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做科研”变成“写科研”
http://cpmuyujun.blog./archives/2014/20149101569.html
前不久,一位朋友与我聊天,刚一见面,就大倒苦水。原来,他所在学校承担的科研课题历经三年的研究,马上要结题了。他作为分管学校科研的负责人,理所当然地被安排写结题报告。可近段时间,他熬更守夜,广搜资源,也可谓挖空心思,仍然写不出像样的结题报告,也被“枪毙”了三次,问我有什么好的办法。当我定睛细看他时,两眼的黑眼圈,似乎见证了他的付出。我对他说:“就你针对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将你所‘做了什么’变成‘做成了什么’,亦即对之进行抽象、提炼,从而呈现你的研究成果”。他却一脸疑惑,反问我:“关键是我们平时没有做”。我听后一时语塞。此语真实,却无不折射出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存在的_____
将“做科研”变成“写科研”
一直以来,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倍受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它对于推动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提升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的课题申报,有的学校多则五六个,少则两三个。更有甚者,有的同时承担三四个课题,大到国家级、省级,小到市级、县级,不一而足,可谓“课题学霸”。似乎课题越多,级别越高,学校就越上档次,越有名气。殊不知,当费劲心力申报,请专家“开开题,提提意见”之后却“按兵不动”,等到要“结题”之时,闭门造车、东拼西凑、剪切+粘贴,从而“写”出了科研成果,有的竟获得堂而皇之的“奖项”。可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还是那个问题、那堆问题,没有丝毫改变。科研成果变成一堆废纸。这样的科研犯了典型“好看不中用”的病症,也是“写科研”带来的“后遗症”。
什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记得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曾说过:“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是教育科研。”“把难题当课题,是最真实也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是的,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情景中,遭遇的问题可谓多如牛毛。比如:我这个班的学生(或某一个)为什么不爱预习?不爱交作业?不愿与人交谈?我这节课学生为什么没有理解这个概念的含义,为什么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等等。诸如此类,或许在你看来,简直是“小儿科”,不值一提,但它确实是存在于我们课堂,萦绕于我们身边的真问题。倘若不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一味追求“高大上”,问题终究不会主动消失。
所以,中小学教育科研应当远离“写科研”,不能把教育科研搞得太科研化了。它需要走下神坛,回归“草根”。说到底,可以——
以“小”为突破口,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旨归
所谓“小”,即小课题,它是一种草根式的微型化研究,它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从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改善学生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它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一研究的切口小、容易操作。内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班级管理中的某种现象、问题等;其二是研究的成果活、易于运用。可以是经验总结、独特的教学设计乃至学生作品等;其三是研究的规模小、周期短。可以是一个人,学科备课组等,并能在一定周期内切实解决问题。在教学议论文时,笔者发现学生存在诸多的问题。基于此,将“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作为主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将主问题分解为小问题:如何确定议论文的观点?如何正确表述观点?如何选择论据?如何叙述事例等12个小问题,进行了两个学期的实践研究,学生收获甚大。学生作文改变了,对于自己而言,教学难题也解决了,何乐而不为。
所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是问题要实在。必须贴近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盲点、热点、疑点问题,将目光投向课堂、投向学生,走“田野式”研究。二是过程要实在。没有过程体验,没有实际的行动研究,纵使再美好的愿景也只是“空中楼阁”,最终也只能在结题时煞费苦心,劳命伤财。三是成果要实用。研究的目的不在于获奖,而在于成果运用于实践,从而改变学生、提升教师、推动学校。近年来,许多研究犯了“两头热”症状,即“开题热”“结题热”。一结题后,将成果束之高阁,对于实践的指导价值与意义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丢失了研究的本意。
请记住:科研要面对真问题,真过程,真成果。
让教育科研走进田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