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本文是张立山主任在2011年首届国际(中日韩)经方论坛上的发言稿提纲,张主任在这里就咳嗽一症的六经辨证进行了一次系统梳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咳嗽的六经辨证——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同仁文章
原文: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按传统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六经辨证在论治咳嗽一病时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仅就六经辨证治疗咳嗽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 太阳病:太阳为表阳证,太阳病咳嗽,当伴见太阳表证,临证如可见汗出恶风,咳嗽遇风冷加重等,此类患者太阳表虚证临床多见,治疗当根据仲景所论“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亦有汗出不著,唯遇风则咳,可选三拗汤或程钟龄止嗽散。也有患者表有湿邪,症见咳嗽,一身尽痛,日哺所发热,舌苔腻,可选择麻杏苡甘汤。 二、阳明病:阳明病为里阳证,除咳嗽外,当兼有面赤额痛,或口渴喜饮,或大便干燥之阳明见证,治疗选择白虎汤或承气类。若见阳明湿热证,可选择葛根芩连汤。咳嗽病中,单纯阳明见证较少,多与太阳或少阳或太阴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咳嗽临床可见葛根汤证或者麻杏石甘汤证。 三、少阳病:依笔者临床所见,咳嗽少阳见证最多,尤其是慢性咳嗽,笔者曾就此专门写过“从少阳论治外感久咳”一文。咳嗽日久者,多因患者正气不足,“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外邪从太阳传入半表半里,缠绵难愈。此类患者可伴见咽干、口苦、脉弦、遇冷热均咳、咳引两胁痛、或胸满等,当然也如仲景所说上述症状不必悉具,方药选择小柴胡汤。 少阳与他经合病也最多,如邪气由太阳表位传入少阳,太阳未解,兼见少阳,临床非常多见,笔者常选择柴胡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或者止嗽散合小柴胡汤。若邪气由少阳内传阳明,除少阳口苦,胁胀等见证外,兼有口渴喜饮、大汗出,或者伴见大便干燥者,且咳嗽常于申酉时加剧,可分别选择柴胡白虎汤或大柴胡汤两解少阳阳明。 四、太阴病:因太阴属于里虚寒证,寒饮内生,因此此类咳嗽多伴见咳痰,且量多,多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有太阴见证,表现为食后腹胀,大便易溏,手足易冷,口和,治疗可选择理中汤、四君子汤、半夏厚朴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六君子汤等。太阴病咳嗽临床多兼见太阳,常为因里虚寒,而内有痰饮,复感外邪,形成外邪里饮之证,代表方如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射干麻黄汤、半夏厚朴汤等。若饮郁化热,则见口干,痰粘,太阴阳明合病,可仿仲景石膏法以内清阳明。亦有伴见咽干口苦等少阳证者,当合用柴胡剂,如柴朴汤。 五、少阴病:少阴为表阴证,多于咳嗽同时伴见遇风冷喷嚏、流清涕明显,手足厥冷,大便易溏,脉多沉细,无汗者选择麻黄附子细辛汤,有汗者可选择桂枝加附子汤。若四肢逆冷,大便痛泄,阳郁肢厥,且咳嗽者,可选择四逆散加干姜五味子。 六、厥阴病:厥阴病临床认知最难。果真如仲景所言“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见证者临床较少,据其代表方乌梅丸以方测证,厥阴病多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多表现为口干口苦,耳鸣、心烦等,下寒多见肢冷、便溏等,若咳嗽患者兼见上热下寒证,寒热错杂,当属厥阴病。除乌梅丸外,他如柴胡桂枝干姜汤,因其方中除柴胡、黄芩外,还有干姜、桂枝等,不少学者认为其适合半表半里阴证,亦厥阴病。笔者临床遇咳嗽而见寒热错杂者,确见投柴胡桂姜汤而取效。 作者简介:张立山,男,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学术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7年,主要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药防治。主持及参与国家级 省部级及校级课题多项 在国家一级杂志发表“三阳合治浅析”、“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妇科举隅”“、小青龙汤应用之我见”“、从少阳论治外感久咳”等论文20余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