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短,揭短与补短

 指间飞歌 2014-09-26

护短,揭短与补短

2014年09月25日 22:01:11
来源:求是网     作者:吴作明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缺点不足,在所难免。短,人皆有之。何谓短?不足、缺点。如何对待短?有三种态度:护短、揭短和补短。

    护短,就是不敢、不愿正视、承认或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千方百计,想方设法,遮掩、推卸、开脱、偏袒、庇护。什么“家丑不可外扬”、“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多栽花,少挑刺”、“报喜不报忧”等等。总之,你好、我好、他好、大家好,一团和气。其结果,讳疾忌医,缺点和不足得不到正视、纠正、改正、弥补。短,越护越短,不仅影响个人进步,也阻碍事业发展,其害无穷。明·吕坤《呻吟语》说:“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至矣。”可见,古人对不护短的要义认识精辟至深,把不护短作为修身的第一长进,值得我们学习思考。明朝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多宝寺请来一个秀才给太子当老师。这个秀才教书特别严格,太子特别顽皮,不听教诲而且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秀才动手教训他被朱元璋看见,要求放他一马。皇后马娘娘立即制止朱元璋的行为,绝不护短。马娘娘绝不护短的行为值得我们效仿。

    揭短,就是敢于正视,承认自己和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并敢于揭露和暴露出来。揭短要有勇气和胸怀,也是一种美德。自揭,就是自己主动向组织领导、同志揭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开展自我批评,敞开心扉,争取组织、领导和同志的帮助。互揭,就是上属与下属,同志与同志之间,通过开展批评,指出、找出缺点和不足,正视、认识、改正缺点和不足,互帮互助。揭短,一要注意客观,实事求是,这是揭短的前提。客观,就是要尊重事实,不夸大,不缩小,一是一,二是二,像中医诊病,首先要把准脉。二要出以爱心、诚心、公心,不借揭短搞互相攻击,掺杂个人恩怨,不能扣大帽子,无限上纲,也不能轻描淡写,不痛不痒,不负责任。这样,才能治病救人,帮助人承认改正缺点,弥补不足。这是揭短的原则和策略。

    补短,就是克服不足,改正缺点,变短为长,变缺点为优点。揭短是手段,补短是目的。揭短是为了补短。揭短与补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何补短?一是要取长补短。通过虚心诚恳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达到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扬长避短。二是要小补早补。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发现缺点和不足,及时补救。不等缺点和不足成堆、成气候、成顽疾。小不补酿大祸,早不补误大事。船到江心补漏迟。早补早进步,早补早受益。三是超前预补。不能总是亡羊补牢。要“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对有可能发生的缺点、不足和错误,要预警、防范,敲警钟,打预防针,防止缺点不足错误发生。四是善于补短。讲个故事供借鉴。古时候有位道行很高的老禅师,一天,在墙角发现一张椅子,知道一定有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了。深夜果然见到一个小和尚翻墙回寺,老禅师不动声色,走到墙边,用自己的背为小和尚当阶梯。当小和尚落地时发现自己踩着师傅的背,惊慌失措。禅师非但责怪,而是平静地嘱咐了一句:“夜深天凉,记得加衣”从此,小和尚再也不偷着越墙出去玩了。禅师的一言一行把揭短与补短有机结合起来,让小和尚既知短又补了短,改正了违犯寺规的缺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禅师揭短、补短手法高明。

    护短、揭短、补短,是人生三部曲,笔者认为,护短不能唱,揭短要常唱,补短要善唱|。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检察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