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方老师点评抒情散文作品 之 三

 河北廉莉图书馆 2014-10-14

上周我们点评了大部分作品。应当说,每篇作品都各有特点。说明大家的文字功底不错,对抒情体散文的基本要求都能够掌握和运用。
今天我们继续解析作品。之后我会指出一些具有共性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13.初秋
 
滴滴答答的细雨敲打着玻璃,
一丝丝寒意也涌上皮肤,
远处,天边,晨光渐渐清晰,
朦朦胧胧似烟如幻,预示着新的一天降临了!
早上好!我的心灵我的天空!
都说一叶知秋,南方的秋天总是模模糊糊,不确定
树叶不黄不落
居住的这个城市,小而慢,就如这秋天缓慢的脚步
以往的经验,过了中秋节就把寒衣穿
也许今年没有润双月
所以中秋提前了一个月
昨天台风登陆,这个不在沿海的城市也阵阵秋风
因为台风,才感觉到秋天
裙摆飘舞,发丝飞扬
似乎要一步跨入冬季
南方的四季本来就不分明
记忆中的季节,不是炎热的夏季
就是刺骨的冬季i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季节也赋予了本地人的个性
热情似火又敏感理性,又或许些什么
不言而喻,个人体会
桂林的秋天,看枫叶大道,闻桂花香味
邀一帮朋友,踏秋去。。。。。。
金秋十月,满城尽闻桂花香
 

这是一篇随笔联想式的散文
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是以分行式的结构呈现出来的
可以不可以这样写?
当代散文是可以这样写的
即便是分行,它依旧是散文而非诗歌
但大家以后注意,分行后,标点符号还是不能缺少
这是和诗歌不同的地方之一
读后我们就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思绪呈现出一种意识流动
也就是不经过整饬而让思绪任意走向
这也正好配合了这种分行句式。这样,就让思绪有时跳跃,有时断档,有时欲言又止。
感觉的不确定是从难过不分明的四季特点开始写秋的。
雨水,叶片,提前的中秋,都给人一种秋来而未察的感觉
所以这种不确定的季节变化,正是初秋,特别是南国的初秋给人朦胧的感觉
感觉的朦胧和不确定,就是一种恍惚的美感
作者自己,同时让读者进入了一种模糊的感觉,
如同喝酒,于半醉中陶然。
尾节处关于桂花的描写有些重叠,可以修改一下。
 
 12.  秋
    中元节的哀伤刚刚过去,秋天就悄悄的来了。
    一年四季的轮回,是亘古不变的情怀。秋天带着她的使命来了。树上的果实成熟了 ,地上的青草结籽了。玉米也露出了一排排的牙齿,细腻而端庄。高粱梳妆成红色的发髻,俞显高贵。谷子也累的不在挺拔,只有饱满的谷粒迎风飘摇。树上的枣子虽然是青的,但是已经到了采收的季节。摘一颗放到嘴里,泪水却悄悄的落下来。
    也是在这个时候,枣子成熟的季节,我经历了人生的浩劫。失去了他,也失去了整个的世界。我整个人颓废了.....
    失去他的前一天夜里,居然在我家的院子里看到一只猫头鹰,我和它对视了一秒,仅仅是一刹那,我却不敢在看它的眼睛,我飞奔到屋里。它的叫声很凄惨,似乎有一种无奈,我全然不知所以,但这却是我噩梦的开始。
  一如既往的上班,一如既往地回家做饭,他累了 、他去了。我的声嘶力竭没能让他睁开眼睛。花圈,鲜花。人潮、一切的一切都留在记忆里,留在深深的思念中。
    今年异乎寻常的干旱,一个六月竟然没下雨。灌溉了田野却也是生机盎然。我看到那一片片雪白的棉絮,想着他们的成长历程,红的花  黄的花,白的花都幻化成出了成熟与稳重,经过太阳的洗礼蜕变成桃子,再变成洁白的棉絮,纯洁的没有一丝别的色彩,温柔的,刚强的,抓在手里就像一种力量的延伸,一种生命的延续。
    花开花落,万事万物。,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秋去冬来,生老病死,谁又能掌控的了呢?
    燕子在高空翱翔,他们喜欢蓝天,喜欢这北方广袤的大地。但是很快他们就会去南方,去寻找新的绿色,去寻找新的生机。
    正是金秋好时候,枣树的叶子一片片的飘落了,人为的陨落了。飘在空中,落在大地。我无名的感慨,让时间慢慢的溶化他们的血液,让菊花的芳香浸透他们的生命。秋天,年年都会有秋天。记住秋天的美,忘了秋天的痛,秋天,这个多事的秋天。


大家看一下
这是一篇很有内容的散文
开篇先用中元节的哀伤渲染了气氛
然后转而写秋实的各种景象
秋有所得,人有所失
应对于秋实的是,人的离去
枣子是将这个情绪引出的媒介。
如同古诗中的“转”
一种哀伤的情绪就与这个引人思念的秋天吻合了
因为不是叙事,所以作者不肯直写。用猫头鹰的出现带出了一段悲伤
文章写到这里都很好
“今年异乎寻常的干旱,一个六月竟然没下雨。……
这一段似乎是想写生命的顽强
但略感不太成功。因为这股情绪来的太快
从花开花落的思绪开始,文章的情绪有所衔接
特别是结尾,再次写到了枣子
让作为媒介于衔接的枣子始终保持的贯穿情绪的作用
所以我建议:“今年异乎寻常的干旱,一个六月竟然没下雨。……
这一自然段整体删除,这篇文章就很完美了。

13.初秋的旷野
        随着一场绵绵不绝的雨,秋,款款向人们走来。风,轻轻掀开季节的衣襟,把大地从里到外清洗了一遍,并为之披上了一袭华丽而不失典雅的衣装。
         雨过天晴,新凉的空气携带着瓜果和稻粟的清香,撩拔着人们的嗅觉。不再刺眼的秋阳下,乡村的大地,不再以单纯的绿为主色调,可谓万紫千红的景象,更迷离了你的心情,你不禁萌发出想要出去旅行看景的冲动。然而,你又怎么忍心错过这身边、眼前的美好?田野里已经成熟的瓜果及庄稼,用沉甸甸的爱,回报着春夏的风调雨顺和农人辛勤的劳作。
        山川一派锦绣,火红、金黄、淡绿……一切知名和不知名的植物,都在以各自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一枚亮黄的叶子,在风的律动中,优雅地在空中舞尽了最后一曲妩媚,静静的,静静的落在地上,回首沉甸甸的枝头,一声释然、祥和的呼吸,穿越季节的轮回,诠释了生命所有的意义和内涵。
         雨洗过的天空,湛蓝纯净,几缕棉花般洁白云絮,诗意着天际那行雁字,你不禁会在心里说:雁儿记着早点回来,别错过了来年,那最早的一抹桃红……

这是一篇随景抒情的散文
整个情致都在视觉的快感中呈现
雨、风、稻粟
田野、山川、空气
都给人一种秋高气爽,平高望远的美丽景象
作者的笔触很干净,感觉很透明。没有过多的内心思索,只让心于这初秋一起放飞。
这是优点,但也是遗憾。遗憾的就是因为缺少内心思索而使文章主题显得轻薄。当然,这需要作者的进一步历练。

14.初秋   
    又是一年的初秋,在我的记忆里,这更像是一个错觉。很多年前的那个夜晚,爸说:“立了秋就该开学了。”初秋,飘渺于爸遥远而模糊的声音里。
    记住了夏花的烂漫,记住了仲秋的丰硕,初秋,你用什么让我记住你?
    草枯草荣,花开花谢,每一季的更迭,生命都在重启中延续。人活一世较之草木一秋,你或许会叹息于花期草季的短暂,而于它们,那是完整的生命,一岁伊始,它们还会回来。如同百岁人生的初秋,繁华之后落寂于冬,灵魂仍会在轮回中重生。而哪一个仲秋,不是胚胎于初秋?转瞬即逝的你,低调而奢华地孕育着收获,蕴积着能量,只为那一季丰盈的绽放。
爸在去年的初秋,走完了人生的冬季;我的初秋,从那一天开始。
    秋已至,人未老。

大家看。这篇与上篇恰好相反
作者似乎没有机会去大自然中观景、呼吸
几乎没有对初秋景象细微变化的描绘
而是面对初秋这个概念,让文字直接进入内心咀嚼
与上一篇大写特写初秋景象背道而驰
从一个父亲的语言开始
开始回忆,而非描绘
然后进入四季轮回的感触,然后沉入对生命罔替的思索
最后得到一个结论式感叹
这篇文章虽小,虽然没有去铺叙初秋的景致变化,却集中笔墨叙写了内心的骚动
内心的思索引领着读者一起对四季轮回和生命罔替的感悟
应当说,与前面由景生情的文章有所不同,在写作手法上别具一格

好了。上述点评只是我个人体会。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请大家在今后的作业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是首先要严格标点符号
二是文章主题一定要明晰
三是文章结构一定要条分缕细

下周请大家写一篇叙事散文
标题不固定,叫《街边一景或一事》
字数限制在500字以内
记住是:叙事散文。注意叙事二字。
 周日前交作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