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营造环境拓展空间
2014-10-15 | 阅:  转:  |  分享 
  
强化过程重实效营造环境拓空间

——“读说写”课题实验总结

双路中学课题组

双路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初级中学,2003年我校申报了“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课题,尔后又荣幸地被安陆市教科所定为孝感市“读说写”课题实验学校之一,这是对我校语文教学的鼓励与鞭策。同时,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次层的要求。课题组成员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并表示要以“读说写”专题实验为契机,借课程改革东风,激活语文教学,提升教学档次,提高教学效率。回顾近五年的探索过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创设实验环境,营造研究氛围

“读说写”综合教学研究是语文教学的一次革命、一次创新,与课程改革紧密关联,它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意义深远而任务艰巨。为了使这一实验扎实、有序、有效地进行,学校,课题组致力为实验教师营造“愿意参加”,“竭力搞好”的环境。

1、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课题组成员确定以后,每位成员填写《课题组成员情况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登记和课题研究情况(分学年)登记两部分,对课主题组成员的职责进行明确介定。其职责如下:

课题负责人:

①为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环境。

②课题研究的督促与指导。

③课题组成员的考核与评定工作。

④课题档案、收集与整理。

⑤承担一个班级的课题实验。

课题组长:

①组织课题研究的各项活动:活动计划拟订与小结工作;填写好活动记载表。

②课题实验理论学习与督导工作。

③课题成员的考核与评定

④承担一个班级的课题实验工作。

课题成员:

①学期实验计划与小结。

②加强课题学习,并做好笔记。

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组织好班级“读说写”活动。

④课题实验“三体现”:体现在备课上,体现在课堂里,体现在活动中。

⑤收集课题资料,包括计划、总结、教案、作文、论文、录音、照片等。

⑥每学期主讲专题示范课探讨课2节,撰写论文2篇,实验阶段至少有两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⑦每学年学生作文发有或获奖不少于5篇。

2、实行津贴制。每学期结束后,严格按细则进行考核,对合格者发给课题津贴110元,评出课题,优秀者并给予奖励,并与学校考核挂钩,合格者加考核分1分,优秀者加2分,课题组成员的优秀者在评先与晋级时,同等情况优先。

3、重视培训工作,学校采取“送出去”,“引进来”,“传下去”的方法,加强对教师的业务掊训工作。对到外地参加活动的教师,回校后做到“三个一”:作一次专题报告,设计一课教案,讲一节汇报课。通过交流、探讨,达到“一花迎来万花开”的目的。

4、组织教师观看优质课光盘。学校在派出教师到外地学习的同时,还邮购了省级、国家级优质课光盘,让教师观摩教学讨论感悟语文教学中“读说写”的结合点。实现“仿”到“创”的连级跳跨越。

5、订阅与课题相关的报刊。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仍为课题组成员订《语文教学通讯》,除此以外,还订阅《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读说写素材报》,让实验教师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信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借鉴中创新。

二、立足课堂教学,开发读写资源。

“读、说、写综合教学”与新课在理念,新课程要求相辅相承,同时,又是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因此课堂教学应成为培养学生读说写能力的主阵地。

1、加强“读、说、写”类别的研究。要落实好“读说写综合教学,首先必须了解其类别把握其形式。A读。读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发声角度,有朗读与默读;从关注程度讲,有略读与精读;从学习目的讲,有品读与研读;从表现形式讲,有演读与自读;从接纳途径讲,有听读与自读;从组织形式上讲有分读和合读……。B说。说的形式灵活多变有复述型说,概括型说,评论型说,感悟型说,情境型说,辩论型说、开放型说,说明型说,采访型说,自述型说……。C写。写的训练类别各异:扩写与缩写、仿写与改写、片断与整体、命题与话题……。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灵活选用,因“情”训练。

2、明确要求,循序渐进。“读说写”的要求应遵循渐进原则,因班而异,因人而异。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读为说打基础,说为写作铺垫,由简单到复杂,各有侧重按年级顺时推进,逐步提高,初中三个年级的练的重点分别为“读”“说”“写”,对初一朗读提出了三个层面要求,读“准”,读“畅”,读“情”;对说提出了四个层面要求;说“清”,说“准”,说“巧”,说“美”。

3、加强教师对“读点”“说点”“写点”的开发。如

前所述,课题实验要做到“三个体现”,尤其要体现课堂上,

通过“读说写”三点的挖掘,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读说写”能力的目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时是这样将“读”,“说”,“写”有机地结合的:一是通过诵读(读出喜悦)来感受作者少女时代醉游济南西郊的快乐。通过对“常”的品读,来了解此事给作者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象;二是通过概括“醉舟暮摇”“误入莲丛”,“惊起鸥鹭”三幅画面和对误入藕花深处的具体描述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三是通过课内改写和课外延伸——说一件趣事来让学生得到写的训练。在教学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在朗读把握诗意之后要求学生概括两幅画面内容。当学生概括出“僵卧孤村”“铁马冰河”后,老师提出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怎样呢,让学生揣摩交流。继而,老师让学生有的扮陆游,有的扮记者进行对话。“梦境毕竟梦境,当陆游回到现实又是如何呢?请同学们以“梦醒时分”为题,描绘此情此境中的陆游”,“读说写”的有机结合,使陆游爱国之情于“谈”中可感,于“说”中可见,于“写”中再现。古诗尚且如此,其它文体更是异彩纷呈。

4、加强写作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多给学生写的机会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如何使学生写得有“效”则比这更重要。为此,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了一些探讨。一是上好作文指导课。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讲一节作文指导

课,或材料积累,或技法指导,或作文评改,或美文赏析……二是组织好专题交流。张明霞老师就作文的评改作了专题发言,其论文《一句话评语》发表于2003年第5期《孝感教育》。方家友老师就“优秀习作阅读”抒了己见,论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发表;“关注生活,积累材料”作文教案发表在中华语文网上。姚正太老师《让语言亮丽起来》的示范课得到老师们的好评。金莲、明亚琴、杨玉玲等六位教师研究论文分别获孝感市教科院一、二、三等奖。

三、丰富语文活动,提高说写能力。

1、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落到实处。教材后面的语文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导向性,是专题实验的范例。我们要求语文教师认真组织好每次的语文实践活动,借此激发兴趣丰富知识。

2、开展各具特色的“读说写”活动。

a.五分钟说话。这一活动是早晚自习必须栏目。内容由教师先通知准备或临时抽签。常见的有“人物介绍”“本周新闻”“现场直播”“现场采访”“成语故事”“美文荐评”“佳句赏析”“各抒己见”……经过初一到初三的训练,学生的发言的胆子大了思维敏捷了,说话能力提高了。

b.开展“读说写”竞赛活动。

作文竞赛是我校语文活动的传统项目。十余年来,从未间断。每次竞赛都有方案,根据不同的年级拟订竞赛内容,其结果张贴红榜予以奖励。对优秀作文打印成册。

课题实验期间,课题组举行了三次全校性说话比赛。竞赛预决赛两次进行。第一次竞赛内容:一年级为成语接龙、扩说、两分钟作文;二年级为成语故事,情境说话,三分钟口头作文;三年级为一事一议,三分钟口头作文。后两次内容有所变化,如增加了“现场作文”。这三次比赛活动参与人数2500余人。设了评委,挂了横幅,奖项多多:除设立综合一、二、三等奖外,还设立了“最佳主持奖”、“最佳普通话奖”、“最佳语言奖”、“最佳气质奖”……。利用这隆重的赛事,衡量“读说写”综合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程度,并且重在“说”的可操环节上,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营造学生乐参与的氛围,喜表达的情境空间,检验和改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同时带动了语文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c看电视、促说写。我校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看电视机人应该说很少。为了配合“读说写”课题,看电视上采取不是“堵”而是“导”,让学生在双休日,节假日要求看一看电视。(当然看电视是有目的的),看后要描述画面(写)再现情景(说),说说感受,评评人物(说)。07年湖北经视每晚有“经视人家”这个栏目,其中生活语言丰富,形象生动,风趣幽默,我们要求当场记下来,在班上说一说,作文中用一用,仿一仿,学生兴趣盎然。“吐口唾液砸个坑”,“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播种理解,浇灌宽容,收获信任”等语言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四、注重积累、不断总结。

“读、说、写”综合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经过长期实践、摸索,需要不断地总结、反思、改进,唯其如此,才能达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明理,在明理中提高的目的。为此,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重视过程,讲究方法,积累资料,凸现效果。近三年来,课题组成员将自己“读、说、写”教学中的作法,感悟撰写成文已发表5篇,获奖20篇。课题实验阶段,张明霞老师执教的《秋魂》获孝感市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同时被评为2003年度孝感市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孝感教育》首届优秀通讯员;金莲、徐晓丽优质课获安陆市一等奖;杨玉玲、明亚琴等年轻老师迅速成长为双路中学的骨干教师。方家友老师被孝感教科院评为课题实验先进个人。课题组被孝感教科院、安陆市教科所授予“先进学校”称号。

“读、说、写”教学使学生写作激情高涨,表达能力明显提高。我校学生作文在全国中语会会报《语文报》上发表8篇,在《新作文》《二十一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生学习技巧》、《作文周刊》、《考试报》等杂志上发表10余篇,参加竞赛获奖80余篇。我校文学社刊《露露》已出四期,均被孝感市中语会评为优秀社刊。在孝感市“读、说、写”综合教学阶段小结交流中,我校文学社刊得到教科院领导肯定,受到与会者好评。孝感晚报《小荷争露尖尖角》一文中提及我校;2008年12月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校报校刊评比中《露露》获得最佳文学社刊一等奖,并获得奖牌。我校部分班级已有班级《优秀习作集》,学生个人《习作集》。

“读说写综合教学”促进了我校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

近几年,我校中考语文优秀人数逐年攀升,为双路中学名列同类学校榜首助了一臂之力。语文“读、说、写”综合教学课题实验,给我校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也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1、学校重视、加强指导是搞好课题的前提。

2、骨干教师引领是课题实验的保证。

3、借课题带动教研,借教研促进教学是学校教科研的最

佳形式。

五年的课题实验,承蒙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与帮助和兄弟学校的全力提携,我校取得了点滴成绩。当然,与各实验学校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1、语文“读、说、写”综合教学尚处于实验阶段,教师参与率不是很高;2、教师流失,师资缺乏,实验教师不能“大循环”,分年级实施计划,致使缺乏系统性。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读说写”综合教学研究,结题不停题,竭力推广“读说写”研究成果,提升语文教学档次,让“读、说、写”课题之根扎得更深,叶长得更茂,花开得更艳,果结得更多。































6

















献花(0)
+1
(本文系溪枫典藏图...原创)