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四年前读《形而上学》这本书的笔记,本想把其中的一些“读后感”扩展写些专题文章,限于主客观方面的一些条件而一直未能命笔成文。今天整理电脑里过去的一些资料,忽然发见了它。我觉得其中一些心得或许对同道中人会有些借鉴等辅助作用,特贴录于此。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说明: 摘录的原文用引号“”引起来,并注页码; 所引苗力田先生的笺注用尖括号< >标明; 我的阅读感受和想法写在大括号{ }里面。]
阅读选用的版本: [0]《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苗力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此书是依据《洛布古典丛书》希腊本文,参考W.D.Ross的《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988年修订版)译出的。 主要参阅书籍: [1]《哲学经典选读》(英文影印本)Page:98-110.Chapter 3:Aristotle.[美]科拉克(Kolak, D.)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西方哲学十大名著导读》. Page:38-78.第二篇:第一哲学的学说.杨寿堪等编著(此篇作者为郜<读gào>庭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主要辅阅书籍: [4]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工具论).苗力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三联书店,1982. [8]《世界哲学宝库》.[美]F.N.麦吉尔主编,《世界哲学宝库》编委会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P190-194.) 需进一步阅读的有关文献: [10]*耶格尔(Jaeger, Werner):《亚里士多德思想发展之基础》(Aristotle: Fundamentals of the History of His Development. Translated by Richard Robin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34.) [11]*欧文斯(Owens, Joseph):《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中的存在学说》(The Doctrine of Being in the Aristotelian “Metaphysics”. Toronto: Pontifical Institute of Mediaeval Studies, 1951.) [12]安尼斯(Annas, Julia):《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Aristotle’s Metaphysics, Book M and Book 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6.)这是一本忠实原文的译著,附带有关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数学哲学的导言性论文,以及详尽的哲学注释。 [13]兰德尔(Randall, J.H.Jr):《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0)本书概括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根据耶格尔的论述对《形而上学》进行了阐述。 [14]罗斯(Ross, W.D.)编:《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Aristotle’s Metaphysic’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24)本书是希腊文的标准版,附有导言和详尽的评注(做此评注需要对古希腊的了解)。
《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Greek philosopher. Metaphysics; Nicomachean Ethics; Eudemian Ethics; Magna Moralia; Politics; Categories; De INterpretatione; Prior and Posterior Analytics; Topics; De Sophisticis Elenchis; Physics: De Anima; De Partibus Animalium: De Motu Animaliun; De Partibus Animalium; Demotu Animaliu; De generatione Animalium; Rhetoric; Art of Poetry.
《世界哲学宝库》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主要思想的总结是我赞同的: 真知是对终极原因的认识。 存在四种原因:形式因(方案或类型);目的因(某种目的);质料因(质料即使用的材料);动力因(它产生变化)。 研究存在之作为存在便包含着解释本原的企图。 属性所系的个体事物才是真实的实体,实体即主体,它永远不能作为谓语。 既然属性隶属于某种个体,种亦可以被称为“实体”,在这个意义上,事物的本质就是其实体。 质料是潜能,即边为某物的能力。质料是没有规定的,它能够被形式所规定。当质料被形式所规定时它就变为现实。 形式或共相只能存在于个体事物之中。 变化过程不能是无限的,必定存在一个不动的第一推动者,它是永恒的实体和现实,这样的第一推动者即神,它是只思维思想的神圣的思想。
阅读纪要: 关于《序言》: 苗力田先生在《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的“序言”中除对《形而上学》做了简短的评介外,所谈的科学、技术和哲学的关系很有启发性。 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P2:“因为技术活动是生成的,它的目的不在活动之内,而追求自身以外的效益或成果。……因此,技术必须发展为科学,以科学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益的、有效的、长远的。”“科学……不寻求当前的效益和成果,而是关于永恒的和必然的知识。“ P3:“科学和技术虽然都知普遍,知原因,但二者却根本不同。技术把这对普遍和原因的知识当作(原文误“作”为“做”)手段,而去取得身外的效益和成果,而认识普遍自身才是科学的目的,它是更广、更深地去探索原因自身。所谓科学精神也就是科学是目的不是手段的精神。” P7:“是真是假,只在判断上,话语中,思想上。……普遍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只能是自身同一(to auto)。……科学自身以外别无所求,学以致知,科学是目的不是手段。” P8:“视觉不但明察秋毫之末,是最精密的感觉,它还是不须产生任何实际效用(meethen prattein)也为人所喜爱的纯净的感觉。 P9:“但任何推理和证明都必须有一个始点或本原,这个始点或本原始不可推论、无法证明的,不然就要一一推论下去,步于无穷,不知所终。所以,推论和证明的始点始不证自明,即众所公认为真 本原,最终极意见(doksa eskhatee)。……这些最初本原理智不能去证明,只能直接把握(lambanein),……理智的信念、正确的意见永远始科学推理和证明的本原。要用理智来反对愚昧,不能以一种愚昧来反对另一种愚昧。在求知的道路上,知和信如车之双轮,缺一不可。信是知的环节,知是信的链条。放弃理智的信,所带来的必然是愚昧的信。 P13:“理智的运用,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就是科学的最大功效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关于第一卷: {第一卷的在全书结构上看,是开宗明义地提出要探讨的问题的引言部分。提出了要探究的对象,探究的目的、任务和亚氏探讨这些问题的角度。} P3:“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P4-5: “人类……凭技术和推理生活。……当一个对相似事物的普遍判断从经验的众多设想里面生成的时候,技术也就出现了。……有经验的人比那些只懂原理而没有经验的人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其原因在于,经验是对特殊的认识,技术乃是对普遍。一切实际活动,一切生成都与个别相关。”<观看不但是认知的开始,也是智慧的直接显现。> P6:“有技术的人比有经验的人更加智慧,因为智慧总是伴随着知觉。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有技术的人知原因,有经验的人却不知。 P7:“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需品都已具备的时候,在那些人们有了闲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乐、页不以满足必需为目的的科学才首先被发现。……研究最初原因和本原才可称为智慧。……智慧是关于那些本原和原因的科学。……首先我们主张,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尽可能具有全面的,且不是就个别而言的知识;其次, 有智慧的人还要能够知道那些困难的、不易为人所认知的事情(感觉是认皆尽有的,从而是容易的,算不得智慧)。” P8:“在各门科学众,那为着自身,为知而选择的科学比那为后果的科学,更加是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发命令而不被命令,不是这个有智慧的人服从别人,而是智慧低下的人服从于他。……最普遍的东西也是最难为人所认知的,因为它离感觉最远。”<载体(hupokeimenon)在这里是指普遍概念和原则涵盖下的个别。> P9“这种科学,它应该是对最初本原和原因的思辨科学。 {海德格尔在Was ist das—die philosophie ?中认为:亚氏在此(《形而上学》第一卷A2,982b9sq)说的是:哲学是关于第一原理和原因的抽象认识。人们把επιστημη译为“科学”是一种误解。我是赞同这种观点的。可参阅《海德格尔选集·上卷》.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P588-606《什么是哲学?》一文。} P9-10:“不论现在,还是最初,人们都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的。……在某种意义上,一个爱智慧的人也就是爱奥秘的人,……娱乐和消遣……为了自身而是科学。” <思想和被思想是同一的,或者,思维和存在(是)是同一的。思辨科学是在其自身(kath hauton)和为其自身(hautou heneka)的知识。正如一个不受他物羁绊的人称为自由的人一样。……全面、自由和属神这三者就是思辨科学德本性。> {从982b12到983a23亚里士多德主要是要论述研究哲学是为求知,不是为了“实用”,当然,他所认为的“实用”是工具意义上的实用。} P12:“在那些最初进行哲学思考德人们中,大多数都认为万物的本原只是质料之类的东西。一切存在着的东西都由它而存在,最初由它生成,在消灭时最终回归于它。实体作为载体而承受各种作用,变化不定,人们说这就是存在着的任何东西的元素和本原。” {接下去,亚里士多德列举了泰利士(Thales of Miletus, First Western philosopher, founder of the Ionian school.)等人的质料观。 《形而上学》中通过亚里士多德的转述记录了许多在它之前的哲学家的观点。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中许多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哲学家的哲学资料就引自《形而上学》。比如:《西方哲学原著选读》P18-20§2.01[数士万物的本原]选自《形而上学》.I.5,985b-986b. P48§7.04[原子有哪些区别]之(1)选自《形而上学》I.4,985b. P50§7.06[感觉和思想是什么]之(5)选自《形而上学》IV.5,1009b. P58-59§9.01[苏格拉底的主要贡献是归纳和定义] 之(1)选自《形而上学》XIII.4,1078b. 之(2)选自《形而上学》XIII.9,1086b. P71-72§10.01[柏拉图与早期各派哲学的关系]选自《形而上学》I.6,987a-b. 而该书中所选的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著作很大部分选自《形而上学》,比如: P119-120§11.01[研究哲学是为了求知,不是为了实用]选自《形而上学》I.2,982b-983a. P120-125§11.02[哲学是研究实体的本性和最确定的原则的] 之(1)选自《形而上学》IV.3,1005a-b. 之(2)选自《形而上学》IV.2,1003a-b. 之(3)选自《形而上学》VII.1,1028a-b. 等都是如此。} P13.<思考神的人(theologeesantas)是指早期探讨宇宙问题的人。> P14“克拉佐门的阿那克萨戈拉……说本原是无限的,几乎所有德东西,都由相同的部分构成,是同素体(tahomoiomeree),正如水或火一样。生成鹤消灭德意义就是合并和分离,除此之外就既无生成,又无消灭,而是永恒持续。” {我觉得这段话说明阿那克萨戈拉的思想是原子论的雏形。阿那克萨戈拉的这种提法是早于德谟克利特的。因为Anazagoras(500-428BC.),而Democritus of Abolera(C.460-371BC.)} P15“巴门尼德在设计万物生成的时候,就说:全部神中爱情第一个产生。” P16“如若果然有一切善的原因,那它也就是善自身。 {宇宙为一,分即合,合即分。宇宙容多,分分合合!} {P17中985b4、5的感想是亚里士多德没有真正理解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所说的“充实”和“虚空”与“存在”的关系。“虚空”不是“非存在”。} {我不赞同P18中985b27说:“……在各种本原中,数目自然就是最初的,……”。So as numbers are logically first among these principles, and as they formed……} P20-21“自然哲学家们主张运动,以便万物得以生成,……似乎巴门尼德所探讨的是就原理而言德一,而麦里梭是在探讨就质料而言的一。……克塞诺芬是第一个提出了一的人(有人说巴门尼德是他的学生)。” P22“从最初起本原就是有形体的东西……其中有些人主张本原是一个,有些人则主张是多个有形体的东西,不过大家都巴这些本原设定为质料之类。一些人在设定这种原因之外,又增加了一个运动由以出发的原因。” P23“苏格拉底致力于伦理学,……第一个把思考集中于定义。……他一方面把这些非感性的东西系称为理念,另一方面感性的东西全都处于它们之外,并依它们来述说。由于分有,众多和理念同名的事物才得以为是。……毕达哥拉斯派的人们也说,存在物模仿数目而为是。柏拉图的分有,仅是名词的改变。至于分有或者模仿到底是什么,还是大家讨论去吧。”{月映万川} P24“作为质料以大和小为本原,作为本质则是一。各种数目都分有一,有大和小构成。……柏拉图主张数目在感性事物之外,毕达哥拉斯派则主张数目和事物是一回事,并且不吧数学对象当做它们的居间者。” {这段话中提到了“形式(eidos)”,正如苗力田先生所说,理念(idea)和形式(eidos)两个词并非不相容的概念。其所以不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还是在柏拉图那里都被交替使用,不但由于它们同源于动词eidein(观看),还由于都是事物所以是的是。……在思想中,用灵魂的眼睛所观看到的人……在自身的人……康德说:“经验直观未被规定的对象即是现象”(《纯粹理性批判》B34,A20),一切logos都不过是现象的形式,个别和普遍本属一家。} P25:“从质料制作出多种产品,而形式的生产却是一次完成的。可是人尽皆知,从一块质料只生成一张桌子,而运用形式规则制造出众多的桌子来。 ……柏拉图……只使用了两种原因:一种在是什么的方面,一种在质料方面(对于其他事物来说形式是什么的原因,一又是形式原因)。” {这段的观点是可以令人接受的,不过论证是有疏漏的,比如亚里士多德用雄性和雌性的关系来类喻质料和形式,认为“雌性一次交配即受孕,雄性却能多次授精。”例子本身就存在生物学意义上的问题,而更主要的是雌、雄两性是共在的,与质料、形式不具有“完成”意义上的可比性。} P26:“……其所是的是和本质的问题。” P27:“……运动的原因。” {中国的“无行说”倒是能让亚氏满意。} P28:“有的东西可能氏按生成在后,而按本性却在先,……” P29:“本原是一(单纯而非混合)以及其他。就同我们所设定的无规定者在被规定和分有某种形式之前一样。” P30:{我不赞同亚氏所说的“在存在的东西中数学对象是没有运动的,……”的观点。} “存在就是可感觉的东西,而且包含在所谓的天里面。” P31:“柏拉图便说存在着其他的数目,并且认为数目既是这些事物,又是它们的原因,不过有些数目是可思的原因,而另一些则是可感的。”……“相对每一个体都存在某种同名者和实体相并行。” P32:“按照单一在众多之上的论证,那么否定了的东西也将具有理念。按照消灭了的东西也可以思想的道理,那么消灭了的东西也有理念。 ……每个形式只有在不述说主体的条件下,才可以被分有。” P33:“形式之所以是原因,正如白的东西是由白色混合而成的吧,不过这种道理太站不住脚了。它最先由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后来又由优多克索斯以及另外一些人提出来,……说形式作为模式而存在,其他的东西分有他们是一句空话,是一种诗的比喻。” P34:“实体不能离开以它为实体的东西而存在。” {P35第二段(“再次……这是不可能的。”)是对无穷居间者的有力反驳。} P36:“……线段有一个始点,……线段必然有着界限,……线存在……点当然也得存在。”……“智慧在于寻求日常所见事物的原因……”……“作为载体的实体,……还不如说始实体或质料的一些范畴和属差。” P37:“存在着某个一自身。……不对多种意义进行区别,就不可能找到存在着的东西的元素,……自诩找倒了所有存在物的元素,是不真实的。……并没有什么先前就有的前在知识。正如对学习几何学的人来说,容许他对事物有前在的认识,但对想要学习的这门科学却没有前在的知识,对其他的科学也是这样。……不过学习却要部分地或全部地以前在的知识为手段,……” {从上面所引可以看出,亚氏虽然区分了“I”与“A”,但日常中运用的是中国式(一般的)“有”与“全”! 我们说出的东西,必然存在一些不同于思想本身的属性,而这些属性背后暗含着结构的组合就成为了说出的东西的离于思过程,至少式可以离开思过程的存在。概念不只是思的过程的伴侣而已,她是可以嫁出去和回娘家的!……my析构性。} P38:“只有万物是由相同元素构成的,如像复合的声音由其固有的成分组成那样,这才是可能的。” <所谓万物由相同元素构成,也就是理念论的根本命题多上之一(to hen epi polloon)的形象表达。……理念论不论在认知上还是在存在上都难难以自圆其说。它糟蹋了哲学,毁坏了哲学,因为哲学的目的本是说明现象,拯救现象。他不但没有拯救现象,自身反而陷于理论泥潭不能自拔。但这不是理念论一种理论的失败,而是实体论(ousiology)思考方式所固有的品格,只要在万物之外,现象之外寻找某种实体(ousia),不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结果都必然如此。> {前亚里士多德哲学家巴曼尼得斯说过:“可以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因为你找不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物的。”他把可以思维的、可以论证的概念和命题直接等同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而这在古希腊时期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倾向,当时人们的朴素观念中,思想和存在还没有对立起来,而是浑然不分的。当然,在巴曼尼得斯的思想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逻辑抽象,而且,正是从他起,逻辑的思维方式作为哲学科学中必须使用的方法,才开始出现。柏拉图虽然提出了“相”(或理念)的概念,但是并没有摆脱“相”(或理念)物混杂的思维。当然,这并不能推出柏拉图的思维里必然出现世界的“两可”矛盾。前柏拉图哲学家巴曼尼得斯和他忠诚的学生齐诺都认为他们所肯定的“存在者”是没有矛盾的。因为,巴曼尼得斯所说的“存在者”指的是“是”和“有”的统一。“是”和“有”本身是没有矛盾的。只有人的思维认识“是”和“有”时才会在思维中产生矛盾的观念,并把这种产生于认识的矛盾观念返归于“是”和“有”。 古希腊哲学在巴曼尼得斯之后的“拯救现象”运动,经过了一个由“拯救现象”到“拯救本质”再重新回头“拯救现象”的过程。“寻求、确立和牢牢把握住变动不居的现象里的那个本质的东西”来“拯救本质”的问题的出现就在于“在拯救现象和恢复对感觉经验的信任的同时,哲学家们又发现了感觉经验的主观性相对性和现象的不确定性”。而柏拉图的“相论”(或理念论)在更高的基础上构成了现象的危机,开始重新“拯救现象”。而笔者认为,柏拉图对“现象”的“拯救”与真正的巴曼尼得斯的“拯救”是不同的。这个新的“拯救”的必要是产生在、又消失在“相”的物体化过程中的。通过《巴篇》八个推论,“就确定了现象和感觉、本质和思想得以成立的条件,从而使现象和感觉得到了应有的地位”。但是,如果没有一直以来的“相”(或理念)的物体化认识,还会有“拯救现象”的必要吗?或者说没有“相”的物体化会有“拯救现象”的问题吗?《巴篇》的八个推论构造出来的充满矛盾的“两可世界”真的是客观世界吗?如同本文前一部分提到的《吕氏春秋》中“人必莫之卖”与“此必无所更买”的“两可世界”一样,“两可”可能性存在于现实之中,而一旦实现,就只有确定不移的结果。“两可世界”的矛盾不在于“现象”本身,它只存在于我们思维里。正如黑格尔所说:“造成困难的永远是思维,因为思维把一个对象在实际里紧密联系着的诸环节彼此区分开来。”[5](290)“现象”是其所是,“本质”在其所在,“两可世界”的迷茫与困惑只是思想中的迷茫与困惑。我们不必替“现象”或“本质”担心,不要“拯救”不必“拯救”的“现象”或“本质”,而应当转过身来照照镜子,逼视自己的局限于一定时空中的脑子,勇于“拯救”最需要“拯救”的思想。 总之,“相”或“理念”的世界就在我们的现实世界的“柳暗花明”中。在这个世界里不存在应该被“拯救”的“现象”或“本质”,已经开始“主客二分”的古希腊哲学乃至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困惑点之一就在于非要给自由自在的“现象”找个“婆家”,拯救他们认为的“现象”的“孤寂”,而这正是由于他们主动地看才产生出来的,而不是属于“两可世界”本身的。面对“两可世界”,如果说有什么该“拯救”的话,那就是思维或说思想,我们也只能“拯救思想”。}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到亚氏在对不同的观点述评的时候,总是尽量做到首先理解然后指出在一定的条件或视角下该观点的可取之处,和另外条件或视角下的应受批判的地方。这是我们写文章时应该学习的地方,更是我们对待不同观点的可取态度。比如,亚氏在P39中用的“在某种意义上……在另一种意义上……”}
关于第二卷: {这一卷正如苗力田先生所说,是讨论无穷推论不可能原理的。这就给进一步讨论奠定了一个方法论的基础。} P41:“……困难有两个方式,其原因不在事情本身而在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的理智对于一切本性上最明白的事物,正如蝙蝠的眼睛对于白昼的光亮一样。)”……“思辨科学以真理为目的,实践科学以功业为目的。” P42:“使后来的事物成为真的原因就是最高的真。” <每一事物就存在而言,也就是就真理而言(hoos ekhein toueinai, houtoo kai tees aleetheias),这里einai和aleetheia相对应,只能诠释为存在和真理,而不能看做笼统肯定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实的和真的。所以存在和真理是思维轨迹循以运行的两个焦点。没有存在,真理不过是一片幻影;没有真理,存在同样是一具僵尸。> P43:“……永远存在着居间者,正如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生成。……一种生成是不可逆转的,……有些则是可以逆转的。两者都不能不受限制地继续下去,中间的存在物必然有个终结,而且可以逆转,也就是这一个生成,那一个消灭。”……“目的就是界限。” <把界限(peras)、目的(telos)和理智(nous)金笔相联。凡是有理智的就须有所为,所为的就是目的,目的就合思界限。这是古希腊有限观的一个根本的思路。> { P45应该在“必须把质料作为运动着的才可思维”和“没有任何东西作为无限存在。无论任何”以及“作为无限而存在的东西,并不是无限的”之间都加上“在认识中”作为限制条件。这样才能区分开“思维”和“所思维”的。} P46:“精确”!……“不能对一切东西都要求数学的精确性,只能对那些不具质料的东西这样要求。所以这种方式是不自然的,因为几乎全部自然都是具有质料的,……”
关于第三卷: {这部分有人称之为“难题篇”。因为这一篇基本提出了后面各卷探讨的主要难题。苗力田先生认为,难题(aporia)由词干poros(过渡或渡口)加否定前缀a-构成,本义是不可过,一条鸿沟。过渡人的努力全部是寻求过渡的方法。这是亚里士多德的探索方法,成为问难发(aporeetikee)。这方法只提出难题,寻找焦点,而不在于得到什么肯定、明确、永恒不变的结论。这种方法对于我们认清《形而上学》的内在结构是有帮助的,对于我们的哲学探讨也有重要的方法借鉴意义。} P48:“在科学的探索中,首先要处理那些应该首先追询的问题。……思想上的难题,显示了事物的症结。…… P50:“一切问题中最困难、最不易解决的是,一和存在(如像毕达戈拉斯派和柏拉图所说)并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存在者的实体呢,或者并不如此,而载体才是另外的。” P52:“同一事物可以从多方面被认识,……知道得最多的是知道是什么的人。”……“所谓证明,我指的是那些一切人都用它来指证的共同意见,……” <第一个问题,是对有没有一门关于一切原因的科学的探索。……把形式当做最真最实的理念,本是对事物存在的思辨,并没有什么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之处。> P53:“对各种实体只有一门科学呢?还是多门?”{从而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P55:“假若几何学和丈量术的区别就在于,后者的对象是可为我们所感觉的,前者的对象则是不可感觉的,那么在医学之外(并且在每一门其他科学之外)就明显地要有门科学,它是医学自身和这种医学之间的居间者。……”{否定无限居间者→→“精适”要求!} P57:“……知道了它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怎样做成的时候,他就知道了这东西的本性。……存在者的本原并不是种。”{→→对结构主义恐怕是大有启发的} “由种所构成的定义于构成部分的表述并不相同。” P58:“一并不是存在者的种,一不是,存在也不是。因为,每个种必然有些属差,而每个属差都是一,但种的属不必然能表述自身的差别,没有自己的属,种也必然不能被表述。” <在这里村和一(to on kai to hen)是作为称谓或述语(kateegoroumena)而用的,所以这个ousia更确当地应解为本质,它不是表实而是表真的。> P59:“……种像是更真实的存在。”……“对不可分的个体的称谓毕种更是本原。……本原和原因是在那些以它为本原的事物之外的,能够与这些相分离而存在。” P60:“因为赋有某种作为一和自身等同的东西,和某种作为普遍的东西,借此,我们才认知万物。” {P61.中亚氏提出了一的种的问题。在999b25——999b28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提出。他说,“关于本原……如若它们在属上是一,那么在数目上就不会是一,不论是一自身,还是存在自身。倘若没有什么存在于全体之上,认识如何可能呢?”} P63:“争吵不但是消灭的原因,同样也是存在的原因。同样,友爱也不只是存在的原因,把一切合拢在一起时,也就消灭了其他。” {宇宙析构而不变,事物(除开宇宙)析构则消长!} P64<……步于无限不可能原理……是亚公为思维规定的根本原理。……eis apeiron 不但意味着认知过程没有终结,同时还表明认知无处开始。> P65:“……全部问题中最难探索的,……存在和一到底是不是诸存在者的实体。” {My宇宙有其为我们所不知的,不同于宇宙内事物的本原。而我们了解事物的本原即可!虽然这个本原的追究会导致无限倒退,但“精适”可以防止退跌入无底深渊。} {这一卷的第4小节给我的启示在于——概念的和实体的必须加以区分。} {P66关于“一”、“实体”、“种”和“数”的一段论述给我的最大启发是概念的和实体的必须加以区分。} {P67中苗力田先生的笺注说“1001a4~1001b25是对第十一个问题的讨论,即一和存在是实体还是只不过是两个普遍名称,结果是两难的。”我想其解决应该在语用的概念澄明基础上进行!} {通过P68(即1002a6)“……因为物体受限于它们……”可见是按基础构成的层次性分的。}} P69:“本原在数目上是无限的,而在类上是有限制的,……这同样也适用于居间者。 那里同类的也是无限的。” {点线面的困难就在于用实体的属性分析概念,而没有区分其层次性。} {亚氏在P70(即1003a2~6所说的“……潜能先于其原因。可能的并不必然全实现。”是应该继承的。不过,他在1003a5所说的“非存在”所指不是很明确,我认为结合上下文其意思应该是“目前不存在者”。} {关于这一卷的主要体会是本原——数目无限,类有限;存在的只有实体和属性;作为第一实体的个别事物凭其质料而存在;外显为种属、形式的属性(本质约而存异)成为第二实体是理所当然的!}
关于第四卷: P72:<“哲学本身的范围,就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是就自身而言的存在,普遍存在。哲学所探索的就是它的本原和最初因,就是ousia。”> {substantive: adj. having reality, actuality, or importance. 翻译成汉语时,作n. [语言]名词,独立存在的人;作adj. 表示存在的;独立的;实在的;主要的;确立的;用作名词的。} {关于P74(1003a34)的“存在”一词有的翻译为“有”,是想把“on”的“在存在着”意译出来,但却易将之与具体物的存在存有相混而乱。} {“一并不是存在之外的他物”(1003b34)说的是存在的存在之外无物,强名无物可名之为非存在!} {1004a23~24中亚氏所说的“相反”和“差异”的关系是从外延角度着手的,要说明的实质是二者逻辑上的“包含于”关系。由此可见,亚氏的逻辑思想,无论是《工具论〈范畴篇〉》中的观点都是从外延逻辑入手的,并以之为主的。这从哲学史的角度来说,是一个进步,因为外延更有利于概念的清晰化,并进而促进思维的清晰化。而在此之前的柏拉图的“理念论”所区分的概念种类是从内容出发的,从今天的划分来看应该属于内涵逻辑。 此外,我不禁想到一般把亚里士多德作为逻辑之父。但是,他的思想其实是有先在的思想基础的。柏拉图的“理念论”中直接涉及到了内涵逻辑和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等内容。而且在《巴曼尼得斯篇》第二部分中通过四对命题的探讨也涉及到了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的逻辑性质的一些问题。所以,认为亚里士多德之前没有逻辑的观点是我所反对的。我们只能说,在亚氏之前没有形成系统的外延逻辑的体系。} P77:“作为存在的存在也有着某种固有的,哲学家正是通过考察这些(指属性)来探索真理。……” {亚氏在1004b24~27所论述的内容似乎应该调整为:“哲学把辩证法仅仅当作(“做”应改)思想训练的作为认知,智者术是想象的,其实却不然。智者术和辩证法与哲学思考围绕着同一个这种,但是哲学与前者在能力上相区别,与后者在生活的意图上相区别。”} {P78,1005a14~17是亚氏对哲学理所当然的财富发掘权的声明!!而第[3]小节说的是“哲学是研究实体的本性和最确定得原则的。”} P79:“应由哲学家,即就本性研究所有实体的认,来考察推理的本原。” {亚氏在1005a32所说的“自然哲学家”的真正的精神后裔应该是当今的数理哲学(逻辑)家。} {P81,1005b35所说的“有些人”是遵循同一律的,但他们更强调同一律起作用的条件。所以下文才强调:“一般而言,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有证明,不然便会步于无穷,甚至于这也不是证明。而苗力田先生笺注中所谓的“终极意见”我觉得更应该是一种遵循同一律基础上的“精适解述”,“精适”于习惯和公认。} P82:“从反面进行证明跟通常证明的不同之处在于,证明者会认为在始点起作用的理由,而若是另外的人持有这样的理由,就会是反驳而不是证明。……” {1006a30所谓“这”是合实有与所思之有的有,是全有之有!} P84:“……万物都将是一,而不仅仅是对立物。…… ……而表示实体即是说作为自身就不是别个。……“ P85:“并非一切事物都是就偶性而言的。……不能同时作相矛盾的表述。” {我不同意亚氏在P86,1008a5~6所说的“因为若人和非人为真,明显可见他既不是人又不是非人”。我觉得应该把“又不是”改为“或不是”。因为从逻辑上可只能是?(人Λ?人) ?人∨??人。 } {P87,1008a35~1008b2所说的,“……若肯定为真时否定即为假,而否定为真时肯定即为假,不能同时肯定和否定都真。”其中“同时肯定”违反的是不矛盾律,而“否定都真”则违反了排中律。} {生物是具有一定合目的性变化能力的自然物。依据合目的性的强弱进行分类!!} {1009a中所说的“……它妨碍思想作出规定。”是指使人“正确”行动的决定。而此处的“正确”类似于走下悬崖!!而1009a24~25所说的“……对可感事物迷惑不解的人……由于看到对立者从同一生成,便以为矛盾和相反可以同时共存。……”告诉我们亚氏探讨因果关系的手段方面有待大发展,恐怕“穆勒五法”的产生与此关系甚大。这也表明“分析”的重要,也正是西哲何以成其为西哲的要点。} {P91,1009b11~13所说“……德谟克里特说,要么没有什么是真的,要么我们无法弄清。”中的“真的”是人观性的真。So,哲学在于反思,而反思的系统理解了别的哲学思想,又能够从更全面,更基础的角度指出其局限并克服之!} {P92,1010a中所谓的“意见”是一种“真是相对的”观点。} P93:“……在消失的仍然保留有一些被消失掉的,而在生成的中,必然已经有某物存在;倘若生成,那从它生产和被它生成的东西必然存在;而且这种推演不能步于无穷。” {非人观宇宙可以无穷,但人观宇宙的任何认识都必须“精适”于人的本在!} “……只有我们周围的可感地区才有生灭,但是可以说,这不过是宇宙整体微不足道的部分,因而要是他们通过后者来推断前一部分这句话,会比通过前一部分来推断后者更加公正些。” {权威是一定领域里确定不移的权威,但也仅仅是该领域的权威!} {P95,1010b34所说的“存在”是指的“可称之为存在”的存在。而1011a2所说的“感觉”是对该东西的感觉。} {P97,1011a30所说的“视力”是广义的,包括思想在背后的操作!而从亚氏在这部分对“意见者”和“被意见者”的阐述使我想到每个人的所感的现象对己都是真的。} {P98中亚氏说:“对立的陈述不能同时为真。”这是我们都可以接受的同一律?(AΛ?A)的日常表述。但他认为“显然对立物也不能同时依存于同一事物则是不对的。对立物可以同时在不同东西或不同部分或依据不同的感觉主体而存在。只不过,对立物中至少有一个作为潜在的结构要素而存在的。而在1011b35中的“显然”用得也很暧昧!} {无论是排中律还是同一与矛盾律是在特定条件下得law,而其条件恰恰反映了law的所限和未限,“所限”Λ“未限”是“人观宇宙”的大全。} {P100中赫拉克利特和阿那克萨戈拉的“说法”都应该在非矛盾律的条件状态下来理解!而P101结尾句所说的“因为存在着某个什么,它永远运动那些被运动者。最初运动者自身是不被运动的。”的观点应该被先“悬置”起来。}
关于第五卷: {我觉得这部分与《墨子》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在结构和作用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它提出并详细分析了三十个范畴(“在先和在后”在一起分析)。而其中关于“一”和“存在”的分析十分精到,对理解这两个范畴在《巴曼尼得斯篇》等其他古希腊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亚氏在这部分的(1013a25~1014a25)第二个范畴是“原因”,他在此处指得不是因果联系的因,而是推理和行动的根据和理由!……另外触礁和舵手不在是船只失事原因的不同程度精适的结果。当然,精适不仅在程度上有区别,在精适标准上也有。所以必须重视标准和程度两个方面。而合标准不可在不同程度上细分。} {亚氏在这部分分析的第三个范畴是“元素”。“元素的意思是指一种内在于事物,而事物最初由之构成,且不能被分解未其他类的”……,这说明亚氏已经有了群体概念合类概念相区分的萌芽!} <偶性(sumbebeekos)的动词原形是sumbainein,本义未走到一起,碰巧的。此处用的是完成时Sumbebeekenai不定式。> {苗力田先生在这里所解的偶性如果用逻辑外延关系的欧拉图表示,应该是相交的关系,相交部分是偶性。这不禁启发我想到论辩有胜无胜的问题。我们知道庄子从论辩的表层想象和日常思维角度认为论辩无胜,惠施则从逻辑角度认为有胜。当然如果参考先前对辩的含义的理解,我更愿意赞同惠施的观点,因为正如《墨子·经上》中给辩下的定义是:“辩,争彼也。辩胜,当也。”而对“彼”的含义《墨子·经说上》对《经上》的解释是“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不当若犬。”也就是说“辩”是一对矛盾判断的争论。争论的胜利是由于符合客观实际的。结合苗力田先生对亚氏偶性的理解,在辩的时候,我们总会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承认的知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总会随着辩的进行而显示出其中之一的与共同承认的基础知识的一致性;并找到另一判断与共同承认的基础知识的矛盾之处,于是,辩在两个判断的偶性上必然是有且只有一胜的。} {亚氏在P122,1019a12~13所说的“部分不须整体,其他事物也是这样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部分总是整体的部分。当所谓的“部分”脱离原在的整体的同时必然融入新的整体中。这一点,我关于事物的析构性刍论的小文章有较详细的阐述。而用亚氏“潜能”的观点可以把析构(融构)的潜在结构性要素更好地解说,而潜能必须用到“他物”!} {从1019b25~27我们可以看到性质判断对当关系推理中矛盾关系推理的理论曙光!} {我觉得按照上下文,苗力田先生把dunaton翻译为“能够”,把adunamia,adunaton翻译为“不能够”是不够准确的。是否可以在它们作名词时翻译为“能够者”和“不能够者”呢?} {在1020b18~19亚氏谈到“……运动者作为运动着的东西的属性,以及各种运动的差异。……”是后来物理学“质点”的滥觞。而在这里不禁让人想到不运动来认识运动,进一步会想到运动的相对性问题。当然这是个容易引起轩然大波的问题,不应该在充分准备好迎接狂风巨浪之前就去扬帆远航!} {我认为亚氏在1020b28提出和阐述的第五卷的第十五个范畴——“相关或关系”是指相对应而存在的状态!} {析构舞台灯光的聚焦点是亚氏在P128,1021a28~30所说的:“那些在数目上和在潜能上被称为相关的东西,其所以相关,都是因为其自身在述说方面涉及他物,而不是因为他物涉及它。”这是很重要的!} {我认为相等性和相似性上一“关系属性”这对于罗嘉昌(《关系实在论》一书的作者)等人的关系实在论恐怕大有“刺激”!而亚氏在第五卷论述的第十六个范畴是“完满”,他的理解与中国先秦的“至大无外”是异曲同工的。从“完满”的属性看,它只能是宇宙,是包括人观宇宙全体。从概念阐述来看,它只能用惠施的“大一”,“至大无外”者与之匹敌。} {亚氏在谈到“界限(peras)”时达到了“秀”极致而号完满的境地。始点了终点。一切人观宇宙的事物都是如此,不过亚氏的这种看“点”也只能局限在人观宇宙之中,不可僭越,否则就成了罪恶的!} {对于1022b15~21亚氏所谈的“属性”,是潜能与现实的合集,偶性是属性在属性作用下的属性,是显现的、现实的、实现在“交往”中的属性。 {亚氏在第五卷的第廿七小节讨论“损坏”时的观点让人不禁想起“秃头悖论”。我认为“损”应以“灭”为根。中国的墨子在《墨子·经上》第四十六条中说:“损,偏去也。”《墨子·经说上》对该条的解释是:“'损,偏去也’者,兼之体也。其体或去或存,谓其存者损。”可以说,他与亚氏的“损”和“损坏”都是从“存在”的角度而言的。但是,亚氏在1024a23~25还强调:“……整体并不是其任何部分被夺取都造成损坏,除非这部分在实体中是首要的,在地位上是决定的。”他在这里所说的损坏已经发生了意义的改变,我觉得这主要是由于对显示世界经验总结而造成的,而相对于整体显在功能而言的。不过,即使这个意义上,任何被夺取的部分至少会造成潜在的损坏,否则就无法理解和说明积谷成堆、集腋成裘了;或者可以用何以有秃头悖论予以诘难。} {对于亚氏在1025a25所说的:“机遇或偶性是没有确定的原因的,……”是后来许多哲学家把偶然作为重要范畴的滥觞。但我觉得他和那些把偶性或偶然与必然同等看待的哲学家没有区分事物的性质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与事物的关系中所赋予事物的属性的关系。我认为偶性只在事物纳入人的“视野”才可能存在,而事物的确定性不容质疑地宣示着必然的君临天下的地位。偶性是依附于人的“视野”的必然的偶性,不是可以独立的。而且,把必然性和宿命论捆绑在一起是一种错误。无论偶性还是必然的误解都会导致宿命!但真正的相对偶性和君临天下的必然认识却可以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人观宇宙中现实自由民和宇宙大全中的精神自由民。}
关于第六卷: {在这一部分,亚氏探讨了物理学、数学和所谓“第一哲学”的问题。提出了许多类似于中国天人合一的说法,也有一些类似于现代现象学的一些观点。比如他强调的向感觉的直接显示等等。} {P143,1025b16所说的“显示”,与Ludwig Wittgenstein 所说的“显示”或“显现”有共通之处。也许二者是有逻辑继承性的。} {苗力田先生在P144的笺注中说,“……第一哲学的对象是最初普遍,是不运动的,即便万物都在运动着,运动概念却永远不运动。它们在思想苍穹作属神的观看(theooreetikee),因此它是神学(theologia)”。不过,我觉得有属神性并不一定是神学。就像Kant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是哲学的敬畏而不是神学的敬畏一样。} {亚氏在P147即1026b21所说的:“……偶性非常接近非存在。”在1027a8~9亚氏又说:“……依据偶性而存在和生成的事物的原因也是偶性的东西。” 这些与第五卷对偶性的论述相比是有所发展的观点。不过偶性看穿成学问,偶性在人的视野中是不能也不应该完全消失!} {亚氏在1027a14~15所说的“允许变化无常的质料才是偶性的原因。”但证实或证伪这种变化无常的质料的存在是必须首先做的。“必然”的理解要求超越“偶性”,而这就要求“精适解述”偶性的意义。} P148:“……在生成和消灭之外存在着生成和消灭的本原和原因。若不如此,万物都将出于必然了……” {马克思主义正是对上述这种否定的肯定。} {在1027b10~15亚氏意识中的偶性已成了意识外的必然性!} {亚氏在1027b23~24所说的“……同时和分开不是连续的而是某种一次生成的。”再一次让我感到了析构和精适的重要!}
关于第七卷: {我认为亚氏的《形而上学》编订得并不是像苗力田先生所理解的那样支离破碎或连续性不足。而是有着内在统一性的。读到这里已经有这种感觉,当然是否如此要通读之后找到内在线索才能算一种有根据的观点。同时,虽然七、八、九卷是所谓公认的连续性最强的三卷。但能否说第七卷在《形而上学》中独自为第八、九卷奠定了理论基础呢?这恐怕也是值得商榷的……} {我认为这一卷的第一小节是接着上面几卷继续谈哲学是研究实体的本性和最确定的原则的。VII.1,1028a-b应参阅IP.74,IV.2,1003a-b和IP.78~81,IV.3.1005a-b。} {第三小节中亚氏探讨了实体的主要含义。真诚叙谈,解述后精适己见。亚氏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苗力田先生:<把不知说成知是知其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正如非存在存在。>其中的“把不知说成知是知其不知”是知“不知”之知也!} {亚氏在1031a认为:“惟有本质有定义,其他范畴的定义,必然由附加成分构成,……除了试题,任何东西都不具有其所是的是和定义,而在另一方面却将有。”这表明他更强调本质定义,但并不否认可以进行非本质的“定义”。} {1031a16~19的原因就在于——实体不仅是其所是的是,同时更是无限的偶性的主体!} {从亚氏1031b29~1032a6这一段论述可以想到“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奥康不过是一只羽毛更艳丽一点儿的鹦鹉而已!} {P164,1032a11所谓的“不相同”表明在不相同时,已不是就最初意义和自身而言了。而1032a20所谓的“实体”则是质料自然生成的结果。1032a33所谓的“形式”则是未实现的实体的状态。} {1032b27所说的“……通过摩擦而加热。”是非常准确的。因为热已经是“在的”,摩擦只能增多“热”的量。所以“加”是“一毛”准确的,而若用“生”则差矣!} {1033a11~12可进一步推出:联系于“出自”和“出于”的两事物是相对待的!} {亚氏在1034a21所说的“不能存在”只是不能在原本的功用和意义上存在。} {P179,1037b29~1038a9表明在亚氏看来,定义也是多样的。至少定义本身的形式是多样的。但任何定义所选用的“种”都必须在一定的“图景”中精适。} {P180,1038a20所说的“最后的属差就是事物的实体和定义。”的启发性在于“析构”的层次观。} {亚氏在1040a14~15所说的“同一名称当然必定也同样适用于他物”中的他物只能是限制在同类或种中的他物。僭越无效!}
关于第八卷: <P109:“……单纯的一(pantahaploos hoper hen ti),既没有生成,也不发生变化。”> {“没有”是无法推断的。} {1042a17:“种比属更是实体,普遍比个别更是实体。”这种观点是从普遍和种与理念更近而提出的,从新的角度对实体的认识。说它新是因为从结论看,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个体更是实体。} {从P198,1043b5~10“……组合和混合不能出于那些由它们所组合和混合的。”的启发在于不同事物的析构会产生不同于析构前事物功用类型的或功用大小的新的功用。即新析构体与旧析构体差异。} {亚氏在1043b15~16所说有些交代不清,容易造成混乱。在这里他说的“本质……可消灭……生成……”是对个别而言的;而“本质……不被消灭……不经生成……”是就普遍而言的。} P202:“……对那些自然而又永恒的实体原理却不一样。它们又一些似乎不具有质料,或者不具有这种质料,而只是在地点上运动着。” {由此可推出任何实体都在空间运动着!} {1045a5~6所说的“凡是这样相互转化的,都应该回到质料……”不能不促使我思考关于析构中介的问题。……}
关于第九卷: {我不赞同苗力田先生在P206的笺注中所说的:“……最后成为无潜能的现实(energeiai aneu dunameoos)……”,我认为“最后的”“现实”只是从一定的角度看,只是顺着实现活动眺望到了“视野所及”的尽头。但是,此时的实现的原潜能已经尽展现为现实,而与之不同的潜能永远在已实现的实体中!} {对于第三小节,我认为麦加拉学派的说法未能理解“词”的精适性。当我们说某人适造屋者时,只是说,他曾至少参与造了一个房子而已。正如中国《墨子·小取》中说的:“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失周爱人,因为不爱人矣。乘马,不待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不乘马。词一周而一不周也。”可见,在这一点上《墨子·小取》是更胜一筹的!} {此外,反中心主义是反对把某一原则或事物当作永恒不变的中心;但不应该过火,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一定事物会有一个中心认识或本身的重点所在。这个中心认识是可以在共同承认的知识基础中生长出的最高大的绿树,如果不是观点有问题,都会承认它是在这个范围内最高的树。} {在P213,该卷的第四小节亚氏已经有了模态推理和关系推理的一些萌芽和初步的思考。} {第五小节的论述,应当加上一个限定条件——对人而言。另外,这里不是我以前所认为的“基因固化(凝化)”而是不同于game的后天潜能与先天潜能。} P220:“……永远存在着一个最初运动者,这个运动者当然已经实现地存在。” {对上面一段话中的“最初运动者”来说,它本身的行为也应该是被认为的,精适的。} {对于1050a的“实体”和“生成”的关系,我认为实体上可以理解为鸡生蛋,在生成上可以理解为蛋生鸡。这与亚氏在1050b5~6中所说的“实现在实体上显然先于潜能”是一致的,而实现在生成上则后于潜能。} <P222,实现活动先于潜能和一切变化的始点(proteron hee energeia kai dunameoos kai pasees arkhees metableetikees),最初运动者自身是既不运动,也无变化的。> {上面苗力田先生的一段话是从有限的人观宇宙对大全宇宙的僭越的必然结果!} {由1051a2亚氏所说的“实现先于潜能,先于一切变化的本原,……” 可见,亚氏讲了半天,终于又回到省略“实体上”这个前提的结论上,但是“鸡生蛋”并没有驳倒“蛋生鸡”!} {由P227的笺注①对“确定”和“肯定”的区分引发的启示是“肯定”是直接指向思本身的。而确定则是思指向物。} Logos. Its exact meaning must be decided in context, but three meanings had greatest prominence in Greek philosophy:[1]in the philosophy of Heraclitus who first use logos as a technical term, an objective universal principle which is equally true and equally accessible for all; Stoicism also took logos to be a cosmic force, the principle both of knowledge and of causation; [2]the rational part of the soul ; [3]an account or, more precisely, an account expressing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anything, that is a definition. The second and third meaning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philosophy of Plato and Aristotle. “Listen not to me but to the Logos.” ——Heraclitus, in Diels and kranze, Die Fregmente Der Vorso kratiker, Fr.50.
关于第十卷: P233:“尺度永远是同种的。” {但尺度与被度量者不同。} {从事物的质量层面说,事物的比较,只能是同质基础上对异量的比较!} {亚氏在本卷第三小节对相同、相似和相异得区分是十分考究的。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的态度是值得学习的。} P239:“最大的东西就是不可超越的东西。……终极就是此外无物,……” “最大的差别也就是完全的差别,因为不论是种上的差别还是属上的差别,在它之外都一无所有(因为正如所指出的,对于种外的无差别可言,这种差别是它们之间最大的)。在同种之间的最大差别也是相反,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最大的,是完全的。” {亚氏在P241,1055b37~1056a1中所说的:“只有相对立物才不能同时为真。”其中的相对立物从逻辑的角度讲是处于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的事物。} {亚氏1055a13~16和1055a24~26进行了换位思考来阐述相等的含义是难能可贵的。善于理解不同的观点,并发现它们的理论基础是我们从这两段应该学到的。} {亚氏在1056b开头所说的“对立的同时否定只适用于那些有某种居间者和自然就有某种距离的东西,此外并没有差别,同时否定所适用的东西是在不同的种中,从而没有同一的主体。”这种看法从逻辑的角度看是对“强反对关系”的强调。} {在P243,第六小节的开头1056b4~5亚氏提出:“如若多和一单纯地相对立,就要推出一些不可能的结论来。”用逻辑的观点可以进一步形式普遍化为:(p q)Λ?q ?p} P244,1056b23~25:“……因为每一个数目都可用一来度量,所以它是一的对立面,而非少的对立面。” {我认为亚氏在上面谈到的“一”是确定的,而“少”则不是确定的,“少”是关系中的关系者的灵魂!而任何一个数目对一而言都存在确定的“相对度”。如果数学和其他学科不要求确定和精确的话,才会把数目与“少”相对起来!} P245,1057a20~22:“所有的居间者都在同一个种之中,它就是其中的居间者。我们所说的居间者是变化者在变化中最初要达到的。” 1057a30~31:“所有的居间者都是某些对立物的居间者,因为只有从对立中才能有就自身而言的变化。” {以上两段话,说明了对立物之间转化的过程,从出发点经过一系列的居间的点而达于目的地!} 1057b32~33:“……居间者全都在同一个种之内,是相反者的居间者,全部都由相反者组成。” P247,1057b35~36:“属上相异是在某一方面与某物相异,由一方面对双方应该是相同的,……” {上面亚氏所说到的相同的一个方面正是它们在同一种内的归属因!日常语言运用中有时过分强调,有时又过分省略而导致理解的障碍性。当这种障碍产生于一方的无知就是笑话,当产生于一方利用一方的漏洞就是调侃,当表现为双方的默契并产生交流的快感就是幽默,……} {亚氏在1058b7~8所说的“……并不是许多人就是人的属,……”说的是人数再多也只是个别的人的集合,质料的人的集合,而并非普遍的、形式的东西。而属必须是普遍的、形式的东西。} {1058a32~1058b16这段的启示主要在于指明了析构的最“精适”范围!就仿佛亚氏把位移作为诸运动的第一位的,最初的一样!} P250:“任何东西都不因偶性而消灭,因为偶性上的可能不出现,而消灭却必然出现于那些要消灭的东西。……可消灭性或者是实体或者必然地存在于每个可消灭者的实体中。”
关于第十一卷: {苗力田先生在笺注中认为这一卷是许多其他亚氏著作的摘要,是吕克昂哲学理论的要义简明备忘录,是漫步派哲学的ABC是有其道理的。不过,一个人在系统阐述他的思想时把他以前的一些理论论述融合进来,使之在自己新的水平上成为一个体系可能是对这部分更好的理解。这也是我反对苗力田先生把《形而上学》看作不连续的作品的原因之一。} {亚氏1059b5~6“把数学对象当作形式和感性事物的居间者……”是概念化的文字体系的一种先声,不知道这是否成为了刺激G·弗雷格写作《算术基础》的牛虻之一!} {亚氏在1059b16提到“数学对象的质料”时,给我的启示是:只有把质料与“形式”结合起来,才能不误入质料“颗粒化”的陷阱。如果用析构的观点看,数学的析构性正在于概念的析构性。 此外,质料一词可能的确是亚氏后期才发明出来使用的,因为在“范畴篇”等《工具论》著作中是没有用这个词的。但是,用质料因来探讨哲学上的本体论问题,至少从泰利士就已经开始了,所以亚氏才用自己的 质料观批判泰利士等前人的质料观。亚氏不是提出质料观的第一人,只是有史料记载的用质料一词的第一人。如果不做出区分,就会给在亚氏的意义上理解质料造成困难。亚氏的质料是构成一切个体的基本材料,而这材料是一种纯粹的材料,它是没有任何性质,不具有空间关系,自身没有运动能力的非现实的事物。类似而又区别于阿那克西曼德的“无规定者”。可能对马克思的物质概念的形成也是大有刺激的罢?!} {在亚氏的思维中不同于柏拉图的重要地方,从逻辑的角度讲,就是亚氏外延思维的发达。1059b38~39所说的“种可被分解为众多的互不相同的属……”即为一例。但逻辑不仅是外延逻辑,柏拉图的内涵逻辑思想对逻辑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如果说亚氏是逻辑学之父成立的话,就可以把柏拉图作为逻辑学的祖父了!} P256:“……难点在于,是否应该在可感实体和此间的事物之外,设定某种分离的实体,或者只有可感者是存在的,智慧就以它们为对象。” {罗嘉昌的《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并没有解答这个难点,只是在“实体”屋外的花园中徘徊而已。若想进入“屋子”,乃至自由地漫游于任何角落,则必须打开“种”和“属”的桎梏。} {亚氏在1062a开头的一段话正是同一律的表述,他说,“同一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既是又不是,也不允许其他以同样方式与自身相对立。”这与他强调哲学研究“作为存在而存在的个别”是紧密相关的。} {亚氏在1061a13所说:“想要交换思想的人,应该在他们中有某种共同认识”与我在前面谈对“辩无胜”和“辩有胜”时的感受可以互相印证。} {1062b5的翻译有排版错误!} {亚氏对不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认识常常混在一起。比如1063b20所说的“不能归于中间,来表述同一事物。”……1063b29“全部论断不可能都是假的,也不可能都是真的。” 在规律的说明上,亚氏采取了悖论的反证法是很聪明的,比如1063b30到35的悖论式说明。因为,在规律的层面上,已经是不能用单纯数学或逻辑的方法证明了,对这种事物要说明最好的办法之一恐怕就是说明它的反面不成立和它不具有什么属性。 当然,亚氏对不矛盾律和排中律的阐述不如“工具论”的详细。而且关键是对“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的区别和联系没有展开细谈。} {亚氏在P270,1065a中提到的“真乃是在思想的联合中,是思想上的属性……机遇不能用人力的计算来弄清,是偶然原因,在单纯意义上则不是任何事物的原因”的观点促使我深入思考“必然、确定和预测”的问题。} {第九小节使我更多地思考了“潜能、现实与运动”的问题。 另外,1066a4存在排印错误:应该删掉两个“可能被建造的”!} {亚氏在谈到一些范畴时是从内涵逻辑的角度谈的。比如,1066b3:“无限自身就是实体而不是偶性,它是不可分的,因为可分的须有大小、有多少。”在这里的无限是作为一个分析概念来处理的。} {由亚氏1066b“无限不存在于那些可感者中”,可知可感者及其中只有有限,当然这种有限是包含了不确定和确定的两种的。而不确定的有限,人们也认为可以叫做无限,这种无限是人们日常思维中的“无限”!} {对于第十一卷的第11小节和第12小节,苗力田先生坚持认为是《物理学》第五卷[1]~[3]节的摘要,关于变化的本性。但我认为苗力田先生误解了亚氏,其实《形而上学》中的许多章节不是别的著作的摘要而是构成《形而上学》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只不过有的涉及到他其他著作的一些已阐述的观点而已。苗先生之所以会有该种看法,可能一方面是理论原因,另一方面是学问家的面子原因。} {?对于1068a1所说的:“运动的相反是运动或静止”我不明白!} {1068b12“存在”应该理解为至少在时间序列的微小旅程中驻足过。} {亚氏在1069a10~11谈到“相继”与“接触”的分别时已经意识到了离散的相继状态!}
关于第十二卷: {苗力田先生所说的<本卷计10节,显然分为两个主题,其中前五节似乎是关于实体(ousia)理论的注释,后五节则是理智(nous)思想的发挥。>是有道理的。 但我更赞同《西方哲学十大名著导读》. P63中郜庭邰的观点——第十二卷“讨论了宇宙的总原因、原动者、至善”的总体认识。} P284,1069a:“……古人……在探索着实体的本原、元素和原因。现在有些人,由于从原理方面来进行探索,他们认为普遍更加上一实体,因为种是普遍的,他们说它们更加是本原和实体。然而古人所主张的是个别的,……而不是共同的物体。” {1069b9的“持久”应理解为恒在之意!} {与其说 “质料……具有双向变化的能力” (1069b16),不如说,质料本身不决定变化的方向。} P286,1070a:“质料既不生成,形式也不生成,……被什么所变,被最初运动者;什么在变,质料;变成什么,形式。” {1070b22~23所说的“原因不但寓于事物之内,而且存在于外部”。这是由分析的“原因”到外延的认识。} {不仅实体和属性是合一的,实体-属性与运动又是合一的。}
{亚氏的《形而上学》中存在一些预设合猜测的东西。比如:1071b:“运动和时间一样,都是连续的,时间或者同于运动,或者是运动的一种属性。”其前半句就是一种预设,后半句主要是猜测。类似的阐述也可以见于1072b9~10:“变化的最初形式是位移,而位移的最初形式是圆周运动,不被运动的东西作着圆周运动。} P292,1071b23~26:“……凡是在作实现活动的都有能力,并不是所有能力都在实现活动,所以潜能在先。如若这样,存在着的都将不存在了,因为能够存在并不必定存在。” {上面一段话的前半段可能刺激了Hegel,使之产生了“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的思想,而后半句可能刺激了Marx产生出对Hegel的批判。} P292:“一切都不是碰巧而被运动,而永远有什么在那里……”。 P293:“……最初原因……是有规则运动的原因,其他的则是各种变化的原因。两着在一起揭示了永恒的多样性的原因。” {对于1073a36~37不赞同:“永恒的运动者先于被运动者”,赞同“在实体之先的必然也是实体。”} {1074b4~14是神道设教的!} {对于1074b29~30不赞成:“变化只是变坏”,赞成“而且这种变化也就是某种运动”。} p301:“……即使最丑恶的思想者也拥有思维和思想。……思想就是思想的思想。” {上面一段话中的“思想”毋宁说是今天所说的哲学。真正的思想是反思!} {从1075b开始亚氏对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等人进行的针对性的批判对认识这些人的观点是大有助益的。} {从1076a所说的“……这样所有实体之间就被弄得不相连续了(不论存在还是不存在,都不能相互影响),于是有了多本原。……”可见,在亚氏的脑海中自然数的离散性已经被瞥见了!}
第十三卷: {我认为这一卷不仅可以如同苗力田先生所说的,“是数目说和理论的综合评论及第三卷所提问题的扼要回答”。而且更深入地探讨了数目、形式,以及数目存在方式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如果用原文的一句话概括全卷主题的话就是P306,1076a11~12所说的“与可感实体相并行是否存在不可运动的永恒实体。如若它存在,它到底是什么。”} {本卷第一小节使我很想给“存在”进行分类。略记如下: ——在其中 —— 逻辑上的种属关系 可知 —— ——事物相关性 ——相分离 —— 逻辑上的全异关系 存在—— ——不存在 不可知—— ——以另外的方式存在 而存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时空质点的唯一确定性。} P309:“不完整的大小,只是从生成的角度看来,是在先的,在实体上则在后,正如无生物对生物那样。” {当在后的实体生成后,相对于较稳定的实体才区分性地指称出在先的!所以科学研究虽然总以在先者为对象,但又总是从后开始思索!} {亚氏在1077a36~1077b1所说的“如若……是某种质料的实体,显然就会有能由它们构成的事物。”这是用现实反驳潜能!}
{结论:数学对象并不比物体更是实体,也不在存在上先于可感事物,而只是原理上在先,也不能在某处分离。} P310-311:“……原理,所设计的只是作为被运动者,而不理会它们中每一个是什么或有一些什么偶性。但从这里并不必然得出结论,存在着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某种被运动者,或者在它们之中有某种特殊的本性,与此同时对被运动者也有原理和科学,但不是作为被运动者,而是作为物体。” {未来的形而上学必须研究“原理”,并同时关怀“偶性”。括囊乎“偶理”,而践足于“偶性”!} 1078a9~11:“在原理上更为存在、更为单纯的,也具有更大的精确性,因为单纯性就是精确性。” {不过,我认为单纯性往往精确得“过”或“不及”,所以也不可单纯追求单纯性,或以单纯性来等同于精确性。} {亚氏[2][3]小节主要讨论的是“数学对象”,考察它是否是不可运动的永恒实体,以及“是什么”的问题。第[4]小节,讨论的重点转移到了“理念”上。} {苗力田在P313的笺注中所说的:“没有什么超自然的力量,除非是认知和科学自身。……”的想法类似于我的“追问与解答”中只能“拯救思想”,而不应该“拯救现象”的想法。} P317:“形式不仅是感性事物的模型,而且还是它们自身的模型,正如种是它的饿属的模型一样。所以同一者既是模型又是模本。” {亚氏给我们一个思考的线索:……time——being——doing——becoming……} {第[6]小节的主题是:“……说数目是可分离的实体,是存在者的最初原因,会得出什么结论。”} {P323,1082a21~25的启示是,二、三具有确定性,其实一也具有。不过,一的确定性就确定与二、三是一致的,但确定方式不同。一、二、三的确定性都是存在方式上的差异的。} P328:“数目必然是有限的或者是无限的……”, P329:“……形式当然不是原因。” {从P334,1086a17所说的,“从不正确的预设很难说出正确的话来。”得到的启示是:受日常日为的制约“很难”,但是从逻辑上讲,我们知道去处了意义的真是可以从任何假预设中得出的,是“不难”的。之所以“不难”的变得“很难”,就在于日常思维实效要求的结果。} P337,1087a19~21:“潜能作为质料是普遍的和无规定的,属于普遍和无规定的事物,实现则是规定的并属于规定的事物,作为这个,它属于某一个。” {值得注意的是亚氏对“理念论”的“理念”的批判不是全盘否定。他认为理念不能在具体事物之外独立存在,只能作为事物的内在形式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这在下一卷里也有所体现。}
关于第十四卷: <本卷……所评议的主题是数目说和理念论,或者两者的结合理念数观点。> P340~341:“一所表示的显然是尺度。在一切情况下都存在着另外的载体,……(尺度是不可分的,或者在属上是不可分的,或者对感觉来说是不可分的)。……尺度在一切之中都保持其自身等同,……” {亚氏通过“一”和“存在”的多意性来分析巴曼尼得斯说过“永远也无法证明,不存在的存在。”我们知道巴曼尼得斯的论点是通过“可以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因为你找不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物的”(主参3.p33.)来证明和解答的,是在不相容析取的基础上的日常思维选择。然而亚氏的分析是更深入的。使我们看到了“存在”的矛盾。} {亚氏具有从理念论得出信念的一种思想进程,比如亚氏在1090a3~4说,“我们应对数目加以切实的研究,从这里可以得到关于它们存在的信念。”这是很容易被基督的信徒所接受,为神学家所利用的。} P347:“毕达哥拉斯派则看到数目有很多属性隶属于感性物体,他们认为存在着的是数目,不过不是分离的,而是说存在者由数目构成。……数目从不寓于感性物体之中,它们的属性却寓于其中。” {上面所述表明:亚氏的一些观点是用自己时代的自己的语言阐明和转述前辈的观点,虽然没有更多的新东西,却能使前辈的观点焕发出生机,被新时代的人所理解和在其基础上得以进一步的探讨。} {亚氏在第四小节指出,“不均等必然是在均等之前就依存于它们了,如若它们永远是均等的就不存在先在的不均等,因为没有什么能先在于永远存在者。”这是非人观的逻辑在先的关系分析。而若加入人的“观看”,则不均于均都成为看的结果。当然,在人的“视野”中,本原和始点之前也不能存在其他的!} 1092b6~7,“无论是寓于还是不寓于失望之中,相反者都能进行毁灭。” {1092b31~32“混合物的比例是在数目的相关中,而不是在数目中”是对“数目从不寓于感性物体之中,它们的属性却寓于其中”的进一步补充阐述。同时,也表明在逻辑上,亚氏已经区分地使用关系判断和性质判断。} P357:“……数学对象与可感事物并不像一些人所说是相分离的,而所说这些也不是本原。” 苗力田:<哲学以寻求最初因、本原或始点开始,却以宣告没有找到最初因告终。这向人昭示,思辨或或(此处译文排印多一个“或”字)理论思维是理智存在的人的求知潜能,它本身是一个永不终结,以否定词meede收尾的实现活动。>
{阅读的几点总体感受: 首先,《形而上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的一些篇章也绝非仅仅是别的亚氏著作的摘引。虽然是后人整理的结果,但并不是像苗力田先生所认为的是“不连续的”非有机整体。 其次,亚氏的体系是在理解前人的基础上批判前人形成的。比如质料概念是他提出的,但是质料观是泰利士以来许多哲学家的本原观。 第三,亚氏对本原的探索主要是留给我们许多可资借鉴的方法。尤其是贯穿全书的概念多视角分析,第五卷对重要范畴的解释是明显的例证,而全书的论述都运用了这样的方法。 第四,亚氏关于潜能和现实的论述有巨大的启发意义,可能还有待进一步的大发掘。 第五,亚氏的治学态度和阐述问题的方式很有借鉴意义。 最后,亚氏的论述过程中有大量关系逻辑、模态逻辑、广义内涵逻辑的运用和一些理论阐述是搞逻辑的人需要给以特别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