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老年人的饮食

 杏林图书馆742 2014-09-26
               

    中医认为,人的饮食与健康、寿命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中医在养生方面强调饮食保健。《素问》中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宜,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寥寥数语,不仅是一份完美的保健食谱,更是对中医养生经验的精辟总结。由于老年人的脏腑功能减退,脾胃虚弱,消化及吸收功能下降,在饮食方式和食物选择上与年轻人不同。合理饮食是老年人保持健康和延长寿命的必要条件。

    饮食要按时。古人强调“食饮以时”,老年人吃饭时间要符合自身的生理特点,要有规律。《养老奉亲书》中说,老年人宜“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由于老年人的脏腑功能减退,脾胃虚弱,进食时间与年轻人应有所不同,可适当增加进食次数,实行少量多餐。老年人不要等饥饿时才进食,因为这时进食不易控制饮食,更不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

    饮食要适量。古人强调老年人的饮食要“朝不可虚,暮不可实”。是指白天不能吃的太少,晚上不能吃的太多。这与我们常说的早要吃好,午饭吃饱,晚饭要少的说法是一致的。晚饭吃的过饱,会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血液中脂类物质增加,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病,还会使人体器官功能急剧衰退。

    饮食要清淡。老年人在保持足够蛋白质的条件下,要尽量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C和纤维素的蔬菜,如胡萝卜、菠菜、芹菜、白菜及鱼类等。这样的饮食,有利于防治心脑血管病,加强消化和排泄功能。

    饮食要温热。老年人的饮食应温度适当,既不要过热,也不要过凉。因为老年人多脾胃阳虚,生冷食物会伤及脾胃阳气,引发疾病;食物过热会损伤食道及胃粘膜。饮食温度适宜,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饮食要熟软。由于老年人多脾胃虚弱,牙齿松动导致咀嚼较硬的食物有一定困难。所以,应多食用一些熟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稀粥、馒头、馄饨、点心等。生冷、煎烤、辛辣、刺激性强的食品都不适宜老年人。

    营养要均衡。《素问》中说:“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主食要以杂粮为主,不能偏食。人体器官的生理功能,在成熟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为了延缓衰老,需要各种营养的补充。尤其要补充足够的动、植物蛋白。蛋白质供给不足,细胞的新生和修复就无法进行,会加速人的衰老。

    总之,老年人的饮食既要符合其生理特点,又要满足其营养需求。要荤素搭配、冷热适度、宜软勿硬、宁淡勿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宣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