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东道西话备课

 张永祥图书馆 2014-09-18

什么叫备课?《中国大百科全书》有明确定义:“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教学是艺术,艺术必须千锤百炼,必须作认真的准备。有人说,在备课上多花点时间,如根上浇水;在课堂上靠增加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似叶上施肥。这话千真万确。

没备课或者备课不充分不能进课堂。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教三年级语文课。备课马马虎虎,有时抄起教材就去上课,碰钉子是常事。一次,我教“残酷”这个词,翻来覆去地讲:“残是残忍的残,酷是酷虐的酷,残酷就是残忍酷虐的意思”,累得口干舌燥。下课了,学生把我团团围住,问:“什么是残忍酷虐?”原来,我不讲学生还明白,我一讲他们反而糊涂了。讲课砸锅了,我十分懊恼。老校长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讲课失败不要紧,要紧的是好好找一找原因。”接着他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画家去拜访阿道夫·门采尔(19世纪德国著名画家),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功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一年的功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它了。”老校长也叫我“倒过来试试”。吃一堑,长一智。于是,我遵照老校长的指示,开始认真备课。在讲课之前,老校长还叮嘱我做好三件事:前一天,默演讲稿,组织语言,理清线索;前一小时,澄清过滤,去粗取精;临上课前10分钟,在脑子里过一次电影。只有这样,才能把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流程装在脑子里,记在心上,做到呼之即出。

现在,我深深体会到,要保质保量上好40分钟的课,最少要拿出三个40分钟的时间来备课,否则难以保证课的质量。因为备课是一种艰苦细致的创造性的劳动,教材不经过自己一番咀嚼品味,就不能融会贯通。试想,一篇课文思想是人家的,语言是人家的,感情也是人家的,教者自己不甚了了,执教时必然捉襟见肘,运转维艰,惝怳迷离。

谈到备课,我以为第一要务是备学生。

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他们的个性品质丰富多彩。为了“知己知彼”,我常常在新学期接新班一周内将每个新生的姓名、年龄、民族、家庭成员等有关情况以最快的速度记住,掌握了学生这些自然情况,既是尊重他们,与其心心相印,又能调动他们学习能动性,与其丝丝默契。不然,开学很长时间了,连自己学生的名字都叫不上来,岂不尴尬。在了解学生个人情况上,应该懂得,我们看到多少张不同的面孔,便应看到多少个不同的性格。教师若能把这个学生与那个学生加以区别,就如同区别他们的面孔一样,便算是真正对学生有所了解了。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就是谈话。我与学生谈话有两种方式:一是邀请式谈话,二是随机性谈话。不管哪种谈话,我都把学生看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做到感情亲切,态度和蔼,举止真实。《学记》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把学生的情况摸清楚了,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譬如:对学困生、贫困生、单亲子女及有特殊个性和心理的学生,尽量做到哪把钥匙开哪把锁。

备课时,进入学生角色,揣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的感受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一定做到目中有人。学生不是缩小的成人。儿童的世界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观察世界、阅读文字、理解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方式。鉴于此,我每次备课,都要反复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学生读了这篇课文,最感兴趣的可能是哪几点?学生会以什么方式来理解课文的难点?学生是否喜欢我的这种设计?这种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点?其实,每个老师进入学生角色都有自己的方式,不一定像我这样问问题,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老师必须有一颗童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只有老师像孩子一样,才能理解孩子。

当然了,备课也要备自己。要求学生读的我先读,要求学生背的我先背,要求学生写的我先写,要求学生做的我先做,在“下水”的过程中,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就拿背诵课文来说吧,一套语文课本,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论内容,古今中外名作荟萃,久经时间考验,历来脍炙人口;谈形式,有诗歌、散文、童话、寓言,新颖活泼,娱人耳目。游览语文课本,不难发现,凡名篇佳作之所以流芳后世,经久不衰,语言优美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小学语文教材,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一句话,一个字,如珠落玉盘,流动自如,咀嚼起来,余味无穷。观有绘画色彩美,听有音乐韵律美,读有铿锵节奏美。我备课,总是从读入手,披文入情,先把课文背下来,然后沿波讨源。《燕子》一文中,有一段是描写燕子栖息情态的:“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是作者对燕子的赞美,同时,也是全文颇具魅力的收束。这段话设喻形象含蓄,富有神韵,它预示着行将到来的“百花争艳的盛会”,将使春意更浓,春光更美,在这支春的交响曲中,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音符。这篇课文既不是诗,也不是画,但读后却使人感到如诗如画。只有将其背下来,才能感到作者柔毫上蘸的不是墨,而是蘸着春的鲜艳色彩,对祖国的歌颂。

那么,备课从那入手呢?——读。我每备一课书,都是从读开始。或朗读,或默读,在吟咏中促使自己尽快进入作品之中。一读,感知课文内容;二读,研究文章题目;三读,抓住课后习题;四读,探讨作者思路;五读,咀嚼语言文字;六读,体会思想感情。在备课时,一篇文章读了这么几遍,就能基本上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例如我备《鸬鹚》这篇文章,首先是朗朗有声地读课文,反复地读,有滋有味地读,尤其是第二自然段:“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湖面上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一边朗读,一边品味,渐渐地,“一抹”这个词语跃入我的情感视野:“一抹”表示渔人动作的轻捷,渔人对鸬鹚的爱护,鸬鹚和渔人配合的默契;“一抹”是湖面从静态到动态的开始,抹出了渔人劳动的欢乐和丰收的喜悦……抓住“一抹”,也就抓住了这段文字的魂。

大声的诵读可以使自己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可以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大声读之后,还要潜心默读,反复咀嚼,以期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更强烈的共鸣。例如备《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我反复默读,对“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和“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这两句话中的“才”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样一个副词,前者表示时间长,后者表示时间短。这看似平常的两个“才”字,不仅在时间的长短上作了对比,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如果没有对课文反复的读,这种对语言文字独特而深刻的感悟是不可能有的。

我觉得备课从读入手,或者朗朗有声地读,或者默默无声地读,读得滚瓜烂熟,读得有滋有味,读得声情并茂,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实际上这个做法并不新鲜,甚至显得有些“落伍”,但看一看现在一些青年教师的备课,我们就会感到,“老调重弹”大有必要。现在很多青年老师,拿到教材,课文还没有读透,就急急忙忙翻阅教参、搜寻各种资料,或者寻找有关名师的教案拿来照葫芦画瓢,这些做法无可厚非,对“教参”和现成的“教案”不是不可以用,“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用心剪裁,这才是正确的方法。但如果没有把课文读熟读透以此作为基础,课文外搜罗的东西再多,效果也不会好。

备课,不能仅仅着眼于当下执教的一篇篇课文,还应沿波讨源。因为一篇篇课文不过是语言文字大树上的一枝一叶,要想把这一枝一叶研究透彻,不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大树,那是不可能的。备课时,我尽量多看一些参考资料,有原著的一定要读原著。教《少年闰土》,我读鲁迅的《故乡》;教《草船借箭》,我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样再来研究教材就能居高临下,把握全局。

我备课总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知其意,明其理——虽然这些隐藏得很深的“意”和“理”不一定全部传递给孩子。1958年我国有过一段不切实际的浮夸风,造成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叶圣陶先生写了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爬山虎》,赞扬爬山虎脚踏实地,不屈不挠,在奋进中展现力量。后来,《爬山虎》经过改动选入小学语文课本,题目改为《爬山虎的脚》。很多老师把它当成一篇常识性的课文来教,这和《爬山虎》的原意相距甚远。联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分明写着:“‘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也望望窗外那爬山虎。我不知那一刻老先生想起的是什么。”课文的结尾“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不正是对人格力量的礼赞吗!可见,了解时代背景、作者创作的意图、作品的时代意义,才能知人论世,见微知著,不然,备课又何以谈得上广度和深度。

《草原》一文中有“一碧千里”一词,一位教者把这个词讲成“好远好远,一眼望去,绿得很呀”。其实“千里”在此不是指距离,而是指面积,“一”不是量词而是副词,当“全”“都”讲,“一碧千里”是“千里一碧”的倒装。

再以“秉烛夜游”这个词语来说,一位教者望文生义,把“烛”解为蜡烛,显然这是不知道这个词语出自曹丕的《与吴质书》,“烛”实际是灯笼、火把。

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还”字,一些注释都解为“回来”“回到”。结合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李白当时正在流放途中,忽遇大赦,一个“还”字包含了多少重获自由的喜悦、兴奋的感情。再结合郦道元的“朝发白帝,暮至江陵”的名句,“还”字讲成“到达”更能表达江水急和诗人急切摆脱羁绊的心情。

准备了这么多内容,不能一下子都塞给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教师自己掌握的。只有居高临下,才能势如破竹。“任你弱水三千,我自取一瓢饮。”在讲课时,我每每披沙拣金,备多用寡,力求把握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克服弱点,攻其一点,让学生获得真知。就拿《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来说吧,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从听、说、读、写,到知、情、意、行,不能不分巨细一股脑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为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是两码事,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基本源泉,教学内容并不等于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调整、加工和提炼的结果。另外,不能把教学重点单纯地理解为教学内容上的,即知识、技能上的重点,它同时还应作为训练学生智力活动方法的重点。基于上述这些认识,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阅读和习作的有关要求,以及学生心理、年龄特点,考虑这是一篇讲读课文,结合单元和课文的训练重点,我紧紧抓住文中“受益匪浅”这个词语,对学生进行品味词句、领悟情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我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用“受益匪浅”、“堪称楷模”词语造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叶圣陶认真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习作这件事得到启发,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3)以叶圣陶修改的《一张画像》为例,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

最后,我还想说说写教案。

我初为人师时,在一所村小学教语文。时任校长是一位女生,姓庞,50多岁,皮肤白晳,微胖,我们都称她“胖白”。“胖白”从来不检查老师的备课笔记,但天天都听我们的课,下课后,她总是从教师教得是否有效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来和大家交换意见。为了把课上好,不让校长挑出毛病,我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仔细考虑教法,将大量的笔墨落在书上,在教材的天头地脚和字里行间进行圈、点、批、注、勾、画,诸如作者介绍、正音正字、词语解释、段落划分、中心思想、板书设计,以及富有启发性的提问,统统写在书上。有时教材空白处写满了,我就在每篇课文的后面粘贴话页。一学期下来,一本书加厚了两三倍,里边密密麻麻都是我的手迹。拿着这样的教材去上课,看一眼一目了然,讲起课来得心应手。

有一次,“胖白”一反常态,突然要看我们的备课笔记,说是近日县教育局领导要来学校检查教学工作。无奈,我只好把课本呈上。第二天,全校的备课笔记发下来了,“胖白”在我的语文书上用红笔写了20个字:“新颖独特,彰显个性,以简驭繁,操作性强,妙不可言。”不久,“胖白”退休了,但是,我却养成了在书上备课的习惯,并且奉为圭臬,一直延续到如今。

在书上备课,我把它看作是一种勇气和尝试,是向重数量轻质量、重格式轻内容、重统一轻创新的八股式文牍教案的挑战。当然,这种做法还值得讨论,但对我来说至少要坚持下去。

毋庸讳言,“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能力差”是长期以来困扰小学语文教育的一大难题,其实,解放和松绑教师,课堂教学满盘皆活。现在很多教师都是戴着枷锁跳舞,由于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作祟,他们每天都在重复着千人一面、千课一式的抄写教案的劳动。“年年岁岁教此课,岁岁年年都一样”,浪费时间,消耗精力,我实在看不惯。我老伴也是小学教师,不久前的一天晚上,我看完了电视,正想躺下休息,只见她还在灯下奋笔疾书呢。我感到奇怪,问道:“你在写什么?”她百无聊赖地答道:“备课。”我走到老伴身旁,一边给她轻轻按摩双肩,一边关心地问道:“这节课什么时间讲?”老伴漫不经心地说:“上周就讲完了。”我不解地问道:“你怎么才备课?”她苦笑着说:“我把课备在两张纸上了,明天校长要检查备课笔记,我的备课薄上少一节,趁你看电视,我把它补上,不然,学校要扣分的。”我说:“你这样做,是戴草帽打伞——多此一举。与其重抄教案,倒不如写点教后反思。”老伴表示无可奈何。

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备课信息经过加工后输出的过程。教案的编写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应当考虑变化性,灵活运用,避免死板教条。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写教案也是如此。学校不必统一格式,更不必统一标准,按照新课程理念,解放老师的双手,给他们一点自主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