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是打开人与人之间和解大门的钥匙,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修养。 今天的中国教育更需要宽容的环境,唯有宽容的环境才能使教育成为是一种充满人情味、充满生命力的教育方法,成为老师打开学生内心世界的“通行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试想一下,如果老师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这个学生,而是厉声斥责,或变相予以惩罚的话,教育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因此,老师只有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那么就顺利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一、宽容就是好教育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格言——“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这样的教育理念追求,其本身就透露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陶先生之所以能取得令人仰止的成就,这与他所具有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在此督促下而产生的不断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是分不开的,与他所拥有一种宽容的心先生态、把握宽容、善待学生是紧密联系的。 宽容体现了教育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开拓者,在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整个人类生存与延续方面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曾将“天,地,君,亲,师”供奉一堂,使为师者成为“无所不知”的人之楷模,备受尊崇。现代教育领域中正大力提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种建立在谋求人和谐相处、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状态上的理念,正是对传统教育思想中“师道尊严”的一种反思。但是在教育科学还没有真正地成为老师深入研究并长期实践的理论时,历史积淀并传承的老师中心意识,必然支配着老师的言行,使之在教育工作中获得的权力影响力,使得老师很容易在日常的教学中,居高临下的对学生言行进行评价、指导、矫正。然而,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去看,老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充满感情、有血有肉的人,他们需要关怀、需要爱护、需要引导,需要每位老师选择宽容,用一分爱心去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并善待他们。教育者充满真挚的爱心,必然表现为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教育的艺术是影响“人”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只有努力地观察和了解自己教育对象的情况,只有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时,与他们交谈才能有“的”放矢,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老师也才能成为善开心锁的睿智者,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宽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影响学生学习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又往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高智商的人反应快记忆力强,学习起来显得很轻松。但是智商高就一定学习成绩好吗?当然不见得。往往有些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一个学生,认为自己这么聪明绝顶,不必和别人一样拼命学习,考个好成绩也是易如反掌。于是学习漫不经心,作业马马虎虎,只要有空就去玩电子游戏,家长和老师软硬兼施只可惜收效甚微。实际上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多是那些智力中上而非智力因素较好的学生。因为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智力的培养只能开发智力的潜能,并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智力超常的人很少(大约20%),绝大多数人都是属于智力正常范围内的。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是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来改善提高的。所谓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的因素。和学习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就是指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自我意识等影响智力潜能发挥的心理因素,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往往是决定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宽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热情、兴趣和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都长期保持良好状态。而这种良好状态会使学生们尽快地适应多变的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使他们精神生活充实、充满欢乐。而长期稳定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去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勇于探索,深入思维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大量事例证明,只要能够把握好宽容,帮助学生把非智力因素调整好,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宽容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习的过程是渐进式的,学生在学习阶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个体的缺陷行为,甚至是越轨行为,其身心发展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对学生行为的判断是以学校的各项约束型条规为依据的。而老师的宽容,一方面能够赢得学生支持、信任和尊重;另一方面,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我校正的机会,让其能够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促使学生在成长阶段中张扬自己活泼的天性和个性,从而形成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所以说,宽容对老师而言是一种工作态度和方法,对学生个体而言则有十分强烈的诱导作用,甚至可能会因此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老师的宽容是充分理解学生,站在学生角度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允许学生出偏差。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每个学生人生道路上必须迈得过的门槛,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由于出现偏差而产生的负面效应,从而获取宝贵的人生经验。当然宽容是有原则的,并不是对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更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处于失控状态,而是学生人生中的读书阶段会更加有色彩。 宽容本身就是教育。老师只有用自己的宽容去关爱学生,才能与他们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教育不能没有感情和理解,没有宽容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宽容,没有爱心,也就没有教育。 二、营造宽容的教育环境 法国着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里说的就是“宽容”两个字。宽容是种美德,是人自身的一种修养,中国人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们要懂得宽容。宽容,有利于己,有利于人,更有利于社会。三国时的周瑜,英姿飒爽,意气风发,却只因妒忌诸葛亮的才华而自夭,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这等狭隘的心胸,而是宽容对待任何事情,观时待变,以他公瑾之才,是否可以助孙权平定江东进而一扫天下呢?这样,他周公瑾便可名垂青史。这足以说明宽容的重要性。 宽容别人是对别人的理解,是一种放得下的大度,是一种与人为善的观念释然。而宽容自己则是一种豁达\冷静与理智,宽容自己并不是放纵自己。人应该学会宽容。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宽容就是在心里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事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事原则。虽然要想做到宽容不是那么简单,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从生边的一点一滴做起,那样你离宽容就越来越近了,经过不断的积累,最后你就会达到你的目的——宽容。所以说: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这是何等的气度与胸怀!宽容的可贵不只在于对同类的认同,更在于对异类的尊重。——这也是大家风范的一个标志。 宽容有三种境界,可以养鱼为喻:最初级的境界是玻璃缸赏鱼,只让它在一定的范围存在和活动;中等境界是池塘养鱼,因地就利,因势利导,水肥鱼跃,鱼张水活,相互利用;最高境界则是江海生鱼,千形万类,任其自生,海阔天高,任其自游,由此也就成就了海的博大和丰富。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高的境界;有多高的境界,就能干多大的事业。 宽容不仅有利于己,还有利于人。有个小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报纸上称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她的面前。小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充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出的曲子弹给她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的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已经是我的学生了。就这样,李斯特的宽容成就了小姑娘的一生,让她对音乐如痴如醉。 宽容大度,更有利于社会。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鲍叔荐管仲”的故事吧。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他的两个儿子为争夺王位而战,鲍叔帮小白公子,管仲帮纠公子。交战中,管仲曾两次射中了小白衣袋上的钩子,小白险些丧命,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军,即齐桓公。齐桓公执政后,任鲍叔为相国,可鲍叔心胸宽广,有知人之明,坚持把管仲推荐给桓公,并说:唯管仲能当任相国要职,我不如他。齐桓公也是个心胸宽广之人,采纳了鲍叔的建议,重用了管仲。从此,管仲辅佐桓公,数年间齐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最发达的强国,齐桓公也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教育原本应该拥有善良、宽容、单纯的美好品质荡然无存,面对这些现状我们不仅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人格教育的紧迫性。更应该想办法找回教育对象应该有的美好品格,他们善良、宽容、单纯的良好品质不仅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将来他们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为了孩子将来能有所作为,全社会都来营造宽容的教育环境。 古人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则大”。我们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总要与人相处,和外界发生各种关系,因此建立和谐关系是很重要的。要建立和谐关系最要紧的是宽容大度,所以我们多一点宽容,世界就会更加美丽,让我们共同携手,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 三、教育请教会宽容 陶行知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老师来说拥有一颗爱心是很重要的,爱心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有了爱心,老师才会懂得怎样宽容学生。有时侯,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所以说,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让人获得意外的收获! 教育应该意识到:学生之所以犯错误是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判断力。所以,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机。因此,我们在对待学生的过失时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抓住适当的契机对学生做出适当的“惩罚”,表现出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宽容。 人生处世,要学会宽容。特别是大学中的你我,在日复一日相处的人中,从告别家乡之日起,便不再只是父母、兄弟、姐妹与大多儿时一块成长起来的朋友,而是从五湖四海、长城内外汇集在一起的不同省份不同个性与癖好的同学。他们也许有的令你一见如故,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友;也许有的却同你志趣迥异,总不能讨你的喜欢。而生活仍然需要我们朝夕相处,集体使我们必须相互兼容,所以这一切迫使我们必须学会宽容。 宽容就是原谅,就是大度,就是忘怀——忘记别人的错。一句话,就是能容人之长,容人之异,容 人之短,心里能容得下事,耳朵里能容 得下话。古人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都知道自己不可能讨每个人的喜欢,所以你就应该允许别人在某些时候做些你不喜欢的事,并且原谅或体谅他,这就是宽容。 要做到宽容并不容易,它需要大度,一种较高的境界。你必须清醒、冷静,做到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见人之善而寻已之善,见人之恶而寻已之恶”。与人为善最根本的是,当面多批评,通过自己正当的努力来提高自己超越别人。因为你知道圣人毕竞很少,几乎所有的人都只能是凡夫俗子,不能要求自己十全十美,也就不能要求别人是完人——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 宽容是主动的表示理解,主动的奉献真诚,主动的走进对方的心。有句俗话叫“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让人的品格,不仅能在利益上让人,荣誉上让人,而且能得理让人,得势让人,特别是在与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更应胸怀大度,不鸡肚小肠,有时还应受得住误解和屈辱。这样当你宽容了别人,干戈眨眼便成了玉帛,抛弃了矛盾,也就抛弃了不快,就能轻轻松松从从容容地去说去笑去做。于是你的世界明朗了,你宽容了种种不是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向你走近。 但宽容绝不是放纵,更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它只是对朋友和亲人的体谅,是用心代替口对他人的帮助,是给予他人的信任,将心比心的爱意。 愿所有的同学都学会宽容、尝试宽容,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生活营造出一个笑脸嫣然的美丽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