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选题、分组、选出课题组长、选指导教师、进行小组分工、设计研究方案,即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执行阶段,按小组分工收集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第一阶段: (一)选题五个原则 1.进取性原则 选题要有正确的出发点,要从有利于今后学习出发,要不怕困难、要有勇气、要有进取心。 2.科学性原则 选择课题必须要有事实根据或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 3.需要性原则 选题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今后教育科学自身发展趋势的需要。 4.创造性原则 选题要新颖、独特,有“奇和巧”的设想,有的课题虽然别人已研究过,但只要方法创新,研究角度不同,也可以成为一个成功课题。 5.可行性原则 选题要具备主客观条件,以保证课题顺利地进行,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二)选题的程序 1.初选初步选出课题,这是选择课题的第一步。初选的途径不一,可以是学校指定的课题,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己发现的新课题。 2.初探初选课题后就要对课题进行初步探索。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此领域以往研究的历史、现状,写出此领域研究的综述报告;分析课题的价值,必要性;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等。 3.具体化将研究课题分解为有待研究的较小的具体问题,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4.撰写选题报告选题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出课题,立题根据,理论假设,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掌握的资料。本课题的性质、意义、新颖性、科学性 、先进性及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的方案,总体时间安排与进度,可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 (三)选题的方法 1.从社会热点、学科热点问题中选题。 2.从学习中遇到的“反常”现象中选题。 3.从学术观点的争论中提出新的课题。 4.从学科分化、交叉学科中发现新的课题。如环境科学。 5.来源于实践,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从学习实践中选出课题。 (四)查阅文献资料 查阅文献资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它伴随着研究学习的全过程。选出课题后只有深入查阅资料,才能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 1.查阅文献目的: 了解该课题研究领域的全貌;了解该课题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研究课题的依据;明确研究课题的理论建构。 2.获得资料的途径:专访相关领域的专家、教师和工作人员;搜索网上资料;查阅书籍、报刊、杂志、学术报告等。 (五)选择研究的类型 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系统的定期研究;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类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并加以比较。 1.个人研究与小组研究 。 2.常规研究与采取现代化手段研究: 3.常规研究有观察事物、问卷调查、测验、专题访问、实地测量方式等;采取现代化手段研究有录音、录象、照像、电子计算机等设备进行研究。 (六)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很多,主要有三大类,收集资料类,定性分析类,定量分析类。 1.收集资料类包括: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行动研究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等。 2.定性分析法包括:经验总结法、历史法、文献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 3.定量分析法是指:统计分析法。 第二阶段: (一)执行阶段的任务 按照已经拟定好的研究方案,对被试进行观察、施测,以收集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事实材料或数据,这就是执行研究阶段的任务。 (二)执行阶段的要求 严格按要求选被试,严格执行指导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有目的记录。 (三)考虑执行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第三阶段: (一)整理资料 将研究主导方向资料系统化;确保收集的资料具有可靠性;保证形成典型性资料。 (二)分析结果 结果分析有两种方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三)写研究报告 将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对结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透过现象揭示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规律,最终将研究成果撰写成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杨丽珠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7年10月。 2赵凤飞主编《选择教育研究与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