重为校刊。

《类博稿》十卷《附录》二卷

明岳正撰。正字季方,号蒙泉。漷县(今北京通州区)人。正统十三年(1848)进士。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又入阁参预机务。后以事谪钦州同知,戍肃州。宪宗立,复本官,又以事出为兴化府知府。此集系其门人李东阳搜辑遗稿而成。

《怀麓堂集》一百卷

明李东阳撰。东阳有《燕对录》等,已著录。

附:别集类存目

《牧莱脞语》十三卷二稿八卷

宋陈仁子撰。仁子字同俌,号古迂。南宋咸淳十年(1274)漕试第一。宋亡后不仕,隐居东山,人称东山陈氏。博学而好古,以教授后进,著书刻书终其生。

《坦斋文集》二卷

明刘三吾(1313—?)撰。三吾有《书传文选》,已著录。

《桐山诗集》九卷附录一卷

明王伟(1412-1461)撰。伟字士英,号桐山。攸县人。幼随父王灵戍宣府,明仁宗北巡,以献《安边颂》得嘉奖,补保安州学生员。正统元年(1436)进士。选庶吉士,改户部主事。也先入寇,英宗被俘,王以据守广平功升兵部郎中。甚得于谦信任,晋兵部右侍郎。天顺元年(1457),以于谦党羽被论罪,除籍归。后诏复原官,旋因病致仕。

《东溪稿》十卷

邓庠撰。庠字宗周。宜章人。成化八年(1472)进士。授行人,擢御史。以干练廉洁见称,巡按陕西,录囚审狱,多所平反。正德中巡按河南,时刘谨党羽寥堂为镇守太监,贪酷虐民,邓抗疏揭其不法,终使寥堂被捕下狱,朝野称快。后以副都御史巡抚苏、松,终南京户部尚书。归里后,结庐于邑之东溪,因以名集。

《何燕泉诗》四卷

明何孟春撰。孟春有《何文简疏议》等,已著录。

《静芳亭摘稿》八卷

明陈洪漠撰。洪漠有《治世余闻》等,已著录。洪漠晚年致仕归乡之后,居高吾山下,筑亭山中,榜曰“静芳”,故以名其集。又自称高吾子,故亦曰《高吾摘稿》。

《八厓集》十三卷

明周廷用撰。廷用字子贤。华容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历官宜黄、宣城知县,入为礼科给事中,累迁福建参议、江西按察史。性耿直,为台谏言事多触时忌,又不善迎合,以此与都御史江错隙,被诬解职归。

《龙湖文集》十五卷

明张治(?一1550)撰。治字文邦,号龙湖。茶陵人。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嘉靖初,不满张璁、桂萼之流用事,弃官家居。越13年再起,历官两京吏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后以礼部尚书入为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人阁后锐意振刷,唯以严嵩专权,悒悒不自得,居大学士位仅1年即病卒。是集乃丰城雷礼与治婿所编。雍正年间,其子孙重刊于浙江。

《李征伯存稿》十三卷

明李兆先(1475—1501)撰。兆先字征伯。茶陵人。李东阳之子。10多岁即有文名。《怀麓堂诗话》载其论诗之语,可云夙慧。年21以荫入国子监。早卒。

《元光漫稿》五卷

明李征撰。征字诚之。桃源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任吏科给事中、江西按察副使、浙江布政使司参政。归田后结庐于元光洞,因以名集。

《虚籁集》十四卷

明刘尧诲(1522—1585)撰,尧诲字君纳,号凝斋。临武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江西新喻知县,继升南京刑科给事中,因直言多忤权贵罢官。后以助守临武县城功起用,历官上海同知、顺天府丞,升佥都御史,巡抚福建。以御倭、平海寇功进副都御史,调江西巡抚。复以兵部侍郎出任两广总督。在任改运广西盐输湖南,湘民莫不称便。晋南京都御史、户部尚书,寻改兵部,并参赞机务。有言其依附张居正者,遂致仕归,居于衡阳。卒赠太子太保。

《九芝集选》十二卷

明龙膺撰。膺字君御,武陵(今常德市)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授徽州府推官,以诗挂吏议谪温州府学教授,擢礼部主事,左迁国子博士。以上疏历陈时政并谏选宫女忤帝,谪边州副吏。从大司马田氏督军青海,入为户部郎中。历任山西按察司使佥事、甘肃参政,有拓地斩擒功,入为太常寺卿。后休归,屏迹渔仙,自署渔仙长,又筑隐园,号隐公。

《李湘州集》十卷补遗一卷

明李腾芳(1573—1633)撰。腾芳字子实,号湘州。湘潭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选庶吉士,官左谕德。以上疏为顾天峻辩冤被贬,引疾归。四十七年,起为行人司正,升少詹事,迁礼部右侍郎。天启初,转吏部左侍郎,晋礼部尚书。魏党崔呈秀恶其东林同党,遂夺职。崇祯立,再起为礼部尚书,后卒于官。赠太子太保。

《且园近集》四卷《且园近诗》五卷

清王岱撰。岱字山长,一字了庵。湘潭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入清后,官随州学正、京卫教授。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官广东澄海知县。工诗古文词,擅长书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两编皆王岱所自定,其名“且园”者,《近集》中有《且园记》称,“康熙丙午年七月,就随州任,黉宫有隙地,宅而园之曰且园,故以名其集。”

《了庵文集》九卷

清王岱撰。岱有《且园近集》等,已著录。是集九卷收录其康熙元年(1662)以前杂文。第八卷全录《募疏》。

《陈恪勤集》三十九集

清陈鹏年撰。鹏年有《分类字锦》已著录。此书原名《沧州诗集》,三十三卷,康熙三十七年(1698)自序,有康熙四十五年(1706)刻本。鹏年卒后整理再刻,更名为《陈恪勤集》,三十九卷。清袁枚《随园诗话》多次称誉其人其诗。

《道荣堂文集》六卷

清陈鹏年撰。鹏年有《分类字锦》、《陈恪勤集》等,已著录。是书为鹏年自编,刻于《陈恪勤集》之前。

《最古园二编》十八卷

清罗人琮撰。人琮字宗玉。桃源人。曾遵父命为南明守护常澧一带,在桃源组织民团抗清,兵败后被捕入狱。顺治十八年(1661)登进士第。历任知县,均有治绩。康熙七年(1668),官四川道监察御史。后以揭发江南臬司崔维雅贪污案,虽崔被惩办,人琮亦遭反噬,免职归里。年90卒。湖广总督喻武功称其为“乡国之仪型,廊庙之峻望”。

《锄经余草》十六卷

清王文清撰。文清有《周礼会要》等,已著录。

《寒香草堂集》四卷

清刘元燮撰。元燮字孟调。湘潭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出为山西道监察御史,擢苍梧道。缘事谪南丹州。芙蓉九寨苗将反,元燮亲至苗寨说服,事平。后因事遭劾,遣戍贵州。乾隆间释归。

《柯椽集》一卷

清周宣猷撰。宣猷字辰远。长沙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历任桐庐、海盐知县,迁浙江盐运通判。因刚直受谤被劾。乾隆十六年(1751),帝南巡,宣猷迎銮献诗,复原衔。退闲林下,年63卒。

《雪舫诗抄》八卷

清周宣猷撰。宣猷有《柯椽集》一卷,已著录。

《宁远堂诗集》一卷

清朱成点撰。成点字司衡。宁乡人。明末生员。其叔父尝起兵抗清,事败被捕下狱,成点倾家财营救,并入狱调护。叔死,止遗一女,成点以叔所遗资产与女。顺治十七年(1660)后,闭门读书,作诗以自遣。

《咏史六言》一卷

清周宣武撰。宣武字燮轩。长沙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曾官贵州普安县知县。

2、总集类

《同文馆唱和诗》十卷

宋邓忠臣等撰。忠臣字慎思。湘阴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官大理寺丞,以献诗升为正字。崇宁时,以“元祐党“案牵连,谪为彭门守。大观年间卒,赠直秘阁学士。

《文选补遗》四十卷

宋陈仁子编。是书原题:“茶陵后学陈仁子辑诵,门人谭绍烈纂类。”陈仁子有《牧莱脞语》,已著录。谭绍烈,生平不详。

《梅花百咏》一卷

元冯子振(1256一约1348)与释明本倡和诗。子振字海粟,自号瀛洲客、怪怪道人。原籍攸县,迁居湘乡。元世祖时,官承事郎、集贤待制。与赵孟兆页 同在翰林学士院,后奸臣桑哥事发,子振因作诗称誉过桑哥,故被人参劾,结果被遣还家。子振离京后并没有归家,而是羁留吴门,潜心于佛学玄机,博洽经史,吟诗作赋。明本俗姓孙,号中峰。钱塘人。居吴山圣水寺,工于吟咏。

附:总集类存目

《联句录》五卷

明李东阳编。东阳有《东祀录》等,已著录。

《洞庭君山集》三卷

明胥文相编。文相字士衡。巴陵(今岳阳市)人。弘治十八年(1505)讲十。历官漳浦知县,南京户部郎中,汀州、柳州知府。是书纂辑自屈原之后历代咏洞庭与君山诗为一编。今北京图书馆藏明万历元年胥焯刻本,题作《洞庭湖君山诗集》三卷。

《订补浯溪集》二卷

明陈斗编。斗字民仰。祁阳人。曾任永宁县主簿。此书成于嘉靖七年(1528),辑录前人为浯溪所作诗文。大意为“订补”前集未收者,订补何书书中没有说,但据《四库全书总目》考证,“然则斗所订补者,当即黄焯书耳。所载诗文,《活溪考》多未收”。

《郴州文志》七卷

明王心编。心自号后隅子,安徽天长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曾任郴州同知。据此书原序,盖既辑《郴志》六卷,又与袁大邦等集古今之文为郴而作者,勒成此集,以辅《郴志》。袁大邦,郴州人。诸生出身。

《楚风补》五十卷

清寥元度(1640-1707)编。元度字次斐,晚年号大隐。长沙人。诸生出身。通经史,工诗,平生喜游山水,即兴赋诗,值吴三桂之乱,所居被毁,居佛寺8年。晚年筑息机园,从事著述,因湖广志局遗稿,于康熙二十二年至三十五年辑成此书及《楚诗记》。乾隆间长沙知府吕肃高为之删定刊行。此书辑上古至明代全楚之诗,因昔无全楚诗集,此为首编,故名《楚风补》。

3、诗文评类:

《怀麓堂诗语》一卷

明李东阳撰。东阳有《东祀录》等,已著录。

附:诗文评类存目:

《余冬诗话》三卷

旧本题何孟春撰。孟春有《何文简奏疏》等,已著录。《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此书实于孟春《余冬序录》中摘其论诗者,诡题此名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