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味道

 真友书屋 2014-09-18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李安《饮食男女》

曾经有人把现在的厨房比作是男厕所,因为女人很少进去。话虽有些调皮,但也说明了一定的现实问题。做饭曾经是女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和生孩子一样。但是,现代的女性都追求去外面创建事业,已不再把自己定位在家庭主妇的位置上,不会做饭或者做饭不好吃也就很正常了。相反,在光棍危机的威胁下,女人越来越成为奢侈品,男人为了赢得女生的欢心必须得掌握烹饪技巧,以征服口来征服心。

做饭与家庭

作为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事情,电影中也少不了做饭的情节。由于受时间限制,电影中的做饭不能像烹饪节目那样去展示完整的步骤,而是要紧贴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来表现特定性。在奥斯卡最佳影片《克莱默夫妇》,当妻子离开家庭后,丈夫只好自己为儿子做早餐,但是从没做过饭的他一时手忙脚乱,非常狼狈。打鸡蛋时将蛋壳掉进杯子里,做面包忘记放牛奶,泡咖啡时几乎把整罐都倒进去,而此时平底锅里的面包烧糊了,当他匆忙去抢救时,手又被烫伤了。达斯汀·霍夫曼将这个做饭细节表演得生动有趣,表现出一个远离厨房的男人的困境,也从侧面说明了妻子为什么要离开家庭。因为家务的琐碎和日复一日的重复的确会让有生活追求的女人崩溃。

重视烹调是东方人的传统,在我们看来,做饭和吃饭是维系家庭情感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以前的富贵家庭里,做饭被看作是粗活,往往是下人的工作。

《青木瓜之味》剧照,厨房的罐子像是艺术品。

在越南国宝级导演陈英雄《青木瓜之味》中,小女孩梅来到一个大家庭做女佣,第二天,大妈就教她怎样炒菜,怎样伺候好一家人的胃口。从忙碌的佣人身上,我们闻到了生活的味道,而坐在餐桌前等待进食的主人们却显得毫无生气。梅自小养成了照顾家庭的习惯,她的纯真和谦卑是她作为东方女人最美好的特质,最终蜕变成一个美丽大方的少女,嫁给了她自小就崇拜的浩仁少爷。梅就像她自己剖开的青木瓜一样,晶莹剔透,清新纯净。她并不讨厌做饭,而是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她陶醉在自我身份里,达到了淡然的境界,所以才能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爱。

在这两部电影中,前者做饭是“丑”,后者做饭是“美”,前者探讨的是家庭的分裂,后者探讨的是家庭的融合,而做饭时的不同形态恰恰是主题偏向的表现。

刀口上的恶心

同样是做饭,有些电影中的镜头能唤醒胃口,让人垂涎欲滴,有些电影中的做饭行为却非常恶心,甚至是恐怖,这主要是由于材料的问题。让黄秋生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中,黄秋生扮演的厨师把人杀死,对身体进行肢解,然后放在搅拌机里搅拌,大团的肉丝从搅拌机口中缓缓流出,触目惊心。他将骨头放进垃圾袋中扔掉,然后回去和面、擀面、包包子。第二天早上,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包子便进了顾客的嘴。警察来到包子店调查失踪的人,但殊不知他们嘴里吃的就是他们要找的人的肉。此片上映后,造成香港包子店的生意大降,很多人甚至从此不敢再吃包子。这便是恐怖片的延伸效果,它的邪恶其实不在于画面的血腥,而是在于由此引起的恶心感,让人的心理极度难受。

做饭离不开刀具,尤其是做荤菜的时候,动物血肉的颜色很是恐怖,如果导演有意识地展示这种细节,做饭的温馨美好便会被打破。在关锦鹏的女性电影《地下情》中,蔡琴在厨房为朋友做饭,她准备将一只整鸡放进猪肚里进行烹煮,她告诉大家要把猪肚里的粘膜刮干净,画面上白里渗红的猪肚让人不寒而栗。之后,温碧霞来到厨房,问蔡琴有没有打过胎,想起刚才蔡琴展示的猪肚,就像胎盘一样,胃里便一阵翻滚。没想到第二天,当室友金燕玲回到公寓时,蔡琴已经惨死在地上,浑身血肉模糊。连续三个意象交织在一起,让故事变得非常残忍。

李安的电影烹饪术

一般情况下,做饭只是电影中的某个细微情节,它隶属于整个故事之中,起着辅助的作用。李安的《饮食男女》却将做饭上升到文化高度,将中国人擅长的烹饪技术和家庭情感关系联系在一起。影片用大量特写镜头展示老父亲(郎雄)精心烹饪的细节,让僵硬的动植物在他手中散发出勃勃生机,只用眼睛看就能体会到味道的鲜美,这对西方观众来说是一种新奇和魅惑。这是李安能在东西方文化之间自然贯通的原因,他能把东方文化的美好展示给西方,让西方观众理解,同时也能跨越东西文化的隔膜,让两者的差异以幽默的形式呈现,例如《推手》《喜宴》

《饮食男女》中的老父亲用每周星期天盛大的家庭晚餐将三个女儿聚集在一起,以维系家庭的感情,但是三个女儿都在生活中遭遇到各自的情感困惑和压力。在平行交叉蒙太奇镜头中,一边是父亲为做饭忙碌,一边是三个女儿为各自的生活忙碌。而后在饭桌上,三个女儿相继宣布“通知”,她们要搬出这个家。老父亲感到无比痛心,他的味觉一天天减弱,女儿们却对他精心烹饪的饭菜毫不领情,还总是提出意见。

《饮食男女》剧照,一座灯红酒绿。

父亲的处境很好地诠释了一个流行语:“他做的不是饭,而是寂寞。”一方面,他希望每个女儿都有一个好的婚姻归宿;另一方面,他又不舍得她们离开自己。这是天下所有的父亲对女儿的相同情怀。电影中有一个镜头,父亲在家里为女儿们洗衣服,从洗衣机里掏出一大团交缠在一起的胸罩、丝袜、内裤,让人觉得既无奈又好笑。

故事发展到最后,每个人的生活都走向了出人意料的方向。恨嫁的大姐本来准备在家一辈子照顾父亲,最后却与学校的体育老师邂逅,喜结良缘。叛逆的白领二女儿是最早宣布离开家的,后来在投资和情场上遭遇双重打击,最后决定回到家陪伴父亲。三女儿在与闺蜜的男友聊天时,发现彼此才是最适合的对象,两人相爱,她还怀上了小孩。而老父亲却和邻居年轻的离婚女(张艾嘉)萌生了爱情,在最后一次家庭大聚会上,宣布和她同居,并搬出老房子。当满脸沧桑的父亲称呼和他同样年龄的女人为伯母时,电影达到高潮。在所有故事中,做饭是一个衔接点,食物与情感只有达到统一,才能维持健康的生活。

当一切动乱过后,大家庭离散了,但却成就了几个小家庭,老父亲的味觉也回来了。而李安便是躲在镜头后的大厨,将一部电影烹饪得有料有色有味。

周星驰的神话

平常的做饭行为如果进行喜剧化的夸张演绎也可以成为商业片的大卖点,周星驰的《食神》便是最好的例子。

周星驰的电影其实不是单纯的无厘头搞笑,在欢乐之中总是蕴含着一定的生活智慧,尤其是人物的励志经历常带给人光明的希望。《食神》也不例外,它的整个故事构架是“盛极必衰,失而复得”。电影开头,已经成为食神的周星驰因为骄傲狂妄,被金钱冲昏头脑,遭到朋友的算计,事业顷刻间崩塌。之后,一无所有的周星驰在底层生活中又被贵人救助,靠着独到的技艺,最后重归食神之位。就像古龙的小说《三少爷的剑》一样,成功人士在达到顶峰之后往往是寂寞的,也是他心理防线最虚弱的时候。只有经历了胜与败的双重考验,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食神》中的星爷,那时候还是意气风发。

第一次成为食神时,周星驰靠的是炫丽的技艺,所做的菜华丽夺目,就像他的人一样浮夸,此时他认为“只有用心才能做出最好的菜”。而在第二次成为食神的过程中,他靠“撒尿牛丸”起家,又凭借“黯然销魂叉烧饭”夺魁,这两道菜看似普通,但是蕴含了爱,吃后让人感动流泪。此时,他领悟到做饭的真谛——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成为食神。如果说“用心”是“技”的话,那么“用爱”便是“艺”。“用心”只能说明认真,而“用爱”却是情感的注入,包含了生命的精华。

黄渤主演的《蛋炒饭》也是如此,电影将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傻子大卫经过了人世的浮沉之后,终于做出了世界上最好吃的蛋炒饭,名叫“菩提玉斋”。美食家尝到了饭里面有人生的味道,其配料是米饭、鸡蛋、油、盐,以及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