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极拳阴阳理论的实践: 通过起式中的左脚横移动作,重点介绍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即阴阳哲理。 两人面对站立,甲以右手扒住乙之左肩向其右肩方向横搬。 乙如用左肩抵抗,则很容易被搬开。 训练乙放松左肩,则甲的力量很难奏效。 训练乙尝试用右胯暗暗地去顶甲之搬左肩的右手,则不仅站的稳,不被搬动,而且左肩体现出很大的内劲。 有学员回家后在八岁儿童身上试验,经过几次尝试后,儿童身稳如立柱一般,虽大人也难以撼动。由此可以体会到:太极拳以弱胜强并非虚言,而太极拳的核心就是阴阳。张耀忠老师给出的具体操作原则就是:忘掉接触点,反向思维。真乃大道至易至简。 3、通过两腕前掤的动作体会骨节松开的作用: 两腕前掤要通过手指回够手心来实现,而初学者往往找不到手臂自动上抬的感觉,动力不足。此时应该从肩、肘、手的关节放松上找原因。把肩关节向前向下松开,肘关节松开,手腕关节松开,再用手指回够手心,两手就会自动上升。 此动作还引起一个松与紧的话题: 有人两手过于松软,不敢用力回够手心,导致两臂上抬缺乏动力。 要明确用力与不用力的原则:无必要的力一丝也不能用,有必要的力该用就用。否则的话,产生的不是松、柔,而是疲沓,软弱,逃跑。这与太极拳的目标是背道而驰,越练越远。 正确的放松就是:肌肉放松,骨节松开,如此才能产生如“棉里裹铁”的效果。 而这正是37式太极拳预备势的基本要求。 从此可以看出,37式太极拳是拳中之精华,处处埋藏宝藏,值得深入开采。 4、关于动作的姿势纠正: 本次重点介绍了立身中正的意念方法。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立身中正,才能支撑八面。 学员掌握后就能自己辨别动作正误,调整姿势,而且找到了自身万能的内劲源泉。 任何动作在定势时,留意一下自身是否中正,养成习惯后,拳势动作水平有大幅提高。 5、启发运用意念,找到意念产生的内在感受: 通过起式的两掌下采、搂膝拗步的右(左)掌前按,玉女穿梭的左(右)掌前按等动作,找到内劲产生时的心理感受。抓住这种“舒服感”,找到规律,为将来全面掌握内劲建立检验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