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允明别名“祝肇”、“祝允”说

 百城主人 2014-10-01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吴中四才子”之一。其书法“自赵吴兴(孟頫)以来二百余年,至此乃始一变”(清王澍《虚舟题跋》),影响深远。

    明王宠《雅宜山人集》卷十《明故承直郎、应天府通判祝(允明)公行状》、陆粲《陆子余集》卷三《祝(允明)先生墓志铭》及《明史》本传,均不载祝允明别名“肇”、“允”之事,清《御定佩文斋书画谱·纂集书籍》及近人所编《中国丛书综录》将“祝允明”与“祝肇”分列。

   明朝顾氏四十家小说》收有《金石契》一篇,署名“祝肇”。“金石契”谓情投意合,坚如金石。唐孟郊《(与韩愈)遣兴联句》:“常恐金石契,断为相思肠”。《金石契》序署“弘治四年(1491)八月十六日,吴门祝肇”,篇中所赞颂之朱存理等十人,皆为祝允明好友。

    祝允明《怀星堂集》卷一八《朱守中家传》:“余少尝述交友为《金石契》,其时守中且幼,无守中,守中且刻之木,以其后量之书中人”。可知《金石契》为祝允明年轻之作,并被友人刻印。

    《明朝顾氏四十家小说》收有《蚕衣》五篇,作者祝允明附记云:“……成化戊申(当为弘治元年——引者注)秋,允附记。曰‘允’、曰‘肇’者,枝山公别名。”可知“祝肇”即祝允明,故《(光绪)苏州府志·艺文志》列《金石契》于祝允明名下,是事出有因。

    祝允明弘治元年(1488)所书《成化间苏材小纂》稿本(今藏上海博物馆)自叙、卷四、六署名“祝允”,且“自叙”中两处自称“允”。明王世贞《古今书画苑》卷四三记祝允明跋《米书天马赋》:“南宫与眉山、豫章、莆阳擅声宋室……允故亦愿学”、清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续卷六记祝允明一书札:“……累荷阳液之赐,更容申谢。允明再拜。……《史记》一帙附纳。允又拜。”与前引祝允明《蚕衣》五篇附记:“曰‘允’、曰‘肇’者,枝山公别名”之语相合,可知“祝允”为祝允明又一别名。

    祝允明别名“肇”、“允”,当在其三十岁前后,因时间不长,鲜有人知,故为后来的一些传记资料所不载。

 

   (原载《中国文物报》2008年5月7日7版。或出于排版方面的原因,编辑将本文与《祝允明书法作品辨伪的几点思考》合并排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