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为何要靠保护才能生存?

 戈击 2014-10-10

中医为何要靠保护才能生存?

——中华智慧的局限性之九

在我写的“汉字拖累了中国人的思维”中提及到中医,有年轻的网友批评我无知,我并不生气,我已是老人了,而且我这个亚健康的身体常常会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如果中医能为我除病消患,我真是瞌头感谢都来不及啊,我又何苦要贬低我们民族这么一个伟大的中医学呢?

毛泽东说“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但事实上卑贱者大多数并不聪明。卑贱者只是一个极容易被人利用为工具的人,是一个只知道靠出卖劳动力养活自己和家人的人,但又是一个毫无顾忌的逆反者。我就是这么一个不卑于高贵者之下的逆反者、思考者。

顺便再插一句,上述毛说的排比句曾经綁架过多少无知的工农大众,要说汉字没有错,那又何必要相信这类哄小孩的话呢?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低下,才导致于容易受骗上当,被人利用,也包括不法分子利用中医行骗不止的可笑案例。根据我多年对中医观察和思考,我认为中医这个提法是极其错误的,中医不可能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存在。

世界上也只有中国一个国家,不管在任何问题上都喜欢搞自成一统的民族性东西。世界上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什么“英医、德医、法医、美医......”的存在,我们为了坚持中医不倒,就把它们统统称之为西医。其实全世界也只有“医学”一个称法,或通称为“现代医学”。之所以全世界会是这样看法,是因为他们并不坚持自己国家的传统医学,还有另外存在的必要,他们自己随时可以抛弃无用的东西,而将自己优秀的东西全部无私地融入和归属于国际统一的现代医学范畴里去。

大英帝国曾经称霸世界三百年,带给世界各地各种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除了英文称谓,从来不会给文化知识起名为:英医、英画、英数、英物、英化....占为已有,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强国都不会这么做,喜欢把知识“占为己有”国家也只有中国一个国家!

中国只要是自己曾经有过的东西,非要给它们贴上“中国标鉴”,如中医、中国画、中国文学,音乐没有任何造诣,就只能委曲叫民乐。物理、化学更加没有,只好放弃掉。到书店查书,抬头处处可见“国标”。其他国家大概没有这种德性,如美术,只分油画、版画、水彩画,或某人作品,不会有国家标鉴。所谓中国画不就是水彩画的一种形式吗?还只不过是水墨单色,又有多大神秘?非要妄自尊大为一统?

其实人类的知识宝库,都是由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创造的优秀成果无私的汇集在一起的,彼此取长补短,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系统的学科,如一条条小河奔腾而下流入大海。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截断某条小河的水流,作为已有,独占其中,又不断抽取大海中的水源来补充自己的那条小河,还妄称这都是归我所创,归我所有。

唯独只有中国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喜欢坚持搞独立的东西而引以为荣,尽管现在的医院早已全部采用西医治病,但还是非要保留中医的存在。这与其说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倒不如说这是中国人偏执的虚荣性格。那么中医到底究竟值得不值得要国家保护,需要不需要发扬光大呢?

前年回老家办事二天,被-位老朋友热心地留住在他家二个晚上。其间每晚陪我喝点啤酒,然后坐在客厅里聊天,当聊着聊着他就关注在电视机节目里了,话也就在应付着。原来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收看北京卫视台《养生堂》节目,而我们之间的话题本来也主要围绕在健康常识方面谈谈。

不料上午起床后他仍是着迷地收看一阵《养生堂》节目,同时他还向我津津有味地介绍中医方面的各种养生方法和他的心得体会,并不时地把电视中速记下来的笔记翻出来补充,又做起推拉揉捏的动作示范给我看。捏我的穴道问我还有什么感觉没有,我说除了肉被他捏痛之外没有任何感觉,他悻悻地说你还是不相信中医的疗效。但临走时他说的一句话却让我永远记在心里,他说学习一点中医养生的方法,又不要你花钱,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也就是在那时,我才知道北京卫视台有这么一个告诉老年人怎样健康长寿的好节目。但是真正想到要看这档节目还是去年出外的时候,那也正是起床上班前这段可利用的时间,一面吃苹果和早歺,一面收看电视,这半个多小时一点也不浪费。我记忆力虽不好,但时间长了收获必会一点点地增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

养生即保养生命,包括强身,防病,延寿三项内容。其实主要在于适应自然规律、重视精神调摄、加强体能锻炼、谨和寒热五味、防止病邪侵害等方面。这个《养生堂》的节目特意请的都是-些国家級的老中医来讲解这些实例。虽然在增长这些知识的同时,我仍旧对中医的成见抱有一些质疑,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

首先今日的“中医”早已不是昔日传统的那种旧中医的范围了,它是典型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杂交体。而且凡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技艺,甚至官场制度,都进行了一番“现代化”的改装,经过数代人的改头换面,使之成为更加实用于现代人的水平及需求,使之更加接近于科学性、国际性。

比如在美术方面,国画揉进了西洋素描画法,用水墨浓淡,充分体现明暗关系,也釆用透视规律,科学地描绘出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但因为表现手法上仍然是用笔墨宣纸为材料。由此搖身一变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宝级的中国画。改造后的水墨画,比古人画的显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更有时代气息,然而水墨画总归还是属于水彩画的一种风格罢了。

没有解剖学的旧中医,那里会知道身体内部的结构?没有听说过,也决不会有一个古代医师敢拼装出一付死人的骨骼架子,放在家中以供自己或下-代人去研究。没有解剖学,古人甚至于不知道五脏六腑的名称、位置和功能(这些都是现代医学的产物)。比如说,古代人绝对不懂得心脏內部结构以及如何工作的原理:即血液是由左右心房,并分头通过二尖瓣、三尖瓣,流向左右心室,一路经过半月瓣、动脉血管、躯干、体循环后由上下静脉再回到右心房,另一路经肺动脉、肺静脉回到了左心房,如此交叉循环下去。一百多年前的中医大夫,没有一个人会懂得如今这些浅显的医学常识!正如那时没有一个人会懂得地球绕着太阳转一样的简单。

即使是西方人,一百多年前也很少有人明白人类就是动物的变种!英国的赫胥黎(1825—1895)就是第一个提出人类起源问题的伟大学者。赫胥黎17岁时得到奖学金,开始在英国查灵十字医院接受正规的医学教育,二十岁时在伦敦大学通过他初次的医学士考试,解剖学及生理学两个科目都得到最优等成绩。以后提出的科学论证,显示出人类和大猩猩的脑部解剖具有十分的相似性,才得出这一惊人的结论。无论是达尔文或是赫胥黎,他们的发现才引领人类的智慧向高级阶段发展。

欧洲也曾愚昧了很长时间,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谈》里,常谈到中世纪的欧洲医师,不管看什么病人都要放血治疗。很长时间人类不知道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后来有人竟打开一个人的胸腔直接观察,才知道有一种类似于酸的消化酶的液体起作用。当显微镜发明之后,才知道身体全都是由细胞所组成的,而那些带病毒的细胞才是发病的真正原因!

可见没有解剖学的中医,怎么可能知道什么叫五脏六腑?那个《养生堂》里的那些老中医谈的声声不离的就是这些。可是过去的老中医给人看病,只能通过身体外部的表面征兆来判断病人体内生的是什么病,如观察皮肤或五官的颜色、或搭脉看舌,只凭个人多年临床经验来诊断各种病症是什么。

中医所谓的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病症。比如说痰黄稠、流浊涕、舌尖红、苔薄黄源于“望诊”;鼻塞、咳嗽源于“闻诊”;恶寒、头痛源于“问诊”;发热、脉浮数源于“切诊”。综合上述四个分析,病因为外感风热;疾病性质为热证;病位在肺系统;邪正关系为实证。则概括判断为风热犯肺证。

当身体内的病在哪里说不清时,只好说是内火太重,或寒气太重、气虚等等说词。我最不可思议也最无法接受的是,耳朵的穴位能控制全身的那种说法。

让我逐渐怀疑中医有二桩事,第一桩事是文革中我有一位同学盲肠炎开刀,该医院用针刺麻醉,开刀中痛得他大喊大骂“这是什么鬼针炙啊!”医生当即严正警告他:不准污蔑革命的新生事物!

另一桩事是,我有一位老同学的爱人,也是我的老同学,天天叫头疼。有一天,他们拎着几瓶麻油找我介绍他们到一位知名的老中医家看病。老中医简单搭脉后说:“头疼是妇女病,做月子时带下来的,回去多吃些营养品补补就行了,不要太省了”。 可是几个月下来,头疼方而更加剧烈,只好到南京工人医院检查,诊断为“颅內水肿”,必须赶快开刀。因为拖延太久已越来越大了,虽开刀切除,但也只是让她多活了5年,如果一开始就到正规医院诊断医治,不会如此早就逝世,她死时也才30多岁,她曾是我们学校最漂亮的校花。

在我年青时的那个年代里,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中医比比皆是,因为人们都很穷,生起病来都不敢进正规医院看病住院,总迷信个体老中医简单看看就能解决好病症。我见到老中医的家中都是线装本的中医书籍,每年梅雨季节刚过,就要搬出来晒晒。那些中医书籍我想大体都是配方一类的记载,可见他们对现代医学知之甚少。

中医的配方一开就是一大串,苦涩难喝,费时费工,收效甚微。除了吃药之外(少数针炙按摩),几乎没有其他高明的手段。常说中医能除根,那也是对症下对了药而已,更多地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剂来解决问题。在西医未登陆到这块土地之前,没有化学知识,仅靠土中长的植物、地上爬的生物,经过漫长岁月,无数人身上的试验,才以累积出一个个方剂出来,这样的方剂便成为经典方和经验方,这就是中医如何能找出病--方的规律!中医承载着几千年来东方这个最庞大民族的生老病死,已经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了!

中医的确只是靠个体临床经验的一门手工技能性的职业,它没有复杂的各种各样的诊断设备,它不需要门类繁多的內科、外科、妇科、小儿科、五官科、肿瘤科、放射科、化验室、血库等等,一个人提着一个小箱子就能成为一个能看百病的万能医院。自古以来,中医只是无数匠人混饭吃的一门工具。一个人摸索探讨了一生的中医经验,死了要不全带到坟墓里,要不只敢传给儿子继承,成为下-代安生立命的饭碗。神医华陀死了,手艺也就失传了。

和中国其它技艺一样的断层原因,古代中医也是没有公共医院、医学院、研究所、学术交流会议,只有开门独户地靠此技术赖以生存的一个个保守如命的个体小诊所。中医的这门技术,以及和中国的其他各种工艺一样,如何能发展成为多学科的或高级门类的一门科学,并能跨国界的指导给全人类进步,那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当今中医至所以不肯融入到现代医学之中,而非要独树一帜,除了民族虚荣心之外,也确实拿不出什么象样的科学知识能融入到现代医学体系之中,否则别的国家也不是傻子,自然会“拿来主义”地将它揉合进来为之服务。

进入20世纪之后,中医之所以被西医比下去的另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它没有什么严密的理论体系能掲示身体本质的基本科学规律。中医只擅长闭着眼睛说的一套玄学,说阴阳,道八卦,再不就是“五运六气”,“五运”指“金木水火土”,“六气”则是指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或者就是“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形体官窍”等等。让人听得如腾云驾雾,不知其所云,信者又觉得隐秘幽深而产生敬畏之感。

中医理论的哲学思想主要有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讨论的是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本原于气。气是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物质世界的诸般变化均源于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气一元论渗透到中医学中以说明精气是生命的本源,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通畅才能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精气与神密切相关等等。

阴阳五行学说主要讨论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代表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方。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相互间有着交感、制约、互根、消长、转化等关系;五行学说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按其基本属性分为五类:即金、木、水、火、土。五者之间存在着生克关系。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则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中医里的经络是指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经络主要阐述经络的概念和基本生理功能;十二正经概念、分布、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经路线、流注次序以及与脏腑的关系;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功能;别络、经别、经筋、皮部等内容。形体官窍主要讨论了皮、肉、筋、骨、脉;眼、鼻、耳、口、舌的功能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这其中所谓的“脏象”,主要研究的是还是经西医解剖学所提供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以及与“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器血量的功能。脾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运输全身的功能。肺“管呼吸,主气”,肾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能。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后分别清浊。胆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食物。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全身。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

五脏六腑的区别在哪里?中医认为五脏是以贮存人体的精气精华物质于内,不使其外泄耗损为主,如肝藏血,肺主气,肾藏精。而六腑则是以受纳消化饮食物并传送为主要功能,当受纳,消化吸收后则排空,以利下一次饮食物进入。通过这一对比,则发现前者功能的特点是贮藏而内守为主;后者的功能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小肠、大肠等交替排空而不能久藏。所以在防治或养生时,要注意让五脏精气保持充盈,让六腑保持通畅。

原先我不知道什么是“三焦”,经一查才知“三焦”原来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而是按脏腑在人体內的所在位置,划分为三个部位的叫法: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于是六腑不就成了五腑了吗?这种按位置的划分,比之西医按照器官功能的划分为几个系统,我认为西医才为科学合理,西医将脏腑分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分泌系统等等,诊断起来才能真正找到要害部位,而不是无用的空间方位。这说明,东西方确实存在相当大的思维方法上的巨大差别。

此外,近来有人根据三焦概念应用的广泛性,而提出“脏腑三焦”、“部位三焦”、“经脉三焦”、“辨证三焦”之说。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行元气、水谷和水液。近代的学者如陆渊雷、章太炎、祝味菊等人,受西方解剖医学的影响,认为三焦是淋巴系统、网油、胰腺、神经系统等。亦有人根据“三焦与命门相为表里”之说,力倡三焦就是“脊神经”、“交感神经”、“植物神经”,等等。上述所指的形质,尚不能完全解释三焦运行元气、运行水谷和水液等功能,故难圆其说。

中医理论发展史大致如以下四个时期:

. 汉代以前,《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这4部古典著作,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以及药物、针灸治疗等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

. 晋、隋、唐时期,对中医理论影响较深的有以下7部著作组成。

1.《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七篇,为西晋·王叔和编撰。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脉经》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就陆续传到我国西藏地区,通过这里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

2.《针灸甲乙经》全名有时也称《黄帝甲乙经》(《隋书·经籍志》)、《黄帝三部针灸经》(《新唐书,艺文志》等),现一般通称《针灸甲乙经》。全书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其内容系撷取《素问》、《铖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灸治要》这三部书的有关部分的精华,予以整理重编。

卷一至卷六,依次叙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精神魂魄、精气津液及肢体五官与脏腑功能的关系等;其次是人体经脉、经筋等经络系统的循环路线、骨度肠度及肠胃所受;再次是人体俞穴,依身体部位分部叙述其位置,主治,书中计叙述俞穴348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299个)这些穴位是按头、面、项、胸、腹、臂、股等部位排列的;很便于寻检。每一穴均有针刺的深度、灸灼的壮数,再次叙述诊法、重点介绍脉诊的内容。尤其是三部九候;其后介绍针道,针灸禁忌,包括禁穴;最后介绍了病理及生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进行阐释。

七至十二卷是临床部分,依次介绍内科(包括伤寒热病、中风、杂病)、五官科、妇科、儿科等病症的针灸治疗,其中内科共43篇,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五脏病、六腑病、经脉病及五官病等,外科有三篇,主要论述痈疽,至于妇科及儿科,各有一篇各论述20种及10种该科病症。

《针灸甲乙经》的著成,对于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宋、公元68世纪,中、朝、日之教学均规定为教授学生的必修课;宋、金、元、明、清重要针灸学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本书的基础上的发挥。国外早已有本书英译本,对国外针灸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3.《肘后备急方》,原名《肘后救卒》,计三卷,东晋葛洪所著。共八卷,其内容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病证的简便疗法,包括内服方剂、外用、推拿按摩、灸法、正骨等一些十分实用的内容。

4.《名医别录》原书早佚,但其有关内容仍可从后世的《大观本草》、《政和本草》、《本草经集注》中窥知。《名医别录》原书的收药数目,应该在730种以上,又粗略地将植物、矿物、动物等类药大致做了归类。对每一种药,本书都载有其正名、性味、主治、别名(或一名)、用法、用量、药物形态、产地采集炮制法及七情畏恶等项目。这基本上与《本草经》是相同的。在《名医别录》中,个别药味之后己附有方剂。此外,《名医别录》中记载的药物主治功效,有一些已经超过《本草经》,如桂可发汗,百部根可止咳等等,都是《本经》所无,故此书对于研究汉魏六朝的本草学有较重要的实用价值。

5.《本草经集注》梁陶弘景撰,是根据《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的内容编撰而成,也是本时期本草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本草经集注》存有两种残卷,一是出土于敦煌石窟的残卷,一是出土于吐鲁番的残卷。

6.《刘涓子鬼遗方》据说是晋末的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专著,又称《神仙遗论》。今本则只存五卷,原书又你《痈疽方》,经龚庆宣整理后,成今本《刘涓子鬼遗方》。《鬼遗方》基本上是一部痈疽证的专著。此外,还涉及金疮、瘀血、外伤治疗,包括止痛止血,取出箭镞等等,全书计载方140余首,其中治疗金疮外伤跌仆的方子共计34首;对痈疽的辨证论冶,尤其详尽,可称为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外症痈疽及金疮方面的专著。

书中对痈与疽首先从病机和症象方面作了明确的鉴别,对痈疽等证的辨脓,已经十分精细。除辨别成脓与否以外,还特别指出发病部位与愈后的关系,说明严重痈疽症引发全身性感染的预后严重。《鬼遗方》在治疗痈疽外证、石发中毒,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它是根据痈疽的不同情况而给予辨证治疗提出了许多解毒的治疗方法。《刘涓子鬼遗方》代表着我国南北朝时期外科的发展水平。

7.《小品方》又称《经方小品》,作者陈延之,生平失考。据学者考证约著成于公元五世纪下半叶之南朝宋齐间。《小品方》,其具体内容在宋代已佚,1985年从日本尊经阁文库《图书分类目录》医学部中发现此书残卷,其内容包括序、总目及全书共十二卷:第一卷包括用药合药法、调三焦诸方27首及治胸痹等八种病证诸方,从第二卷至第五卷为治疗各种杂病方,第六卷为治伤寒温热病方,第七、八卷分别为女子众病及少小百病方,第九卷治服石诸证方,第十卷为外科疮疡折伤等方,第十一卷为本草,第十二卷则为灸法要穴。《小品方》内容丰富,可谓唐以前的一部包罗广泛的小百科全书,在当时具有相当影响,被视为与《伤寒沦》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经典作品。同时又是一部门径书,所谓“童幼始学治病者,亦应先习此《小品》,以为入门”。

. .宋、金、元时期,临床医学有了较大发展。金元时期,最突出的有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和养阴派。四大派的代表人物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丹溪,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这些医家的创见,大大丰富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 明清时期,整理订正古代经典及历代名医著作之风甚盛,集大成之著作颇多,如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医宗金鉴》、《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以及清代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等。这对于中医理论的普及和提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时期有不少杰出的医家提出新的见解。

改革开放后许多中国人出国捞金,其中也有许多中医师奔赴到世界各国,他们能不能创建一个独立的医疗机构,发扬光大中医的辉煌呢?这是检验中医生命力的最好证明,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这样的佼佼者产生。

有人怪中医为什么不能被国际重视的原因是翻译问题。按照西医的科学认识,千百年来中医的很多说法都要纠正。中医走向世界受阻,绝大多数的中医概念没有现成的英语单词,中医特有的逻辑导致其字面上的意思并不能完全表达其含义,因为这里面还渗透着中国文化。中医的很多描述概念就是普通的中国人都不易搞懂,让外国人理解也就更难了。

比如“公孙”是人体的一个穴位名称,国内一些专家就曾将其译为“爷爷和孙子”;又比如“肾虚”一词,英语中有“肾”,也有“虚”,但两个字连起来英语却无法表达。中医术语“白虎历节”(关节肿痛)译成“白色的老虎在奔跑”;把“五脏六腑”译为“5个仓库和6个宫殿”;把中医的“生气”(生命力)译为“发怒”;把“带下医”(妇科医生)翻译为“躲在裙带下的医生”。诸如此类的翻译难免让外国人闹不明白“中医究竟是怎么回事”,让人哭笑不得。专家认为,中医英语发展的落后阻碍了中医国际化进程。

其实传统中国文化中没有一门学科能超过中学跨到高等学科的水平,数学止步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上;物理、化学全部是靠引进来的,正因为如此才没有“中数”、“中物”、“中化”之称。医学也不例外,没有高深的理论,光靠故作的玄妙,但并不玄妙,只是空洞、无聊,最后成为笑料。凡是中医有价值的部分,并进到现代医学范畴,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随着中国人思维正常化,50~100年之后,也许就没有“中医”这个称呼了。

2014.1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