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实践表明,预习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低年级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知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课文先进行了解、质疑、思考的过程,是课堂教学之前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我就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本学期初,升上三年级后,针对新的学情,为设计新的预习作业内容,我先着手对本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情况作了一次调查。 从学生和家长的问卷反馈情况来看,由于教师与家长的普遍重视,90%以上的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开始接触预习作业,并在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但存在的问题有:一、预习作业如果总是一样的模式,学生在渐渐对预习作业失去兴趣。二、书店里门类繁多的学习辅导用书,容易使学生对预习作业应付多,怠于思考,没有了个性。三、有25%的学生完成预习作业需要45分钟左右的时间,这超出了该学龄段孩子的作业时间限制。面对这样的现状,要求我们在设计新的预习作业内容时,要充分考虑怎样做才能激发出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认真劲,并着手减轻学生预习作业的负担。 结合了问卷反馈结果,以及再次认真研读小学第二学段的学段目标:一、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掌握自学生字词的方法。二、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学习默读。三、能够结合预习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并尝试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小学三年级语文的常规预习要求,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种类型的预习作业要求。 其中精读课文的预习作业要求是围绕“一读、二标、三查、四问、五写”这一条主线设计的。 一读:读的方式很多,有速读、默读、朗读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方式进行,或者根据老师要求来选择。 二标:是指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字词、句段、好词佳句。 三查:包括查字典解释词语和认识新字,解决生字、生词,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以及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四问: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我一般建议学生学会使用这两种方式提问:① 而五写:是指三年级学生可以尝试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在书上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也就是做批注。老师还可以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课文的写作顺序或写作特色。 在这样的主线引领下,精读课文的具体要求如下:有四个大的方面,其中常规要求先需要做到:朗读课文两遍以上,标好自然段。再细化为: 字词积累方面: 1、给生字条和田字格里的生字注音 2、编字谜记生字(三个以上) 3、形近字组词(给生字条里的生字找形近字,三个以上) 4、多音字组词(三个以上) 5、词语解释(强调必须查字典规范正确地解释) 6、找近义词和反义词(各两个以上) 理解品读方面: 7、好词好句品析(在书上做批注) 8、我读懂了(理解课文内容方面,两点以上,意思表达完整规范) 质疑解惑方面: 9、提问(主要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问) 10、思考准备课后题和单元预习纸中的问题 小结拓展方面: 11、设计课文的简单板书,并能加以简单说明。 12、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课外资料,课外资料可以打印出来,或做成ppt。 在这个“菜单式”的精读课文的预习要求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不同情况,各自完成不同的项目,如:学习基础扎实,成绩优秀稳定的学生,建议完成该《要求》中的第7至第12项;学习基础一般,学习能力和成绩一般的学生,建议完成该《要求》中的第3至第10项;而学习基础薄弱,字词掌握尚不容易过关的学生,建议完成该《要求》中的第1至第6项;这样既做到了在一定程度上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在一定层次上按照学生不同情况实现了作业的分层布置。 而略读课文的预习要求则相对简单些,侧重于引导学生多次通读课文,能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理解新词和课文内容。具体框架如下: 1、今天我预习了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 2、在第一遍的预习朗读中,我认识的新字有 我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词语有 3、我再把课文读一遍,这一遍我要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我就用横线标出来,一共有 4、划出自己想要积累的好句。 5思考: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 6、读了这篇课文,弄不明白的问题我或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上课时,我要和大家进行交流,或者向老师请教,把这些问题弄明白。 另外,预习作业本着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出发点,可以做到的还有:一、学生能在书上划线的内容可以不用抄写(比如好词好句);二、学生会表达的内容可以不写或简写(比如好句品析、课文批注);三、可以使用符号的地方直接做记号(比如对课文内容的思考提问)。 以上就是本人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预习设计的一些思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预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授之以预习方法,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如果课前预习的好,同学们带着问题和预习成果进入课堂,就会精力集中,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