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人应承担社会责任

 指间飞歌 2014-09-20
电影人应承担社会责任

2014年09月19日 10:47:33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黄晓明

  由我主演的电影《中国合伙人》有幸入选本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电影,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中国合伙人》这部影片讲述了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浪潮中,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民族荣誉激发创业勇气、用社会责任寄托奋斗梦想的故事,通过对青春年华的缅怀和对创业之路的追忆,艺术地传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中国合伙人》拍摄于2012年,上映于2013年5月,距今已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为什么这部影片至今还能获得大家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为什么我现在还能经常回忆起拍摄时的点点滴滴?我想,这一切都来源于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激励。影片中的三个年轻人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在理想的驱使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尽管其间有过分歧、有过离析,但对梦想的坚持是他们能够最终成功的强大动力。成东青、孟晓骏和王阳的创业之路,折射出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走过的艰苦历程,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奋斗、他们的辛酸,与当代中国人民最朴实、最平凡的个人生活有着血脉相通的紧密联系,从而在情感上与观众形成共鸣,在经验上与观众达成互动,在价值理想上与观众结成统一。更为重要的是,影片所传递出来的昂扬向上的正能量,是当前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民族乃至我们这个国家必不可少的前进动力,这种正能量有可能给失落中的人带去一点希望,给悲伤中的人送去一点温暖,给彷徨中的人树立一点自信。这种看似微小的情感支持,作用于每一个观众身上,涓涓细流汇成万顷碧波,这也就是《中国合伙人》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成功地争取观众、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

  同时,我还想到我们年轻一代的电影人,应该怎么样去拍电影、演角色的问题,这同样能从《中国合伙人》中得到启示。青年电影人作为中国电影的新力量,在未来势必肩负起把我国建设成电影强国的历史重任,是中国电影的希望所在。我们应保持清醒和理智,我们要看到,青年人的电影作品还存在着艺术上的缺陷、思想上的不成熟,观众的评价也褒贬不一,社会的认可正反相悖。我们应该多向电影界前辈学习,继承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发挥自己的优势,勇敢地展现才华、弥补缺憾,为中国电影的兴旺发展贡献力量。尤其是要以德艺双馨为做人、做事的标准,树立健康的社会形象,承担起电影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