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菇L18菌株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老刻刀 2014-10-04

香菇L18菌株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14-04-22  来源:《食用菌》  作者:黄书文

 

    摘要 香菇L18中小型,形态好,肉厚,质地致密,耐贮运;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426℃,3℃温差刺激可以诱导原基发生,原基发生最适温度1825℃,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1826℃;培养基最适宜的初始pH5.06.0;培养基最适含水量58%61%,子实体生长最适空气湿度80%90%;子实体生长适宜光照强度100800lx;子实体生长二氧化碳浓度600mg/kg以下最好;L18为高温品种,适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反季节覆土栽培;生物学效率60%90%
  
关键词 香菇L18 高温品种 生物学特性 栽培特性 商品特性
  香菇(Lentinus edodes)又名香蕈、香菰、花菇、冬菇、椎茸、香信、板栗菇、椎菇等[1][2],是中国传统的著名食用菌并最早人工驯化栽培。夏季覆土地栽香菇价格高,效益好,栽培量逐年增长。香菇L18是由三明市真菌研究所用常规人工选择育种方式育成的高温品种,出发菌株为香菇95。在较高温度条件下,香菇L18形态好(图1),质地致密;2008年起以反季节栽培品种向全国各地推广,南起广东北部、北至黑龙江都有栽培,因其品质好,抗性较强,产量较高而广受欢迎。现将其品种特性总结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1.1 子实体形态特征 菌盖圆正,温度较高时(≥18℃)扁半球状,茶褐色,温度较低时(≤10℃)中央斗笠状突起棕褐色;子实体含水量也一定程度影响菌盖颜色,含水量高时颜色较深,含水量低时颜色较浅;开伞度五分时菌盖直径35.5cm,多3.55cm;菌盖表面有茶褐色鳞片,外围有白色绒毛。菌肉厚度1.01.8cm,质地致密。菌褶直生与弯生相间,其间还有1/31/2不等长菌褶;菌褶越短的,褶片高度越低;褶缘波状。菌柄圆柱状,长35m,直径1.01.2cm。显然,香菇L18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形态更好,属高温品种。
  1.2 菌丝培养特征 菌落平整,菌丝浓白、粗壮,气生菌丝较旺盛。在适宜培养条件下,10d长满90mm培养皿;35d40d长满750mL菌种瓶;3035d长满15cm×28cm菌种袋或15cm×5565cm料筒(4个接种点)。
  1.3 环境因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1.3.1 温度 菌丝生长温度333℃,适宜温度529℃,最适温度2426℃;耐最高温度406h,母种无保护剂条件下耐最低温度0℃;最佳保藏温度3℃。
  1.3.2 湿度 培养基含水量50%65%菌丝可以正常生长,最适含水量为58%61%
  1.3.3 光照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弱光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强光抑制菌丝生长。
  1.3.4 通风 可以在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下生长,但良好的通风条件下菌丝生长更好。
  1.3.5 酸碱度 培养基pH4.56.0菌丝生长都很好,考虑到菌丝生长过程中不断产生有机酸,培养基pH不断下降,培养基初始pH5.06.0最好。
  
2 栽培特性
  2.1 适宜栽培地区 南起广东北部,北至黑龙江都可以栽培。
  2.2 栽培季节 适宜反季节栽培,接种期中低海拔地区12-翌年3月,高海拔地区11-翌年2月;5月~10月出菇。
  2.3 栽培场地要求 海拔300m以上山区大田栽培或长江以北林下栽培,一般来说,海拔1200m以内,海拔越高越好;周边森林覆盖率高,木材蓄积量大;弱酸性至中性土壤,透气性及保水性好;非矿区,未被矿渣或矿区污水污染;日照时间短,日夜温差大;地势平坦,通风良好,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
  2.4 培养料配方 杂木屑81%84%,麸皮18%15%、石膏1%,料含水量58%61%。干燥地区或1月以前接种的菌筒含水量宜高些,潮湿地区或2月以后接种的菌筒含水量宜低些。香菇L18菌筒松软,容易失水,培养基适宜含水量比其它品种略高。
  2.5 栽培方式 熟料栽培,荫棚内脱袋地栽,覆土或不覆土。不适宜立筒式或层架式栽培,原因有:出菇过多、过密,菇质差;菌筒松软,易断裂、易脱水;温度偏高,生长不良。

2.6 荫棚要求 规格以50m×8m较好,棚高2.53m。大规模连片栽培时,各棚应平行排列,且走向应与主要风向一致,两菇棚首尾相接处应有较大的间隔,以保证棚内通风良好。棚顶及四周用遮阳网遮阳,南方海拔300600m区域,应在棚顶及四周用草料遮盖,以降低夏季棚内温度。
  2.7 发菌及后熟 由于香菇L18都在冬季接种,发菌早期菌筒应多层堆叠紧密排放,覆盖薄膜保温。1月以前接种的菌筒,一般利用太阳光能及菌丝生长产生的生物热量增温培养,2月以后接种的菌筒可人工增温促进菌丝生长。菌落直径810cm时,用3.3cm铁钉刺孔通气,每个接种口四周刺46个孔,孔深0.5cm。刺孔后菌筒排放松紧及高度由于棚内温度而定,应确保堆内温度不超过27℃。2527℃条件下,后熟期30d。菌筒表面出现瘤状突起时,第二次刺孔,每筒刺孔4060个,孔深1cm。刺孔后“井”字形排放,给予散射光刺激,促进转色。后熟期,尤其后熟晚期尽量控制培养温度2527℃。堆温高或氧气不足时要翻堆。培养温度较低的,菌龄120d左右合适;培养温度较高的,菌龄90d左右合适。
  2.8 脱袋 南方5月,北方棚内温度稳定在18℃以上,菌筒瘤状突起占表面积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菌筒部分转色时排场脱袋。排场前棚内土壤应翻耕,并撒石灰200g/m2。石灰既预防病虫害,又助土壤保持良好透气性。翻耕的目的是改善土壤透气性,防止烂筒。老场地应在排场前1个月撒克百威,有效成分0.4g/m2,或丙线磷,有效成分0.6g/m2,目的是预防线虫、螨、昆虫。菌筒要求排放紧密。提早排场,减少震动及选择气温较高的时候脱袋,可减少开袋菇数量。
  2.9 覆土 脱袋后立即覆土,常用沙土或壤土。是否可用黏质土,有争议,也有使用后效果不错的实例,但其透气性差,应慎用。选择酸性至中性,未被重金属或其它污染源污染的土壤为好。覆土厚度以菌筒最高点计1cm。待菌筒完全转色(通常约20d)时冲洗覆土,露出三分之一表面积作出菇面。不覆土的,喷雾状水保湿促菌筒转色,空气干燥的,应覆膜保湿。
  2.10 菌皮 香菇L18菌皮较薄,棕褐色。
  2.11 环境因子对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2.11.1 温度 原基分化温度525℃,适宜温度1025℃,最适温度1825℃;3℃温差刺激就可形成原基,比大部分香菇品种要求的温差小;子实体生长温度530℃,适宜温度1528℃,最适温度1826℃。
  2.11.2 湿度 菌筒含水量保持在50%62%利于出菇,含水量太低或太高不仅不利于出菇,而且容易烂筒;适宜空气相对湿度75%95%,最适空气相对湿度80%90%
  2.11.3 光照 光照强度10lx,原基可发生,子实体可生长,但菌柄长;最适光照强度100800lx
  2.11.4 通风 需要良好的通风,二氧化碳浓度低于600mg/kg,生长最好。二氧化碳浓度越高,菌柄越长。通常选择夜间通风。
  2.12 菇潮 潮次明显,一般不少于6潮菇,菇潮间隔期10d左右。
  2.13 子实体发生方式 多群生,少单生,极少丛生。
  2.14 抗性 抗病性、抗杂性强,耐高温,菌筒不耐干燥或高湿。
  2.15 产量 不覆土生物学效率60%80%,覆土生物学效率70%90%。这是由于覆土可降低温度,养分消耗减少;覆土使菌筒更易保湿;覆土中微量元素促进香菇子实体生长。
  2.16 商品特性 子实体中小型,单菇重一般2030g。温度≥18℃时,质地极为致密。合适栽培环境条件下,子实体含水量90%92%13℃条件下,可贮存15d

3 小结与讨论
  香菇L18也可秋季栽培,但子实体形态较差、颜色深、质地疏松。
  香菇常规人工选择育种由于目的性、方向性明确,与单孢杂交育种一样,是一种有效的育种方式,且更快捷、工作量更小。
  香菇高温品种温差要求小,比如L189319,低温条件下子实体也可生长;低温品种温差要求大,比如L135L939,原基发生后可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生长。温差刺激对香菇原基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3]。温差包含三个方面,即日夜温差、日与日之间温差、后熟期与出菇期之间温差,都与原基发生有关。地栽香菇菌筒表面日夜温差较其它栽培方式低,可用晚上通风的方式制造日夜温差;阴雨天无日夜温差的可利用天气转换形成的日与日之间温差;也可用深层地下水喷雾水制造温差刺激原基发生。后熟期要控制适当较高的温度,以确保与出菇期有一定的温差,这对低温品种尤其重要。除温差外,击木惊蕈也可刺激香菇原基发生,但可能导致出菇过多,菇质量差,或损伤菌筒,使菌筒抗性变弱,应慎用。

?9 ig ?D 8?C 以下时脱去套袋,袋与袋相交处用竹杆隔开,通风降温、排湿,防止高温烧菌。菌丝满袋后,原基形成适宜数量时即可刺孔,刺孔要在气温低于25时进行,刺孔用4mm5mm的铁针,每袋刺孔4排共20个,孔深5cm以上,以后两至三周内,重复刺孔两遍,每袋共需刺孔4060个孔。
    6)出菇:a达到菌龄后,白天最高气温低于20时,转色适宜的菌筒可直接上棚出自然菇,若气温较高应推迟上棚时间。若上棚后持续几天高温,菌袋表面会再次形成一层菌皮,致使年内出菇困难。因此,掌握上棚出菇的温度非常重要。b育菇时若菇棚湿度大、温度高,菇面色较黑。这时应注意多通风。c菌筒菌龄不足或转色太浅时,第一潮菇遇较高温度时,出菇太集中,菇偏小,菇质下降。生产上菌筒菌龄应足,转色应略深,出菇时注意菇棚温度,控制在最适出菇温度。d出菇遇连续低温时,出菇慢。这时应增温催蕾。
    7)补水:适宜浸泡补水,注水则出菇不整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