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白·影像】永恒之初——久保田博二镜头下八十年代的中国

 真友书屋 2014-10-14

我喜欢美的事物,
在我看来,摄影应该是一种对美的传递,让照片拥有升华心灵的力量。

在日本学生运动全盛期的1960年,大批学生涌进国会议事堂的时候,久保田博二用父亲的相机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这是他拍下的第一张照片。虽然那个时候的他根本没想过从事摄影这一行业。后来的每次旅行,他都会拍下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从日本南端的与论岛到北海道的知床,都记录在了他的相机里。“从小时候开始算的话,我已经不间断地拍了54年照片了。可能在马格南,我是旅行最多的吧。因为1年里大概有9~10个月我都在旅行,我是有多牺牲家庭啊(笑)”。


久保田的人生转机发生在1961年。受熟识的摄影家滨谷浩之托,他担任了René Burri、Elliott Erwitt、Burt Glinn等人赴日期间的摄影助手。从Burri那里转让得到了徕卡M3的机身,Erwitt则在回国后给他寄来了Henri Cartier-Bresson的摄影集《决定性的瞬间》。受到他们的启发,久保田决定成为一名摄影师。于是,他在大学毕业后立即拜访了位于纽约的马格南办公室。Erwitt在机场迎接了只拿着一张单程票赴美的久保田。Glinn给了他一份助手的工作。而膝下无子的Cornell Capa则像待亲生儿子一样对他倍加照顾。20多岁的时候,与马格南大师们的相遇,也成为了摄影家久保田的珍贵财富。


久保田第一份有报酬的工作是拍摄Jackson Pollock的墓碑。后来,他亲眼见证了华盛顿大游行、越南战争等历史瞬间,他拍摄的西贡陷落的照片,还被刊登在了《NewsWeek》的封面。同时,作为一位从1970年代末期开始,花费7年时间拍摄中国各省的摄影家,久保田广为人知。特别是他从空中拍摄的一组桂林奇峰图片,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