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的禁军统帅,33岁的赵匡胤带领后周军队在陈桥驿(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部)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开启了300多年的大宋王朝。 这“高大上”的开局,却阻挡不了后人对柔弱的大宋王朝的质疑,一个科技文化经济非常发达的宋朝,却屡屡被辽、金等外族入侵,几无还手之力,最后被蒙古人所灭,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应该和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有关。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七月初九,宋太祖赵匡胤退朝后就把那些跟随自己打江山的开国将领弄起来喝酒,软硬兼施,让这些有潜在造反“威胁”的人卸甲归田,告老还乡,把兵权一下上收到自己手里,基本杜绝了本朝武将指挥部队造反的可能。当然,赵匡胤没有杀开国功臣,这和中国绝大多数皇帝相比算是宅心仁厚了。 这个“杯酒释兵权”基本解决了国内军阀割据,武将造反的问题,原来的军事及边防指挥机构枢密院却有文人把持,地方上派出文广去“知州事”,整个宋朝武将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宋朝太过于“文”,“武”气不足,试想由一群文人当政,并指挥军队的朝代,军事能力能有多强?术业有专攻的,这句话不是乱说的。 作为赵匡胤而言,他杯酒释兵权,随后把一个破烂不堪、混战数十年的五代十国统一,结束了武夫当权的局面,走向和平,人民基本安定,从这样说他是有功的。 有人说,从秦朝确立郡县制后,真正得到忠实贯彻落实的只有宋朝。唐代就是没有把地方官掌握的军队收归朝廷,造成地方军阀随时可以把军队拉出去割据一方。赵匡胤看到前面哪些朝廷的更替换代,绝大多是武将作乱(其实他也算),搞得皇帝非常不放心,说不定哪天晚上睡觉就被人砍了脑袋。所以,赵匡胤一不做二不休,不但把具有军事色彩的节度使和刺史变成了知州,连最高军事指挥部门枢密院都是文官当道,精通军事的武将无权指挥军队,不懂军事的文官指挥着武将,相互制衡,谁都没有力量对皇帝发难,基本解决了皇帝最最关心的造反问题。所以,我们对于宋朝的印象就是除了方腊、松江等有限的农民起义军在造反,大宋王朝朝廷内部将领造反是很少的。 但是由于文官和武将相互制约的缘故,在军事方面的脆弱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看到的宋朝军队不是一天到晚在国内当宪兵平叛,而是一天到晚在对付外族的入侵,而且基本上是节节败退。 宋朝实行的主要是具有福利性质的募兵制,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年招募饥民入兵的养兵制度。同时,还鼓励营伍子弟提父兄当兵,或者以罪犯当兵,兵员缺乏时也抓民当兵,当然一但应募,政府就得养到60岁。这样就造成了老的还未退休,但打仗肯定不行了,所以还得继续招新的,不然就完全没有战斗力,这样军队越来越多。有史料记载,在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3),和北边契丹、西北西夏关系都很紧张,军队骤增到140多万。宋朝你能记住的文人很多,但是武将除了岳飞、韩世忠等的军队能打胜仗外,你记得宋朝还有那几支军队能打仗?可见军队素质和能力之低下。 当然,为了对付外来侵略,就必须养足够的军队来对付,但是又要对付不至于失控的将领和军队,又不得不养更多的文管来压制,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养这养那都是需要钱的,一个曾经号称GDP占世界80%的富庶王朝就这样就这样被拖死了。 宋朝除了赵匡胤、赵匡义算“马上皇帝”外,其后代基本都是搞琴棋书画的艺术家,虽然内乱少了,但是外患很多,大家都盯着大宋这块“肥肉”,当你准备反抗时,却发现文官遍地都是,却严重缺乏能御敌的武将,这才是最可怕的。大宋史,很多时候就是“议和纳贡”史。 “重文轻武”在大宋建国初期,起到了消除军阀割据,迅速恢复经济,休生养息,安定民心的作用,这无疑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一个国家的强盛,既有社会文化、经济科技做基础,也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才行,两者做到平衡,偏颇不得。 很明显,赵匡胤、赵匡义的后代走偏了,走极端了,一次次重演先进民族被野蛮民族欺负的历史。当然,这个局面应该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实施的“重文轻武”国策造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