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随记(十九)

 昵称18892371 2014-09-19

    西安随记(十九)——戏曲大观园散记②

 

一阵阵随风飘来的歌声将思泉拉住、牵往,熟悉的“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一群中老年文艺爱好者,正在“戏剧大观园”内引吭高歌。可惜唱的不是秦腔,未能与周围以秦腔为主的梨园文化合拍。

 

几十年前在陕西关中一带就流行过这样带着当时时代色彩的说法,“八百里秦川红旗飘扬,三千万儿女高唱秦腔”。其中第一句的“红旗飘扬”常常根据不同的形势、时段随意改动,形成各种应景的版本,诸如“人丁兴旺”、“麦浪滚滚”、“尘土飞扬”等等;第二句原则上不变,“高唱秦腔”,经久不衰。可以这么断言,“八百里秦川”、“三千万儿女”(也有“三千万老陕”的说法)以及“秦腔”很有概括性,是陕西人引以自豪的资本。不知道几十年过去了,这类说法还在流传否?

尽管粗犷豪放、高昂激越的秦腔难以引起匆匆而过的外地人的共鸣,但是地道的老陕(尤其是中老年人)没有不会“吼”几句的。

 

还是在“戏曲大观园”内,这伙歌曲爱好者的旁边,竖一组彩色雕塑,绘四部经典秦腔(下文,剧名后的文字是雕塑旁边的简介)。

 

“三滴血”,著名剧作家范紫东先生的一部优秀剧作,创演于1912年。

 

西安随记(十九)——戏曲大观园散记②

 

“斩李广”,戏剧名家袁克勤的代表作之一。以唱为主,唱腔激越动人。

 

西安随记(十九)——戏曲大观园散记②

 

“五典坡探窑”。秦腔名家李玉敏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妇孺皆知的探窑故事(王宝钏的“寒窑”就在大雁塔东的曲江池附近——思泉注)。

 

西安随记(十九)——戏曲大观园散记②

 

“柜中缘”,著名剧作家孙仁玉的代表作之一,是有着“陕西梅兰芳”称号的易俗社(西安一家著名的剧团——思泉注)名家王天民的看家戏之一。

 

西安随记(十九)——戏曲大观园散记②

 

至于四出秦腔名作的故事梗概,网络上很容易查到,这里不多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