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微观地理笔记 -- 王彬(简介)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9-29

北京微观地理笔记

内容简介  · · · · · ·

《北京微观地理笔记》便是运用以上思想,对北京的城市、道路、区域、四合院进行谛视与思索的结果。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我将全书分为四卷,每一卷确立一个中心内容。第一卷主要阐述井田制与北京的筑城理论、元大都中轴线上的城市标志、微观地理中的古都脉络;第二卷主要阐述井田制与北京城区的道路和胡同的起源、空间、形态、细部以及胡同的存在意义;第三卷主要阐述井田制与北京历史上的里坊、区域,不同区域中的不同特征;第四卷主要阐述井田制与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与人文精神,等等。

作者简介  · · · · · ·

王彬,1949年生,1982年毕业于首都经贸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员、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致力于叙事学、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地方文化研究。主要著作:《红楼梦叙事》、《水浒的酒店》、《中国文学观念研究》、《禁书·文字狱》《北京街巷图志》、《北京老宅门》、《旧京街巷》等。主编:《清代禁书总述》。

目录  · · · · · ·

卷一
井田制与北京城
往事正阳门
慈恩寺与沙剌市
请修复元大都的城市标志——万宁寺
关于圆洪寺的推想与意义
微观地理中的古都脉络
供应厂与织染所
查楼:五百年的粉墨春秋
卷二
井田制与北京的道路
井田制与北京的胡同
请保留北京的胡同之根——砖塔胡同
北京胡同的空间形态
土儿胡同细部感言
北沟沿的微观地理
元世祖庙引起的思索
胡同与门楼的沉思
在阐释之中抚摩胡同
精雅的与粗鄙的胡同味道
卷三
井田制与北京地坊
用古代的丝锦纺织时尚
南锣鼓巷地区文化寻踪
金融街的历史地理
崇智门内外的微观地理
阜成门外的关厢地理
卷四
井田制与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与人文精神
北京应当建立四合院博物馆
北京的宅门与砖雕
历史的襞褶
王府与宅门
兆惠:战争、墓园与故居
沉吟于文献与口碑中的陈圆圆故居
附录
应该建立微观地理学
我对“二绿规划”的四点思索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历史与地理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河流与湖泊

北京微观地理笔记
  北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长期以来,一直与皇家威严、皇家气派联系在一起,象征着一种大气、宏伟与庄严,林立其中的故宫、颐和园、长城等等建筑莫不庄严威武,气派非凡。

  北京是宏伟庄严的,可又是平凡朴实的。

  宏观源于微观,你想真正地触摸北京、感受北京,还是要去抚摸体味那些简单平凡甚至简陋的胡同、道路、四合院、庙宇、城门等等。也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地认识北京、读懂北京。

  王先生的《北京微观地理笔记》就是这样一本带你读懂北京、认识北京的书。

  全书共分四卷,是一本难得的运用微观地理与井田制思想对北京城进行关注与研究的著作。第一卷阐述井田制与北京的筑城理论、元大都中轴线上的城市标志、微观地理中的古都脉络;第二卷阐述井田制与北京城区的道路和胡同的起源、空间、形态、细部以及胡同存在的意义;第三卷主要阐述井田制与北京历史上的里坊、区域,不同区域中的不同特征;第四卷阐述井田制与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与人文精神。

  全书围绕井田制与北京城这一思想展开,这是一个甚少有人提及,同时也是极具新意的观点,作者却能做到学理有据,流畅自如,以理论为框架,又不失活泼生动,试举一例:

  坊的四周筑有围墙,每面围墙开有坊门。这个制度被后世继承下来。坊门往往还是张贴文告的地方。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家中跑掉了一个女婢,为此他写了一首《失婢》的五言诗,叹息:“宅院小墙庳,坊门张贴迟”,怨艾院子窄小,墙垣低矮,寻人启示在坊门上张贴晚了。唐人迷信,每逢霖雨,便关闭坊的北门;久旱的时候,则关闭坊的南门。下雨的时间久了,人们便发牢骚,说丞相无能,不能协调阴阳,在泥淖里行走把鞋与袍子的下角都弄脏了。坊的中间位置是里社--供奉社神,也就是土地神。围绕里社建造住宅。坊内的道路称巷,与坊门相通。巷之外,还设有支巷,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曲”。这样的小巷在诗人的笔下是:“京华有曲巷,巷曲不通舆。”舆是车箱,这里指车。按照西周时期的规定,巷至少可以通行一辆车,一辆车也不能够通行的道路,便是曲。在坊内,住户不可以对坊外开门,只能在坊内开门。早出晚归,只能通过巷或者支巷,方能进入自家的院子。

  各种典故、诗词信手拈来,插放其中,细细道来,令人读来如顺水行舟,轻松自若。

  纵览全书,令我感受最强烈的是作者扎实严谨的研究态度、学理与趣味相结合的治学风格以及浓烈的个人情感。在每一篇文章中,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所倾注的心血,古今典籍,历史、地理著作,诗歌、建筑艺术等等相关资料均有涉及。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汲取多方面的营养。

  这是一本研究北京微观地理的著作,但是作者并没有仅仅为研究而研究,他还是有着别样的希望与期待的。如书中的《请修复元大都的城市标志-万宁寺》、《请保留北京的胡同之根-砖塔胡同》、《北京应当建立四合院博物馆》等,无不流露出作者对北京城的建筑与文化的深厚感情。通过对北京城的研究来达到更好地保护北京城的目的,这也应当是一个专家、学者所必备的品格。除此之外,作者更是在书中提出了应该建立微观地理学的观点,“城市属于宏观地理,城市中的每一片区域、每一条道路、每一座院落都是城市的有机要素。但是在城市规划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这个要素,忽略微观地理中的具体情况。”“长期以来,我们对此缺少认知。我们在多年的城市建设与城市保护中所发生的种种失误,相当原因在于对微观地理研究不够,因此有必要建立微观地理学,在城市建设与城市保护中注入微观地理学的理论思想。”这都是极具启发性与建设性的意见,如果这个构想能够转化为现实,想必对北京城的研究与保护会更进一步。

  犹如一柄显微镜,王先生的这本《北京城市微观地理笔记》不仅引领我们深入了北京城的内部,而且使我们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认识了北京城的脉络、肌理、细胞,从而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值得寻味的东西。

洞悉一座城市的血肉
——读王彬《北京微观地理笔记》
■刘宏伟

  
以怎样的心态、视觉去看待、感悟一座城市,就细微情感而言,恐怕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种,诚如莎士比亚所讲“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于六朝古都的北京城,无论是其现代城市建设,还是历史文化传承,更是众说纷纭、千差万别。但这些看法、观点往往都只是停留在感知层面,并没有从城市地理本身去做细微的分解与阐述。
  在这些感悟中,为大众所熟悉的往往是一些文化名人的文章描述。无论是林海音笔下始终念念不忘的“骑小驴儿上西山”的京城环境、情味;张恨水津津乐道的京城城市建筑:“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处了。”还是萧乾笔下的“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的生活环境;谢冰莹笔下的“凡是到过北平的人,没有不对她留下深刻的印象;离开北平以后没有不常常怀念她的。北平,好像每个人的恋爱……”;张中行先生笔下的“常听离开北平的人说:在北平时不觉得怎么样,才一离开,便想得要命”的情感归依。
  对一座城市本身而言,这些往往只是曾在这里停留的人通过自己的记忆发酵后留给这座城市的一件漂亮的外衣、一层朦胧的面纱,甚至是一刹那的感触,从而抽象升华成的一座城市的韵味和气韵。就其对北京城的具象研究,远的暂且不说,现代北京城市地理研究领域中,恐怕要数王彬的《北京微观地理笔记》(三联书店,2007年5月出版)最为全面。这本由三联书店推出的专门针对北京的城市地理学术专著,主要通过对城市微观地理的观察、探究来解构宏观的城市地理,并运用微观地理的研究方法,对北京的城市、道路、区域、四合院进行综合全面的谛视与思索。
  书中无论是对井田制与北京的筑城理论、原大都中轴线上的城市标志、微观地理中的古都脉络的梳理,还是对北京胡同的起源、空间、形态、细部以及胡同存在的意义的讲述;无论是对井田制与北京历史上的里坊、区域的追溯,还是对北京四合院里的建筑布局与人文精神的辨析……这些种种对北京城市微观地理的全面解构、研究文章,读起来并不艰涩,就单一的每篇文章而言,无论是立意还是行文,都很简单明快,不少篇章甚至有琅琅上口之感,能把学术研究文章写到如此程度,并不多见。但除了增长了对北京城的历史、底蕴的了解外,书中的一些看法、观点却一直在心中翻腾,似乎有许多话想说,但一时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心中始终有些困惑。
  排除相对论和辩证法的理论干扰,从纯感性的角度而言,一座城市,如此庞然大物,如此明显的宏观世界,怎么会跟“微观”这样细碎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呢?
  坦诚地讲,在仔细阅读《北京微观地理笔记》之前,我曾断断续续地听王彬先生提到过他的城市微观地理研究方法和理论,但大都是针对具体的某一道路、区域、院落而言的,当时并没有形成十分完整的研究理论,也没有照此理论去为北京城做整体全面的梳理,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对一座城市属于宏观地理范畴的感知和认识。在我旧有的认知世界里,城市就是串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堆砌组合在一起,是一个跟微观世界很难沾上边的概念。
  尽管书中的有些篇章我之前零星地在报刊杂志上看过,比如《往事正阳门》《请保护北京的胡同之根——砖塔胡同》《金融街的历史地理》《北京的宅门与砖雕》等,其中不少还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保留下来了不少遗迹,但我依旧没有对北京城的微观地理研究形成整体概念。
  直到《北京微观地理笔记》的推出,才第一次让我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的古老文明和现代人文精神,有了更深入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才第一次让我明白,一座城市,除了给人庞大的宏观印象外,在具体的每一条街道、每一片区域、每一座院落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都存在着细微的脉络,而且“有血有肉”,体现着独特的精、气、神。如同我们人自身一样,一个自然健康的人体,其肌肉、骨骼、皮肤必然是自然和谐的有机组合,尽管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精神和气质。一旦这样的组合不协调,如同一个身患残疾的人,给人的感觉就很难再赏心悦目。《北京微观地理笔记》让我们看见了一座古老而不失现代色彩的城市的全貌。
  正因为看见了北京城的全貌,映照眼下的一些现象,心里有些感慨。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一片区域、一条道路、一座院落等这些城市具体的有机要素往往被忽略掉,忽略了这些微观地理中的具体情况,以致才出现了不少事后发现不和谐、不协调、生硬拼凑的城市景观建设,忽略了一座城市也是“有血有肉”的有机组合。如果在城市规划阶段,就对一座城市的微观地理有着整体的认知,会不会大大降低或减少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失误?少一些重复建设?
  突然联想到前几日路过东四看见的情景,东四六条、七条的胡同口都张贴着通告,通告四周围满了住在胡同里的大爷大妈,纷纷议论着,原来是东四四合院保护区的部分房子因新修地铁要开始拆迁了。我想,随着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对旧有城区的拆建在所难免,要完全做到萧乾先生的叮嘱“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如果我们在拆建的过程中,将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同当下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就更完美吗?就拿东四四合院保护区而言,建设地铁是为了缓解首都市民出行的交通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城市硬件建设,但在兴建地铁站的时候,地铁站的外观模式、高度、色彩等,是否可以考虑跟周边的四合院景致尽量相协调一致、相得益彰?我想,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此,《北京微观地理笔记》推出的意义也在于此。诚如王彬自己所言:“城市是思想的产物,不同的经济制度产生不同的建设思想。六朝古都北京便是古老的王城理念的产物,需要我们在历史的夜色里思考与追寻。”

                    细品北京



在微观地理中求索北京的灵魂
  ——读王彬《北京微观地理笔记》随想
  
  牛学智
  
  
  著名学者王彬先生,2007年5月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他集二十多年北京地理研究的带有总结性的理论著作《北京微观地理笔记》。
  面对这样一位学养渊博并且复杂的学者,面对这样一部集中于北京微观地理考察却又不限于北京微观地理的人文大书——我指的是王彬的新著《北京微观地理笔记》。怎样阅读或者怎样评价,在现今的阅读情境和学术语境下,我以为它可能牵扯到这个时代对人文知识分子精神性担当的认可方向,以及人文知识分子进入公共领域的角度问题。也就是,二十多年来王彬对北京的研究,以及所取得的卓著成果,首先在于它的现实层面,但只停留在现实层面阅读王彬的著作,其中蕴藉和寄予的邈远思想和真挚人文情怀也许会被自觉不自觉的忽视。其后果也许像有人担心的那样,“一个知识分子毫无私心的关怀换来的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阅读行为。”(谭旭东:《人文学者的‘胡同情结’》)
  原因很简单,一面是“读图时代”的速朽心理,人们可能没有足够的心思坐下来把一篇不长的消息认真读完;一面又是凶猛增长的出版数量,不管何种性质的写作都冠以“写手”、“码字儿的”或者索性就叫垃圾制造者。更可欺人的是,学术要“瘦身运动”,学术要避免“大而无当”,学术要“挤一挤水分”的叫喊不曾有半点的绝缕,一边却照样是所谓“最新”、“最好”的学术试验扑面而来。一些真该注意并可能引起学术界调整学术方向的著作,就这样湮没于一个需要学术而学术却不得不遭到掩盖的当下氛围,一味地批判普通读者的懒惰的确有些文不对题。这个角度,理论家南帆颇具戏谑意味的调侃也许道出的正是人文知识分子普遍性的心理落差,许多心血之作难道不 “仅仅是一批人文知识分子的学术动作”吗?
  王彬先生可能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意识到了这部书的专业性,从而选择了“笔记”的形式,而使得其中的专业密度有了适度的稀释,适宜普通读者的阅读水平。在这部学术著作中,王彬先生于早期《红楼梦叙事》研究所形成的叙事学意识;《中国文学观念研究》奠定的删繁就简、拨云见日的叙述方法;《水浒的酒店》中成功确立的文学创作与古代经济学结合的准确、简洁、得体的文化语境还原法得到了适时的发挥与表现,并且完成了我在上面提到的对近年来人文知识分子学术持见的思考和学术著作意义的某种期待。
  
  恰当的方法论就是思想本身
  
  虽然我至今对北京现在的地理状况都还是相当陌生的,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北京微观地理笔记》的欣赏。毫不讳饰,我是把它当作人文著作来阅读的,首先是王彬先生的方法论吸引了我。
  《北京微观地理笔记》为了避免非职业读者阅读上的知识障碍,采取笔记体的叙述方式已经淡化了严肃的学术著作少不了的艰深和枯燥。但它到底是学术著作著,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也不是简单的调查报告,更不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普通论述。梳理北京城自建城以来的文献著述,考证北京历来有关重要的城市标志、道路、胡同,区域、四合院、宅门、砖雕、寺庙、墓园,始于西周时期的井田制思想,就成了王彬先生考订资料,求索北京城市灵魂的中心思想。
  所谓井田制建城思想,就是西周时期田地的一种分配形式,“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一公八私的土地划分方式,运用到城市建设、道路布局,所谓道路的“九经九纬”之中。从元代的大都,一直沿革到清康熙以后虽然增加了西式点缀乃至当代的二环路以内,基本格局都呈现为确切的“井”字形状,并没有本质变化。而在这个基础上,王彬进一步指出,北京不仅是井田制的产物,北京的基本细胞——四合院也是如此,流传深广的九宫格的理论,剥掉其中风水的外衣,其实质仍然是井田制的思想在起着定型的作用,从而将井田制反映于城市建设的研究贯彻到底。这既是王彬先生寻绎北京城市灵魂的方法论,也是他进行微观考察的核心思想。
  在这个宏观框架下,北京这座历史古都不管曾经发生了多少繁复、兴衰和更替,也无论拥有过多么壮观的历史业绩、多么了不起的帝王意志,尽管“不同的经济制度产生不同的建设思想”,“但是,思想一旦产生,又往往在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消亡以后,依然存在并继续发挥影响,这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思想的牛鼻子被抓住了,这个时候,北京城在王彬先生眼里,犹如一个自己经手的生活器物,熟悉至极,乃至于可以随便拆卸掉也能轻易把它装上去,包括每一个构件的性质、功能、色彩、喻意。我之所以说《北京微观地理笔记》中的每一单篇可以单独当作美文来欣赏,意思就在这里。比如他讲述惠园与其传说中的设计者,明末清初大戏剧家、词人李渔;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于坊门上张贴寻人启事的旧事。惠园的趣味与主人的性格,里坊的促狭与主人的身份、心情,都促使读者如临其境却又不觉得有半点的宣示过火,这岂是刻意为文的散文作家所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成竹在胸方可指点江山,指点江山而又不能不使人佩服的莫过于对对象的熟烂把握。《北京微观地理笔记》中,不得不涉及当代北京地理研究专家的观点。看得出来,北京城市的改造、破坏,乃至彻底铲除,以建国后的50年代、60年代、90 年代为最甚,在这些有伤北京经脉的地方常常是权力者意志的集中交汇处。有来头的或者在特殊政治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有幸免于毁灭,其余的大多数,甚至有些可能是北京的灵魂性实体的,都不同程度地被湮没了。随便举一例,比如王彬先生深切缅怀过的龙道村、杏花天、芳草地、百花深处等胡同处境就是这样。“我有时候想,任何事物,都不是简单的存在。地名也是如此,也不是仅仅作为一种名称简单存在。比如说龙道村,我们通过它,是可以谛视先民的某种活动的。比如杏花村、芳草地、百花深处之类,是不仅仅有花团锦簇的表层文章,实际上存在着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审美意向,又如何可以轻言舍弃呢?”
  
  微观地理与学术启示
  
  诚然,一部真正的好书,恰当的方法论背后一定站立着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书的灵魂就是知识分子的灵魂。《北京微观地理笔记》所呈现的学术态度、品质与忧思之处,正是王彬先生作为人文知识分子最让人感佩的形象。自然,王彬先生不是奋臂高呼的那种,也不是语惊四座发布真理的那种。《北京微观地理笔记》行文典雅,虽然是立意北京微观地理,然要旨却是指向如何建构完整保存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北京微观地理笔记》的论述不曾半点离开过所设定的论域——北京地理的方方面面,但读者的思维却不禁油然系念自己居住的城市。如此具象与抽象的连通,历史与现状的接轨,个人与民族的牵连,一再表明,王彬先生是在用学术践行自己的情怀,以炽热的激情激活学术的活力,从而构成了《北京微观地理笔记》的另一特点。那就是《北京微观地理笔记》的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为什么非得要用微观地理学来探讨北京的地理文化?
  一个现成的解释是,城市改造的大幅度加强与城市建设步伐的迅速加快,由于对微观地理研究的缺乏与轻视,弊端日益突出了。《北京微观地理笔记》中就有简明的提示:“一、城市所特有的地域性建筑大批消亡,从而淡化或割裂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周边缺少必要的国度,新旧景观不是相得益彰,而是互为矛盾;三、新开发建设的与旧有的历史建筑,处于无序状态,破坏了城市形象,使城市不是‘审美’,而是‘审丑’。”对于《北京微观地理笔记》而言,它的出版,能不能引起决策者足够的重视,另当别论。但以上意图的确是《北京微观地理笔记》的首要目的,也是王彬先生之所以选择微观地理学研究北京的根本原因。限于我的阅读面,那些恰当或并不恰当,但一定是论者有意安插在大量批评文章中的人文论述,比如担当性、终极关怀、人文精神、现实关怀、批判性等等,这样的声音在一定的时期的确有强有弱,始终未曾停歇确是事实。然而,它究竟改变了多少现实?我的意思是,现实改变的程度某些时候与学术关照是成正比的,没有这个清醒认识,学术仍会一味地空疏而学术主体却始终浑然不觉,这个坏毛病,我理解可能也是钱穆先生在《中国知识分子》一文中说的,自晚清以降,学术就纸片化了的真正寓意。
  我强调《北京微观地理笔记》的人文意义还可以扩大的原因在于,它作为人文著述在人文知识界的学术参照性。这种参照性放大了看,或许表明了当下人们对学术的普遍期待。
  其一,学术应该走出书斋,走进生活。与其说《北京微观地理笔记》是用学者的情怀写成的,不如说是以北京市民的脚板走出来的,其中所有的情感一言以蔽之,就是对北京的熟稔和对北京的热爱,王彬先生之于北京,就像农民之于他的土地,墒土的温度、盐碱的浸蚀,唯有农民最了解。走进生活,换而言之是:“田野调查”。遗憾的是肯于进行“田野调查”的学者并不很多,田野作业的学术风气在中国还基本构成不了事件。
  其二,学术与政治究竟应该建立什么关系,学术的独立性,应该有个新的理解。“独立之学术,自由之思想”应该有个积极的界定,至少“独立”、“自由”不能变成独白和理论主体绝对的自在。《北京微观地理笔记》中的有些建议已经引起了决策者的关注,很能说明王彬先生学术所取区间、所选角度、所持立场、所秉持态度的要害、关键以及尖锐和诚恳。诚然,所有人文学术不可能都有一针见血的功能,但我想,不管是旨在拯救心灵,还是致力于现实问题,学术与政治之间建立合适的、近距离的平等对话关系,并通过对话取得最终的和解,应该也是有志于治政者内心深处的期许,亦是学者当然的愿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